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柔的反應沒那麽大,便是因為之前便大概有些猜測了。
隻是,聽著孔十姑娘這般問了,權柔也不能全都給她說實話,畢竟,孔十姑娘所接觸的世界和她又是不一樣的,權柔著實沒有必要把這些都告訴她,這樣也不是對她好。
孔十姑娘自然有她自己的路要走,這些事情,大可不必特意對她說了。
但是她又這麽問了,倒是也不能什麽都不說了,權柔便挑了個適中的理由,解釋道,“驚訝是驚訝,但是也不是完全想不到的。樓蘭當年是戰敗了吧?”
她問的是匯安郡主,這些事情,匯安郡主肯定是比他們更清楚的。
孔十姑娘也轉過頭去看著匯安郡主,便瞧見匯安郡主點了點頭,“是,當年樓蘭戰敗,他們的大皇子和樓蘭公主一同來的中原,送求和禮。”
見權柔和孔十姑娘還盯著自己看著,便也曉得他們是對這個感興趣了,匯安郡主笑道,“本來是不想給你們說這些的,難免汙了你們的耳朵。不過,你們如今也大了些,心底是該有點兒數了,給你們說點兒聽聽,也不算什麽。”
這一來,便是要說之前的故事了。
孔十姑娘和權柔兩個立馬都豎起來了耳朵,準備等著匯安郡主講故事了。
匯安郡主見他們都這麽感興趣,也就沒有藏著掖著了。直接道,“當初樓蘭戰敗,他們那邊領戰的三個將軍,也來了京都。不過,是被人砍了頭顱手腳,用紅綢裹著,送來的。負責押送的就是這大皇子。”
孔十姑娘哪裏聽過這些東西,當下便嚇的小臉煞白。
“可是大周不是禮儀之邦嗎?怎麽會,還要人的手腳頭顱?何況,樓蘭也投降了。怎麽還如此……”如此殘忍。
這話,孔十姑娘憋在了心口,有些說不出來的感覺。
她想說大周不會如此殘忍,可是看見權柔和匯安郡主的模樣,這話又怎麽都說不出口了。
她多年以來,看見的,聽見的,難不成,都是假象嗎?
孔十姑娘有些拿不準了。
她覺得心底有些難受,卻不知道應該要說什麽,隻能咬咬嘴唇,然後保持著沉默。
見她這般,權柔也隻能伸手拍了拍她,小聲道,“沒事的。”
匯安郡主卻沒有這般安慰人,“既然你們要聽,這些事情,也該告訴你們的。永遠隻看好的,也不見得是什麽好事情。你們總有一天要麵對這些,與其等最後來揭露,還不如如今就慢慢了解一些。大周早已經不是什麽禮儀之邦了。當年要樓蘭將領的首級手腳,以及樓蘭公主入宮為嬪的事情,如今,也發生在了大周身上。”
這話,像是帶著一些無盡的歎息,叫人聽了,便覺得心底都跟著揪起來。
他們沒辦法去改變這些,甚至沒辦法,去阻止因此受害的人們,隻能在事情發生過後,在眾人看不見的地方,輕聲歎息著。
因為這個世道令人無奈,也因為,皇位上的人,令人無奈。
“郡主是說,”孔十姑娘還有些不可置信。
她知道,如今的大周比不得從前了。但是卻也沒曾想過,居然已經風雨飄搖到了這個地步了嗎?
她盯著匯安郡主,最後在匯安郡主點頭的過程中,隻覺得心頭有什麽東西慢慢破碎了。
“這個,柔丫頭應該知道吧?”
匯安郡主看向了權柔。
她再往下說,便是更深的東西了。如今看起來,孔十姑娘是有些接受不了的。安卓
還是叫權柔給解釋一下好了。
權柔也知道匯安郡主的意思,她一隻手拍了拍身邊的孔十姑娘,表示了幾分安慰,然後才接著匯安郡主的話道,“年前嫁出去和親的那位郡主,你知道這件事嗎?”
權柔先問了問孔十姑娘。
孔十姑娘點點頭,“我知道,晉南薛家的二姑娘,”
這點,她還是聽過的。
雖然孔家對她保護的一直很好,但是這種和親大事情,就算孔家的人不說,外頭也會逐漸傳開了的。
“嗯,”權柔見她聽過,說起來也就放心了些,好歹是心底有準備的。“那位被封為郡主送去和親的薛姑娘,也與我是個舊相識。她的婚禮我也去了,在場的人,沒有一個在笑。後頭,她上船離開以後,聽說薛夫人,就是她的生母,當天便投了井。”
孔十姑娘愣住了。
她知道,戰敗和親,是一件非常不好的事情,但是卻從沒想過,會是這麽一件,不好的事情。
這和她心中所想所見,好像差距有些大了。
她一時間不知道自己要怎麽說了。
隻是愣愣的,一雙手還被權柔給握著,隻是那手心裏,卻已經止不住的往外冒著些冷汗了。
她到底還是有些被嚇到了。
權柔安慰道,“都是已經過去的事情了,如今不過是說出來,叫你也能聽聽,你便不用太掛在心上。”
這些事情,對於孔十姑娘來說,定然是個不小的衝擊的。
但是,他遲早有一日也會知道的。
孔十姑娘也逐漸反應過來了,紅了眼眶道,“我都知道……”
如今再怎麽難受,又能怎麽樣嗎?那位被封了郡主送去和親的薛姑娘難道能迴來嗎?那投井的薛夫人還能死而複生嗎?
不能,都不能。
一切都為時已晚。
“所以說,一切,都是勝者的文章。”匯安郡主終於開了口,“你打贏了,一切好說,可是如今,大周羸弱,不僅僅是皇權旁落那麽簡單,周邊的小國家蠢蠢欲動也不是一日兩日了。大周眼下的繁華,還能維持多久?天知道。”
匯安郡主笑了笑,到底沒接著往後說了。
這些話,其實世家大族們心底都很清楚,所以,很多人已經開始尋覓後路了。
這個王朝氣數將盡。誰都不想成為陪葬品,但是,如何選擇一個新的勢力,也是一件費腦子的事情。
一旦一步踏錯了,那後續,便可能是誅九族的大罪過了。
大家都格外的小心,誰都想,再多過一些好日子。
孔家也不例外的。
隻是,聽著孔十姑娘這般問了,權柔也不能全都給她說實話,畢竟,孔十姑娘所接觸的世界和她又是不一樣的,權柔著實沒有必要把這些都告訴她,這樣也不是對她好。
孔十姑娘自然有她自己的路要走,這些事情,大可不必特意對她說了。
但是她又這麽問了,倒是也不能什麽都不說了,權柔便挑了個適中的理由,解釋道,“驚訝是驚訝,但是也不是完全想不到的。樓蘭當年是戰敗了吧?”
她問的是匯安郡主,這些事情,匯安郡主肯定是比他們更清楚的。
孔十姑娘也轉過頭去看著匯安郡主,便瞧見匯安郡主點了點頭,“是,當年樓蘭戰敗,他們的大皇子和樓蘭公主一同來的中原,送求和禮。”
見權柔和孔十姑娘還盯著自己看著,便也曉得他們是對這個感興趣了,匯安郡主笑道,“本來是不想給你們說這些的,難免汙了你們的耳朵。不過,你們如今也大了些,心底是該有點兒數了,給你們說點兒聽聽,也不算什麽。”
這一來,便是要說之前的故事了。
孔十姑娘和權柔兩個立馬都豎起來了耳朵,準備等著匯安郡主講故事了。
匯安郡主見他們都這麽感興趣,也就沒有藏著掖著了。直接道,“當初樓蘭戰敗,他們那邊領戰的三個將軍,也來了京都。不過,是被人砍了頭顱手腳,用紅綢裹著,送來的。負責押送的就是這大皇子。”
孔十姑娘哪裏聽過這些東西,當下便嚇的小臉煞白。
“可是大周不是禮儀之邦嗎?怎麽會,還要人的手腳頭顱?何況,樓蘭也投降了。怎麽還如此……”如此殘忍。
這話,孔十姑娘憋在了心口,有些說不出來的感覺。
她想說大周不會如此殘忍,可是看見權柔和匯安郡主的模樣,這話又怎麽都說不出口了。
她多年以來,看見的,聽見的,難不成,都是假象嗎?
孔十姑娘有些拿不準了。
她覺得心底有些難受,卻不知道應該要說什麽,隻能咬咬嘴唇,然後保持著沉默。
見她這般,權柔也隻能伸手拍了拍她,小聲道,“沒事的。”
匯安郡主卻沒有這般安慰人,“既然你們要聽,這些事情,也該告訴你們的。永遠隻看好的,也不見得是什麽好事情。你們總有一天要麵對這些,與其等最後來揭露,還不如如今就慢慢了解一些。大周早已經不是什麽禮儀之邦了。當年要樓蘭將領的首級手腳,以及樓蘭公主入宮為嬪的事情,如今,也發生在了大周身上。”
這話,像是帶著一些無盡的歎息,叫人聽了,便覺得心底都跟著揪起來。
他們沒辦法去改變這些,甚至沒辦法,去阻止因此受害的人們,隻能在事情發生過後,在眾人看不見的地方,輕聲歎息著。
因為這個世道令人無奈,也因為,皇位上的人,令人無奈。
“郡主是說,”孔十姑娘還有些不可置信。
她知道,如今的大周比不得從前了。但是卻也沒曾想過,居然已經風雨飄搖到了這個地步了嗎?
她盯著匯安郡主,最後在匯安郡主點頭的過程中,隻覺得心頭有什麽東西慢慢破碎了。
“這個,柔丫頭應該知道吧?”
匯安郡主看向了權柔。
她再往下說,便是更深的東西了。如今看起來,孔十姑娘是有些接受不了的。安卓
還是叫權柔給解釋一下好了。
權柔也知道匯安郡主的意思,她一隻手拍了拍身邊的孔十姑娘,表示了幾分安慰,然後才接著匯安郡主的話道,“年前嫁出去和親的那位郡主,你知道這件事嗎?”
權柔先問了問孔十姑娘。
孔十姑娘點點頭,“我知道,晉南薛家的二姑娘,”
這點,她還是聽過的。
雖然孔家對她保護的一直很好,但是這種和親大事情,就算孔家的人不說,外頭也會逐漸傳開了的。
“嗯,”權柔見她聽過,說起來也就放心了些,好歹是心底有準備的。“那位被封為郡主送去和親的薛姑娘,也與我是個舊相識。她的婚禮我也去了,在場的人,沒有一個在笑。後頭,她上船離開以後,聽說薛夫人,就是她的生母,當天便投了井。”
孔十姑娘愣住了。
她知道,戰敗和親,是一件非常不好的事情,但是卻從沒想過,會是這麽一件,不好的事情。
這和她心中所想所見,好像差距有些大了。
她一時間不知道自己要怎麽說了。
隻是愣愣的,一雙手還被權柔給握著,隻是那手心裏,卻已經止不住的往外冒著些冷汗了。
她到底還是有些被嚇到了。
權柔安慰道,“都是已經過去的事情了,如今不過是說出來,叫你也能聽聽,你便不用太掛在心上。”
這些事情,對於孔十姑娘來說,定然是個不小的衝擊的。
但是,他遲早有一日也會知道的。
孔十姑娘也逐漸反應過來了,紅了眼眶道,“我都知道……”
如今再怎麽難受,又能怎麽樣嗎?那位被封了郡主送去和親的薛姑娘難道能迴來嗎?那投井的薛夫人還能死而複生嗎?
不能,都不能。
一切都為時已晚。
“所以說,一切,都是勝者的文章。”匯安郡主終於開了口,“你打贏了,一切好說,可是如今,大周羸弱,不僅僅是皇權旁落那麽簡單,周邊的小國家蠢蠢欲動也不是一日兩日了。大周眼下的繁華,還能維持多久?天知道。”
匯安郡主笑了笑,到底沒接著往後說了。
這些話,其實世家大族們心底都很清楚,所以,很多人已經開始尋覓後路了。
這個王朝氣數將盡。誰都不想成為陪葬品,但是,如何選擇一個新的勢力,也是一件費腦子的事情。
一旦一步踏錯了,那後續,便可能是誅九族的大罪過了。
大家都格外的小心,誰都想,再多過一些好日子。
孔家也不例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