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田延伸,花色融融,宛如浮嵐暖翠中嵌上的一顆寶鑽。
徜徉花間夾道裏,怡情悅性,喬黎卻不滿道:“奇形怪狀的著實俗豔,寺主莫不是個淫僧,專好紅粉畫眉這類勾當?”
姬衝長歎道:“師弟非但無趣,而且識淺。”
喬黎咧嘴笑道:“咦,原來師兄知曉此花來曆。”
姬衝道:“此花潔白如雪,純正無雜,名為曼陀羅華。”
喬黎訝然道:“咦,彼岸花!地獄之花?”
姬衝搖頭道:“曼陀羅華因其聖潔無暇而稱佛界寶花,彼岸花是曼珠沙華,花開千年,葉生千年,花色妖紅似火。兩花名稱相似,的確容易混淆。”
喬黎喜道:“咦,莫非還有典故?”
姬衝頷首笑道:“且聽為兄一敘。”
久遠傳說中,神界禦花園有二小神,花神曼珠、葉神沙華。二小神常年與花草為友,耐不住寂寞而互生情愫。神界斷情絕義,不能容忍此等惡業,故神旨告諭諸界,貶曼珠、沙華永墜陰羅,化身一株奇花生於黃泉路上。
次年,忘川河岸,曼珠沙華花開遍野,慘烈妖豔的花色宛如張張血毯鋪滿黃泉,被喻為火照之路。
傳聞人死後,靈魂過鬼門關前往幽冥獄,沿火照之路指引途經忘川河,過奈何橋,登望鄉台,台旁立三生石鐫刻三世情緣,曰‘早登彼岸’。曼珠沙華一年花開葉落,一年葉綠花凋,花神葉神生生相錯,再無交際,故得名彼岸花。
三生石緣定三生,終不如這一世遍嚐愛恨癡纏。曼珠、沙華依附奇花年複一年的煎熬等待,甚至未換來一次擦肩而過,其恨海難填,以捧手之狀質問蒼天,數千年積鬱的思念化作忘川之畔的漣漣哀泣,
近佛則一念成佛,近魔則一念成魔,曼珠沙華久受相思煎熬之痛,怨氣鬱結,由此入魔。
每逢陰魂途經火照之路,曼珠沙華便釋放出獨特的花香催其憶起前塵舊事,重溫生前或美好或淒烈、或繁華或悲苦的往事並沉陷其中。
無窮無盡的陰魂因貪嗔癡三毒故,不過奈何橋不喝孟婆湯,往投於忘川之中,染水為血,腥穢難近。
終有一日佛渡忘川,因見曼珠沙華氣度非凡,殷紅似血,情不自禁采擷一株。
佛一眼即識破機關,慨然道:“相念而不得相識,相識而不得相愛,相愛而不得廝守,無怪乎汝怨念橫生。緣盡卻不散,緣滅卻不分,不如且隨我去,體悟佛性以洗脫罪愆。”
佛不由分說,攜曼珠沙華渡河,及至河心,忘川水憑空掀起波瀾打濕了花瓣。
曼珠沙華身不由己,悄然將一身血紅褪入河中,時時哀嚎悲泣,從此忘川之水波濤翻滾,永不停歇。
佛至彼岸取花相觀,卻見花瓣輕盈柔軟,花色潔白無暇,佛如夢初醒,歎道:“至情至性未必不得大自在,彼岸既有曼珠沙華,便喚汝曼陀羅華吧。”
佛將曼陀羅華栽植河邊,跟曼珠沙華遙遙相望互為彼岸,並隨手擷取一粒花種飄然遠去。
經此一事,佛愈加證悟宇宙妙諦,傳道金口一開,諸神讚頌,天地齊鳴,九天之上天花亂墜,紛紛揚揚俱是曼陀羅華,聞道者無不超然覺醒,洞察幽明。
喬黎聽得如癡如醉,喃喃道:“此岸愛恨交織,彼岸無欲無求,總需圓滿循環方能證悟得道。”
姬衝歎道:“隻歎佛力無邊,亦不能隨意打破神旨詛咒。曼珠沙華花葉永不並生,但留下這段淒惻纏綿的愛情故事供世人吊唁,也算不枉此生了。”
喬黎忽然道:“既是佛界寶花,可有非凡之處?”
姬衝道:“佛門修士可提煉此花精粹,煉製曼陀羅華丹服用體悟佛法,於我等卻是無用。”
喬黎大失所望,恨恨道:“即使無用,也不可便宜了那幫禿驢。”說罷揮袖抖出數十枚火鳥,頃刻間便將花海焚為灰燼。
※
臥佛殿由廊廡圍成院落,四周建起角樓,意在於泯滅一切業障,清淨中處處張揚著佛性。
忽而,一串放肆的笑聲打破了寧靜,有人壞笑道:“有百口而莫辯,倒不如直接給他倆幾分顏色看看。”
笑聲中充滿挑唆之意,說話者唯恐天下不亂,絕對是一朵奇葩。
姬衝、喬黎急步而入,卻見有位吊兒郎當的少年蕩著雙腳,高高坐在殿宇一角捂嘴偷笑,青鸞神鳥拂煙披月,漠然立在其側。
庭院中,李重樓、潘吟箋成犄角之勢,跟一位麵容清秀的弱冠少年對峙著。
看著燕辭那份囂張勁,喬黎直恨得牙癢癢,若非青鸞在側,他實在想奔過去將這廝暴揍一頓。
姬衝處之泰然,問道:“李兄何故如此?”
姬、喬伉儷半路殺出,著實讓李重樓心生不悅。
原來他和潘吟箋早到一步,遠遠望見不知何處鑽出位弱冠少年,一股腦將殿中物事掃蕩一空。李重樓雖然懊惱卻也不以為意,區區一位初階融合修者,隨手打發了寶貝依舊沒的跑。殊不料憑空鑽出個燕辭,還大唿小叫的將其他修士招來。
<ins ss="adsbygoogle" style="disy:block" data-ad-client="ca-pub-4121986937661579" data-ad-slot="1016693305" data-ad-format="auto"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ins>
<script>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徜徉花間夾道裏,怡情悅性,喬黎卻不滿道:“奇形怪狀的著實俗豔,寺主莫不是個淫僧,專好紅粉畫眉這類勾當?”
姬衝長歎道:“師弟非但無趣,而且識淺。”
喬黎咧嘴笑道:“咦,原來師兄知曉此花來曆。”
姬衝道:“此花潔白如雪,純正無雜,名為曼陀羅華。”
喬黎訝然道:“咦,彼岸花!地獄之花?”
姬衝搖頭道:“曼陀羅華因其聖潔無暇而稱佛界寶花,彼岸花是曼珠沙華,花開千年,葉生千年,花色妖紅似火。兩花名稱相似,的確容易混淆。”
喬黎喜道:“咦,莫非還有典故?”
姬衝頷首笑道:“且聽為兄一敘。”
久遠傳說中,神界禦花園有二小神,花神曼珠、葉神沙華。二小神常年與花草為友,耐不住寂寞而互生情愫。神界斷情絕義,不能容忍此等惡業,故神旨告諭諸界,貶曼珠、沙華永墜陰羅,化身一株奇花生於黃泉路上。
次年,忘川河岸,曼珠沙華花開遍野,慘烈妖豔的花色宛如張張血毯鋪滿黃泉,被喻為火照之路。
傳聞人死後,靈魂過鬼門關前往幽冥獄,沿火照之路指引途經忘川河,過奈何橋,登望鄉台,台旁立三生石鐫刻三世情緣,曰‘早登彼岸’。曼珠沙華一年花開葉落,一年葉綠花凋,花神葉神生生相錯,再無交際,故得名彼岸花。
三生石緣定三生,終不如這一世遍嚐愛恨癡纏。曼珠、沙華依附奇花年複一年的煎熬等待,甚至未換來一次擦肩而過,其恨海難填,以捧手之狀質問蒼天,數千年積鬱的思念化作忘川之畔的漣漣哀泣,
近佛則一念成佛,近魔則一念成魔,曼珠沙華久受相思煎熬之痛,怨氣鬱結,由此入魔。
每逢陰魂途經火照之路,曼珠沙華便釋放出獨特的花香催其憶起前塵舊事,重溫生前或美好或淒烈、或繁華或悲苦的往事並沉陷其中。
無窮無盡的陰魂因貪嗔癡三毒故,不過奈何橋不喝孟婆湯,往投於忘川之中,染水為血,腥穢難近。
終有一日佛渡忘川,因見曼珠沙華氣度非凡,殷紅似血,情不自禁采擷一株。
佛一眼即識破機關,慨然道:“相念而不得相識,相識而不得相愛,相愛而不得廝守,無怪乎汝怨念橫生。緣盡卻不散,緣滅卻不分,不如且隨我去,體悟佛性以洗脫罪愆。”
佛不由分說,攜曼珠沙華渡河,及至河心,忘川水憑空掀起波瀾打濕了花瓣。
曼珠沙華身不由己,悄然將一身血紅褪入河中,時時哀嚎悲泣,從此忘川之水波濤翻滾,永不停歇。
佛至彼岸取花相觀,卻見花瓣輕盈柔軟,花色潔白無暇,佛如夢初醒,歎道:“至情至性未必不得大自在,彼岸既有曼珠沙華,便喚汝曼陀羅華吧。”
佛將曼陀羅華栽植河邊,跟曼珠沙華遙遙相望互為彼岸,並隨手擷取一粒花種飄然遠去。
經此一事,佛愈加證悟宇宙妙諦,傳道金口一開,諸神讚頌,天地齊鳴,九天之上天花亂墜,紛紛揚揚俱是曼陀羅華,聞道者無不超然覺醒,洞察幽明。
喬黎聽得如癡如醉,喃喃道:“此岸愛恨交織,彼岸無欲無求,總需圓滿循環方能證悟得道。”
姬衝歎道:“隻歎佛力無邊,亦不能隨意打破神旨詛咒。曼珠沙華花葉永不並生,但留下這段淒惻纏綿的愛情故事供世人吊唁,也算不枉此生了。”
喬黎忽然道:“既是佛界寶花,可有非凡之處?”
姬衝道:“佛門修士可提煉此花精粹,煉製曼陀羅華丹服用體悟佛法,於我等卻是無用。”
喬黎大失所望,恨恨道:“即使無用,也不可便宜了那幫禿驢。”說罷揮袖抖出數十枚火鳥,頃刻間便將花海焚為灰燼。
※
臥佛殿由廊廡圍成院落,四周建起角樓,意在於泯滅一切業障,清淨中處處張揚著佛性。
忽而,一串放肆的笑聲打破了寧靜,有人壞笑道:“有百口而莫辯,倒不如直接給他倆幾分顏色看看。”
笑聲中充滿挑唆之意,說話者唯恐天下不亂,絕對是一朵奇葩。
姬衝、喬黎急步而入,卻見有位吊兒郎當的少年蕩著雙腳,高高坐在殿宇一角捂嘴偷笑,青鸞神鳥拂煙披月,漠然立在其側。
庭院中,李重樓、潘吟箋成犄角之勢,跟一位麵容清秀的弱冠少年對峙著。
看著燕辭那份囂張勁,喬黎直恨得牙癢癢,若非青鸞在側,他實在想奔過去將這廝暴揍一頓。
姬衝處之泰然,問道:“李兄何故如此?”
姬、喬伉儷半路殺出,著實讓李重樓心生不悅。
原來他和潘吟箋早到一步,遠遠望見不知何處鑽出位弱冠少年,一股腦將殿中物事掃蕩一空。李重樓雖然懊惱卻也不以為意,區區一位初階融合修者,隨手打發了寶貝依舊沒的跑。殊不料憑空鑽出個燕辭,還大唿小叫的將其他修士招來。
<ins ss="adsbygoogle" style="disy:block" data-ad-client="ca-pub-4121986937661579" data-ad-slot="1016693305" data-ad-format="auto"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ins>
<script>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