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遍萬水千山,花魅雖握不緊指縫間易逝的流光,卻有幸在絕境裏重拾一抹希望。
古仙洞府,修真者的造化之地,縱使道通神源的奇人都時時眷矚,若有幸一睹,死亦無憾。
可惜燕辭非以常人心思揣度的貨,自認擁有不起那份福緣,扭扭捏捏不敢即刻答應。
此舉惹得曇真一顆佛心跳到嗓子眼,喋喋不休的在其耳邊勸說。
老和尚在佛骨裏息慮凝心、禪定養魂,終年不肯言語。
至數月前魂魄穩固,突然變得多愁善感起來,時常訴說巡遊仙界時一類異事,說誰嚼一棵仙草離俗,誰服一顆仙丹滅緣,誰遇仙洞得真觀,誰進秘府證大道,誰誰誰秉承誰誰誰的衣缽,一步成佛。
和尚在人間羽翅折盡,人空空意未空空,不尋思繼續苦修佛門靜氣,滿是取巧之念。
燕辭除抱以同情之外,不知該怎生安慰。
曇真偶爾也會指點其修行,但意見多跟洛伊相左,平日裏惹出不少悶氣。
初到龍溪時,曇真夜觀天象,掐仙指一算,說天落瑞氣降在千裏之內,囑其尋找不可錯失仙緣。
燕辭聽之啞然,暗笑和尚鬼迷心竅,然而此番經花魅證實,驀覺心動。
不過,仙人洞府絕非尋常道者可擅闖的,冒然前去隻怕是千裏送人頭。
“天予弗取,必受其咎。”曇真急道,“貧僧一生遊曆仙界,何種仙家禁製不曾見過,檀越盡管允諾取寶,餘事可歸老衲解決。”
燕辭邊聽邊嗤鼻冷笑,和尚孤魂一縷,解決個鬼嘞。
曇真的心思自不單純,假如他幻想在世間尋找一種仙軀塑骨之藥,那必定要著落在這座古仙洞府裏。屆時各取所需,複生有望,誰都難免心熱。
麗陽花魅乖乖等候著答複,然而燕辭嘀嘀咕咕不知在嘀咕什麽,讓她瞧得兩眼發直。
忽聽燕辭道:“人人幕求仙緣,燕某自不可免俗,走一遭也無妨。”
花魅喜上眉梢,一指林深處,問道:“古仙洞府離此不遠,燕兄真未留意過?”
這段時日,麗陽花魅日夜顛倒,自黃昏時入林,至清晨方歸。
燕辭見她舉止古怪,雖覺好奇,卻始終忍耐著不曾窺私,故道:“非燕某假作清高,隻怪林中煙嵐迷蒙,看不分明。”
花魅默然,修真者探物非止目視,還常用八識,她在林中布有隔斷神念的禁製,多日來的確從未察覺有神念偷窺,此子之言雖是托詞,卻顯露出幾分君子味。
※
幽徑直通深林,行四五裏,煙嵐驟生。
花魅把陣旗一展,霧氣湧動,呈現出一條彎彎繞繞的羊腸路。
燕辭道:“迷霧念法,聽說是仙流慣用的封洞術,雲霧偎抱秘府,茫茫難尋。”
“那屬於最美好的傳說,實則仙修常采毒霧瘴雲遮掩真洞,且豢養鬼怪,令擅入者屍骨不存。”花魅切齒道,“此間古仙絕非善類,曾在迷霧中施予邪咒,惑亂來者心神。倘若道心不穩,極易迷失,終生困步霧裏來迴遊蕩。”
觀此情形,花魅曾深受其害,她滯留年許猶未破陣,恐怕正是被迷霧嶂耽擱太久的緣故。
畢竟,煩亂神思的惡咒最讓人吃不消,那是因閱曆和感觸而滋生的內魔,虛幻、無情,受者魂意紛亂,幻想各類魔境,顛顛倒倒。
行裏許踏出迷霧,眼前一座山嶺橫阻,與蒙菇眾山相仿,山嶺蒼翠明麗,透出絲絲靜穆。
跟隨花魅自山陰登峰,林間藤葛曲盤,蟻蟲不生。
仙洞口在一株虹勁蒼鬱的萬年古鬆下,沿窄道轉左轉右一路緩遁,可見鬆根縫隙裏暗藏一座綠焰燒灼的石台。
麗陽花魅道:“假三星幽隱陣內共計三重秘地,各養貪獸看視三門,分別是掃帚怪、幽吻及羅刹,寓意非福非祿非壽。”
這話花魅在來時曾說過多遍,燕辭早已熟記於心,故釋放清罡護體,示意開始。
花魅叮囑道:“三門隨機輪轉,諸獸可死而複活,如此循環絕非了局,須盡快尋覓進真府之路。”
燕辭尚未吱聲,洛伊即道:“仙子勿躁,待探清法陣的運行規律,本座方可提供行之有效的破陣策略。”
花魅吸口氣緊緊衣袖待戰,隨即素腕一翻,取出那幅獸皮輿圖覆上石台。
輿圖居然是進洞之鑰,整座石台綠焰噴吐,縷縷在輿圖間迸射、遊動。
須臾,案台霍然中開,一團綠煙滾滾而下。
花魅一行隨之飄身而進,探掌收盡綠煙,落腳處一座密窟鋪滿青磚,地闊畝許,周邊綠茵斜垂,三角落臥著三洞。
不及細看,抱團綠茵裏嗡鳴聲作響,霎時怪物飛湧,密密麻麻。
<ins ss="adsbygoogle" style="disy:block" data-ad-client="ca-pub-4121986937661579" data-ad-slot="1016693305" data-ad-format="auto"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ins>
<script>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古仙洞府,修真者的造化之地,縱使道通神源的奇人都時時眷矚,若有幸一睹,死亦無憾。
可惜燕辭非以常人心思揣度的貨,自認擁有不起那份福緣,扭扭捏捏不敢即刻答應。
此舉惹得曇真一顆佛心跳到嗓子眼,喋喋不休的在其耳邊勸說。
老和尚在佛骨裏息慮凝心、禪定養魂,終年不肯言語。
至數月前魂魄穩固,突然變得多愁善感起來,時常訴說巡遊仙界時一類異事,說誰嚼一棵仙草離俗,誰服一顆仙丹滅緣,誰遇仙洞得真觀,誰進秘府證大道,誰誰誰秉承誰誰誰的衣缽,一步成佛。
和尚在人間羽翅折盡,人空空意未空空,不尋思繼續苦修佛門靜氣,滿是取巧之念。
燕辭除抱以同情之外,不知該怎生安慰。
曇真偶爾也會指點其修行,但意見多跟洛伊相左,平日裏惹出不少悶氣。
初到龍溪時,曇真夜觀天象,掐仙指一算,說天落瑞氣降在千裏之內,囑其尋找不可錯失仙緣。
燕辭聽之啞然,暗笑和尚鬼迷心竅,然而此番經花魅證實,驀覺心動。
不過,仙人洞府絕非尋常道者可擅闖的,冒然前去隻怕是千裏送人頭。
“天予弗取,必受其咎。”曇真急道,“貧僧一生遊曆仙界,何種仙家禁製不曾見過,檀越盡管允諾取寶,餘事可歸老衲解決。”
燕辭邊聽邊嗤鼻冷笑,和尚孤魂一縷,解決個鬼嘞。
曇真的心思自不單純,假如他幻想在世間尋找一種仙軀塑骨之藥,那必定要著落在這座古仙洞府裏。屆時各取所需,複生有望,誰都難免心熱。
麗陽花魅乖乖等候著答複,然而燕辭嘀嘀咕咕不知在嘀咕什麽,讓她瞧得兩眼發直。
忽聽燕辭道:“人人幕求仙緣,燕某自不可免俗,走一遭也無妨。”
花魅喜上眉梢,一指林深處,問道:“古仙洞府離此不遠,燕兄真未留意過?”
這段時日,麗陽花魅日夜顛倒,自黃昏時入林,至清晨方歸。
燕辭見她舉止古怪,雖覺好奇,卻始終忍耐著不曾窺私,故道:“非燕某假作清高,隻怪林中煙嵐迷蒙,看不分明。”
花魅默然,修真者探物非止目視,還常用八識,她在林中布有隔斷神念的禁製,多日來的確從未察覺有神念偷窺,此子之言雖是托詞,卻顯露出幾分君子味。
※
幽徑直通深林,行四五裏,煙嵐驟生。
花魅把陣旗一展,霧氣湧動,呈現出一條彎彎繞繞的羊腸路。
燕辭道:“迷霧念法,聽說是仙流慣用的封洞術,雲霧偎抱秘府,茫茫難尋。”
“那屬於最美好的傳說,實則仙修常采毒霧瘴雲遮掩真洞,且豢養鬼怪,令擅入者屍骨不存。”花魅切齒道,“此間古仙絕非善類,曾在迷霧中施予邪咒,惑亂來者心神。倘若道心不穩,極易迷失,終生困步霧裏來迴遊蕩。”
觀此情形,花魅曾深受其害,她滯留年許猶未破陣,恐怕正是被迷霧嶂耽擱太久的緣故。
畢竟,煩亂神思的惡咒最讓人吃不消,那是因閱曆和感觸而滋生的內魔,虛幻、無情,受者魂意紛亂,幻想各類魔境,顛顛倒倒。
行裏許踏出迷霧,眼前一座山嶺橫阻,與蒙菇眾山相仿,山嶺蒼翠明麗,透出絲絲靜穆。
跟隨花魅自山陰登峰,林間藤葛曲盤,蟻蟲不生。
仙洞口在一株虹勁蒼鬱的萬年古鬆下,沿窄道轉左轉右一路緩遁,可見鬆根縫隙裏暗藏一座綠焰燒灼的石台。
麗陽花魅道:“假三星幽隱陣內共計三重秘地,各養貪獸看視三門,分別是掃帚怪、幽吻及羅刹,寓意非福非祿非壽。”
這話花魅在來時曾說過多遍,燕辭早已熟記於心,故釋放清罡護體,示意開始。
花魅叮囑道:“三門隨機輪轉,諸獸可死而複活,如此循環絕非了局,須盡快尋覓進真府之路。”
燕辭尚未吱聲,洛伊即道:“仙子勿躁,待探清法陣的運行規律,本座方可提供行之有效的破陣策略。”
花魅吸口氣緊緊衣袖待戰,隨即素腕一翻,取出那幅獸皮輿圖覆上石台。
輿圖居然是進洞之鑰,整座石台綠焰噴吐,縷縷在輿圖間迸射、遊動。
須臾,案台霍然中開,一團綠煙滾滾而下。
花魅一行隨之飄身而進,探掌收盡綠煙,落腳處一座密窟鋪滿青磚,地闊畝許,周邊綠茵斜垂,三角落臥著三洞。
不及細看,抱團綠茵裏嗡鳴聲作響,霎時怪物飛湧,密密麻麻。
<ins ss="adsbygoogle" style="disy:block" data-ad-client="ca-pub-4121986937661579" data-ad-slot="1016693305" data-ad-format="auto"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ins>
<script>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