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柔還不知道,自己已經成為了薛夫人和曾夫人兩人口中談論的對象。
她現在正跟著陸十七在聽台上的人咿咿呀呀地唱著,現下唱的五女拜壽的唱段。
權柔瞥著那站在中間唱主段的一個,有些眼熟。她眯著眼睛看了一會兒,招手叫了鴛鴦過來問,“那個,穿百蝶衣的那個,叫什麽?”
朱家班子都是高門大戶裏常常請的,那些主要的唱角鴛鴦也都認得。順著權柔指著的方向看了一下,便說道,“是小梨花,去年才來的新角兒,底子好的很,今年剛被主家收了關門弟子,今兒便唱了主角,該是要捧了。”
能在靖安侯的賀壽宴上唱主角兒的,可都不是一般人。
沒那個金剛鑽,誰敢隨意攬這瓷器活兒?
惹了貴人不高興,那可就不是賠罪的事情了,保不準小命都得沒了。
能讓這個小梨花來唱主角兒,看得出來朱家班子是真的想要讓這孩子撐起班子的將來了。
不過,權柔卻有點奇怪。那個小梨花的身段唱腔,都叫權柔覺得很像那個夢中的戲子。
那個想刺殺江小侯爺的戲子。
“這小梨花是什麽人、怎麽就到了班子裏的?”
鴛鴦也不知道權柔當初做夢這事兒,聽她這時候問起來,便隻當做是聽小梨花唱的好了,所以來了興趣,因此也沒多問,倒是直接把自己都知道的事情都一股腦的說了,“原名沒聽過,隻知道說是不過十三的姑娘。說是凜城那邊逃出來的,家裏人都死絕了。好像聽說原先就是開戲班子的一家子,就她一個,那日去外頭接活兒了,便躲過一劫,一路靠著唱點小段過來的,被朱大家的發現了,便帶迴去了。”
這身世聽起來倒是沒什麽紕漏。
凜城近南疆,去年被突厥強行攻占,當時中央正亂,五王起勢要求清君側。
內憂外患的,這凜城就這麽沒能守住。
蠻夷外族,不會對原先住在凜城裏的百姓手下留情的。
就連凜城原先的府尹都被砍了腦袋掛在城門上示眾。其他的百姓就不用說了,燒殺搶掠,這都是常事兒。
權柔當初也聽過,凜城周圍的商號不得不把那邊的分號都關了。
即便如此,還是有好些商號都受到了不小的衝擊。
聽說小梨花是凜城逃出來的,權柔心下便有些懷疑。
當初權家商號撤號的時候,也廢了不少銀子打點,這小梨花一個小姑娘,去年也就十一二左右,怎麽就能這麽完好無損的從凜城那地方撤出來?
“她,沒什麽別的問題吧?”權柔問了鴛鴦一句。
小梨花實在和夢裏那個戲子太像了,容不得權柔不去問這些。
鴛鴦隻當做是權柔比較好奇,沒有多想便迴答了,“姑娘您看,她的腿腳,說是當年被馬踩斷了,後來朱大家的找了人給治好了,但是還是留下了些毛病,那些武場她都唱不了了,”
權柔便仔仔細細看了一下,小梨花站在那兒是站的筆直的,但是等她開始走過場了,便能瞧出來,那裙擺浮動的有些奇怪,不像是其他的角色那般好看。
“誒,也是可憐人,這腿腳有毛病了,可惜一副好嗓子,不然也不會拖到現在才能登台了。朱大家的也是不忍心看著這小孩兒浪費了天賦,想著捧一捧、總歸也是做了好事兒了。”
都是心善,才會這樣做的。
權柔嗯了一聲,沒再繼續往下問,隻交了鴛鴦道,“我聽她嗓子不錯,一會子叫過來,我問兩句。”
“誒,”覺得人唱的好了,叫過來問問也是常有的事情,鴛鴦倒也不覺得奇怪。
倒是邊上一直沒開口的陸十七看了眼台上的小梨花,又看了眼身邊端茶的權柔,眼睛轉了兩圈,湊到權柔的身邊去,“權姐姐要問什麽?需不需要我幫忙?”
她這突然的開腔把權柔給唬了一跳,“你就不能好好說話?非得這麽悄咪咪的。”
這孩子不嚇死人都不罷休了。
陸十七臉上的笑意明顯,“權姐姐若是那麽容易被嚇到,倒是不是你了。”
這話是實話,不過權柔眼下也沒空和她糾結這些,便直接道,“還能問什麽,不過是聽著喜歡,叫過來說兩句話而已,怎麽,你也喜歡?”
“是嗎?”陸十七眨了眨眼睛,“權姐姐若是有能用得上我的地方,可千萬要給我說才是。”
這孩子突如其來的示好強調叫權柔有些奇怪,轉念一想,便覺得是不是她求王栩的事情已經解決了,所以才這麽高興?不過這也不是權柔能關心的了,她現在隻要能顧好自己都算不錯了。
“你隻要把我之前請你查的都查清楚就是了,”沒什麽比知道過去那段事情更為重要了。
就好像現在,看似每件事情都無關聯,可是仔細一想,這些出現在自己身邊的人,都與她娘親謝韻有關係。
每每想到這個,權柔便開始頭疼起來。
娘親當初到底是經曆了什麽?她又做了些什麽?怎麽會引起那麽多事情。
不論是曾夫人,還是林院判,這些人究竟都和謝韻有過什麽樣的牽扯?
陸十七捂著嘴笑了笑,“放心,我能查到的,便是掘地三尺都給你挖出來。”
權柔看了她一眼,“但願如此。”
兩個人瞧著是在竊竊私語,邊上正和一位夫人說話的匯安郡主看著這倆姑娘,唇邊的笑意濃厚起來。
“瞧著她們,倒是年輕活潑得很,叫我呀,羨慕極了。”那夫人哎呦一聲,“倆人坐在一處,活像對花兒似的!”
這話可謂是說道了匯安郡主心底去,這便笑了,“柔丫頭和小十七確實長得好,性子也好。”
別人一看匯安郡主這麽說,便都趕緊的順著匯安郡主的話,把權柔和陸十七誇的不行。
匯安郡主也受用,“我沒個貼心的棉襖,就得了一個淘氣的。可是卻能有柔丫頭和小十七陪著,倒是也挺好。”
“可不是這麽說的,”有人笑著道,“小侯爺那也是孝順得緊!聽我們家那小子說了,小侯爺今日可是特地為靖安侯尋了壽禮呢!”
。
她現在正跟著陸十七在聽台上的人咿咿呀呀地唱著,現下唱的五女拜壽的唱段。
權柔瞥著那站在中間唱主段的一個,有些眼熟。她眯著眼睛看了一會兒,招手叫了鴛鴦過來問,“那個,穿百蝶衣的那個,叫什麽?”
朱家班子都是高門大戶裏常常請的,那些主要的唱角鴛鴦也都認得。順著權柔指著的方向看了一下,便說道,“是小梨花,去年才來的新角兒,底子好的很,今年剛被主家收了關門弟子,今兒便唱了主角,該是要捧了。”
能在靖安侯的賀壽宴上唱主角兒的,可都不是一般人。
沒那個金剛鑽,誰敢隨意攬這瓷器活兒?
惹了貴人不高興,那可就不是賠罪的事情了,保不準小命都得沒了。
能讓這個小梨花來唱主角兒,看得出來朱家班子是真的想要讓這孩子撐起班子的將來了。
不過,權柔卻有點奇怪。那個小梨花的身段唱腔,都叫權柔覺得很像那個夢中的戲子。
那個想刺殺江小侯爺的戲子。
“這小梨花是什麽人、怎麽就到了班子裏的?”
鴛鴦也不知道權柔當初做夢這事兒,聽她這時候問起來,便隻當做是聽小梨花唱的好了,所以來了興趣,因此也沒多問,倒是直接把自己都知道的事情都一股腦的說了,“原名沒聽過,隻知道說是不過十三的姑娘。說是凜城那邊逃出來的,家裏人都死絕了。好像聽說原先就是開戲班子的一家子,就她一個,那日去外頭接活兒了,便躲過一劫,一路靠著唱點小段過來的,被朱大家的發現了,便帶迴去了。”
這身世聽起來倒是沒什麽紕漏。
凜城近南疆,去年被突厥強行攻占,當時中央正亂,五王起勢要求清君側。
內憂外患的,這凜城就這麽沒能守住。
蠻夷外族,不會對原先住在凜城裏的百姓手下留情的。
就連凜城原先的府尹都被砍了腦袋掛在城門上示眾。其他的百姓就不用說了,燒殺搶掠,這都是常事兒。
權柔當初也聽過,凜城周圍的商號不得不把那邊的分號都關了。
即便如此,還是有好些商號都受到了不小的衝擊。
聽說小梨花是凜城逃出來的,權柔心下便有些懷疑。
當初權家商號撤號的時候,也廢了不少銀子打點,這小梨花一個小姑娘,去年也就十一二左右,怎麽就能這麽完好無損的從凜城那地方撤出來?
“她,沒什麽別的問題吧?”權柔問了鴛鴦一句。
小梨花實在和夢裏那個戲子太像了,容不得權柔不去問這些。
鴛鴦隻當做是權柔比較好奇,沒有多想便迴答了,“姑娘您看,她的腿腳,說是當年被馬踩斷了,後來朱大家的找了人給治好了,但是還是留下了些毛病,那些武場她都唱不了了,”
權柔便仔仔細細看了一下,小梨花站在那兒是站的筆直的,但是等她開始走過場了,便能瞧出來,那裙擺浮動的有些奇怪,不像是其他的角色那般好看。
“誒,也是可憐人,這腿腳有毛病了,可惜一副好嗓子,不然也不會拖到現在才能登台了。朱大家的也是不忍心看著這小孩兒浪費了天賦,想著捧一捧、總歸也是做了好事兒了。”
都是心善,才會這樣做的。
權柔嗯了一聲,沒再繼續往下問,隻交了鴛鴦道,“我聽她嗓子不錯,一會子叫過來,我問兩句。”
“誒,”覺得人唱的好了,叫過來問問也是常有的事情,鴛鴦倒也不覺得奇怪。
倒是邊上一直沒開口的陸十七看了眼台上的小梨花,又看了眼身邊端茶的權柔,眼睛轉了兩圈,湊到權柔的身邊去,“權姐姐要問什麽?需不需要我幫忙?”
她這突然的開腔把權柔給唬了一跳,“你就不能好好說話?非得這麽悄咪咪的。”
這孩子不嚇死人都不罷休了。
陸十七臉上的笑意明顯,“權姐姐若是那麽容易被嚇到,倒是不是你了。”
這話是實話,不過權柔眼下也沒空和她糾結這些,便直接道,“還能問什麽,不過是聽著喜歡,叫過來說兩句話而已,怎麽,你也喜歡?”
“是嗎?”陸十七眨了眨眼睛,“權姐姐若是有能用得上我的地方,可千萬要給我說才是。”
這孩子突如其來的示好強調叫權柔有些奇怪,轉念一想,便覺得是不是她求王栩的事情已經解決了,所以才這麽高興?不過這也不是權柔能關心的了,她現在隻要能顧好自己都算不錯了。
“你隻要把我之前請你查的都查清楚就是了,”沒什麽比知道過去那段事情更為重要了。
就好像現在,看似每件事情都無關聯,可是仔細一想,這些出現在自己身邊的人,都與她娘親謝韻有關係。
每每想到這個,權柔便開始頭疼起來。
娘親當初到底是經曆了什麽?她又做了些什麽?怎麽會引起那麽多事情。
不論是曾夫人,還是林院判,這些人究竟都和謝韻有過什麽樣的牽扯?
陸十七捂著嘴笑了笑,“放心,我能查到的,便是掘地三尺都給你挖出來。”
權柔看了她一眼,“但願如此。”
兩個人瞧著是在竊竊私語,邊上正和一位夫人說話的匯安郡主看著這倆姑娘,唇邊的笑意濃厚起來。
“瞧著她們,倒是年輕活潑得很,叫我呀,羨慕極了。”那夫人哎呦一聲,“倆人坐在一處,活像對花兒似的!”
這話可謂是說道了匯安郡主心底去,這便笑了,“柔丫頭和小十七確實長得好,性子也好。”
別人一看匯安郡主這麽說,便都趕緊的順著匯安郡主的話,把權柔和陸十七誇的不行。
匯安郡主也受用,“我沒個貼心的棉襖,就得了一個淘氣的。可是卻能有柔丫頭和小十七陪著,倒是也挺好。”
“可不是這麽說的,”有人笑著道,“小侯爺那也是孝順得緊!聽我們家那小子說了,小侯爺今日可是特地為靖安侯尋了壽禮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