自從她東照國人的身份被拆穿以來,受到太多人的關注,這個身份如今看似無關緊要,但對風輕絮來說卻如一把時刻懸在頭上的劍。
有心人想拿這件事做文章,大有筆墨可操控,她必須及時脫掉這層看似華麗卻到處藏滿虱子的外衣,這樣才能搶得先機,不被別人利用。
所以,風輕絮引誘李榮華和楊曉寒拋出她的第二個身份—公主乳母之女。
這個身份雖也是東照國人,但是與公主的身份比起來,簡直是雲泥之別,對天元朝一點威脅也沒有,他們自然不會再關注一個隻有籍籍無名身份的人。
然後便是阮夢晗之死,這件事確實是她做的,雖當時知情人幾乎都已不在,但是憑李太傅的人脈總能查到一些線索,遲早會被揭穿真相,那麽這件事也必須讓蕭煜寧看個明白。
她提前將阮夢晗之事告知錦瑟,讓錦瑟在關鍵時候去請來皇後,恰巧那日蕭逸庭與蕭冰卿在,於是錦瑟便旁敲側擊提醒二人去找皇後。
而蕭逸庭也很快明白了錦瑟的暗示,一路拖著蕭冰卿去請皇後。
皇後果然聞訊前來,盛怒之下將阮夢晗之死的真相告知蕭煜寧,讓蕭煜寧不僅不恨風輕絮殺了阮夢晗,反而十分感激她讓阮夢晗不受宮規侮辱,在世人麵前留下清白的名聲。
最後便是蕭煜寧的愧疚之心,她生生受了他一巴掌,也差點被他一劍刺死,她都沒有反抗,幸好她賭對了。
其實皇後早就在殿外聽著,隻是一直在猶豫,要不要將真相告知蕭煜寧,畢竟她也怕蕭煜寧因為這件事與她生了嫌隙,於是遲遲不肯進來,直到蕭煜寧拔劍要殺她,皇後才推門而入並講明了真相。
蕭煜寧知道全部真相以後,果然心中對她充滿歉意,這份歉意便足以抵消她帶給他的任何傷害。
這所有的謀算都環環相扣,步步驚心,這一切都在她心裏推算過千百遍,甚至連每個表情都拿捏地恰到好處,不讓別人尋到一絲破綻。
即使在她醒來那一刻,全身酸痛頭腦不清時,她還是立刻調整思緒,將自己偽裝成一個貼心大度的太子妃,對他毫不留情地打她、揮劍要殺她的事情選擇性失憶,麵上溫柔又體貼。
可是隻有她自己知道,在她醒來看見蕭煜寧的一瞬間,她的心情有多麽複雜……
福公公看著風輕絮,想著她自入宮以來步步謀劃,卻算無遺漏,不禁道:“若是你再早出生幾年,也許東照國便不是當初那般結局了吧。”
風輕絮卻輕笑,頗有些不以為然:“我從入夢迴城開始,便一直在尋找東照國被滅的原因。天元朝雖如今國力最為強大,但若非東照國原本便內裏敗壞,岌岌可危,天元朝又怎麽能摧枯拉朽,不費吹灰之力便滅了東照國?如今,我隻說三點與你聽,你聽了之後便會明白,即使我再早生一百年,恐怕都無法挽迴東照國滅亡的結局。”
福公公眼中閃著精光,問道:“哦?哪三點?”
風輕絮正色道:“第一點,東照國臨海,原本占據海上貿易絕佳優勢,若與海外通商,自有源源不斷的真金白銀流入,海外人士對我中土絲綢布匹瓷器茶葉均極為喜愛,東照國初期便是憑借向東瀛等地出售這些貨物而賺得金山銀山,之後才自立為國,據說那東瀛有多條銀脈,最不缺白銀,唯獨對中土絲綢等物情有獨鍾,不惜高價收購,而更遠的佛郎機等國家盛產香料寶石,以物易物,運迴中土,立刻價格翻倍……若能一直保持海上交易,東照國國力將遠勝於如今的天元朝,隻可惜東照國雖富庶,卻缺少經天緯地的棟梁之才,以當時的人才儲備根本無法控製龐大的海上交易市場,隻好實施海禁,這無異於飲鴆止渴,自行扼住了自己的咽喉,斷了自己的生路。
“第二點,東照國建國時聖皇與兄弟反目成仇,卻因一時心軟並未趕盡殺絕,導致其後代一直盤踞沿海島嶼,覬覦東照國,日複一日,年複一年,那些力量如懸在東照國頭上的一把劍,時時刻刻有落下的危險,據說當時他們甚至選出了偽皇,做了龍袍玉璽,聲稱他們才是東照國皇族真正的後人,而由於海禁實施多年,水軍的力量已經不足以剿滅偽軍,這個毒瘡無法拔除,在東照國被天元朝圍攻時竟也倒戈相向,成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第三點,沿海倭寇猖獗,不停騷擾附近居民,由於東照國地形狹長,邊境防守戰線過長,盲點太多,往往顧此失彼,倭寇抓住了東照國這一致命弱點,往往派出極少的兵力,分多個區域試探騷擾,很快便可以尋到盲點所在,而後大肆燒殺搶掠,百姓苦不堪言,若官兵前來,他們便很快下海揚長而去,遁入茫茫大海不見蹤影,時間久了,既無法根治,也無任何戰功,官兵也疲乏了,對於殺倭寇也不甚熱衷,極為懶散,據說曾經有千名官兵去追殺百餘名倭寇,居然被殺得落荒而逃,反倒是當地居民自發組織的百名義仁軍將那群倭寇殺了數百人,這對東照國來說簡直是奇恥大辱,但是東照國國君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整肅軍隊,嘉獎義行,而是怪罪百姓私自集結軍隊,有謀反之嫌,於是將那百名勇士殺雞儆猴,砍頭曝屍……讓人何等心寒。
“世人皆以為是天元朝國力強大才滅了東照國,但其實卻是東照國自己將自己一步步推到了懸崖邊,天元朝所做的,不過是輕輕推了最後一把而已。歸根結底,東照國成也是海,敗也是海。那一望無際的海洋,用好了便有數不盡的財富,用的不好卻是滅國之禍。雖這世間不乏聰明人,我尋覓多年,心中認定唯有一人能駕馭那浩瀚無邊的大海,可是這個人卻不是我。”
有心人想拿這件事做文章,大有筆墨可操控,她必須及時脫掉這層看似華麗卻到處藏滿虱子的外衣,這樣才能搶得先機,不被別人利用。
所以,風輕絮引誘李榮華和楊曉寒拋出她的第二個身份—公主乳母之女。
這個身份雖也是東照國人,但是與公主的身份比起來,簡直是雲泥之別,對天元朝一點威脅也沒有,他們自然不會再關注一個隻有籍籍無名身份的人。
然後便是阮夢晗之死,這件事確實是她做的,雖當時知情人幾乎都已不在,但是憑李太傅的人脈總能查到一些線索,遲早會被揭穿真相,那麽這件事也必須讓蕭煜寧看個明白。
她提前將阮夢晗之事告知錦瑟,讓錦瑟在關鍵時候去請來皇後,恰巧那日蕭逸庭與蕭冰卿在,於是錦瑟便旁敲側擊提醒二人去找皇後。
而蕭逸庭也很快明白了錦瑟的暗示,一路拖著蕭冰卿去請皇後。
皇後果然聞訊前來,盛怒之下將阮夢晗之死的真相告知蕭煜寧,讓蕭煜寧不僅不恨風輕絮殺了阮夢晗,反而十分感激她讓阮夢晗不受宮規侮辱,在世人麵前留下清白的名聲。
最後便是蕭煜寧的愧疚之心,她生生受了他一巴掌,也差點被他一劍刺死,她都沒有反抗,幸好她賭對了。
其實皇後早就在殿外聽著,隻是一直在猶豫,要不要將真相告知蕭煜寧,畢竟她也怕蕭煜寧因為這件事與她生了嫌隙,於是遲遲不肯進來,直到蕭煜寧拔劍要殺她,皇後才推門而入並講明了真相。
蕭煜寧知道全部真相以後,果然心中對她充滿歉意,這份歉意便足以抵消她帶給他的任何傷害。
這所有的謀算都環環相扣,步步驚心,這一切都在她心裏推算過千百遍,甚至連每個表情都拿捏地恰到好處,不讓別人尋到一絲破綻。
即使在她醒來那一刻,全身酸痛頭腦不清時,她還是立刻調整思緒,將自己偽裝成一個貼心大度的太子妃,對他毫不留情地打她、揮劍要殺她的事情選擇性失憶,麵上溫柔又體貼。
可是隻有她自己知道,在她醒來看見蕭煜寧的一瞬間,她的心情有多麽複雜……
福公公看著風輕絮,想著她自入宮以來步步謀劃,卻算無遺漏,不禁道:“若是你再早出生幾年,也許東照國便不是當初那般結局了吧。”
風輕絮卻輕笑,頗有些不以為然:“我從入夢迴城開始,便一直在尋找東照國被滅的原因。天元朝雖如今國力最為強大,但若非東照國原本便內裏敗壞,岌岌可危,天元朝又怎麽能摧枯拉朽,不費吹灰之力便滅了東照國?如今,我隻說三點與你聽,你聽了之後便會明白,即使我再早生一百年,恐怕都無法挽迴東照國滅亡的結局。”
福公公眼中閃著精光,問道:“哦?哪三點?”
風輕絮正色道:“第一點,東照國臨海,原本占據海上貿易絕佳優勢,若與海外通商,自有源源不斷的真金白銀流入,海外人士對我中土絲綢布匹瓷器茶葉均極為喜愛,東照國初期便是憑借向東瀛等地出售這些貨物而賺得金山銀山,之後才自立為國,據說那東瀛有多條銀脈,最不缺白銀,唯獨對中土絲綢等物情有獨鍾,不惜高價收購,而更遠的佛郎機等國家盛產香料寶石,以物易物,運迴中土,立刻價格翻倍……若能一直保持海上交易,東照國國力將遠勝於如今的天元朝,隻可惜東照國雖富庶,卻缺少經天緯地的棟梁之才,以當時的人才儲備根本無法控製龐大的海上交易市場,隻好實施海禁,這無異於飲鴆止渴,自行扼住了自己的咽喉,斷了自己的生路。
“第二點,東照國建國時聖皇與兄弟反目成仇,卻因一時心軟並未趕盡殺絕,導致其後代一直盤踞沿海島嶼,覬覦東照國,日複一日,年複一年,那些力量如懸在東照國頭上的一把劍,時時刻刻有落下的危險,據說當時他們甚至選出了偽皇,做了龍袍玉璽,聲稱他們才是東照國皇族真正的後人,而由於海禁實施多年,水軍的力量已經不足以剿滅偽軍,這個毒瘡無法拔除,在東照國被天元朝圍攻時竟也倒戈相向,成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第三點,沿海倭寇猖獗,不停騷擾附近居民,由於東照國地形狹長,邊境防守戰線過長,盲點太多,往往顧此失彼,倭寇抓住了東照國這一致命弱點,往往派出極少的兵力,分多個區域試探騷擾,很快便可以尋到盲點所在,而後大肆燒殺搶掠,百姓苦不堪言,若官兵前來,他們便很快下海揚長而去,遁入茫茫大海不見蹤影,時間久了,既無法根治,也無任何戰功,官兵也疲乏了,對於殺倭寇也不甚熱衷,極為懶散,據說曾經有千名官兵去追殺百餘名倭寇,居然被殺得落荒而逃,反倒是當地居民自發組織的百名義仁軍將那群倭寇殺了數百人,這對東照國來說簡直是奇恥大辱,但是東照國國君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整肅軍隊,嘉獎義行,而是怪罪百姓私自集結軍隊,有謀反之嫌,於是將那百名勇士殺雞儆猴,砍頭曝屍……讓人何等心寒。
“世人皆以為是天元朝國力強大才滅了東照國,但其實卻是東照國自己將自己一步步推到了懸崖邊,天元朝所做的,不過是輕輕推了最後一把而已。歸根結底,東照國成也是海,敗也是海。那一望無際的海洋,用好了便有數不盡的財富,用的不好卻是滅國之禍。雖這世間不乏聰明人,我尋覓多年,心中認定唯有一人能駕馭那浩瀚無邊的大海,可是這個人卻不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