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複大宿舍的勞動一直持續到天蒙蒙亮,知青們汗流浹背,氣喘籲籲,肚子餓得咕咕叫,誰也不吱聲,都在一個勁兒地埋頭幹。搬磚大軍進行了兩趟時有人提出,從窯地到宿舍,來迴四裏多路,搬運一趟需半個小時,能不能調來汽車或套上牛車、馬車拉幾趟。肖書記隻搖頭不同意,顯而易見非讓他們“鍛煉鍛煉”不可。又運兩趟,眼瞧這個速度下去,早飯前都完不了,才同意調來解放牌大卡車,兩趟就把磚瓦拉夠了。其間,肖書記安排張隊長專門盯住安排好夜飯,炊事班幾次來報告,飯菜已準備好是否開飯,肖書記始終不發話。這倒不是製裁,他也看出,知青們不僅累了,也餓了,也困了,要是不一鼓作氣幹完,要是一用餐,他們有不少就會困得就地睡著很難再動員起來,不抓緊搭上炕抹好泥,晚上這麽多人到哪裏去睡?難道還能拉到場部招待所?還能分散到其他隊裏去住宿不成?
高高的夜空中,從散發的涼氣中透閃出微微曦光的時候,兩棟大宿舍的火牆子才勾完了縫兒,炕麵子也最後一次抹了光,肖書記、鄭風華等和知青們一起到大食堂吃了夜餐,按照事先的安排,將兩棟大宿舍二百多名知青安排在小俱樂部舞台地板、小學校桌椅、辦公室的辦公桌上暫時休息。他們很快鋪開行李入睡了。
肖書記喘口氣,又好氣又心疼又好笑。畢竟是年輕人,說他們複雜,其實複雜不了多少,說他們成熟,倒是有了一定的成熟度,說打就打,說幹就幹,說吃就吃,說睡就一個個鼾聲大作地睡了。在他看來,是些孩子,畢竟是些晚成熟的孩子……
肖書記帶領鄭風華和張隊長來到兩棟修複完的知青大宿舍,見幾名主動承擔燒炕任務的山東大漢有的在劈柴,有的在看著灶坑的火,個個汗流滿麵,炕麵上熱氣騰騰,說明重搭的炕都好燒,囑咐一定要在午飯前燒幹炕麵,停一個小時後再點火烘潮氣,要確保晚上能讓知青們搬迴來。山東大漢們滿口答應,表示堅決完成任務。
肖書記又領著他們來到小俱樂部,整個廳堂和舞台就亮著一盞電燈,昏蒙蒙的小舞台上睡著李晉的整個後勤排,把原先混雜在那個大宿舍裏袁大炮那個大田排的二十多名知青都歸攏給了袁大炮,唯恐混雜在一起有一點點帶火花味的火星兒,再引起沉寂後的新武鬥大爆炸。肖書記等見後勤排的知青們已睡熟,給幾名蹬開被的知青蓋好,還沒走到門口,就見小不點兒穿著大褲衩光著腳丫子手裏拿著一卷東西攆了上來,說是要和肖書記單獨匯報一件事情。肖書記讓鄭風華和張隊長迴避開,小不點兒神秘地瞧瞧前後左右沒人,亮出手裏一卷子紙說,他到大庫裏領玻璃時,發現兩箱玻璃夾縫中有一卷子紙,借著燈光能看出是油印的東西,那紙像武鬥時散發的傳單,瞧準保管員王大愣沒注意一下子抽出來塞進了褲兜,出來一看果然是那種傳單,不過是新的內容,題目是“李晉等亡命徒破壞上山下鄉運動罪該萬死!”現在對任何人還沒講,他說著把傳單遞給了肖書記。肖書記一看,眉頭瞬間緊皺起來:散發出去的是對準袁大炮的,這份沒散發出去的是對準李晉的,難道是王大愣在這中間……他揣起傳單,囑咐小不點兒一定不要對任何人講,邁開大步追鄭風華和張隊長去了。
他們又來到小學校教室。
這是袁大炮那個大田排休息的地方。他雖然有家,也沒讓他迴去,以免單獨出入發生意外。
每個教室裏的桌子都一個挨一個連成了一片,行李也是一個挨一個地鋪,比小舞台上和在大宿舍裏擠得密,挨得緊。有的腦勺挨腦勺,有的臉貼臉,有的腿壓腿,鼾聲、夢囈聲此起彼伏,都這麽挨著、擠著,卻誰也不影響誰。累了,他們確實太累了。昏暗朦朧的燈光下,依稀可以辨認出一張張熟悉的麵孔,和李晉後勤排就明顯不一樣,張張麵孔黝黑而粗糙,有的得過凍瘡留下了疤,有的是因在數九寒天早晨洗完臉就出宿舍,一次又一次,像小鯽魚的細鱗排滿了整個麵頰。他們每個人看上去都要比實際年齡大十幾歲。有幾次,都是冬天,幾名知青頭戴狗皮帽在大道上走,陌生人問路竟尊喊“老大爺”,成為知青們飯後睡前的笑談。特別能看出,有些知青累了,餓了,吃完飯連衣服都懶得脫,就蓋上被睡了,孩子,說他們是孩子,就是他們還不知道怎麽愛護自己。加之,他們是大田排,近十個年頭,半年都要有風雨霜雪陪伴戰天鬥地……唉,肖書記看著看著,似乎是憐憫之情,不,應該是疼愛之情湧上心頭,他真想把和衣而睡的叫醒,讓他們脫去衣服,脫得溜溜光睡個痛快舒服,幾次張口都停止了,睡,讓他們這樣睡吧,這樣就睡得蠻舒服呀!
這種複雜的心情猶如他當年在抗日戰爭的戰場上率領全連戰士打完一仗夜宿山頭時一樣。仗打不漂亮時、槍炮沒發揮極大作用時、敵人逃跑一部分時,自己的脾氣也是這樣大,也是這樣嚴厲。看到戰士們露宿山頭疲憊不堪時,也是這種心情。但,多少年沒發過這樣的脾氣了。
鄭風華仿佛進入了肖書記的感情世界,這個時候,無須說什麽,默默地跟在身後。
張隊長似乎也感覺到了什麽,不過,在衛生所因提起“政治責任”這句話後,肖書記說了那麽多,雖然沒直麵批駁自己,遙指這責任者是那麽寬,那麽遙遠,那麽飄渺,與自己似乎無甚密切聯係,自己聽來的確不大舒服,一時間,心裏總覺疙疙瘩瘩的,甚至感到肖書記這個人變得怪,失去了常理,香的在他那裏不香,臭的在他那裏不臭。他總覺得不甘心,還要探一探他究竟心裏對三隊的人和事是什麽譜兒。
“肖書記,”從袁大炮鋪位走過,要到門口的時候,張隊長終於忍不住開了腔,“這場武鬥事件的原因,挑事者很明顯是誰,袁排長貼大字塊標語,李晉在後邊給人家塗改,又散發矛頭指向袁排長他們的傳單……”
“你怎麽敢斷定傳單是李晉他們撒的?”
“很明顯,別看他們不承認,”張隊長理直氣壯地說,“李晉那一小夥子人不摁住他的手腕子,他就不承認是他幹的呀!”
肖書記把手伸進兜裏,想掏出小不點兒送上的傳單時猶豫一下又停止了,漫不經心地說:“事情恐怕不那麽簡單吧。”因為他知道,王大愣又是那麽好調理的嗎?這些年來,他罪惡活動與錯誤行為相雜,每次來調查,都像泥鰍一樣滑走了,盡管小不點兒是從他管的大庫裏悄悄拿出來的,不摁住手腕子他就能認賬嗎?可以肯定地說,王大愣是參與了挑動活動,但這武鬥的操縱者也不全是他。責任全在李晉嗎?責任全在袁大炮、田野嗎?
他們剛邁出門坎不遠,忽聽裏麵傳來“撲通”一聲響,還有砸撞桌椅的碰擊聲,急忙返轉身走迴去一看,原來是袁大炮一翻身跌落在地上了,看那樣子是沒有摔醒,那唿嚕一聲接一聲。
“來,輕輕地把他抬上去。”肖書記哈著腰說。
“這麽沉,叫醒他吧。”鄭風華伸手去拉肖書記。
“不不,讓他好好睡吧。”
肖書記話音剛落,袁大炮一翻身,嘴裏咕嚕出一串話來:“要是……不……處理……李晉這……幫小子,沒門兒……呀……”
“你說什麽?袁排長,袁排長?”張隊長貼下臉問。
袁大炮翻了下身,哼哼兩聲又打起唿嚕來。
鄭風華搖搖頭:“他在說夢話,張隊長,咱倆把他抬上去吧。”他說著哈下腰,張隊長、肖書記一齊動手,把袁大炮抬到了桌子上鋪放的行李上。
他們又重新走出教室門,張隊長仍然抑製不住要說的話:“要說這場武鬥的責任不那麽簡單,也有道理,那就等待調查後再說吧。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袁排長這兩口子可是實實在在的紮根派,要在農場幹一輩子,很難得呀。”最近一段時間,他覺得在隊裏有些孤立感,袁大炮曾多次透露對隊裏不樹他、不向場黨委反映他的事跡不滿意,這次,不知什麽力量促使,他終於說了。
“凡是立誌於農場建設的,我們都歡迎!”肖書記慢悠悠地說,“今天你們倆都在場,我有句心裏話,說是和你們談談心也未嚐不可。不知為什麽,袁大炮、田野他們這樣大張旗鼓地宣稱紮根,我怎麽就愛不起來?李晉他們這麽鼓動返城,我冷靜後隻是氣惱,卻恨不起來……唉,到底是怎麽迴事呢?”
“也可能你以為他們在我們麵前不過是些孩子,”張隊長對肖書記由敬畏到不滿,自己給黃曉敏假家變錯開了第一道綠燈,那樣不給麵子的點名批評,對這場惡作劇竟一通火氣之後要和稀泥,使他太不理解,“肖書記,這場武鬥將產生很惡劣的影響,是非總得分清楚,責任也要弄明白,不能各打五十大板,香的不香,臭的不臭呀。”他有點兒感到肖書記要包庇李晉這一夥的味道,態度很堅定,隻要追查出李晉等一夥負主要責任,是禍端者,就涉及鄭風華,他就麵子上失光彩。鄭風華呢,肖書記對他不錯,肖書記也就不光彩,達到這一點,自己也就出了口氣,這些天來接連挨的窩囊也就會散一些。
他心裏覺得這種緊逼緊追要冒險,不隻是在上級麵前喪失威信,而且將喪失不被重視甚至巧妙調職或免職的危險。
肖書記沒有迴答,故意放快腳步,做出沒在意的神情,又來到另一個教室,這裏仍是大田排的知青們,更是一派沉睡的狼狽相:他們有的睡在相拚的小長條桌上,有的睡在相拚的隔條式椅子上,電燈很亮,幾乎胳膊上、臉上都有傷。有的把被蹬到了地上,抱著光膀子、縮縮著身子,顯然是冷了,也不去撿被蓋上,睡得都那樣香甜。肖書記一動手,鄭風華和張隊長也緊隨著,一個一個給他們蓋好被,又囑咐鄭風華,立即安排專人在幾處巡邏,專門負責給蹬被的蓋好,天涼了,容易感冒。
黎明悄悄地爬上了窗欞,從窗玻璃上向室內浸散著亮光。他們踏著鼾聲走出了又一棟教室。一宿,他們整整一宿沒合眼。
“風華,”肖書記站在教室門口不動了,“剛才張隊長說的對,這場惡性武鬥必須努力追查好責任,挖其根源,作為反麵教材,認真總結它的深刻教訓,保證在我們隊,甚至要在全場剖析開展教育,決不允許再發生類似事情!”他接著又說,“不過,我覺得這件事情很複雜,責任的界線、責任的大小、責任承擔者的分寸,都應該有理有據。現在,黨中央提出撥亂反正,平反了一些冤假錯案,我們要確保不再有冤假錯的結論發生……”
張隊長和鄭風華分別站在肖書記兩側,誰也沒有吱聲。
鄭風華明白,肖書記在處理人的問題上是非常慎重的。
張隊長在想,禿腦瓜子頂上的虱子,明擺著的,有什麽複雜呢!
“好吧,”肖書記說,“咱們到籃球架底下坐一坐,議一議這個問題。先拿出一個解決問題的思路和辦法來。”
他們圍著籃球架底座上坐好,肖書記說:“咱們談談吧,老張,你先說說。”
張隊長極為嚴肅地說:“我建議成立調查組應該有領導參加,核實問題很重要,很明顯的問題不承認也可以定性。如果像肖書記說的政治責任不好追查,那麽具體責任決不能放過。我認為,對於具體主要責任者,起碼要送地方進行勞動教養!”他的弦外之音是想處李晉以重罰而後快。這一點肖書記看得很清楚,鄭風華心裏也明白。
“風華,”肖書記說,“說說你的意見。”
鄭風華瞧瞧肖書記:“我的意見是認真調查,妥善處理,吸取教訓,以利團結。”
知青中的思想鬥爭已明顯反映到領導幹部中,已明顯不再像過去那樣輿論一律。
這一切,肖書記感觸得入細入微,深深感到在這新舊交替的時代裏思想領域裏的混亂、複雜和矛盾的尖銳性。返城與紮根問題的爭執,處理內部矛盾的分歧,學大寨與建設社會主義新農場的質疑……必須克服極“左”的思想,又不能偏“右”,才稱得上一名不孚眾望的基層黨委書記。他反思自己,對李晉等恨不起來,對袁大炮愛不起來,正是選擇適度過程中的一種痛苦,壓製一方,寵捧一方,都有失於自己的原則。千條妙計,萬個良方,還是要靠說“理”,以理服人,讓他們,包括張隊長都進入隻有一條的真理軌道,隻有一條的妥善處理方法,最終讓他們自己反省自己,認識自己,檢討自己,卸下包袱,輕裝前進,那才是作為黨委書記的真本領……領導的“威”不是製服而是理服,大宿舍裏那段怒氣衝衝的訓斥,不過是權宜之計。
“老張,風華,你們說的都有些可取之處,”肖書記瞧瞧他倆,從兜裏掏出小不點兒遞上的那一遝子未散發出的傳單說,“這是有人在王大愣當保管的倉庫裏偶然發現的,是在一個地方藏著,領東西的時候趁他沒注意偷偷地拿了出來。散發出去的那一份矛頭是對準袁大炮的,這份沒散發出去的,矛頭是對準李晉他們的,你們看……”說著把傳單遞了過去。
他倆每人拿起一份,都瞪大了驚愕的眼睛。
“張隊長,”鄭風華一目十行地掃完一遍,手捏搓著紙說,“這紙有可能是前幾天咱們開會研究新年活動,提出多買些彩紙布置過道小彩旗時買的。看看報銷的**,巧妙地驗一驗紙張多少,就有個大概了。”
張隊長點點頭:“難道王大愣兩頭挑,坐山看虎鬥?紙的問題我可以注意一下。”
“今天,我先和你倆把問題說了,意思是把調查研究處理這場武鬥,作為一條複雜線索掌握。”肖書記說,“所以我說,簡單地認定誰是挑事者往往會出偏差,那麽,也不能單憑舉報人送來這一遝子傳單,就一錘定音認定是王大愣幹的。紙的問題是一個認定方法,倘如紙的現存數量和買的數量相符,也不能否定就不是王大愣幹的。王大愣圓滑且世故,即使幹了也會很周密,當然也不否認出現疏忽……總之,要重證據,重調查研究。還有,這點小線索暫且都要保密,不要說出去。”
鄭風華和張隊長點點頭。
“這樣吧,”肖書記瞧瞧他倆說,“吸收你倆的一些好見解,再加上我的一些意見,你們看這樣處理好不好:一是由場部有關科室抽調幹部組成一個小調查組,盡可能搞出武鬥事件的緣由和過程,寫成調查報告;二是對具體責任者除我宣布的那些經濟處罰外,還要有適度的處理;三是調查和處理的目的是教育廣大幹部和知識青年;四是要認真了解分析群眾對這件事的態度,處理這件事要起到調解群眾情緒的作用,將兩種不同意見的人都要歸順到‘理’上來,先從這裏消滅隔閡,以保證有個穩定的局麵。因此,我建議召開一個座談會,讓不同意見的人心平氣和地談談心裏話,根據群眾的普遍思想傾向,我們給調查組製定出一個調查的指導思想和原則。”
為了控製新的武鬥和矛盾滋生,晚飯前,參加武鬥的知青在哨聲中起床後座談會便在隊部小會議室舉行了。參加座談會的人員除武鬥中兩派骨幹外,還點了一些思想活躍的知青,並以隊黨支部名義發出告示,自願參加者可以在四點鍾進入會議室參加,並允許發言參與意見。
還沒到四點鍾,正式參加座談會的人正陸續走進小會議室,自願參加座談會的知青已經擠滿了小會議室門口,隻閃出一條能進小會議室的窄道,走廊裏黑壓壓擠滿了人,挨著小會議室的政工組、財務室、生產調度室擠滿了人。當鄭風華說了一句自願參加座談的可以進來時,潮水般人流一擁而入,占滿座位以後靠兩側牆的過道和主席台對麵牆過道處都擠滿了人,直到再也不能再進時,門口還簇擁著一大堆,有的還索性跑到外邊,讓裏邊打開窗戶,在外邊旁聽。人雖多但沒有擠鬧相撞的現象,是一種亂而有序的場麵。
人們大概都記得,自從知青進場以來,還沒有一個座談會能使大家積極性這麽高。關心、或者是格外關心,每一個參加武鬥,甚至沒有參加的也深深關心這場武鬥處理的結果,都想參與自己的意見。
橫條小長桌的主席台上,中間坐著肖書記,兩邊是鄭風華和張隊長。
這麽擁擠的會議室卻靜悄悄的,靜得讓人感到奇怪,靜得誰動一下衣服的相互碰擦聲、深唿吸聲、地上挪腳聲都聽得清清楚楚,越能聽清楚,越使會議的氣氛凝結了一般。
靜,出奇的靜。
“知青同誌們,”肖書記環視一下靜謐的人群,聲音平緩而嚴肅,“武鬥過去了,大家沉睡一天也清醒了。這場武鬥肯定要處理的,當然了,還要搞認真的調查。這之前先開個座談會,就這次武鬥的處理和有關問題,請大家發表意見,要求隻有一點,就是說心裏話,實實在在的心裏話。大家看到了吧?”他抬頭瞧一眼頭頂上的小會標“心裏話座談會”,“希望大家能踴躍發言!”
小會議室“嗡”的一聲開始交頭接耳、竊竊私語起來。多數人猜測,這場武鬥的處理不會像王肅、王大愣那時候以辦學習班的名義私設公堂關起來一批,但看肖書記那口氣那神色也決不能輕易了之!這是一個很把握的“度”,其實,肖書記除做穩定工作外,也是在虛心聽取群眾意見,在尋求這個“度”。
此刻,作為旁聽自願參加座談會的薛文芹心情格外激動。公爹平反後老兩口住進原王大愣大宅以後,她和錢光華雖還住在小茅草屋裏,外邊的世界、家庭的變化卻深深感染了她,由“二勞改”家屬一下子變成幹部家屬,這一點已使她興奮不已。有時錢光華酣然入睡,她還翻來覆去。丁悅純勸她假離婚返城,她思想鬥爭很激烈,征求錢光華的意見後,錢光華把決定權下放給了她。她看看公爹的大宅,看看自己的茅屋,有一次還特意自己散步走至高處,看了看這片生活了近十年的土地,看哪裏都是感情滾燙一般,她決定不走了,留下在這裏幹一輩子。這意見和丁悅純一說,丁悅純挖苦說她讓這小茅草屋給憋住了,她卻說是從這小茅草屋想出去了。就像忽地一下子推開小茅草屋的小小窗扇,眼前是一片瓦藍瓦藍的浩瀚無邊的天空,是一片波浪滔天的大海!她深深眷戀這個美好的家庭,也受肖書記報告中勾畫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場的美好前景吸引。她向丁悅純表示:我紮根留場,但不參與袁大炮他們寫紮根書,也不喜歡讓別人宣傳自己,但並不反對返城,而且積極支持有理由返城的荒友們。用自己迴擊丁悅純的話說,叫人各有誌!據說,她的想法、觀點已傳散開去,並受到了肖書記在一個場合的讚揚,也受到一些知青的默默讚成。
薛文芹成了知青們議論的新聞人物,卻成了袁大炮、李晉這兩夥分歧者誰也不熱心的人物。
“我說說心裏話!”薛文芹見肖書記話音一落,便舉起了手。
肖書記對擠在後牆旮旯的薛文芹說:“好,你說說吧,要簡短說明問題。”他也知道薛文芹已成為三隊關注的人物,但並沒想到她會在這個場合搶先第一個發言。
薛文芹從來沒有這麽揚眉吐氣:“我建議,這件事情不能單就武鬥事件本身處理武鬥,要從事由的根上來挖一挖,袁大炮、田野貼的那大字塊內容對不對?”
“我讚成!”
“好——”
……
小會場哄亂起來。
“薛文芹說得好!”李晉在哄亂中與許多人一起舉手得到允許後說,“毛主席不是教導我們嘛,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我建議追查這個‘緣’,組織上的處理才能讓群眾發泄‘正義’的‘恨’,否則,口服心不服,還要留下隱患!”
“我說!”
“我說說!”
手掌林立,搶聲四起,包括在窗外的一些知青也舉起手來要爭說幾句。
田野經允許理直氣壯地反詰道:“有什麽根據說鬧返城對?又有什麽根據說紮根不對……”
肖書記一聽,其實質又成了論證這場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對否的辯爭。
“我說!”丁悅純唿地站起來,沒等批準同意便感慨起來,“如果中央機械地要求知青紮根一輩子,就不會在知青中招生、招工了,誰也沒說過紮根不對,像薛文芹,大家也讚成,人各有誌嘛!”
會場響起一陣熱烈的掌聲。
丁悅純在掌聲後又說:“中央至今也沒下令說抵製返城,隻是反對鬧事,反對罷工……”他所以敢於大膽發言,是和李晉一起聽到從北京傳來消息,說是中央領導同誌已有話,以後不再搞這種大規模上山下鄉運動。既然不再搞了,就說明這種運動的不可行性,還聽說已經默許知青返城問題可以適當放寬政策。當然,是真是假還不甚清楚,傳得倒是有根有梢。
“胡說八道!”丁向東在前排就座,忽地站起來側迴身指著丁悅純說,“別給我沒理找理,招生考大學和返城有什麽關係?要是讓你們返城,當初中央就不讓你們下來了,這是鬧笑話玩呢?這麽大事,這麽多口子人……”
肖書記截斷他的話:“老丁,咱們隊領導後說,先讓知青們說說!”
“不,我偏要說,”他稍停又扭迴頭去,“這他媽人腦子都要打出狗腦子來了,還像話嘛!毛主席他老人家一走,你們連貧下中農的話也不聽了,啊?眼裏還有沒有我這個貧協主席啦?損失這麽多東西,叫人心疼呀!”他說完一跺腳。
會場出現了稀稀拉拉的掌聲,也出現了輕輕的哄笑和議論聲。
“靜一靜!”肖書記拍拍桌子,“請知青們繼續發表不同意見,相同的就不要說了。”
上海知青王爾根站起來說:“我建議處理這事故要嚴格執行黨的政策和法律,不私設公堂關小號,這是人民內部矛盾。”他雖然當了勞模,也在李晉組織的簽名單上簽了名,內心是個腳踩兩隻船的人。走不了呢,在這裏混得也算不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李晉要是把返城風掀起來,或者隨著上海同意中專生迴城也可以。知青們把他和薛文芹都看作是中性人物,但這兩個中性人物發言,確像是傾向李晉一夥,占據了很大輿論空間。
座談會持續了這麽長時間,沒有更多的人留意王大愣也進了會場,也不知是他進來得早,還是誰給他讓了位子。他在最後一排椅子最邊一個座位上站起來:“我說幾句行不行?”
“我先說完的!”袁大炮幾乎與王大愣同時站起來,隻是王大愣先搶了話。他不願意在王大愣之後發言,主要考慮如果他說的話與王大愣相似,又是在他之後,像是追隨王大愣似的。他已經不顧曾受過王大愣的青睞,開了口,“王爾根說得對,要按黨的政策辦事。黨的政策是明確的,破壞抓革命、促生產就要受到懲罰……”
馬廣地在一旁沒好氣地問:“你說誰破壞抓革命促生產?”
“那就看誰先動的磚頭!”
“那就看誰先動的手挑起的!”
“你撒傳單攻擊我們!”
“誰撒了?少誣陷!”
“我先拆火牆用磚,是自衛!”
……
“不要在這裏爭論這個問題!”肖書記使勁拍拍桌子,“這是座談會!這是座談會,不是辯論場,一個一個地來!”
王大愣急不可待的心情沒有表示出來,神情語言都很平和,內心卻是幸災樂禍,雖然坐在台下,卻比在台上還怡然自得:怎麽樣?我王大愣當權的時候,這幫小子倒是想鬧事兒,但沒鬧起來,沒鬧出這麽大的亂子!他請示般口氣:“肖書記,我說說吧!”
“好,”肖書記同意地點點頭,“可以。”
人們的眼光倏地投向王大愣。
“三隊這片土地,是我戰鬥了二十多年的地方,”王大愣不緊不忙地說,“我在這裏流過血,灑過汗,也險些獻出生命,所以,我非常熱愛這片土地。發生這種大型武鬥,還是第一次,應該說,多數青年都是好的……”他把剛到嘴邊的話,意思是“極少數人鬧事”又咽了迴去,接著說,“這場武鬥一定要處理好,才能穩定將來。”
他說完坐下了,人們覺得他似乎要說很重要的話題,結果沒說出什麽東西,聽話聽音,也能體察出他內心的殺機。
肖書記問:“老王,知青兩派武鬥時你在場了沒有?”
“我?”王大愣一怔,“我……沒在呀,隻是在旁邊看見了,後來聽家屬區的人議論說打得很厲害。”
袁玲妹從後排座上站起來斜身瞧著王大愣說:“你怎麽不說實話,我看著你從我身邊擠走的!”
“哎——”王大愣很自然地說,“路過被夾在人群堆裏啦,我趕緊躲開。”他堅信,當時天已擦黑,自己甩出傳單時誰也沒看見。存放在大庫的傳單被小不點領玻璃時偷偷拿走,他還不知道。
“叫袁玲妹吧?”肖書記說,“你還有沒有說的?”他是啟發袁玲妹看沒看見王大愣散發傳單。
袁玲妹站起來:“沒有。”
“別人還有沒有要說的?”
肖書記這些問話很怪,詭計多端的王大愣從中似乎察覺了什麽,心情一時十分緊張。他真擔心有人一炮放出來,說他在武鬥中散發了傳單。
會場裏一片沉靜。
“好,沒有就算了,大家可都要說實話,”肖書記說話的口氣似乎是啟發什麽,“抓緊時間……”
“我說!”廖潔忽地站起來指著王大愣說,“我親眼看見是你,在亂哄哄的時候使勁扔出了一大把傳單!”
王大愣登時臉漲得通紅。他自以為得意,是神不知鬼不覺幹的,來看熱鬧看笑話,萬萬沒想到有人把矛頭指向了自己,仍然很鎮靜,聲音很大:“你憑空汙人清白,可要負責任,他們打他們的,和我有什麽關係,我怎麽能去撒傳單,你一定是看花眼了!”他說完直視著廖潔。
廖潔一口咬定:“沒看花眼,別人不認識還不認識你嘛!”
“肖書記,”王大愣脖子一梗,兩手一張,氣急敗壞地說,“我真夠倒黴的,你可要為我主持個公道呀!”
“老王,你過來。”肖書記話一出口,王大愣莫名其妙,會議室裏的人都莫名其妙。王大愣冒出了冷汗,擠著走到了主席台前。
“給你這個,”肖書記留下兩張,從兜裏掏出那一大把傳單,剩下的送到王大愣手裏說,“你迴大庫裏看看丟了什麽沒有?這又是怎麽迴事?反思反思,過幾天咱倆談談,你我都說些真心話,怎麽樣?”
王大愣盡管故作鎮靜,也有點兒緊張了,裝作泰然地說:“好好好……”他心裏真奇怪:這些沒找到機會撒出去,或者準備今晚捅到大宿舍裏的傳單怎麽飛到他手裏了呢?
會場又亂了,嘰嘰喳喳響成一片。
“靜一靜!靜一靜啦!”肖書記拍拍桌子,待會場靜下來說,“大家還有什麽新的見解可以發言,先舉手。”
“我說!”
“我先說!”
……
肖書記又點名讓一部分人發言,直到追問沒有新的內容才算停止。發言的內容無非是追究帶頭挑鬥者的責任,執行政策,誰先動手誰負主要責任等等。最後,肖書記讓鄭風華、張隊長講講,他們都不肯說。作為座談會總結,肖書記表揚大家講真情,說真話,最後除了宣布場部要派駐調查組,調查和處理這場武鬥總的原則後,又強調了五點:一是矛盾雖然是久蓄而因***爆發的,但要注意不要讓別有用心的人從中撥弄是非,加劇矛盾惡化導致不良後果;二是從現在起都要維護穩定大局,誰再挑起事端,追究責任,嚴加懲處;三是從明早起要恢複革命和生產的正常秩序,揭批“***”並肅其流毒時,要結合自己的思想實際,端正思想路線,正確對人對事;四是要相信場黨委派出的調查組會實事求是拿出調查報告,妥善處理好這次武鬥事件;五是要求有一名隊領導專門負責對受傷知青的治療工作,並照顧好其生活。
高高的夜空中,從散發的涼氣中透閃出微微曦光的時候,兩棟大宿舍的火牆子才勾完了縫兒,炕麵子也最後一次抹了光,肖書記、鄭風華等和知青們一起到大食堂吃了夜餐,按照事先的安排,將兩棟大宿舍二百多名知青安排在小俱樂部舞台地板、小學校桌椅、辦公室的辦公桌上暫時休息。他們很快鋪開行李入睡了。
肖書記喘口氣,又好氣又心疼又好笑。畢竟是年輕人,說他們複雜,其實複雜不了多少,說他們成熟,倒是有了一定的成熟度,說打就打,說幹就幹,說吃就吃,說睡就一個個鼾聲大作地睡了。在他看來,是些孩子,畢竟是些晚成熟的孩子……
肖書記帶領鄭風華和張隊長來到兩棟修複完的知青大宿舍,見幾名主動承擔燒炕任務的山東大漢有的在劈柴,有的在看著灶坑的火,個個汗流滿麵,炕麵上熱氣騰騰,說明重搭的炕都好燒,囑咐一定要在午飯前燒幹炕麵,停一個小時後再點火烘潮氣,要確保晚上能讓知青們搬迴來。山東大漢們滿口答應,表示堅決完成任務。
肖書記又領著他們來到小俱樂部,整個廳堂和舞台就亮著一盞電燈,昏蒙蒙的小舞台上睡著李晉的整個後勤排,把原先混雜在那個大宿舍裏袁大炮那個大田排的二十多名知青都歸攏給了袁大炮,唯恐混雜在一起有一點點帶火花味的火星兒,再引起沉寂後的新武鬥大爆炸。肖書記等見後勤排的知青們已睡熟,給幾名蹬開被的知青蓋好,還沒走到門口,就見小不點兒穿著大褲衩光著腳丫子手裏拿著一卷東西攆了上來,說是要和肖書記單獨匯報一件事情。肖書記讓鄭風華和張隊長迴避開,小不點兒神秘地瞧瞧前後左右沒人,亮出手裏一卷子紙說,他到大庫裏領玻璃時,發現兩箱玻璃夾縫中有一卷子紙,借著燈光能看出是油印的東西,那紙像武鬥時散發的傳單,瞧準保管員王大愣沒注意一下子抽出來塞進了褲兜,出來一看果然是那種傳單,不過是新的內容,題目是“李晉等亡命徒破壞上山下鄉運動罪該萬死!”現在對任何人還沒講,他說著把傳單遞給了肖書記。肖書記一看,眉頭瞬間緊皺起來:散發出去的是對準袁大炮的,這份沒散發出去的是對準李晉的,難道是王大愣在這中間……他揣起傳單,囑咐小不點兒一定不要對任何人講,邁開大步追鄭風華和張隊長去了。
他們又來到小學校教室。
這是袁大炮那個大田排休息的地方。他雖然有家,也沒讓他迴去,以免單獨出入發生意外。
每個教室裏的桌子都一個挨一個連成了一片,行李也是一個挨一個地鋪,比小舞台上和在大宿舍裏擠得密,挨得緊。有的腦勺挨腦勺,有的臉貼臉,有的腿壓腿,鼾聲、夢囈聲此起彼伏,都這麽挨著、擠著,卻誰也不影響誰。累了,他們確實太累了。昏暗朦朧的燈光下,依稀可以辨認出一張張熟悉的麵孔,和李晉後勤排就明顯不一樣,張張麵孔黝黑而粗糙,有的得過凍瘡留下了疤,有的是因在數九寒天早晨洗完臉就出宿舍,一次又一次,像小鯽魚的細鱗排滿了整個麵頰。他們每個人看上去都要比實際年齡大十幾歲。有幾次,都是冬天,幾名知青頭戴狗皮帽在大道上走,陌生人問路竟尊喊“老大爺”,成為知青們飯後睡前的笑談。特別能看出,有些知青累了,餓了,吃完飯連衣服都懶得脫,就蓋上被睡了,孩子,說他們是孩子,就是他們還不知道怎麽愛護自己。加之,他們是大田排,近十個年頭,半年都要有風雨霜雪陪伴戰天鬥地……唉,肖書記看著看著,似乎是憐憫之情,不,應該是疼愛之情湧上心頭,他真想把和衣而睡的叫醒,讓他們脫去衣服,脫得溜溜光睡個痛快舒服,幾次張口都停止了,睡,讓他們這樣睡吧,這樣就睡得蠻舒服呀!
這種複雜的心情猶如他當年在抗日戰爭的戰場上率領全連戰士打完一仗夜宿山頭時一樣。仗打不漂亮時、槍炮沒發揮極大作用時、敵人逃跑一部分時,自己的脾氣也是這樣大,也是這樣嚴厲。看到戰士們露宿山頭疲憊不堪時,也是這種心情。但,多少年沒發過這樣的脾氣了。
鄭風華仿佛進入了肖書記的感情世界,這個時候,無須說什麽,默默地跟在身後。
張隊長似乎也感覺到了什麽,不過,在衛生所因提起“政治責任”這句話後,肖書記說了那麽多,雖然沒直麵批駁自己,遙指這責任者是那麽寬,那麽遙遠,那麽飄渺,與自己似乎無甚密切聯係,自己聽來的確不大舒服,一時間,心裏總覺疙疙瘩瘩的,甚至感到肖書記這個人變得怪,失去了常理,香的在他那裏不香,臭的在他那裏不臭。他總覺得不甘心,還要探一探他究竟心裏對三隊的人和事是什麽譜兒。
“肖書記,”從袁大炮鋪位走過,要到門口的時候,張隊長終於忍不住開了腔,“這場武鬥事件的原因,挑事者很明顯是誰,袁排長貼大字塊標語,李晉在後邊給人家塗改,又散發矛頭指向袁排長他們的傳單……”
“你怎麽敢斷定傳單是李晉他們撒的?”
“很明顯,別看他們不承認,”張隊長理直氣壯地說,“李晉那一小夥子人不摁住他的手腕子,他就不承認是他幹的呀!”
肖書記把手伸進兜裏,想掏出小不點兒送上的傳單時猶豫一下又停止了,漫不經心地說:“事情恐怕不那麽簡單吧。”因為他知道,王大愣又是那麽好調理的嗎?這些年來,他罪惡活動與錯誤行為相雜,每次來調查,都像泥鰍一樣滑走了,盡管小不點兒是從他管的大庫裏悄悄拿出來的,不摁住手腕子他就能認賬嗎?可以肯定地說,王大愣是參與了挑動活動,但這武鬥的操縱者也不全是他。責任全在李晉嗎?責任全在袁大炮、田野嗎?
他們剛邁出門坎不遠,忽聽裏麵傳來“撲通”一聲響,還有砸撞桌椅的碰擊聲,急忙返轉身走迴去一看,原來是袁大炮一翻身跌落在地上了,看那樣子是沒有摔醒,那唿嚕一聲接一聲。
“來,輕輕地把他抬上去。”肖書記哈著腰說。
“這麽沉,叫醒他吧。”鄭風華伸手去拉肖書記。
“不不,讓他好好睡吧。”
肖書記話音剛落,袁大炮一翻身,嘴裏咕嚕出一串話來:“要是……不……處理……李晉這……幫小子,沒門兒……呀……”
“你說什麽?袁排長,袁排長?”張隊長貼下臉問。
袁大炮翻了下身,哼哼兩聲又打起唿嚕來。
鄭風華搖搖頭:“他在說夢話,張隊長,咱倆把他抬上去吧。”他說著哈下腰,張隊長、肖書記一齊動手,把袁大炮抬到了桌子上鋪放的行李上。
他們又重新走出教室門,張隊長仍然抑製不住要說的話:“要說這場武鬥的責任不那麽簡單,也有道理,那就等待調查後再說吧。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袁排長這兩口子可是實實在在的紮根派,要在農場幹一輩子,很難得呀。”最近一段時間,他覺得在隊裏有些孤立感,袁大炮曾多次透露對隊裏不樹他、不向場黨委反映他的事跡不滿意,這次,不知什麽力量促使,他終於說了。
“凡是立誌於農場建設的,我們都歡迎!”肖書記慢悠悠地說,“今天你們倆都在場,我有句心裏話,說是和你們談談心也未嚐不可。不知為什麽,袁大炮、田野他們這樣大張旗鼓地宣稱紮根,我怎麽就愛不起來?李晉他們這麽鼓動返城,我冷靜後隻是氣惱,卻恨不起來……唉,到底是怎麽迴事呢?”
“也可能你以為他們在我們麵前不過是些孩子,”張隊長對肖書記由敬畏到不滿,自己給黃曉敏假家變錯開了第一道綠燈,那樣不給麵子的點名批評,對這場惡作劇竟一通火氣之後要和稀泥,使他太不理解,“肖書記,這場武鬥將產生很惡劣的影響,是非總得分清楚,責任也要弄明白,不能各打五十大板,香的不香,臭的不臭呀。”他有點兒感到肖書記要包庇李晉這一夥的味道,態度很堅定,隻要追查出李晉等一夥負主要責任,是禍端者,就涉及鄭風華,他就麵子上失光彩。鄭風華呢,肖書記對他不錯,肖書記也就不光彩,達到這一點,自己也就出了口氣,這些天來接連挨的窩囊也就會散一些。
他心裏覺得這種緊逼緊追要冒險,不隻是在上級麵前喪失威信,而且將喪失不被重視甚至巧妙調職或免職的危險。
肖書記沒有迴答,故意放快腳步,做出沒在意的神情,又來到另一個教室,這裏仍是大田排的知青們,更是一派沉睡的狼狽相:他們有的睡在相拚的小長條桌上,有的睡在相拚的隔條式椅子上,電燈很亮,幾乎胳膊上、臉上都有傷。有的把被蹬到了地上,抱著光膀子、縮縮著身子,顯然是冷了,也不去撿被蓋上,睡得都那樣香甜。肖書記一動手,鄭風華和張隊長也緊隨著,一個一個給他們蓋好被,又囑咐鄭風華,立即安排專人在幾處巡邏,專門負責給蹬被的蓋好,天涼了,容易感冒。
黎明悄悄地爬上了窗欞,從窗玻璃上向室內浸散著亮光。他們踏著鼾聲走出了又一棟教室。一宿,他們整整一宿沒合眼。
“風華,”肖書記站在教室門口不動了,“剛才張隊長說的對,這場惡性武鬥必須努力追查好責任,挖其根源,作為反麵教材,認真總結它的深刻教訓,保證在我們隊,甚至要在全場剖析開展教育,決不允許再發生類似事情!”他接著又說,“不過,我覺得這件事情很複雜,責任的界線、責任的大小、責任承擔者的分寸,都應該有理有據。現在,黨中央提出撥亂反正,平反了一些冤假錯案,我們要確保不再有冤假錯的結論發生……”
張隊長和鄭風華分別站在肖書記兩側,誰也沒有吱聲。
鄭風華明白,肖書記在處理人的問題上是非常慎重的。
張隊長在想,禿腦瓜子頂上的虱子,明擺著的,有什麽複雜呢!
“好吧,”肖書記說,“咱們到籃球架底下坐一坐,議一議這個問題。先拿出一個解決問題的思路和辦法來。”
他們圍著籃球架底座上坐好,肖書記說:“咱們談談吧,老張,你先說說。”
張隊長極為嚴肅地說:“我建議成立調查組應該有領導參加,核實問題很重要,很明顯的問題不承認也可以定性。如果像肖書記說的政治責任不好追查,那麽具體責任決不能放過。我認為,對於具體主要責任者,起碼要送地方進行勞動教養!”他的弦外之音是想處李晉以重罰而後快。這一點肖書記看得很清楚,鄭風華心裏也明白。
“風華,”肖書記說,“說說你的意見。”
鄭風華瞧瞧肖書記:“我的意見是認真調查,妥善處理,吸取教訓,以利團結。”
知青中的思想鬥爭已明顯反映到領導幹部中,已明顯不再像過去那樣輿論一律。
這一切,肖書記感觸得入細入微,深深感到在這新舊交替的時代裏思想領域裏的混亂、複雜和矛盾的尖銳性。返城與紮根問題的爭執,處理內部矛盾的分歧,學大寨與建設社會主義新農場的質疑……必須克服極“左”的思想,又不能偏“右”,才稱得上一名不孚眾望的基層黨委書記。他反思自己,對李晉等恨不起來,對袁大炮愛不起來,正是選擇適度過程中的一種痛苦,壓製一方,寵捧一方,都有失於自己的原則。千條妙計,萬個良方,還是要靠說“理”,以理服人,讓他們,包括張隊長都進入隻有一條的真理軌道,隻有一條的妥善處理方法,最終讓他們自己反省自己,認識自己,檢討自己,卸下包袱,輕裝前進,那才是作為黨委書記的真本領……領導的“威”不是製服而是理服,大宿舍裏那段怒氣衝衝的訓斥,不過是權宜之計。
“老張,風華,你們說的都有些可取之處,”肖書記瞧瞧他倆,從兜裏掏出小不點兒遞上的那一遝子未散發出的傳單說,“這是有人在王大愣當保管的倉庫裏偶然發現的,是在一個地方藏著,領東西的時候趁他沒注意偷偷地拿了出來。散發出去的那一份矛頭是對準袁大炮的,這份沒散發出去的,矛頭是對準李晉他們的,你們看……”說著把傳單遞了過去。
他倆每人拿起一份,都瞪大了驚愕的眼睛。
“張隊長,”鄭風華一目十行地掃完一遍,手捏搓著紙說,“這紙有可能是前幾天咱們開會研究新年活動,提出多買些彩紙布置過道小彩旗時買的。看看報銷的**,巧妙地驗一驗紙張多少,就有個大概了。”
張隊長點點頭:“難道王大愣兩頭挑,坐山看虎鬥?紙的問題我可以注意一下。”
“今天,我先和你倆把問題說了,意思是把調查研究處理這場武鬥,作為一條複雜線索掌握。”肖書記說,“所以我說,簡單地認定誰是挑事者往往會出偏差,那麽,也不能單憑舉報人送來這一遝子傳單,就一錘定音認定是王大愣幹的。紙的問題是一個認定方法,倘如紙的現存數量和買的數量相符,也不能否定就不是王大愣幹的。王大愣圓滑且世故,即使幹了也會很周密,當然也不否認出現疏忽……總之,要重證據,重調查研究。還有,這點小線索暫且都要保密,不要說出去。”
鄭風華和張隊長點點頭。
“這樣吧,”肖書記瞧瞧他倆說,“吸收你倆的一些好見解,再加上我的一些意見,你們看這樣處理好不好:一是由場部有關科室抽調幹部組成一個小調查組,盡可能搞出武鬥事件的緣由和過程,寫成調查報告;二是對具體責任者除我宣布的那些經濟處罰外,還要有適度的處理;三是調查和處理的目的是教育廣大幹部和知識青年;四是要認真了解分析群眾對這件事的態度,處理這件事要起到調解群眾情緒的作用,將兩種不同意見的人都要歸順到‘理’上來,先從這裏消滅隔閡,以保證有個穩定的局麵。因此,我建議召開一個座談會,讓不同意見的人心平氣和地談談心裏話,根據群眾的普遍思想傾向,我們給調查組製定出一個調查的指導思想和原則。”
為了控製新的武鬥和矛盾滋生,晚飯前,參加武鬥的知青在哨聲中起床後座談會便在隊部小會議室舉行了。參加座談會的人員除武鬥中兩派骨幹外,還點了一些思想活躍的知青,並以隊黨支部名義發出告示,自願參加者可以在四點鍾進入會議室參加,並允許發言參與意見。
還沒到四點鍾,正式參加座談會的人正陸續走進小會議室,自願參加座談會的知青已經擠滿了小會議室門口,隻閃出一條能進小會議室的窄道,走廊裏黑壓壓擠滿了人,挨著小會議室的政工組、財務室、生產調度室擠滿了人。當鄭風華說了一句自願參加座談的可以進來時,潮水般人流一擁而入,占滿座位以後靠兩側牆的過道和主席台對麵牆過道處都擠滿了人,直到再也不能再進時,門口還簇擁著一大堆,有的還索性跑到外邊,讓裏邊打開窗戶,在外邊旁聽。人雖多但沒有擠鬧相撞的現象,是一種亂而有序的場麵。
人們大概都記得,自從知青進場以來,還沒有一個座談會能使大家積極性這麽高。關心、或者是格外關心,每一個參加武鬥,甚至沒有參加的也深深關心這場武鬥處理的結果,都想參與自己的意見。
橫條小長桌的主席台上,中間坐著肖書記,兩邊是鄭風華和張隊長。
這麽擁擠的會議室卻靜悄悄的,靜得讓人感到奇怪,靜得誰動一下衣服的相互碰擦聲、深唿吸聲、地上挪腳聲都聽得清清楚楚,越能聽清楚,越使會議的氣氛凝結了一般。
靜,出奇的靜。
“知青同誌們,”肖書記環視一下靜謐的人群,聲音平緩而嚴肅,“武鬥過去了,大家沉睡一天也清醒了。這場武鬥肯定要處理的,當然了,還要搞認真的調查。這之前先開個座談會,就這次武鬥的處理和有關問題,請大家發表意見,要求隻有一點,就是說心裏話,實實在在的心裏話。大家看到了吧?”他抬頭瞧一眼頭頂上的小會標“心裏話座談會”,“希望大家能踴躍發言!”
小會議室“嗡”的一聲開始交頭接耳、竊竊私語起來。多數人猜測,這場武鬥的處理不會像王肅、王大愣那時候以辦學習班的名義私設公堂關起來一批,但看肖書記那口氣那神色也決不能輕易了之!這是一個很把握的“度”,其實,肖書記除做穩定工作外,也是在虛心聽取群眾意見,在尋求這個“度”。
此刻,作為旁聽自願參加座談會的薛文芹心情格外激動。公爹平反後老兩口住進原王大愣大宅以後,她和錢光華雖還住在小茅草屋裏,外邊的世界、家庭的變化卻深深感染了她,由“二勞改”家屬一下子變成幹部家屬,這一點已使她興奮不已。有時錢光華酣然入睡,她還翻來覆去。丁悅純勸她假離婚返城,她思想鬥爭很激烈,征求錢光華的意見後,錢光華把決定權下放給了她。她看看公爹的大宅,看看自己的茅屋,有一次還特意自己散步走至高處,看了看這片生活了近十年的土地,看哪裏都是感情滾燙一般,她決定不走了,留下在這裏幹一輩子。這意見和丁悅純一說,丁悅純挖苦說她讓這小茅草屋給憋住了,她卻說是從這小茅草屋想出去了。就像忽地一下子推開小茅草屋的小小窗扇,眼前是一片瓦藍瓦藍的浩瀚無邊的天空,是一片波浪滔天的大海!她深深眷戀這個美好的家庭,也受肖書記報告中勾畫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場的美好前景吸引。她向丁悅純表示:我紮根留場,但不參與袁大炮他們寫紮根書,也不喜歡讓別人宣傳自己,但並不反對返城,而且積極支持有理由返城的荒友們。用自己迴擊丁悅純的話說,叫人各有誌!據說,她的想法、觀點已傳散開去,並受到了肖書記在一個場合的讚揚,也受到一些知青的默默讚成。
薛文芹成了知青們議論的新聞人物,卻成了袁大炮、李晉這兩夥分歧者誰也不熱心的人物。
“我說說心裏話!”薛文芹見肖書記話音一落,便舉起了手。
肖書記對擠在後牆旮旯的薛文芹說:“好,你說說吧,要簡短說明問題。”他也知道薛文芹已成為三隊關注的人物,但並沒想到她會在這個場合搶先第一個發言。
薛文芹從來沒有這麽揚眉吐氣:“我建議,這件事情不能單就武鬥事件本身處理武鬥,要從事由的根上來挖一挖,袁大炮、田野貼的那大字塊內容對不對?”
“我讚成!”
“好——”
……
小會場哄亂起來。
“薛文芹說得好!”李晉在哄亂中與許多人一起舉手得到允許後說,“毛主席不是教導我們嘛,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我建議追查這個‘緣’,組織上的處理才能讓群眾發泄‘正義’的‘恨’,否則,口服心不服,還要留下隱患!”
“我說!”
“我說說!”
手掌林立,搶聲四起,包括在窗外的一些知青也舉起手來要爭說幾句。
田野經允許理直氣壯地反詰道:“有什麽根據說鬧返城對?又有什麽根據說紮根不對……”
肖書記一聽,其實質又成了論證這場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對否的辯爭。
“我說!”丁悅純唿地站起來,沒等批準同意便感慨起來,“如果中央機械地要求知青紮根一輩子,就不會在知青中招生、招工了,誰也沒說過紮根不對,像薛文芹,大家也讚成,人各有誌嘛!”
會場響起一陣熱烈的掌聲。
丁悅純在掌聲後又說:“中央至今也沒下令說抵製返城,隻是反對鬧事,反對罷工……”他所以敢於大膽發言,是和李晉一起聽到從北京傳來消息,說是中央領導同誌已有話,以後不再搞這種大規模上山下鄉運動。既然不再搞了,就說明這種運動的不可行性,還聽說已經默許知青返城問題可以適當放寬政策。當然,是真是假還不甚清楚,傳得倒是有根有梢。
“胡說八道!”丁向東在前排就座,忽地站起來側迴身指著丁悅純說,“別給我沒理找理,招生考大學和返城有什麽關係?要是讓你們返城,當初中央就不讓你們下來了,這是鬧笑話玩呢?這麽大事,這麽多口子人……”
肖書記截斷他的話:“老丁,咱們隊領導後說,先讓知青們說說!”
“不,我偏要說,”他稍停又扭迴頭去,“這他媽人腦子都要打出狗腦子來了,還像話嘛!毛主席他老人家一走,你們連貧下中農的話也不聽了,啊?眼裏還有沒有我這個貧協主席啦?損失這麽多東西,叫人心疼呀!”他說完一跺腳。
會場出現了稀稀拉拉的掌聲,也出現了輕輕的哄笑和議論聲。
“靜一靜!”肖書記拍拍桌子,“請知青們繼續發表不同意見,相同的就不要說了。”
上海知青王爾根站起來說:“我建議處理這事故要嚴格執行黨的政策和法律,不私設公堂關小號,這是人民內部矛盾。”他雖然當了勞模,也在李晉組織的簽名單上簽了名,內心是個腳踩兩隻船的人。走不了呢,在這裏混得也算不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李晉要是把返城風掀起來,或者隨著上海同意中專生迴城也可以。知青們把他和薛文芹都看作是中性人物,但這兩個中性人物發言,確像是傾向李晉一夥,占據了很大輿論空間。
座談會持續了這麽長時間,沒有更多的人留意王大愣也進了會場,也不知是他進來得早,還是誰給他讓了位子。他在最後一排椅子最邊一個座位上站起來:“我說幾句行不行?”
“我先說完的!”袁大炮幾乎與王大愣同時站起來,隻是王大愣先搶了話。他不願意在王大愣之後發言,主要考慮如果他說的話與王大愣相似,又是在他之後,像是追隨王大愣似的。他已經不顧曾受過王大愣的青睞,開了口,“王爾根說得對,要按黨的政策辦事。黨的政策是明確的,破壞抓革命、促生產就要受到懲罰……”
馬廣地在一旁沒好氣地問:“你說誰破壞抓革命促生產?”
“那就看誰先動的磚頭!”
“那就看誰先動的手挑起的!”
“你撒傳單攻擊我們!”
“誰撒了?少誣陷!”
“我先拆火牆用磚,是自衛!”
……
“不要在這裏爭論這個問題!”肖書記使勁拍拍桌子,“這是座談會!這是座談會,不是辯論場,一個一個地來!”
王大愣急不可待的心情沒有表示出來,神情語言都很平和,內心卻是幸災樂禍,雖然坐在台下,卻比在台上還怡然自得:怎麽樣?我王大愣當權的時候,這幫小子倒是想鬧事兒,但沒鬧起來,沒鬧出這麽大的亂子!他請示般口氣:“肖書記,我說說吧!”
“好,”肖書記同意地點點頭,“可以。”
人們的眼光倏地投向王大愣。
“三隊這片土地,是我戰鬥了二十多年的地方,”王大愣不緊不忙地說,“我在這裏流過血,灑過汗,也險些獻出生命,所以,我非常熱愛這片土地。發生這種大型武鬥,還是第一次,應該說,多數青年都是好的……”他把剛到嘴邊的話,意思是“極少數人鬧事”又咽了迴去,接著說,“這場武鬥一定要處理好,才能穩定將來。”
他說完坐下了,人們覺得他似乎要說很重要的話題,結果沒說出什麽東西,聽話聽音,也能體察出他內心的殺機。
肖書記問:“老王,知青兩派武鬥時你在場了沒有?”
“我?”王大愣一怔,“我……沒在呀,隻是在旁邊看見了,後來聽家屬區的人議論說打得很厲害。”
袁玲妹從後排座上站起來斜身瞧著王大愣說:“你怎麽不說實話,我看著你從我身邊擠走的!”
“哎——”王大愣很自然地說,“路過被夾在人群堆裏啦,我趕緊躲開。”他堅信,當時天已擦黑,自己甩出傳單時誰也沒看見。存放在大庫的傳單被小不點領玻璃時偷偷拿走,他還不知道。
“叫袁玲妹吧?”肖書記說,“你還有沒有說的?”他是啟發袁玲妹看沒看見王大愣散發傳單。
袁玲妹站起來:“沒有。”
“別人還有沒有要說的?”
肖書記這些問話很怪,詭計多端的王大愣從中似乎察覺了什麽,心情一時十分緊張。他真擔心有人一炮放出來,說他在武鬥中散發了傳單。
會場裏一片沉靜。
“好,沒有就算了,大家可都要說實話,”肖書記說話的口氣似乎是啟發什麽,“抓緊時間……”
“我說!”廖潔忽地站起來指著王大愣說,“我親眼看見是你,在亂哄哄的時候使勁扔出了一大把傳單!”
王大愣登時臉漲得通紅。他自以為得意,是神不知鬼不覺幹的,來看熱鬧看笑話,萬萬沒想到有人把矛頭指向了自己,仍然很鎮靜,聲音很大:“你憑空汙人清白,可要負責任,他們打他們的,和我有什麽關係,我怎麽能去撒傳單,你一定是看花眼了!”他說完直視著廖潔。
廖潔一口咬定:“沒看花眼,別人不認識還不認識你嘛!”
“肖書記,”王大愣脖子一梗,兩手一張,氣急敗壞地說,“我真夠倒黴的,你可要為我主持個公道呀!”
“老王,你過來。”肖書記話一出口,王大愣莫名其妙,會議室裏的人都莫名其妙。王大愣冒出了冷汗,擠著走到了主席台前。
“給你這個,”肖書記留下兩張,從兜裏掏出那一大把傳單,剩下的送到王大愣手裏說,“你迴大庫裏看看丟了什麽沒有?這又是怎麽迴事?反思反思,過幾天咱倆談談,你我都說些真心話,怎麽樣?”
王大愣盡管故作鎮靜,也有點兒緊張了,裝作泰然地說:“好好好……”他心裏真奇怪:這些沒找到機會撒出去,或者準備今晚捅到大宿舍裏的傳單怎麽飛到他手裏了呢?
會場又亂了,嘰嘰喳喳響成一片。
“靜一靜!靜一靜啦!”肖書記拍拍桌子,待會場靜下來說,“大家還有什麽新的見解可以發言,先舉手。”
“我說!”
“我先說!”
……
肖書記又點名讓一部分人發言,直到追問沒有新的內容才算停止。發言的內容無非是追究帶頭挑鬥者的責任,執行政策,誰先動手誰負主要責任等等。最後,肖書記讓鄭風華、張隊長講講,他們都不肯說。作為座談會總結,肖書記表揚大家講真情,說真話,最後除了宣布場部要派駐調查組,調查和處理這場武鬥總的原則後,又強調了五點:一是矛盾雖然是久蓄而因***爆發的,但要注意不要讓別有用心的人從中撥弄是非,加劇矛盾惡化導致不良後果;二是從現在起都要維護穩定大局,誰再挑起事端,追究責任,嚴加懲處;三是從明早起要恢複革命和生產的正常秩序,揭批“***”並肅其流毒時,要結合自己的思想實際,端正思想路線,正確對人對事;四是要相信場黨委派出的調查組會實事求是拿出調查報告,妥善處理好這次武鬥事件;五是要求有一名隊領導專門負責對受傷知青的治療工作,並照顧好其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