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輕絮一大早便被皇後喚去德陽宮,皇後對她素來親厚,常喚她去陪伴說話,但是今日她卻明白皇後不隻是喚她去聊天,但她麵上不顯,隻順從地去了德陽宮。果然,她還沒進門,便在德陽宮門外聽見有人傳話喚李榮華與楊曉寒前來。


    風輕絮確認了心中的想法,卻一副事不關己的態度進了德陽宮。


    德陽宮中檀香環繞,清香幽幽,風輕絮知道皇後剛禮佛完畢,此時心情應該還不錯。


    皇後不喜奢華之物,殿內裝飾古樸大氣,而她向來喜歡禮佛,空氣中淡淡檀香氣撲麵而來,讓人的心中不由生出寧靜之感。


    風輕絮剛站定,皇後便從屏風後走了出來,身後跟著的卻是東宮掌事姑姑訪琴。風輕絮再次確認了今日皇後喚她來的目的,看來訪琴已經將東宮的事情一五一十稟報皇後了。


    皇後不到四十歲的年紀,卻保養極好,仿佛三十左右的樣子,皮膚白皙,無一絲皺紋,五官精致大氣,不怒自威,微笑起來卻又極為和藹,讓人心生親近。


    皇後見到風輕絮,立刻笑了起來,拉過她的手,與她一同坐下,上下打量一番,才道:“怎麽又瘦了?可是最近又挑食了?”


    風輕絮笑意盈盈:“母後看錯了,兒臣明明胖了許多,前些日還坐垮了一個矮凳呢!”


    皇後忍不住笑出聲來,點了一下她的額頭,道:“就你敢說出這話來,整個皇宮數你最放肆!”


    風輕絮親密地依偎在皇後的肩上,道:“那還不是母後寵的,誰敢說兒臣半個不字,母後肯定先為兒臣出頭了,兒臣這脾氣都是母後慣的呢!”


    皇後摟著風輕絮笑得前仰後合。


    風輕絮見皇後不提喚她來的目的,便隻插科打諢逗樂,裝作無知的模樣。而皇後也隻與她說笑,其餘一概不提。


    楊曉寒在德陽宮前碰到李榮華時,不覺神色一黯,卻不得不笑著迎上去:“榮華姐姐安好!”


    李榮華見是楊曉寒,頗有些詫異:“你怎麽也來了?”


    楊曉寒笑道:“今早皇後娘娘也宣了曉寒前來覲見。”


    秀媽媽一看,不禁心裏有不好的預感。皇後自李榮華與楊曉寒入東宮後,並無任何召見,她們主動拜見時,皇後也以身體不適推脫了。今早皇後派人來傳口諭時,他們還以為是因為李榮華昨晚侍奉蕭煜寧有功,這才被宣來,沒想到楊曉寒也被宣召而來,這就有些耐人尋味了。


    但李榮華卻沒秀媽媽的深思遠慮,她看著楊曉寒脂粉下掩不住的憔悴,心裏竟覺得十分暢快,完全已經忘記了楊曉寒是為救她而受的傷。


    李榮華撫了撫頭上精致的纏絲翡翠玉蘭花簪,一臉春風得意的樣子,卻故意蹙眉道:“哎呀,昨晚太子殿下竟留在了甘泉殿,我以為妹妹受傷了,太子殿下會留下來好生安撫妹妹呢!”


    楊曉寒麵色微變,卻很快笑臉相迎:“榮華姐姐說哪裏的話,姐姐身份尊貴,豈是曉寒能夠相比的,太子殿下理應留在姐姐那裏才是。”


    芳苓見自家主子如此忍氣吞聲,不覺又是心疼又是惱怒,可她也知道李榮華的身份不是她們能夠得罪的,隻能暗地裏狠狠白李榮華一眼。


    秀媽媽已察覺李榮華的不妥,忙道:“主子,時候也不早了,還是盡快拜見皇後娘娘才是。”


    李榮華“哼”了一聲,也不再搭理楊曉寒,徑直先朝殿內走去。


    芳苓見她們走遠,忍不住氣鼓鼓地開口道:“主子,你看李良媛……”


    “住口,”楊曉寒打斷芳苓的話,幽幽地看著李榮華遠去的背影道,“我自有分寸。”


    德陽殿門外,李榮華與楊曉寒隱隱聽見裏麵傳來歡愉的笑聲,心中均暗自道,看來今日皇後娘娘心情還不錯。


    待通傳之後,李榮華與楊曉寒進入了德陽宮。


    李榮華與楊曉寒一進殿,就看見風輕絮正坐在皇後身邊,與皇後愉快地交談著,皇後一向不怒自威的臉上流露出慈母一樣的笑容。


    李榮華與楊曉寒不覺心中一沉,忙拜倒:“兒臣參見母後。”


    皇後與風輕絮交談的聲音並未停歇,仿佛不曾看見她們二人一樣,久久沒有人出聲叫她們起來。


    李榮華與楊曉寒隻能一直跪在地上,額頭貼著冰涼的地麵,心中忐忑不安。


    殿內的其他人仿佛也不曾見到她們,沒有一個人出言提醒皇後。


    李榮華與楊曉寒保持跪拜的姿勢一動不敢動,感覺腿都快失去知覺了……


    不知道過了多久,皇後終於將目光投向了殿內跪著的兩個人,訝異地道:“怎麽有人跪在這裏?這不是太子新納的良媛麽,快快扶起來!訪琴你也是,兩位良媛來了,怎麽也不提醒本宮一聲?”


    李榮華正想說什麽,楊曉寒連忙拉了拉她的衣袖,道:“是榮華姐姐與兒臣見皇後娘娘與太子妃相談甚歡,不敢驚擾,與訪琴姑姑無關,請皇後娘娘明鑒。”


    皇後聽此話,不覺一笑,道:“你倒乖覺,抬起頭來本宮看看。”


    楊曉寒小心翼翼地抬起頭,隻見台階上方,皇後一身華服端坐在軟塌上,頭上戴著九尾鳳簪,隻在發髻間點綴了幾顆珍珠絹花,但那珍珠卻顆顆渾圓,飽滿豐潤,潔白無瑕,屬難得的珍品。皇後的麵龐極為端莊美麗,多年宮廷生活的浸潤,讓她看起來高貴典雅,一雙明眸似能看透人的魂魄。


    待皇後看清楊曉寒漸漸抬起的臉,不覺眉頭輕蹙,轉臉便看向風輕絮。


    風輕絮似笑非笑地看著楊曉寒嬌柔中帶著羞怯的臉,道:“母後,兒臣早就說過,楊良媛有沉魚落雁之貌,母後卻偏是不信。”


    皇後轉頭又看向楊曉寒,淡淡道:“光有美貌是不夠的,前朝多少美人都成了皇城枯骨,心術不正,恐怕連怎麽死的都不知道。”


    楊曉寒一臉惶恐,連忙又拜倒,連聲道:“兒臣不敢心術不正,望母後明察!”


    李榮華不知道發生了什麽,見殿內有些壓抑,心中不安,隻得跟著楊曉寒一起磕頭。但楊曉寒卻知道,皇後這是要為太子妃出頭了。


    皇後冷聲道:“李良媛,聽說你昨日令太子震怒,是也不是?”


    李榮華一聽皇後叫到自己名字,頓時渾身一顫,不明白怎麽火又燒到自己身上了。但是聽完皇後的話,立刻明白了皇後生氣的原因。她再蠢也知道皇後一直把風輕絮當成自己的女兒般親厚,今天鐵定是要挨頓罵的。


    她正不知如何迴複,忽然想起秀媽媽之前對她說的話,皇後若是要罵人,便隻一味認錯便是,不能頂嘴。


    於是李榮華一邊磕頭磕得咚咚作響,一邊道:“兒臣有錯,母後恕罪!兒臣有錯,母後恕罪!”


    風輕絮一愣,不禁有些疑惑眼前的人是不是李榮華,李榮華居然會認錯?


    皇後見李榮華磕頭磕得如此誠心,反而不好再繼續責難下去,隻得道:“一個二個都嚇成這樣作甚,不知道的還以為本宮為難你們呢,來人,賜座。”


    秀媽媽見皇後突然發難,魂都快嚇沒了,還以為李榮華又該橫衝直撞了,沒想到李榮華居然誠心認錯,讓皇後不好再責難,頓時一顆心落了地。


    皇後見楊曉寒頭上包紮的傷口處仍有血跡,但一張俏臉卻愈發我見猶憐,不由在心中歎了口氣。


    這時,有宮人來報:“啟稟皇後娘娘,淑妃娘娘求見。”


    皇後一聽,微微蹙起的眉緩緩鬆開來,臉上浮出笑容:“快請進來。”


    楊曉寒知道,淑妃是皇後的表妹,一向與皇後最為親厚,而且淑妃性格開朗,有她在,場麵應該會輕鬆一些。


    果然,淑妃笑容滿麵地走進來,道:“我道今日為何剛到殿外,就覺得那幾個水缸裏養的荷花不如原來嬌豔了,原來是皇後娘娘這多了幾位美人,人比花嬌,竟生生把那荷花的顏色都壓下去了。”


    楊曉寒臉上粉紅一片,忙羞澀地低下頭,李榮華卻隻覺得淑妃這話說的有趣,仔細看去,見淑妃雖已近三十,皮膚卻保養地細嫩光滑,眉心很寬,眼睛微微上挑,不笑的時候也似在笑著,著一身銀紅蜀錦,衣麵上繡著大朵的芍藥花,原本難以壓住的顏色與花型,在她身上卻顯得極為華貴美麗。


    皇後不禁笑起來,指著她對風輕絮道:“你看看她這張嘴,什麽事情都能讓她說出花來。”


    淑妃卻一本正經地道:“這殿裏最美的花可在上頭坐著了,偏偏是誰也不敢說的,太子妃,你說是也不是?”


    風輕絮隻輕輕一笑。皇後卻被淑妃逗樂了,瞬間忘了之前的不快,隻搖頭笑著。


    淑妃打量著李榮華與楊曉寒,眼中是驚豔之色,道:“這就是太子殿下新納的良媛吧,果然美若天仙。”


    李榮華與楊曉寒都麵色微紅,直道“淑妃過獎”。


    淑妃卻又問:“哪個是楊良媛?”


    楊曉寒正要迴答,淑妃卻一把拉住她的手,笑盈盈地問:“你便是楊良媛吧?”


    楊曉寒一怔,淑妃卻拍著她的手,道:“果然是太子殿下親自點的人,真真地比當年阮良娣還美上三分,便是月宮嫦娥也不過如此吧。”


    楊曉寒心中一驚,隻覺得淑妃笑意滿滿的眼裏光芒如刺。


    果然,此話一出,李榮華帶著妒意的目光箭一樣射向楊曉寒,令楊曉寒如芒在背。


    皇後的臉色也漸漸冷下來,道:“好端端地,提她作甚,沒瞧見楊良媛頭上的傷嗎?一個個都要什麽時候才能記住教訓!”


    淑妃忙輕打了一下自己的臉,道:“娘娘恕罪,此事怪我,一見這般美人,話都不會說了,此事再也不提。”


    說完淑妃又眼中滿是心疼地看著楊曉寒頭上的傷,道:“我那有上好的外傷膏藥,一會兒就讓婢女送到你殿裏,這麽美的臉可別留了疤。”


    皇後的臉色這才緩下來。


    楊曉寒也暗自鬆了口氣,她不知道自己哪裏得罪了淑妃,讓她給自己拉了幾份仇恨,也不敢再寄希望於淑妃。


    李榮華卻暗自咬牙,對楊曉寒的厭惡又增加了幾分。


    而風輕絮始終如局外人一般,喝著茶,靜靜地看著大殿裏的好戲。


    淑妃見皇後麵色已緩,於是笑道:“聽說娘娘為兩位良媛準備了兩份罕見珍品作為見麵禮,不知道能不能讓臣妾也開開眼?”


    皇後勾起唇角,道:“你那什麽珍品沒有?哪次貢品皇上不是讓你先挑,流水似的賞賜每天不斷,你還巴望著本宮的東西。”


    說著卻已吩咐宮人將禮品呈上。


    李榮華與楊曉寒忙跪謝皇後並接過禮品。


    淑妃故作好奇地上前去,見李榮華接過的錦盒內裝著一套極為珍貴的南珠項鏈,一串南珠顆顆有拇指大小,渾圓潤滑,更難得的是每顆南珠大小一致,光彩迷人,渾然天成,而且隱隱散發出幽幽香味。


    饒是淑妃見多識廣,仍驚訝地道:“這不是當初鮫人國進貢的香海南珠麽?據說一萬枚香海蚌中才有一顆香海南珠,極為珍貴,皇後娘娘真是舍得,這麽好的寶貝,連臣妾都嫉妒了。”


    李榮華一臉得意地捧著錦盒,餘光瞥向楊曉寒,卻不知她的盒子裏是什麽東西,想來定是沒她的珍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何辭白骨似蓮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WF煙色流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WF煙色流離並收藏何辭白骨似蓮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