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間的推移, 冰雪消融之後, 淅淅瀝瀝的春雨下了幾場。
又到了萬物複蘇的季節。
人們已然換下厚重的衣衫,換上春裝, 整個世界好似鮮活亮麗了起來, 青草油油, 綠樹茵茵, 色彩繽紛的花朵盛放其中。
內眷夫人的外交活動又開始頻繁起來。
今日不是這家侯夫人設宴賞花,就是那家大臣夫人相約去寺廟,亦或是去踏青。
與此同時還給自家適齡的少爺公子相看起來。
開春之後,好些戶年前定親的人家先後結契擺宴了,好日子多, 結契的人更多,有時一天能看到好幾撥。
葉君書看得一陣陣眼熱,什麽時候才能輪到他呢?
想到他和阿璵的關係愈發親密, 葉君書頓時眉開眼笑,嗯,快了快了。
葉君書在翰林院的日子沒想象中那麽難過, 雖然說是清貴部門,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所謂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葉君書被明派針對一段時間後,自詡中立派和李家那派的同僚, 都若有若無的朝他示好了。
起碼他不會一天到晚都待在藏裏看書,沒人搭理。偶爾也會有人跟他說幾句話,這對葉君書來說, 是件好事。
葉君書自日前收到餘茂林一切安好,已經安頓下來的信,心情就一直很好,跟今日的陽光一樣明媚。
在餘茂林臨行前,葉君書拜托他多關照一下他在晉江認識的樊大爺爺孫倆,還建議餘茂林和呂家人交好。
畢竟呂家在晉江發展那麽多年,兩方交好了,對餘茂林的行事會更方便,能更快的讓他站穩腳跟。
臨別之時,葉君書將自己在晉江那邊的人和事掰碎了來講,好讓餘茂林心裏有個底。
如今他那邊步入正軌,正在往好的方向發展。
而且信裏還鄭重其事的朝他道謝。
他寫出來的東西對他很有用,而且很多都可以實現,目前他在按照他寫的方法,一步步改變晉江,相信假以時日,那裏會煥然一新。
餘茂林那邊穩定下來,他打從心裏高興。
他自己閑得都看了好多本書了。但這段時間朝廷都陷入新的忙碌中,無暇顧及他。
葉君書被明派無視得更徹底了。
今年是太後的六十整大壽,實際上太後年齡是五十九歲。自古以來老人過壽都有過九不過十的傳統,一方麵是“九”與“久”同音,有長長久久的跡象寓意,是長壽的象征;而“十”與“死”諧音,所為人們忌諱。
而整壽提前一年舉行,還有八.九不離十,之說,也是取”不離世“之意。
太後乃是整個大夏最尊貴的哥兒,尋常百姓家給老人過整壽也是極其隆重的,更何況是皇家。而且在這個時代,能到耳順之年,已經是難得的長壽了。
恰逢附屬國今年來進貢。
還有其他友國也會前來進行友好會談,整個朝廷都在為這件國家大事做準備。
大夏在這個時代裏,算是最強國。
更遠的地方他們無從得知,但就這片區域裏,大夏的領土、經濟貿易、軍事實力等方麵,都是最強的。
大夏的一邊疆土臨海,其他三麵有無數個小國部落。當然,稍微強大一點的國家也是有的,隻是距離太遠,且沒有領土交界,總體實力也比不過大夏。所以一直都是井水不犯河水,關係還算友好。
大夏的附屬國有好幾個,保持友好關係的也有很多,但是經常侵犯他們領土的外族、對大夏虎視眈眈的也有很多。
前幾年剛被打老實的外族部落去年蠢蠢欲動,不過最終沒有打起來,聽說這次的進貢,他們部落的使臣也會來。
朝廷自然嚴肅以待,他們覺得,此番韃靼部落來朝,一定是想探清他們的虛實。
這裏雖然是架空的朝代,但曆史還是有幾分相似。
比如這裏也有一個韃靼部落,生於高原長於高原的群體,生存環境十分惡劣,又稱是生長在馬背上的遊牧民族。
韃靼人還未學會走路,就已先騎過馬,這好似是被賦予他們部落的天賦,無論大人小孩,都會騎馬。
這也是大夏一直不堪其擾,卻沒能徹底將他們驅逐的原因之一,韃靼人善馬,又熟悉草原的一點一滴,一旦鑿開邊塞的一角,奔馳進去搶掠,隻要讓他們跑迴草原,基本很難捉到人。
他們和韃靼人在草原對上,並不占優勢。
這也是一直沒徹底剿滅對方的原因,他們大夏軍兵,哪怕在邊塞生存十幾年,也無法摸透草原深處的秘密。
上次威武軍下了狠手,一次將他們打怕求和,才安分了兩三年,又開始蠢蠢欲動。
為全方麵杜絕對方可能出的幺蛾子,自前幾天開始,李璵也開始忙碌起來了,威武軍是他們李家一手建立起來的,尤其兵權還掌握在李家人手裏,李璵這邊接了巡邏上京,保護來使的差事,這個時候根本抽不開身。
葉君書望斷秋水,都得不來李璵的垂憐。
他愁眉苦臉的,總覺得自己是深閨怨夫,一心等良人歸來……歸來……
而讓葉君書心心念念的人,此時正在皇宮裏,還是在準備做壽的太後宮殿中。
皇後亦陪同在一旁,世上最尊貴的兩個哥兒坐在一塊兒,和和氣氣的說著話,氣氛溫馨融洽。
說起這位太後,亦是個傳奇的人物,十四歲征選入宮,十六歲生下泰安帝,一直默默無聞,在後宮皇後和寵妃鬥得死去活來的時候,他帶著孩子安安靜靜的生活在宮中一隅,默默教導孩子。
他是個虔誠的信徒,會入宮是因為家裏人不會讓他好好的一個哥兒入空門,在相親事的時候,幹脆報名去入宮去了,因為皇帝三千美人,到老都不定能見到皇帝的嬪妃多了去。
他就是打著這個主意,隻想在冷宮中安安靜靜的當自己的教徒。
太後人長得並不是很出色,充其量是個有福氣的長相,家世也一般,又從不爭寵,當時後宮裏,沒人將他放在眼裏。
然而就是這麽一個人,成為了最後的人生贏家,可以說是非常的莫名其妙,充滿了戲劇性,他都不知道前皇後和那些寵妃是怎麽落敗的。
不過這不影響他,成為太後更好,身邊終於清靜了,他可以安安靜靜的當信教徒,再沒人敢輕易打擾他了。
太後的宮殿大半個地方改成供奉地,他平時禮佛皆在此處,兩耳不聞殿外事。
平日裏除非是大年大節或是什麽重要大事需要他出麵,他才會出來走個過場,其他時間,太後輕易不見人。
後宮嬪妃的請安早就被他取消了。
他的慈寧宮,除了皇帝和皇後,連明貴妃都輕易進不來。
今年是太後的整壽,泰安帝親自去請了他出來,準備給他做壽。
泰安帝有此孝心,太後自然不會辯駁。
太後和泰安帝的感情挺融洽,畢竟泰安帝自小是在他膝下長大的,雖然太後更喜歡清靜,但是對自己的孩子,關心也不少。
再加上他即使成為太後,也不插手幹預泰安帝的事,不管是後宮的還是朝堂的,太後不作妖,泰安帝對他的情分隻會深不會淺。
太後出了佛堂,見的人除了泰安帝,就是皇後了。
他可不管泰安帝寵愛的是哪個妃子,在他看來,皇後才是他正經的兒夫郎,其他妃嬪,也隻是個有名分的侍,還不足讓他特別對待。
而李璵,算是他見得比較多的孫輩了,他自小養在皇後膝下,偶爾皇後過來慈寧宮的時候都會帶上他,長久下來,太後見李璵比見自家孫兒的次數還多,感情自然有幾分的。
因此此時看著李璵的目光很是慈愛。
尤其是在聽到皇後朝他抱怨,李璵一直不願找人結契的時候,太後……果斷站在李璵那一邊,替他說話——
“皇後啊,這兒孫自有兒孫福,璵哥兒不願意就算了,強扭的瓜不甜,何況,璵哥兒這是緣分還沒到,等緣分到的時候,自然就願意了。”
“再說,璵哥兒就是一輩子不結契又如何?堂堂一個皇家,還榮養不起一個哥兒嗎?”
太後他想起自己為入宮前被家裏人逼親的時候,對璵哥兒更加憐惜了,對著皇後就是滿滿的不讚同。
他在家行中,從小就不是個受寵的,而且性子古怪,因此做什麽決定,都不會詢問他的意見,不然,他當初就不會被逼到進宮躲避的想法了。
如今看到璵哥兒被逼親,立馬二話不說就護著了。
李璵在一旁道:“太後說得極對。”
皇後哭笑不得,合著他就當這個壞人了?他忍不住道:“璵哥兒不小了啊……”
在太後的記憶裏,璵哥兒還是個軟軟糯糯的團子呢,因此他板起臉道,“還小,不急。”
皇後更加哭笑不得了。
李璵從懷裏掏出一個盒子,對太後道:“太後,這是我特地從善通大師手裏為您討來的佛串,您看看可喜歡?”
太後頓時驚喜,“善通大師來京裏了?”
等一旁的宮麽麽從旁接過來送到太後麵前,他一看盒子裏放在綢麵上的古樸佛串,“這是舍利子!”看上麵的磨痕,想來就是善通大事常年不離手的佛串了!
這是一代大師的啊!其價值其含義,自不必多說。
太後激動得手都抖了,當即將自己手腕的串珠取下來,換上舍利子。
整個人瞬間精神一振,仿佛整個人都升華了。
李璵點頭道,“前段時間碰巧遇到雲遊到此的善通大師,我們有幸被指點一番,最後聽到我想為太後討一份生辰禮物,善通大師就將這副手串給我了。”
善通大師是這個時代最有名的和尚,其在佛法上造詣之深,至今無人能敵,無數達官貴人都想求善通大師算一卦,或想聽其誦經,一直找不到途徑。
善通大師居無定所,常年雲遊在外,能碰上他,還得靠緣分。
李璵是在和葉君書出去遊玩的時候無意中遇見的,而且還是主動走上前來的,因為他和葉君書的麵相奇怪,所以特地為他們算了一卦,但是他當時什麽都沒說,隻留下一句:“ 前世因,今生果。”
和那次廟宇的小和尚說的一樣。
後來他才知道,那是善通大師唯一的徒弟。
當然這些不必外說。
李璵看向太後,問道,“太後,這份壽禮您還滿意嗎?”
太後喜不自禁,笑得合不攏嘴,“滿意!滿意!璵哥兒有心了。”這是他今年收到最喜歡的禮物了!
太後愛不釋手的摩挲著。
皇後見太後這麽高興,亦與有榮焉,他家璵哥兒就是這麽有孝心。
他忍不住湊趣道,“璵哥兒對姆後這麽好,我看著都要吃醋了。”
太後頓時笑道,“大家快來瞧瞧,皇後吃醋是怎麽樣的?璵哥兒你說怎麽安撫皇後這個醋壇子才好?”
李璵狀似苦惱,隨後一本正經道,“娘娘放心,等您壽辰,我也會為你準備壽禮的。”
“哈哈哈……”
整個宮殿頓時一片笑聲。
這時,一個帶著笑意的渾厚聲音從門外響起,“姆後這是在聊什麽,這麽高興?”
眾人一看,原來是泰安帝來了。
身後還跟著衣著華麗的明貴妃,他隨後也含笑說道,“是啊,我和陛下在門外感受到太後的喜悅了。”
作者有話要說: 五天日萬get√ 鮮花掌聲在哪裏?【可把我自己給牛逼壞了,叉會兒腰】</p>
又到了萬物複蘇的季節。
人們已然換下厚重的衣衫,換上春裝, 整個世界好似鮮活亮麗了起來, 青草油油, 綠樹茵茵, 色彩繽紛的花朵盛放其中。
內眷夫人的外交活動又開始頻繁起來。
今日不是這家侯夫人設宴賞花,就是那家大臣夫人相約去寺廟,亦或是去踏青。
與此同時還給自家適齡的少爺公子相看起來。
開春之後,好些戶年前定親的人家先後結契擺宴了,好日子多, 結契的人更多,有時一天能看到好幾撥。
葉君書看得一陣陣眼熱,什麽時候才能輪到他呢?
想到他和阿璵的關係愈發親密, 葉君書頓時眉開眼笑,嗯,快了快了。
葉君書在翰林院的日子沒想象中那麽難過, 雖然說是清貴部門,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所謂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葉君書被明派針對一段時間後,自詡中立派和李家那派的同僚, 都若有若無的朝他示好了。
起碼他不會一天到晚都待在藏裏看書,沒人搭理。偶爾也會有人跟他說幾句話,這對葉君書來說, 是件好事。
葉君書自日前收到餘茂林一切安好,已經安頓下來的信,心情就一直很好,跟今日的陽光一樣明媚。
在餘茂林臨行前,葉君書拜托他多關照一下他在晉江認識的樊大爺爺孫倆,還建議餘茂林和呂家人交好。
畢竟呂家在晉江發展那麽多年,兩方交好了,對餘茂林的行事會更方便,能更快的讓他站穩腳跟。
臨別之時,葉君書將自己在晉江那邊的人和事掰碎了來講,好讓餘茂林心裏有個底。
如今他那邊步入正軌,正在往好的方向發展。
而且信裏還鄭重其事的朝他道謝。
他寫出來的東西對他很有用,而且很多都可以實現,目前他在按照他寫的方法,一步步改變晉江,相信假以時日,那裏會煥然一新。
餘茂林那邊穩定下來,他打從心裏高興。
他自己閑得都看了好多本書了。但這段時間朝廷都陷入新的忙碌中,無暇顧及他。
葉君書被明派無視得更徹底了。
今年是太後的六十整大壽,實際上太後年齡是五十九歲。自古以來老人過壽都有過九不過十的傳統,一方麵是“九”與“久”同音,有長長久久的跡象寓意,是長壽的象征;而“十”與“死”諧音,所為人們忌諱。
而整壽提前一年舉行,還有八.九不離十,之說,也是取”不離世“之意。
太後乃是整個大夏最尊貴的哥兒,尋常百姓家給老人過整壽也是極其隆重的,更何況是皇家。而且在這個時代,能到耳順之年,已經是難得的長壽了。
恰逢附屬國今年來進貢。
還有其他友國也會前來進行友好會談,整個朝廷都在為這件國家大事做準備。
大夏在這個時代裏,算是最強國。
更遠的地方他們無從得知,但就這片區域裏,大夏的領土、經濟貿易、軍事實力等方麵,都是最強的。
大夏的一邊疆土臨海,其他三麵有無數個小國部落。當然,稍微強大一點的國家也是有的,隻是距離太遠,且沒有領土交界,總體實力也比不過大夏。所以一直都是井水不犯河水,關係還算友好。
大夏的附屬國有好幾個,保持友好關係的也有很多,但是經常侵犯他們領土的外族、對大夏虎視眈眈的也有很多。
前幾年剛被打老實的外族部落去年蠢蠢欲動,不過最終沒有打起來,聽說這次的進貢,他們部落的使臣也會來。
朝廷自然嚴肅以待,他們覺得,此番韃靼部落來朝,一定是想探清他們的虛實。
這裏雖然是架空的朝代,但曆史還是有幾分相似。
比如這裏也有一個韃靼部落,生於高原長於高原的群體,生存環境十分惡劣,又稱是生長在馬背上的遊牧民族。
韃靼人還未學會走路,就已先騎過馬,這好似是被賦予他們部落的天賦,無論大人小孩,都會騎馬。
這也是大夏一直不堪其擾,卻沒能徹底將他們驅逐的原因之一,韃靼人善馬,又熟悉草原的一點一滴,一旦鑿開邊塞的一角,奔馳進去搶掠,隻要讓他們跑迴草原,基本很難捉到人。
他們和韃靼人在草原對上,並不占優勢。
這也是一直沒徹底剿滅對方的原因,他們大夏軍兵,哪怕在邊塞生存十幾年,也無法摸透草原深處的秘密。
上次威武軍下了狠手,一次將他們打怕求和,才安分了兩三年,又開始蠢蠢欲動。
為全方麵杜絕對方可能出的幺蛾子,自前幾天開始,李璵也開始忙碌起來了,威武軍是他們李家一手建立起來的,尤其兵權還掌握在李家人手裏,李璵這邊接了巡邏上京,保護來使的差事,這個時候根本抽不開身。
葉君書望斷秋水,都得不來李璵的垂憐。
他愁眉苦臉的,總覺得自己是深閨怨夫,一心等良人歸來……歸來……
而讓葉君書心心念念的人,此時正在皇宮裏,還是在準備做壽的太後宮殿中。
皇後亦陪同在一旁,世上最尊貴的兩個哥兒坐在一塊兒,和和氣氣的說著話,氣氛溫馨融洽。
說起這位太後,亦是個傳奇的人物,十四歲征選入宮,十六歲生下泰安帝,一直默默無聞,在後宮皇後和寵妃鬥得死去活來的時候,他帶著孩子安安靜靜的生活在宮中一隅,默默教導孩子。
他是個虔誠的信徒,會入宮是因為家裏人不會讓他好好的一個哥兒入空門,在相親事的時候,幹脆報名去入宮去了,因為皇帝三千美人,到老都不定能見到皇帝的嬪妃多了去。
他就是打著這個主意,隻想在冷宮中安安靜靜的當自己的教徒。
太後人長得並不是很出色,充其量是個有福氣的長相,家世也一般,又從不爭寵,當時後宮裏,沒人將他放在眼裏。
然而就是這麽一個人,成為了最後的人生贏家,可以說是非常的莫名其妙,充滿了戲劇性,他都不知道前皇後和那些寵妃是怎麽落敗的。
不過這不影響他,成為太後更好,身邊終於清靜了,他可以安安靜靜的當信教徒,再沒人敢輕易打擾他了。
太後的宮殿大半個地方改成供奉地,他平時禮佛皆在此處,兩耳不聞殿外事。
平日裏除非是大年大節或是什麽重要大事需要他出麵,他才會出來走個過場,其他時間,太後輕易不見人。
後宮嬪妃的請安早就被他取消了。
他的慈寧宮,除了皇帝和皇後,連明貴妃都輕易進不來。
今年是太後的整壽,泰安帝親自去請了他出來,準備給他做壽。
泰安帝有此孝心,太後自然不會辯駁。
太後和泰安帝的感情挺融洽,畢竟泰安帝自小是在他膝下長大的,雖然太後更喜歡清靜,但是對自己的孩子,關心也不少。
再加上他即使成為太後,也不插手幹預泰安帝的事,不管是後宮的還是朝堂的,太後不作妖,泰安帝對他的情分隻會深不會淺。
太後出了佛堂,見的人除了泰安帝,就是皇後了。
他可不管泰安帝寵愛的是哪個妃子,在他看來,皇後才是他正經的兒夫郎,其他妃嬪,也隻是個有名分的侍,還不足讓他特別對待。
而李璵,算是他見得比較多的孫輩了,他自小養在皇後膝下,偶爾皇後過來慈寧宮的時候都會帶上他,長久下來,太後見李璵比見自家孫兒的次數還多,感情自然有幾分的。
因此此時看著李璵的目光很是慈愛。
尤其是在聽到皇後朝他抱怨,李璵一直不願找人結契的時候,太後……果斷站在李璵那一邊,替他說話——
“皇後啊,這兒孫自有兒孫福,璵哥兒不願意就算了,強扭的瓜不甜,何況,璵哥兒這是緣分還沒到,等緣分到的時候,自然就願意了。”
“再說,璵哥兒就是一輩子不結契又如何?堂堂一個皇家,還榮養不起一個哥兒嗎?”
太後他想起自己為入宮前被家裏人逼親的時候,對璵哥兒更加憐惜了,對著皇後就是滿滿的不讚同。
他在家行中,從小就不是個受寵的,而且性子古怪,因此做什麽決定,都不會詢問他的意見,不然,他當初就不會被逼到進宮躲避的想法了。
如今看到璵哥兒被逼親,立馬二話不說就護著了。
李璵在一旁道:“太後說得極對。”
皇後哭笑不得,合著他就當這個壞人了?他忍不住道:“璵哥兒不小了啊……”
在太後的記憶裏,璵哥兒還是個軟軟糯糯的團子呢,因此他板起臉道,“還小,不急。”
皇後更加哭笑不得了。
李璵從懷裏掏出一個盒子,對太後道:“太後,這是我特地從善通大師手裏為您討來的佛串,您看看可喜歡?”
太後頓時驚喜,“善通大師來京裏了?”
等一旁的宮麽麽從旁接過來送到太後麵前,他一看盒子裏放在綢麵上的古樸佛串,“這是舍利子!”看上麵的磨痕,想來就是善通大事常年不離手的佛串了!
這是一代大師的啊!其價值其含義,自不必多說。
太後激動得手都抖了,當即將自己手腕的串珠取下來,換上舍利子。
整個人瞬間精神一振,仿佛整個人都升華了。
李璵點頭道,“前段時間碰巧遇到雲遊到此的善通大師,我們有幸被指點一番,最後聽到我想為太後討一份生辰禮物,善通大師就將這副手串給我了。”
善通大師是這個時代最有名的和尚,其在佛法上造詣之深,至今無人能敵,無數達官貴人都想求善通大師算一卦,或想聽其誦經,一直找不到途徑。
善通大師居無定所,常年雲遊在外,能碰上他,還得靠緣分。
李璵是在和葉君書出去遊玩的時候無意中遇見的,而且還是主動走上前來的,因為他和葉君書的麵相奇怪,所以特地為他們算了一卦,但是他當時什麽都沒說,隻留下一句:“ 前世因,今生果。”
和那次廟宇的小和尚說的一樣。
後來他才知道,那是善通大師唯一的徒弟。
當然這些不必外說。
李璵看向太後,問道,“太後,這份壽禮您還滿意嗎?”
太後喜不自禁,笑得合不攏嘴,“滿意!滿意!璵哥兒有心了。”這是他今年收到最喜歡的禮物了!
太後愛不釋手的摩挲著。
皇後見太後這麽高興,亦與有榮焉,他家璵哥兒就是這麽有孝心。
他忍不住湊趣道,“璵哥兒對姆後這麽好,我看著都要吃醋了。”
太後頓時笑道,“大家快來瞧瞧,皇後吃醋是怎麽樣的?璵哥兒你說怎麽安撫皇後這個醋壇子才好?”
李璵狀似苦惱,隨後一本正經道,“娘娘放心,等您壽辰,我也會為你準備壽禮的。”
“哈哈哈……”
整個宮殿頓時一片笑聲。
這時,一個帶著笑意的渾厚聲音從門外響起,“姆後這是在聊什麽,這麽高興?”
眾人一看,原來是泰安帝來了。
身後還跟著衣著華麗的明貴妃,他隨後也含笑說道,“是啊,我和陛下在門外感受到太後的喜悅了。”
作者有話要說: 五天日萬get√ 鮮花掌聲在哪裏?【可把我自己給牛逼壞了,叉會兒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