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明千裏術等尋常道法一般分三階段為初窺門徑、漸入佳境和臻於化境。初學者可凝聚出三道月刃。佳境期可連續釋放九道,操縱熟練後月刃成倍增長,猶如漫天花雨困敵殺敵。待臻至化境,月刃揮灑隨心所欲,欲快則快欲慢則慢,宛如月光灑落,處處皆是光影。


    燕辭的煉氣法門有提純法力的功效,跟同境界修者對陣時可占據優勢。可惜此術極其耗費法力,一旦施展唯有速戰速決,否則法力枯竭時隻能任人魚肉。


    《山海錄》由今人所著,描述當今山川地理和門派概況等等。地分九極。有八名山,為紫霞山、璿璣山、青丘山、招搖山、珞珈山、大荒山、諸餘山、白首山。有四名水,為赤水、黑水、慧水、弱水。


    珞珈山座落於弱水之畔,歸屬為西南化外之地,鑒於特殊原因極少受世人矚目。洛望舒隱居此地立派時,甚至沒有同道前來祝賀。


    誰知同塵苑煞是神秘,韜光養晦不足三百年,一搖身從山野小派越升地極四派之一,跟澈羽島、大荒墟、幻夜宮鼎足而立,連道、佛巨擘化清門、伽藍寺都不敢輕而視之。


    煎熬近月,燕辭開始唉聲歎氣,相比自由自在的乞丐生涯,修真實在是乏味,老僧入定似的枯坐一天,入體靈氣就一絲半點。這般磨下去別說化嬰期,進階融合都不知道是猴年馬月。真靈根,鬼知道是不是真有靈根。


    這日去李夜笛那裏請教道法,李夜笛看出燕辭缺少耐心,勸道:“師叔,修真不可急躁,假如難以心靜,或可嚐試接取任務。其有兩利,一則可賺取星點留待後用,二則有助調節心境。”


    燕辭哀歎道:“理是此理,奈何師門任務要麽費時要麽要命,憑燕某那點三腳貓功夫不出三日就圓寂了。”


    李夜笛道:“師叔來得巧,晚輩在給家祖打理藥田,平日就做些鬆土除草、驅蟲管水的事,活計不多但每月有數十星點。三日後晚輩將輪值巡防任務,一去數月,師叔可否代為照管段時間?”


    燕辭喜上眉梢,道:“咦,那可正好,種田的事燕某倒不陌生。”


    提議一拍即合,李夜笛亦喜道:“一言為定,晚輩且將細節錄下,明日帶師叔去看藥田。”


    燕辭心花怒放,喜滋滋道:“明日午時,不見不散。”


    臨近太初峰山腳的某處山坳裏,一片一片緊緊相接的盡是藥田。不僅僅是李羅堂,其餘諸多長老的藥田都集中在此。


    因靈藥過於繁多,這座山坳中的靈氣相比其他地方更顯濃密。


    一路走來,遠遠可見山坳兩側有不少修士靜坐吐納,李夜笛解釋道:“山坳中靈氣濃密,原本是修行的最佳場所,但靈氣是靈藥生長的根本,故諸長老禁製弟子在山坳裏修行,看守藥田的弟子則不受此限。”


    李羅堂的藥田足足畝許大小,一畦一畦的分隔開,無數道溝渠縱橫交錯,從山腰引入清澈的溪水給予灌溉。


    藥田一角有座精致的茅廬,鋤具鏟具俱在,桌椅瓢桶皆有,連幹淨整潔的床榻都不缺。


    李夜笛取出張素箋道:“打理藥田的一應事宜都已詳述在內,師叔請過目。”


    燕辭接來仔仔細細看罷一遍,笑道:“這活比種莊稼容易。”


    李夜笛亦笑道:“隻要靈氣充足,靈藥即可茁壯成長。況且山坳外有法陣防護,無需擔心獸類來糟蹋藥草,師叔隔半日或隔一日以靈泉之水澆灌一遍,無須太費心思。”說罷提議帶燕辭去認識藥草,燕辭自無異議,跟隨前往。


    藥田內充斥著濃鬱的藥香,那味道和尋常香味自有不同,天香雲外,勝在悠久而厚重。


    <ins ss="adsbygoogle" style="disy:block" data-ad-client="ca-pub-4121986937661579" data-ad-slot="1016693305" data-ad-format="auto"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ins>


    <script>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如見道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爛桃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爛桃子並收藏如見道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