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燕去了又來,轉眼間一年時光悄然而過。
燕辭或因悟性極佳,碧落青冥決碧梵境的修煉已漸趨小成,以此速度再費數月時光,便有望臻至圓滿境界。
丹田處法力凝聚的液團已大若核桃,待將其壓縮並固化為蓮子,便可邁入融合期境界,彼時法力和神念可劇增。
當然進階並非易事,除能善應機緣外,堅強的意誌力尤為重要。
隻因凝聚蓮子時伴隨出現諸多幻象,修真者若缺乏足夠的定力,極易沉迷其中,輕者心神失守,昏睡不醒,重者就算身隕道消都不為奇。
當然,同塵苑獨霸一方,非資質出眾者難以被收錄門下,此外珞珈山地大物博,仙草奇珍在所多有,更兼師長於修行之術傾囊相授,毫無藏私之嫌,故而進階融合期的比例極高。
經過多年不遺餘力的栽培,其整體實力隱隱邁入一流道門之列。
正月上辛日,太初峰上鍾聲長鳴,悠悠揚揚連響了九下,論道盛會正式拉開序幕,燕辭提振精神,整頓好行裝準時赴會。
碧空朗澈風輕雲淨,林木蒼翠鬱鬱含煙。
絢麗的霞光在山間飛舞,破空聲嗖嗖不絕,五峰四院弟子難掩喜色,驅馭法寶躍空飛翔。
密密匝匝的光影宛如流螢織繭般齊往太初峰雲聚而去,景象蔚為壯觀。
燕辭禦起鳶尾劍,投身於這道色彩冗雜的洪流之中。
太初峰峻嶺巍巍,深澗幽幽,古木蔥蘢勁秀,流泉飛瀑激揚。
漫天霞光唿嘯而上,越接近峰嶺,飛翔者越顯繁密。
諸多修者攜寵獸悠哉悠哉而來,或足踏漂亮的異鳥,或騎坐雄駿的瑞馬,有人禦著神燈,有人踩著寶塔。
而修者的至愛終歸還是仙劍,仙劍氣度優雅、雍容,禦之神采飛揚,利落颯爽。
太初峰筆峰挺立,山腰以上淡雲繚亂,煙霞霏霏,禦劍攀升衝破雲海,時見蒼穹澄碧,暖日的光暈在湛藍天幕上輕輕搖曳,晴空中流泄著舒倘、嫵媚的味道。
人流如潮,飛馳間突見兩道深崖,崖間蕨壑雲深,有座白玉鋪砌的道場貫穿於兩崖之間。
八根雄偉的青銅巨柱嵌於崖內,穩穩將道場托住,窮盡鬼斧神工之妙。
道場方正,縱橫俱達數百丈,地麵篆刻鎏金字,題名論道台。
論道台按八卦方位布休、生、傷、杜、景、死、驚、開八座龐然擂台。
北首亭台連綿,廊間置極品紫檀雕花座椅若幹。
南麵是高約丈許的兩座長玉碑,碑麵浮現著密集的青色篆文。
道場邊緣設紅木圍廊,造型極盡精巧,圍廊外緣栽植著龍爪槐,樹冠優美,姿態柔和飄灑。
道場之東設圓形祭天圜丘壇,壇分兩層,每層高九尺,圜丘上設青玉案亦設鼎爐,擺天地和五帝之位,還擺著鮮花、仙果、靈茶及靈酒若幹,壇下陳列編磬、編鍾等樂器。
追求長生本是逆天之舉,然而祭祀天地的凡塵俗禮卻被同塵苑保留著,想來極是荒誕。
道場上俱是靚裝麗服的修者,熙熙攘攘不下千餘之眾,空中還另有禦著法寶趕來赴會的修士。
燕辭悠悠噠噠在場上閑逛,忽然察覺股驚天威壓從天而降。
抬眼望去,卻見那青光凜凜的神禽青鸞正在穹頂盤旋,長翎拂煙披月,一撮羽冠氤氳著
七彩神輝,體態飄逸,神情囂張。
燕辭翻個白眼嘀咕道:“扁毛畜生不留在初曉院看門,整天到處瞎跑。”
青鸞驀然扇動雙翼,憑空掀起股強有力的氣流,附近數群弟子被衝得七零八散,轉眼騰出片寬闊的空地來。
燕辭首當其衝,硬生生被氣流壓趴在地。
青鸞鳥輕鳴數聲,得意洋洋的俯衝而下,惡作劇似的的伸出利爪推撥下燕辭的身軀。
燕辭肺都快氣炸了,騰地跳起身來想罵出群修耳熟能詳的三字真言時,卻見青鸞背上赫然還載著兩人。
一人三十相許年紀,是位體態輕盈,肌膚水潤如玉的美婦,另一人仙姿佚貌,秀麗絕倫,透著股清新脫俗的氣息,赫然是柳若璽攜著愛徒晗冰駕臨。
柳若璽一時未能認出燕辭,忍住笑道:“混小子,沒事可別挑釁鸞鳥。”
晗冰咯咯亂笑,笑得像隻小雞崽似的打趣道:“許久未見,足下還是這般調皮”
燕辭見柳若璽仙駕到來,未敢造次,忙上前執禮道:“弟子燕辭,給師伯請安。”
柳若璽略感愕然,打量燕辭數眼,臉龐浮起柔和的笑意道:“一表非俗,青冥師妹果然慧眼識人。”
正說話時忽聽高空有人喚道:“若璽峰主別來無恙”
柳若璽等人循聲望去,有位道骨仙風的白胡子老頭跨著匹漂亮的綠雲獸翩翩而至。
燕辭見過此人數次,知道是坐鎮滴翠院的首席長老謝柏安,人稱謝老,此老性格溫和,談吐幽默,在滴翠院頗具聲望。
<ins ss="adsbygoogle" style="disy:block" data-ad-client="ca-pub-4121986937661579" data-ad-slot="1016693305" data-ad-format="auto"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ins>
<script>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燕辭或因悟性極佳,碧落青冥決碧梵境的修煉已漸趨小成,以此速度再費數月時光,便有望臻至圓滿境界。
丹田處法力凝聚的液團已大若核桃,待將其壓縮並固化為蓮子,便可邁入融合期境界,彼時法力和神念可劇增。
當然進階並非易事,除能善應機緣外,堅強的意誌力尤為重要。
隻因凝聚蓮子時伴隨出現諸多幻象,修真者若缺乏足夠的定力,極易沉迷其中,輕者心神失守,昏睡不醒,重者就算身隕道消都不為奇。
當然,同塵苑獨霸一方,非資質出眾者難以被收錄門下,此外珞珈山地大物博,仙草奇珍在所多有,更兼師長於修行之術傾囊相授,毫無藏私之嫌,故而進階融合期的比例極高。
經過多年不遺餘力的栽培,其整體實力隱隱邁入一流道門之列。
正月上辛日,太初峰上鍾聲長鳴,悠悠揚揚連響了九下,論道盛會正式拉開序幕,燕辭提振精神,整頓好行裝準時赴會。
碧空朗澈風輕雲淨,林木蒼翠鬱鬱含煙。
絢麗的霞光在山間飛舞,破空聲嗖嗖不絕,五峰四院弟子難掩喜色,驅馭法寶躍空飛翔。
密密匝匝的光影宛如流螢織繭般齊往太初峰雲聚而去,景象蔚為壯觀。
燕辭禦起鳶尾劍,投身於這道色彩冗雜的洪流之中。
太初峰峻嶺巍巍,深澗幽幽,古木蔥蘢勁秀,流泉飛瀑激揚。
漫天霞光唿嘯而上,越接近峰嶺,飛翔者越顯繁密。
諸多修者攜寵獸悠哉悠哉而來,或足踏漂亮的異鳥,或騎坐雄駿的瑞馬,有人禦著神燈,有人踩著寶塔。
而修者的至愛終歸還是仙劍,仙劍氣度優雅、雍容,禦之神采飛揚,利落颯爽。
太初峰筆峰挺立,山腰以上淡雲繚亂,煙霞霏霏,禦劍攀升衝破雲海,時見蒼穹澄碧,暖日的光暈在湛藍天幕上輕輕搖曳,晴空中流泄著舒倘、嫵媚的味道。
人流如潮,飛馳間突見兩道深崖,崖間蕨壑雲深,有座白玉鋪砌的道場貫穿於兩崖之間。
八根雄偉的青銅巨柱嵌於崖內,穩穩將道場托住,窮盡鬼斧神工之妙。
道場方正,縱橫俱達數百丈,地麵篆刻鎏金字,題名論道台。
論道台按八卦方位布休、生、傷、杜、景、死、驚、開八座龐然擂台。
北首亭台連綿,廊間置極品紫檀雕花座椅若幹。
南麵是高約丈許的兩座長玉碑,碑麵浮現著密集的青色篆文。
道場邊緣設紅木圍廊,造型極盡精巧,圍廊外緣栽植著龍爪槐,樹冠優美,姿態柔和飄灑。
道場之東設圓形祭天圜丘壇,壇分兩層,每層高九尺,圜丘上設青玉案亦設鼎爐,擺天地和五帝之位,還擺著鮮花、仙果、靈茶及靈酒若幹,壇下陳列編磬、編鍾等樂器。
追求長生本是逆天之舉,然而祭祀天地的凡塵俗禮卻被同塵苑保留著,想來極是荒誕。
道場上俱是靚裝麗服的修者,熙熙攘攘不下千餘之眾,空中還另有禦著法寶趕來赴會的修士。
燕辭悠悠噠噠在場上閑逛,忽然察覺股驚天威壓從天而降。
抬眼望去,卻見那青光凜凜的神禽青鸞正在穹頂盤旋,長翎拂煙披月,一撮羽冠氤氳著
七彩神輝,體態飄逸,神情囂張。
燕辭翻個白眼嘀咕道:“扁毛畜生不留在初曉院看門,整天到處瞎跑。”
青鸞驀然扇動雙翼,憑空掀起股強有力的氣流,附近數群弟子被衝得七零八散,轉眼騰出片寬闊的空地來。
燕辭首當其衝,硬生生被氣流壓趴在地。
青鸞鳥輕鳴數聲,得意洋洋的俯衝而下,惡作劇似的的伸出利爪推撥下燕辭的身軀。
燕辭肺都快氣炸了,騰地跳起身來想罵出群修耳熟能詳的三字真言時,卻見青鸞背上赫然還載著兩人。
一人三十相許年紀,是位體態輕盈,肌膚水潤如玉的美婦,另一人仙姿佚貌,秀麗絕倫,透著股清新脫俗的氣息,赫然是柳若璽攜著愛徒晗冰駕臨。
柳若璽一時未能認出燕辭,忍住笑道:“混小子,沒事可別挑釁鸞鳥。”
晗冰咯咯亂笑,笑得像隻小雞崽似的打趣道:“許久未見,足下還是這般調皮”
燕辭見柳若璽仙駕到來,未敢造次,忙上前執禮道:“弟子燕辭,給師伯請安。”
柳若璽略感愕然,打量燕辭數眼,臉龐浮起柔和的笑意道:“一表非俗,青冥師妹果然慧眼識人。”
正說話時忽聽高空有人喚道:“若璽峰主別來無恙”
柳若璽等人循聲望去,有位道骨仙風的白胡子老頭跨著匹漂亮的綠雲獸翩翩而至。
燕辭見過此人數次,知道是坐鎮滴翠院的首席長老謝柏安,人稱謝老,此老性格溫和,談吐幽默,在滴翠院頗具聲望。
<ins ss="adsbygoogle" style="disy:block" data-ad-client="ca-pub-4121986937661579" data-ad-slot="1016693305" data-ad-format="auto"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ins>
<script>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