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知青大宿舍已不再像過去那樣像是蒙著一層神秘的麵紗。那時候,女知青們自己集資,把六扇大窗都掛上了碎花布簾,擋得嚴嚴實實。而且天一擦黑就要落簾,裏麵隻有模糊的燈光閃閃,像有什麽秘密似的。每當這時候,路過這裏的男知青們幾乎都要留戀地望上幾眼,那裏有正在熱戀的女朋友或者是心目中正追逐的對象,多想知道知道在這神秘的簾後她們正在做什麽?擦身子?寫情書?還是讓別的男知青約走了?猜不清,看不透,仿佛小碎花窗簾上的每一朵花都是一個神秘的問號,都是姑娘一個漂亮的臉蛋兒。神秘,剛進場的乍初,女宿舍對男知青們來說,是個最神秘的地方,也是最有吸引力的地方。那時候,連隊又大會小會批評談戀愛、壓馬路,這就更增加了男知青們對女知青大宿舍裏的神秘感。特別是剛剛戀上、晚飯後沒事先約好又想約女朋友出去散散步的男知青,隻好在這女知青大宿舍的前前後後轉啊轉啊,瞧啊瞧啊,腦子裏什麽都沒有,就想自己盼望的女朋友能出來上廁所、或擦完身子倒水,或……在這一刹那就會被喊住,悄悄上去說出給定的地點“老地方”。可是,就是等不出來,到再也耐不住性子的時候,隻好求出來的女知青“傳書”,有的一傳便出,有的迴信兒說散步去了,隻好還得在這女宿舍門前等啊等啊,一直等到很晚。啊,那女知青大宿舍啊,男知青們怎麽能不敲門而直接進去找呢?不,誰也不去,可誰也沒說不讓去。是因為在男知青們眼裏,在這些剛出校門還純潔天真的小夥子眼裏,那裏是個神秘的地方……
那也確實是女知青們自己也在偷偷搞些神秘小故事的地方。洗完臉、擦完身子偷偷擦雪花膏和香水,怕人說是“資產階級的生活作風”,因為確有因此被批判過的,偷偷照小鏡,偷偷看剛接到的求愛信……那樣神神秘秘。如今,這層麵紗撕去了,那小碎花窗簾已換了一茬,有時擋,也不像過去那麽嚴實,一點兒小縫都要掖好,現在是一扯就行,或許露著很大一個縫兒,索性有時就不擋。女知青們穿個褲衩、戴個乳罩就開始擦身子,偶爾有男知青敲門,隨便撿件衣服身上一披便是。
女知青們參加完修水渠大會戰迴來,開始擦洗,值日生照舊已把熱水倒進每個人的臉盆裏。
“姐妹們,”袁玲妹擰幹冒熱氣的毛巾,擦兩下前胸突然用手拍拍後腰說,“你們看呀,我這腰這麽粗,肩這麽寬,臀部也變得這麽大,還返城迴上海哩,走在馬路上還不讓人笑話死嘍——”
竺阿妹擦完身子正穿衣服,接過話來說:“哎喲,還說哩,去年春節我迴上海走在南京路上,一位婦女在身後喊,‘胖嫂,去外灘怎麽走?’我迴頭一瞧,是一位鄉下婦女,以為她喊別人,正左瞧右瞧見沒有那麽個胖嫂,她又衝我喊,我才知道就是喊我。我手指給她,那個不好意思喲!”
“哈哈哈……”廖潔隨著大夥兒笑聲說,“還都說東北三件寶——人參、貂皮、靰鞡草呢,還得加一件寶——東北盛產大胖嫂!”
女知青們哈哈大笑起來,笑得那樣開心,衝散了一天的疲勞。
“砰,砰,砰!”突然傳來急促的敲門聲。
“不準進啊,不準進!等一會兒……”袁玲妹一邊手忙腳亂地穿衣服,一邊衝著大門發出警告。
稍停,門又“砰,砰砰砰”地響起來。
“姐妹們,”袁玲妹跑到門口,後身頂著門,邊穿襯褲邊說,“肯定是個男同胞,怎麽樣?”她邊問著邊撒眸下整個宿舍已經沒有袒胸露懷的了,便說,“我要開門讓進了!”
她“吱”一聲拉開門,進來的竟是稀客馬廣地。他很少,幾乎是沒到女宿舍來過。
“喲,”袁玲妹大為奇怪,也不奇怪,“李晉的軍師來了,哪陣風把你吹來的呀?”
“還能有什麽風?”馬廣地的話語是唱高調兒,話音兒卻是逗俏皮,“是粉碎‘***’的東風唄!沒有這東風,誰敢進你們這姑子廟呀!”
廖潔衝上來:“說話這麽難聽,怎麽說我們是姑子廟,是哪個姑子把你這野和尚招來的?”
“哈哈哈……”一陣哄笑,女知青大宿舍頓時活躍了。
“喂,”袁玲妹問,“馬廣地呀,你是不是來找韓秋梅的?”
“廢話!”馬廣地臉一沉,嘴一噘,給大家一個假戲真演的嘴臉,“我們離婚了,井水不犯河水,找她幹什麽!”
他不願意讓人公開揭露他和韓秋梅是假離婚,喜歡人家這麽問,高興這麽答,讓大家心領神會最合他意。一是讓人覺得他馬廣地遇事有辦法,有主意,這又是辦返城的事兒,讓人羨慕;二是這玩意兒別傳得滿城風雨都當成真的,這麽好的老婆別說讓別人撬行撬去,就是讓別人心裏惦著也不是滋味!
馬廣地嘴雖這麽說,兩眼卻在滿宿舍搜尋,幸虧這是女知青們洗擦的尾聲,否則是不會讓他進來的。這樣也還有不少穿上外衣而沒穿襯衣的,赤腳、披頭濕發那是普遍的,多數都是圓滾滾,胖乎乎,有的臉上還皺折折,笑話我馬廣地是“二流屁”、“冒牌知青”呢,哪有個知識青年樣啊?搬到男宿舍時說我們是無產階級老爺們,這是一屋子無產階級老娘們!
喲,看見了,韓秋梅在最裏邊牆角那兒坐著,看樣子是剛洗擦完,正在穿襪子。嗬,這一點挺好,她在家裏一天一洗腳,但不是一天一擦澡,自己也是在大宿舍跟這些上海哥們兒學的,讓她也學一學,迴城後幹幹淨淨才像城裏人。
“爸爸,爸爸……”小荒一骨碌滑下大炕,挓挲著手跑了過來。
袁玲妹和廖潔一起把小荒截住。袁玲妹蹲下摟住他的小腰,腦袋一歪,像托兒所的阿姨哄小孩:“小荒,阿姨有上海奶糖,我問你,你說說,你爸爸和你媽媽是真離婚還是假離婚?”
“真離!”馬廣地在一旁火了,躥上幾步,“小荒,你說是真的,這不都不在一起過了嘛!”
小荒瞪著兩隻大眼睛,瞧瞧這個,瞧瞧那個,心裏好奇怪,這個爸爸真有意思,嘟嘟囔囔說好幾次了,什麽返城、返城,什麽是返城?就是迴奶奶爺爺家住嗎?那多沒意思,這裏幼兒園有這麽多小朋友,大宿舍還有這麽多好阿姨,給他各種上海糖、酸梅、巧克力,還有北京的餅幹、果脯……可真是老多老多!
小荒瞪著兩隻大眼睛不知怎麽好了。
廖潔也在旁邊催:“小荒,袁阿姨問你話呢,怎麽不說呀?”
“爸爸,”小荒在袁玲妹懷裏,瞧著馬廣地問,“和媽媽離婚,你咋有時候說是真的,有時候說是假的呢?”
女知青們“哄”地一聲笑了。
“笑什麽!笑什麽!”馬廣地學著王大愣當年訓人的腔調,“有什麽好笑呀,打鬧時沒辦手續就是假的,現在就是真的,這就是有時候說真的,有時候說假的!”
“我問你,”袁玲妹和馬廣地叫起真來,“你說說,你是來幹什麽的?看兒子?你就承認來看媳婦得了!”
馬廣地搖搖頭:“你這上海姐妹怎麽這個樣子呢,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離婚了,我還來看什麽?今天我是有關返城問題的公幹才來你們這裏,這麽門縫裏瞧人,我走了,我走了……”說著扭頭就要往外走。
“喂喂喂,”袁玲妹伸手抓住了馬廣地,“別走,別走,有什麽消息快報告報告!”她們知道,馬廣地的小道消息特別多,李晉已經和許多外地知青聯係上了。廖潔一把扯住了馬廣地的一個耳朵問:“老太太破被,還疊起來了!”她使勁一拽,“還走不走了?”
“饒命饒命啊,我說,快鬆手!”
袁玲妹和廖潔鬆開手以後,馬廣地頓然立正,一本正經的樣子說:“我今天來有兩件事,一是向你們報告一下咱們簽名信問題的一個消息……”
“什麽什麽?簽名信咋的啦?”
“等等再說!”
……
女知青們吵吵嚷嚷地圍攏過來,聽馬廣地報告消息。
“好好好,你們靜一靜啦,”馬廣地一躍上了通頭大炕,像講演似的說,“北京對咱們簽名信那是特特重視呀,秦紅衛給李晉來信啦,還有雲南、新疆知青提出的問題統統引起了大官的重視,是怎麽說的來……”他掏出小本念起來,“秦紅衛說,他剛得到的最新消息,國務院知青辦召開了各省、市知青工作負責人座談會,國務院知青領導小組副組長叫顧秀蓮的說,明年全國要召開知青工作會議,因為這知青問題積累太多,矛盾複雜,開了一天又一天,開了二十多天還沒開完……”
“哎呀!”袁玲妹催促,“你快說,倒研究出什麽結果來沒有啊?”
“我也著急呀,你聽著,這都是我從信上抄下來的,李晉在那裏研究呢!”馬廣地接著念起來,“秦紅衛說,各省管知青工作的頭頭爭論起來了,意見不一致呀……”
廖潔指著馬廣地說:“你怎麽這麽費勁,要不我來給你念,爭論什麽了?”
“我寫的字你不認識,別著急呀!”馬廣地看著小本說,“爭議四個問題,一是怎樣評價知青上山下鄉;二是知青戰線揭批‘***’要抓住什麽要害性的黑靶子,搞清知青戰線的路線是非;三是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到底是為什麽?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是一輩子?還是一陣子?有沒有期限?為什麽不說接受工人階級再教育呢?四是‘紮根農村幹革命’還提不提?跨地區安置知青還搞不搞……”
女知青們聽著聽著,亂哄哄議論成一片。有的說,怪不得這下邊又打又鬧呢,別說李晉和袁大炮貼那紮根不紮根的標語大字塊弄不清誰對誰錯,連上頭都弄不清呢!有的說,這‘再教育’問題也是,咱們一進場時間不長就討論,一直討論到現在,也沒弄出個名堂來……
“別吵吵,別吵吵,”馬廣地接著說,“秦紅衛信上還有一段,說是可靠消息,陳永貴副總理說,‘我們幾個副總理提起這件事就感到頭痛,知青工作很複雜……’”
女知青們像嘰嘰喳喳的一群麻雀,又議論開了:
“他頭痛我們該什麽地方痛呀?”
“渾身痛唄!”
“複雜複雜,倒拿出個辦法來呀!”
……
“我說馬廣地呀,”廖潔亮著大嗓門問,“秦紅衛傳播的這些消息準不準?”
馬廣地瞪大眼珠子:“準!準呀!”
“你怎麽知道準?現在小道消息最多!你也沒看見,也沒調查?”
“秦紅衛信上說的嘛!”馬廣地不服氣兒,“不信我給你取信去!”
“準!”上海知青奚春娣手裏還捏著一封沒看完的信說,“我爸爸來封信,也是說這知青形勢挺亂的!”
廖潔問:“你爸爸怎麽說的?”
知青們都知道奚春娣的爸爸在上海當大官,而且很正派,曾隨上海慰問團來過小興安農場,給知青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奚春娣的叔叔奚大龍來這裏的第三個春節,因保護羊群與狼搏鬥英勇犧牲,但奚伯伯姿態很高,來時雖然很難過,一言一行都讓人敬佩。奚春娣因給王大愣老伴輸血,加之當時就年小體弱,一直恢複不好,可以病返,他卻一直讓奚春娣通過正常渠道,實事求是地辦病返,剛有點兒眉目。知青們一聽說奚春娣爸爸來信,都想聽聽。
“喂,怎麽說的?”廖潔靠近奚春娣問。
“你看,我爸爸信上說,雲南知青鬧得不亦樂乎呀!”奚春娣指著幾行字說,“讓中央領導給剋了!”
許多知青都嚷起來:“給我們念念吧?怎麽剋的?”
“好吧,”奚春娣猶豫一下,覺得也沒什麽,展開信從頭到尾念了起來:
春娣:
你好!
最近一段時間我很忙,也沒給你寫信,但常常想念你。你的病退手續很快就會通過,到時有關部門會寄給你,既然我們有確鑿理由辦返城,你有病又是農場眾所周知的,就不必擔心了。尤其現在,知青戰線形勢複雜,也可以說是很亂。對了,前幾天,我去北京參加知青辦負責人座談會,有人還說起,你們小興安農場的知青還簽名請願,要求返城,要求解決知青問題。我當時就考慮,你們場知青簽名信中提出的一些問題不無道理,知識青年到一個勞改農場打底兒的地方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去培養造就“千百萬無產階級革命事業的接班人”,是有個客觀環境不佳的問題,倘若管理工作、教育工作跟不上去,知青之間的矛盾、知青與當地領導之間的矛盾,甚至群架鬥毆等意外事件就難免發生。如果遇上這樣的事情,你一定要冷靜思考,慎重對待。好在你生活在那裏的時間不會太長了。我相信,我的話你會聽的,你,包括你們那些知青,還不能算是成熟,欠穩妥,多偏激,往往就要栽跟頭。與有些地方相比,你們隻簽名寫請願書,沒有罷工、進京鬧事,這一點還是好的。前些日子,雲南知青大刮返城風,受到了王震老將軍的製止和批評,現將情況告訴你,供你借鑒約束自己,必要時,也可勸勸夥伴們,不可一味違背上級意誌胡來。
緣由是這樣的:一次全國性知青會議(據說明年還要開,研究對知青工作的一些爭論分歧等問題)提出,要鼓勵和支持知青安心農場工作,為辦好農場貢獻自己的力量,今後一般不辦理病退、困退,如果家庭和本人確有特殊困難,可以通過組織協調。這些說法,既堵死了返城的口子又留有特殊餘地。但是,城市從插隊知青中招工,在那邊很有反響,聽說編了這樣一句順口溜:“插隊插隊,越插越對;插場插場,改變現狀,隻有上訪。”這就有一個如何解決處理插隊和到農場去的知青工作上的矛盾問題。
如果說插隊知青條件艱苦的話,雲南那裏有些農場條件也不怎麽好,加之幹部管理能力和水平差,不少知青被關小號,不少女知青還遭強奸,比插隊知青的境遇更糟。種種因素促使鬧起返城來,那裏多數是上海、成都、重慶、昆明的知青,大概九萬多人,就像你來信所說的,和你那裏知青簽名的時間差不多,是上海知青挑頭起草了“致鄧副總理的公開聯名信”,共千餘人簽名,信中就是反映知青生活困難,要求返城,還沒有像你們那裏從論述知青上山下鄉這場運動開始闡述了要求返城的理由,據說,牽頭人召集會議,西雙版納一些農場都派代表參加,規模很大,不像你們那兒隻一個小連隊(可能是受了他們的影響)。他們步行到昆明,北上請願。景洪、猛海八個農場三萬多知青參加了罷工,造成整個墾區工作癱瘓,雜亂無序。他們不僅自己去了,還聯係返京、返重慶等地在家沒落戶的知青一起請願,不買火車票上車,影響了一班火車正點發出。他們到北京以後,在北京天安門和西單貼了大字報,提出要求返城。
鬧到最後,王震副總理在辦公室裏接待了他們,講了粉碎“***”以後國際國內形勢,要求他們關心國家大事,批評他們鬧事,影響不好,而且提出對他們不報複,讓他們迴去多做自我批評……要求要有領導,要有民主集中製。知青們點頭都應諾了,也匯報說農場多年來多數政策落實不了,幹部作風存在一些嚴重問題,希望國家派人調查,王震副總理還安排國家農場總局、團中央、婦聯聽了他們反映的情況。
最後,請願的知青迴到了雲南,還給王震副總理發了電報,承認了錯誤,表示隻要問題解決好,他們就會把農場建設好……
我所了解到的知青鬧返城的情況大概就是這樣,寫給你,供你參考,因為你來信說,你們那裏也有知青鬧返城。我很惦記你,想去看看,最近工作又太忙去不成。我相信你作為一名幹部子弟,會妥善處理好這些事情的。有事多向肖書記請示,他不是對你很關心嘛?別辜負了他對你的希望。
最後,希望你和你的夥伴們應該相信,中央會拿出政策和辦法,妥善處理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這一涉及城鄉千家萬戶的大事的。
父字
一九七x年x月x日
女知青們聽後,心倏地都抽緊了,那一顆顆盼望的心中躁動了很長時間的激情,像被潑上了一盆冷水,什麽中專可以返城啊,等等,這不都要涼快了嘛!
議論聲像沸騰的一鍋水。
“插隊的知青能招工,農場的就沒人管啦?”袁玲妹大聲嚷道,“這太不公平了?”
廖潔聲音也不小:“沒有封死返城的口子,一些人留著走後門吧!”
“你們別嚷嚷了!”竺阿妹思考思考說,“你們得聽音呀,奚春娣的爸爸不是說嘛,知青問題矛盾很複雜,現在可以說非常混亂,不是要開知青會研究嘛……”她發現大家靜了,接著說,“馬廣地呀,我看這封信可以給肖書記、鄭風華和張隊長他們看看,起碼在處理這場群架上可以受啟發,罷工、截車、進京請願都讓知青多做自我批評呢,不報複,不追查責任……肖書記派來調查組的時候,也讓他們看看!”
半天沒有說話的薑婷婷先讚同起來:“對,等調查組一來,咱們都談這種意見!”
“對!”
“就這麽談!”
……
“太好啦!”馬廣地一拍大腿,“我迴去就把這個意見說給李晉。”他接著說,“我來這裏還有第二件事:李晉讓我先給你們告示告示,他還有好多好多消息和想法,過幾天想開個什麽返城問題的會,希望你們到時候都參加。”
“什麽返城問題的會呀?”
“哎喲,”馬廣地撓撓腦袋,“李晉說得很明白,我把那個詞兒給忘了,”他想了想又說:“什麽新鮮會,什麽,什麽……”
韓秋梅在旁邊著急地說:“你瞧,你真笨,連個會名都記不住!”
“你管得著嗎!”馬廣地正愁來女生大宿舍這麽長時間沒有一句和她說話的機會,她大概是忘記離婚後的約法三章了,還笑嘻嘻的呢!他做個鬼臉,邊說著邊往外跑,“我去問問去,問明白了再來告訴你們!”
小荒追著喊:“爸爸,再見,再見!”
“和你媽見吧,我有大事呢!”馬廣地跑到門口扭過頭來擺擺手,一溜煙兒似的跑了。
那也確實是女知青們自己也在偷偷搞些神秘小故事的地方。洗完臉、擦完身子偷偷擦雪花膏和香水,怕人說是“資產階級的生活作風”,因為確有因此被批判過的,偷偷照小鏡,偷偷看剛接到的求愛信……那樣神神秘秘。如今,這層麵紗撕去了,那小碎花窗簾已換了一茬,有時擋,也不像過去那麽嚴實,一點兒小縫都要掖好,現在是一扯就行,或許露著很大一個縫兒,索性有時就不擋。女知青們穿個褲衩、戴個乳罩就開始擦身子,偶爾有男知青敲門,隨便撿件衣服身上一披便是。
女知青們參加完修水渠大會戰迴來,開始擦洗,值日生照舊已把熱水倒進每個人的臉盆裏。
“姐妹們,”袁玲妹擰幹冒熱氣的毛巾,擦兩下前胸突然用手拍拍後腰說,“你們看呀,我這腰這麽粗,肩這麽寬,臀部也變得這麽大,還返城迴上海哩,走在馬路上還不讓人笑話死嘍——”
竺阿妹擦完身子正穿衣服,接過話來說:“哎喲,還說哩,去年春節我迴上海走在南京路上,一位婦女在身後喊,‘胖嫂,去外灘怎麽走?’我迴頭一瞧,是一位鄉下婦女,以為她喊別人,正左瞧右瞧見沒有那麽個胖嫂,她又衝我喊,我才知道就是喊我。我手指給她,那個不好意思喲!”
“哈哈哈……”廖潔隨著大夥兒笑聲說,“還都說東北三件寶——人參、貂皮、靰鞡草呢,還得加一件寶——東北盛產大胖嫂!”
女知青們哈哈大笑起來,笑得那樣開心,衝散了一天的疲勞。
“砰,砰,砰!”突然傳來急促的敲門聲。
“不準進啊,不準進!等一會兒……”袁玲妹一邊手忙腳亂地穿衣服,一邊衝著大門發出警告。
稍停,門又“砰,砰砰砰”地響起來。
“姐妹們,”袁玲妹跑到門口,後身頂著門,邊穿襯褲邊說,“肯定是個男同胞,怎麽樣?”她邊問著邊撒眸下整個宿舍已經沒有袒胸露懷的了,便說,“我要開門讓進了!”
她“吱”一聲拉開門,進來的竟是稀客馬廣地。他很少,幾乎是沒到女宿舍來過。
“喲,”袁玲妹大為奇怪,也不奇怪,“李晉的軍師來了,哪陣風把你吹來的呀?”
“還能有什麽風?”馬廣地的話語是唱高調兒,話音兒卻是逗俏皮,“是粉碎‘***’的東風唄!沒有這東風,誰敢進你們這姑子廟呀!”
廖潔衝上來:“說話這麽難聽,怎麽說我們是姑子廟,是哪個姑子把你這野和尚招來的?”
“哈哈哈……”一陣哄笑,女知青大宿舍頓時活躍了。
“喂,”袁玲妹問,“馬廣地呀,你是不是來找韓秋梅的?”
“廢話!”馬廣地臉一沉,嘴一噘,給大家一個假戲真演的嘴臉,“我們離婚了,井水不犯河水,找她幹什麽!”
他不願意讓人公開揭露他和韓秋梅是假離婚,喜歡人家這麽問,高興這麽答,讓大家心領神會最合他意。一是讓人覺得他馬廣地遇事有辦法,有主意,這又是辦返城的事兒,讓人羨慕;二是這玩意兒別傳得滿城風雨都當成真的,這麽好的老婆別說讓別人撬行撬去,就是讓別人心裏惦著也不是滋味!
馬廣地嘴雖這麽說,兩眼卻在滿宿舍搜尋,幸虧這是女知青們洗擦的尾聲,否則是不會讓他進來的。這樣也還有不少穿上外衣而沒穿襯衣的,赤腳、披頭濕發那是普遍的,多數都是圓滾滾,胖乎乎,有的臉上還皺折折,笑話我馬廣地是“二流屁”、“冒牌知青”呢,哪有個知識青年樣啊?搬到男宿舍時說我們是無產階級老爺們,這是一屋子無產階級老娘們!
喲,看見了,韓秋梅在最裏邊牆角那兒坐著,看樣子是剛洗擦完,正在穿襪子。嗬,這一點挺好,她在家裏一天一洗腳,但不是一天一擦澡,自己也是在大宿舍跟這些上海哥們兒學的,讓她也學一學,迴城後幹幹淨淨才像城裏人。
“爸爸,爸爸……”小荒一骨碌滑下大炕,挓挲著手跑了過來。
袁玲妹和廖潔一起把小荒截住。袁玲妹蹲下摟住他的小腰,腦袋一歪,像托兒所的阿姨哄小孩:“小荒,阿姨有上海奶糖,我問你,你說說,你爸爸和你媽媽是真離婚還是假離婚?”
“真離!”馬廣地在一旁火了,躥上幾步,“小荒,你說是真的,這不都不在一起過了嘛!”
小荒瞪著兩隻大眼睛,瞧瞧這個,瞧瞧那個,心裏好奇怪,這個爸爸真有意思,嘟嘟囔囔說好幾次了,什麽返城、返城,什麽是返城?就是迴奶奶爺爺家住嗎?那多沒意思,這裏幼兒園有這麽多小朋友,大宿舍還有這麽多好阿姨,給他各種上海糖、酸梅、巧克力,還有北京的餅幹、果脯……可真是老多老多!
小荒瞪著兩隻大眼睛不知怎麽好了。
廖潔也在旁邊催:“小荒,袁阿姨問你話呢,怎麽不說呀?”
“爸爸,”小荒在袁玲妹懷裏,瞧著馬廣地問,“和媽媽離婚,你咋有時候說是真的,有時候說是假的呢?”
女知青們“哄”地一聲笑了。
“笑什麽!笑什麽!”馬廣地學著王大愣當年訓人的腔調,“有什麽好笑呀,打鬧時沒辦手續就是假的,現在就是真的,這就是有時候說真的,有時候說假的!”
“我問你,”袁玲妹和馬廣地叫起真來,“你說說,你是來幹什麽的?看兒子?你就承認來看媳婦得了!”
馬廣地搖搖頭:“你這上海姐妹怎麽這個樣子呢,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離婚了,我還來看什麽?今天我是有關返城問題的公幹才來你們這裏,這麽門縫裏瞧人,我走了,我走了……”說著扭頭就要往外走。
“喂喂喂,”袁玲妹伸手抓住了馬廣地,“別走,別走,有什麽消息快報告報告!”她們知道,馬廣地的小道消息特別多,李晉已經和許多外地知青聯係上了。廖潔一把扯住了馬廣地的一個耳朵問:“老太太破被,還疊起來了!”她使勁一拽,“還走不走了?”
“饒命饒命啊,我說,快鬆手!”
袁玲妹和廖潔鬆開手以後,馬廣地頓然立正,一本正經的樣子說:“我今天來有兩件事,一是向你們報告一下咱們簽名信問題的一個消息……”
“什麽什麽?簽名信咋的啦?”
“等等再說!”
……
女知青們吵吵嚷嚷地圍攏過來,聽馬廣地報告消息。
“好好好,你們靜一靜啦,”馬廣地一躍上了通頭大炕,像講演似的說,“北京對咱們簽名信那是特特重視呀,秦紅衛給李晉來信啦,還有雲南、新疆知青提出的問題統統引起了大官的重視,是怎麽說的來……”他掏出小本念起來,“秦紅衛說,他剛得到的最新消息,國務院知青辦召開了各省、市知青工作負責人座談會,國務院知青領導小組副組長叫顧秀蓮的說,明年全國要召開知青工作會議,因為這知青問題積累太多,矛盾複雜,開了一天又一天,開了二十多天還沒開完……”
“哎呀!”袁玲妹催促,“你快說,倒研究出什麽結果來沒有啊?”
“我也著急呀,你聽著,這都是我從信上抄下來的,李晉在那裏研究呢!”馬廣地接著念起來,“秦紅衛說,各省管知青工作的頭頭爭論起來了,意見不一致呀……”
廖潔指著馬廣地說:“你怎麽這麽費勁,要不我來給你念,爭論什麽了?”
“我寫的字你不認識,別著急呀!”馬廣地看著小本說,“爭議四個問題,一是怎樣評價知青上山下鄉;二是知青戰線揭批‘***’要抓住什麽要害性的黑靶子,搞清知青戰線的路線是非;三是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到底是為什麽?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是一輩子?還是一陣子?有沒有期限?為什麽不說接受工人階級再教育呢?四是‘紮根農村幹革命’還提不提?跨地區安置知青還搞不搞……”
女知青們聽著聽著,亂哄哄議論成一片。有的說,怪不得這下邊又打又鬧呢,別說李晉和袁大炮貼那紮根不紮根的標語大字塊弄不清誰對誰錯,連上頭都弄不清呢!有的說,這‘再教育’問題也是,咱們一進場時間不長就討論,一直討論到現在,也沒弄出個名堂來……
“別吵吵,別吵吵,”馬廣地接著說,“秦紅衛信上還有一段,說是可靠消息,陳永貴副總理說,‘我們幾個副總理提起這件事就感到頭痛,知青工作很複雜……’”
女知青們像嘰嘰喳喳的一群麻雀,又議論開了:
“他頭痛我們該什麽地方痛呀?”
“渾身痛唄!”
“複雜複雜,倒拿出個辦法來呀!”
……
“我說馬廣地呀,”廖潔亮著大嗓門問,“秦紅衛傳播的這些消息準不準?”
馬廣地瞪大眼珠子:“準!準呀!”
“你怎麽知道準?現在小道消息最多!你也沒看見,也沒調查?”
“秦紅衛信上說的嘛!”馬廣地不服氣兒,“不信我給你取信去!”
“準!”上海知青奚春娣手裏還捏著一封沒看完的信說,“我爸爸來封信,也是說這知青形勢挺亂的!”
廖潔問:“你爸爸怎麽說的?”
知青們都知道奚春娣的爸爸在上海當大官,而且很正派,曾隨上海慰問團來過小興安農場,給知青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奚春娣的叔叔奚大龍來這裏的第三個春節,因保護羊群與狼搏鬥英勇犧牲,但奚伯伯姿態很高,來時雖然很難過,一言一行都讓人敬佩。奚春娣因給王大愣老伴輸血,加之當時就年小體弱,一直恢複不好,可以病返,他卻一直讓奚春娣通過正常渠道,實事求是地辦病返,剛有點兒眉目。知青們一聽說奚春娣爸爸來信,都想聽聽。
“喂,怎麽說的?”廖潔靠近奚春娣問。
“你看,我爸爸信上說,雲南知青鬧得不亦樂乎呀!”奚春娣指著幾行字說,“讓中央領導給剋了!”
許多知青都嚷起來:“給我們念念吧?怎麽剋的?”
“好吧,”奚春娣猶豫一下,覺得也沒什麽,展開信從頭到尾念了起來:
春娣:
你好!
最近一段時間我很忙,也沒給你寫信,但常常想念你。你的病退手續很快就會通過,到時有關部門會寄給你,既然我們有確鑿理由辦返城,你有病又是農場眾所周知的,就不必擔心了。尤其現在,知青戰線形勢複雜,也可以說是很亂。對了,前幾天,我去北京參加知青辦負責人座談會,有人還說起,你們小興安農場的知青還簽名請願,要求返城,要求解決知青問題。我當時就考慮,你們場知青簽名信中提出的一些問題不無道理,知識青年到一個勞改農場打底兒的地方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去培養造就“千百萬無產階級革命事業的接班人”,是有個客觀環境不佳的問題,倘若管理工作、教育工作跟不上去,知青之間的矛盾、知青與當地領導之間的矛盾,甚至群架鬥毆等意外事件就難免發生。如果遇上這樣的事情,你一定要冷靜思考,慎重對待。好在你生活在那裏的時間不會太長了。我相信,我的話你會聽的,你,包括你們那些知青,還不能算是成熟,欠穩妥,多偏激,往往就要栽跟頭。與有些地方相比,你們隻簽名寫請願書,沒有罷工、進京鬧事,這一點還是好的。前些日子,雲南知青大刮返城風,受到了王震老將軍的製止和批評,現將情況告訴你,供你借鑒約束自己,必要時,也可勸勸夥伴們,不可一味違背上級意誌胡來。
緣由是這樣的:一次全國性知青會議(據說明年還要開,研究對知青工作的一些爭論分歧等問題)提出,要鼓勵和支持知青安心農場工作,為辦好農場貢獻自己的力量,今後一般不辦理病退、困退,如果家庭和本人確有特殊困難,可以通過組織協調。這些說法,既堵死了返城的口子又留有特殊餘地。但是,城市從插隊知青中招工,在那邊很有反響,聽說編了這樣一句順口溜:“插隊插隊,越插越對;插場插場,改變現狀,隻有上訪。”這就有一個如何解決處理插隊和到農場去的知青工作上的矛盾問題。
如果說插隊知青條件艱苦的話,雲南那裏有些農場條件也不怎麽好,加之幹部管理能力和水平差,不少知青被關小號,不少女知青還遭強奸,比插隊知青的境遇更糟。種種因素促使鬧起返城來,那裏多數是上海、成都、重慶、昆明的知青,大概九萬多人,就像你來信所說的,和你那裏知青簽名的時間差不多,是上海知青挑頭起草了“致鄧副總理的公開聯名信”,共千餘人簽名,信中就是反映知青生活困難,要求返城,還沒有像你們那裏從論述知青上山下鄉這場運動開始闡述了要求返城的理由,據說,牽頭人召集會議,西雙版納一些農場都派代表參加,規模很大,不像你們那兒隻一個小連隊(可能是受了他們的影響)。他們步行到昆明,北上請願。景洪、猛海八個農場三萬多知青參加了罷工,造成整個墾區工作癱瘓,雜亂無序。他們不僅自己去了,還聯係返京、返重慶等地在家沒落戶的知青一起請願,不買火車票上車,影響了一班火車正點發出。他們到北京以後,在北京天安門和西單貼了大字報,提出要求返城。
鬧到最後,王震副總理在辦公室裏接待了他們,講了粉碎“***”以後國際國內形勢,要求他們關心國家大事,批評他們鬧事,影響不好,而且提出對他們不報複,讓他們迴去多做自我批評……要求要有領導,要有民主集中製。知青們點頭都應諾了,也匯報說農場多年來多數政策落實不了,幹部作風存在一些嚴重問題,希望國家派人調查,王震副總理還安排國家農場總局、團中央、婦聯聽了他們反映的情況。
最後,請願的知青迴到了雲南,還給王震副總理發了電報,承認了錯誤,表示隻要問題解決好,他們就會把農場建設好……
我所了解到的知青鬧返城的情況大概就是這樣,寫給你,供你參考,因為你來信說,你們那裏也有知青鬧返城。我很惦記你,想去看看,最近工作又太忙去不成。我相信你作為一名幹部子弟,會妥善處理好這些事情的。有事多向肖書記請示,他不是對你很關心嘛?別辜負了他對你的希望。
最後,希望你和你的夥伴們應該相信,中央會拿出政策和辦法,妥善處理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這一涉及城鄉千家萬戶的大事的。
父字
一九七x年x月x日
女知青們聽後,心倏地都抽緊了,那一顆顆盼望的心中躁動了很長時間的激情,像被潑上了一盆冷水,什麽中專可以返城啊,等等,這不都要涼快了嘛!
議論聲像沸騰的一鍋水。
“插隊的知青能招工,農場的就沒人管啦?”袁玲妹大聲嚷道,“這太不公平了?”
廖潔聲音也不小:“沒有封死返城的口子,一些人留著走後門吧!”
“你們別嚷嚷了!”竺阿妹思考思考說,“你們得聽音呀,奚春娣的爸爸不是說嘛,知青問題矛盾很複雜,現在可以說非常混亂,不是要開知青會研究嘛……”她發現大家靜了,接著說,“馬廣地呀,我看這封信可以給肖書記、鄭風華和張隊長他們看看,起碼在處理這場群架上可以受啟發,罷工、截車、進京請願都讓知青多做自我批評呢,不報複,不追查責任……肖書記派來調查組的時候,也讓他們看看!”
半天沒有說話的薑婷婷先讚同起來:“對,等調查組一來,咱們都談這種意見!”
“對!”
“就這麽談!”
……
“太好啦!”馬廣地一拍大腿,“我迴去就把這個意見說給李晉。”他接著說,“我來這裏還有第二件事:李晉讓我先給你們告示告示,他還有好多好多消息和想法,過幾天想開個什麽返城問題的會,希望你們到時候都參加。”
“什麽返城問題的會呀?”
“哎喲,”馬廣地撓撓腦袋,“李晉說得很明白,我把那個詞兒給忘了,”他想了想又說:“什麽新鮮會,什麽,什麽……”
韓秋梅在旁邊著急地說:“你瞧,你真笨,連個會名都記不住!”
“你管得著嗎!”馬廣地正愁來女生大宿舍這麽長時間沒有一句和她說話的機會,她大概是忘記離婚後的約法三章了,還笑嘻嘻的呢!他做個鬼臉,邊說著邊往外跑,“我去問問去,問明白了再來告訴你們!”
小荒追著喊:“爸爸,再見,再見!”
“和你媽見吧,我有大事呢!”馬廣地跑到門口扭過頭來擺擺手,一溜煙兒似的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