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織雲原先想著,這布匹價格不貴,周圍幾個村的村民都有買得起的,更別說鎮子上的。她是打算先在鎮上還有周圍幾個鎮子推廣開來,等日後有名氣了,再賣到更多更遠的地方去。
可現在遊商居然直接在府城裏賣了。
這也有一個好處,那家雜貨鋪既然能夠紅紅火火長長久久,那他們的布匹自然能夠在府城揚名,到時候鎮上的布莊想冠上他們的名字也不行了。
“既然如此,那以後便隻交給那家雜貨鋪賣,你覺得如何?”林織雲問道。
遊商笑道:“放到桐州府的雜貨鋪去賣的話,肯定不愁賣的,我看不錯。桐州府除了府城以外,夏城榕城也有類似的雜貨鋪,若是能放到那些地方去賣的話,定能更早地幫嫂夫人揚名。”
林織雲笑道:“夏城榕城的話就太遠了,我們如今這點貨也不好讓遊貨郎跑那麽遠的地方,等日後多攢些再說吧。”
遊商連忙點頭應道:“這是自然,我也隻是有那個想法而已。要去榕城或者夏城的話,隻帶這二三十匹布的,那是又浪費時間又浪費精力了。”
“這迴一共有五十三匹布,其中純色的比較多,暗紋的隻有十匹,提花的八匹,遊貨郎算算。”
其實暗紋也是提花中的一種,不過暗紋一般是雙色或者三色,顏色都比較接近。林織雲為了區分便說暗紋與提花,但她的提花花紋複雜,顏色搭配也更為考究複雜。這些布料上的花紋都是她自己設計的,在無人模仿前便是獨一份的,因此被賣到府城以後價格被炒高了很多。
“還有一件事要跟嫂子說一下,這提花的布料以後恐怕不能八九百文一匹了。”遊商想了想覺得這事還是要跟林織雲說清楚,“川嫂子這提花布花紋在府城裏也是獨一份的,配色也好看,懂行的都知道並不好織,如今價格已經炒到了二兩銀子一匹。雜貨鋪的老板跟我說,這提花布日後他們就賣二兩銀子一匹,願意用一千五百文一匹布的價格收去。”
林織雲心想,這老板也挺黑的,如今就淨賺了五百文。
遊商又道:“我覺得那雜貨鋪的老板也沒說錯,這東西在府城也算稀罕的,川嫂子確實可以適當提高價格。我知道嫂子這布主要是想賣給平頭百姓的,可府城裏的百姓要比我們村裏縣城裏的富裕多了,就算二兩銀子一匹,他們也能咬牙買了。況且這提花的本就難織,嫂子這布原本就是分成三個價位的,如今可以區分得更明顯些。”
“哦?你覺得要如何分得更明顯些?”林織雲好奇。
“這純色的布就繼續按照之前的價格賣,比一般純色的布略便宜些。而暗紋的則跟其他暗紋的一個價格,按照暗紋裏最高的來定。畢竟川嫂子設計出來暗紋也是獨一份的,價格本來就要高點。至於提花的,價格就按雜貨鋪老板說的來。嫂子也可以控製著量,每個月隻出十匹,這樣這筆生意就可以長長久久地做下去,嫂子也不用因為漲價了就覺得虧欠誰,您並沒有多賺啊!”
林織雲略一思索,便點了點頭:“那價格就先按著這個定吧。”
按照遊商的說法,就算她不漲價,府城那邊也會自行將價格炒高。於是讓別人賺這差價,倒不如她自己多賺點。
遊商見林織雲願意漲價,心裏也挺高興。畢竟林織雲這邊漲價了,他也能多賺點。如果林織雲這生意能長長久久地做下去,那他也願意跟著林織雲長長久久地做下去。畢竟林織雲的布是真的好,而沈君川這人也值得他信任。
遊商走後,林織雲就開始思索之後的布要如何織。倘若她要每個月織出十匹提花布的話,那她能紡的線就有限,得讓何氏與沈君瑤多操勞。何氏與沈君瑤雖然願意紡線,但比起紡線他們肯定更喜歡織布,因為這樣能拿到的錢更多。
林織雲想了想,覺得要不找幾個人專門紡線,要不以後就讓沈君瑤和何氏拿分成,這樣便是不能織布,也能賺不少。
不過這事她不好一個人做決定,於是她便在晚飯後將這事跟大家說了。
沈君瑤聽了有些遺憾:“既然紡線的方子不能泄露,那我就繼續紡線好了。”
林織雲聞言有些不好意思,她知道何氏與沈君瑤都是好說話的,隻要她提出來,她們肯定會答應的。可她們越是這樣,她就越不好意思了。
誠然,家人是可以為了家人適當犧牲的。但這個家也不能一直圍繞著她轉,何氏與沈君瑤對她好,她也該對她們好一點才是。
她心裏清楚,雖然暗紋的沈君瑤已經織得很熟練了,沈君瑤現在很想跟她學圖紋複雜配色豐富的提花。
“我知道君瑤是想繼續學織布的,娘親……”
何氏笑道:“我做不來複雜的,對我來說紡紗和織純色的布都行。不過如今織布的人多了,紡紗的卻沒幾個,我繼續紡紗也沒關係。”
林織雲歎道:“我是這樣想的,紡紗的話就教給村裏那些不識字的大娘們如何?讓她們在空餘時間也賺幾個體己錢。我們可以提前將棉花和其他材料混在一起,隻要她們看不出其他材料就行了。”
沈君瑤也覺得這個主意不錯,但又有些擔憂:“可若是被看出了端倪該如何是好?”
沈君川想了想道:“這事交給我就是了,我一定能幫你們辦妥的,這幾日你們先安心紡線織布就行。”
“川子不是還要準備那什麽縣試嗎?弄這個的話會不會太耽誤時間了?”何氏皺眉。
在何氏看來,沈君川如今既然要走科舉之路,那便該好好讀書才對,怎麽能一會兒研究織布機,一會兒研究紡紗機,一會兒又要想著怎麽幫她們弄棉花呢?這本來該是女人做的事情,偏被他一個大男人研究完了。
沈君川笑道:“縣試在明年二月呢,娘放心吧,肯定來得及的。”
沈君川在學堂念了好幾個月的書,將考秀才需要學到的內容都鞏固得差不多了。可他畢竟還沒進過考場,並不確定自己現在考秀才能不能過,但過童生試應該是沒問題的。
再說了,他也不覺得自己研究這個有什麽問題。他畢竟是家中的一份子,家裏人人都在為了讓他過上好日子忙碌著,那他也得盡點心出點力吧?反正研究這個一般也耽誤不了他多少時間,又能夠幫助自己的娘親媳婦小妹,何樂而不為呢?
沈君川說研究就研究,當天晚上就要林織雲把那方子交給他,並且紡線給她看。她們的布成本比外頭的低,卻又更有韌性是因為他們並不隻用棉絮紡線,還摻入了其他東西。平時他們都是在紡線的時候一點點摻入的,因此不敢教外人紡線,想要讓外人發現不了,就得毫無痕跡地將那些東西摻進棉花裏。
“相公真的可以研究出來嗎?如果實在不行的話,我們也不強求,反正賺的錢夠用就好,不需要太多的。”林織雲見沈君川連著幾日沒睡好,又是擔憂又是自責。
沈君川笑道:“放心吧,我既然攬下了這個活,就一定能把事情給你辦好的,你不用擔心,到時候等著多紡些線就行了。”
沈君川花了半個多月的時候做出了一台棉花機,做完之後又去改善了一下現在在用紡紗機。做好這一切之後,他就把餘下的事情都交給張木匠了。畢竟張木匠的人品他是信得過的,這些東西都是他想出來的,隻要他不同意,張木匠並不會給別人做。
“不過這些之前那種紡紗機,還有現在的織布機並沒有什麽不能讓人知道的,要是有人花重金請張叔做,張叔就照做吧,到時候記得分我兩成銀子就行。”沈君川笑道,“好歹家裏三個女人都在賺錢,我也不能一分錢都拿不迴去啊。”
張木匠笑道:“放心放心,你想出來的點子,我拿去賣還能不分你錢嗎?不過這棉花機有什麽奧妙,為什麽不能讓外人知道?我看你做出來的這個棉花機也挺好用的,若是有這個東西,大家弄棉花的時候也方便許多,棉花也不至於像現在這樣貴了。”
說實話,張木匠還是第一次看見棉花機。之前他聽說棉花並不好弄,很多都是鄉下婦人一粒粒剝籽的,或者借用工具。沈君川做出來的這個他雖然還沒見識過,但總覺得會比之前都要方便很多。
沈君川笑道:“內子紡線有獨特的方子,我做的這個棉花機是配合她方子用的。但如果隻是彈棉花的話,這邊這樣修改一下就可以了。”
沈君川說著,畫了一台新的棉花機下來,外在與他給林織雲做的那台並沒有區別,但是內裏有些細節不同。
“如果有人想要棉花機的話,張叔按照這張圖紙上的做就行了,這個是可以賣給別人的。”沈君川笑道。
張木匠如獲至寶,連忙將那張圖紙收了起來。至於林織雲之前的那台棉花機他就沒再問了,畢竟涉及到人家的秘方,他還是有分寸的。
可現在遊商居然直接在府城裏賣了。
這也有一個好處,那家雜貨鋪既然能夠紅紅火火長長久久,那他們的布匹自然能夠在府城揚名,到時候鎮上的布莊想冠上他們的名字也不行了。
“既然如此,那以後便隻交給那家雜貨鋪賣,你覺得如何?”林織雲問道。
遊商笑道:“放到桐州府的雜貨鋪去賣的話,肯定不愁賣的,我看不錯。桐州府除了府城以外,夏城榕城也有類似的雜貨鋪,若是能放到那些地方去賣的話,定能更早地幫嫂夫人揚名。”
林織雲笑道:“夏城榕城的話就太遠了,我們如今這點貨也不好讓遊貨郎跑那麽遠的地方,等日後多攢些再說吧。”
遊商連忙點頭應道:“這是自然,我也隻是有那個想法而已。要去榕城或者夏城的話,隻帶這二三十匹布的,那是又浪費時間又浪費精力了。”
“這迴一共有五十三匹布,其中純色的比較多,暗紋的隻有十匹,提花的八匹,遊貨郎算算。”
其實暗紋也是提花中的一種,不過暗紋一般是雙色或者三色,顏色都比較接近。林織雲為了區分便說暗紋與提花,但她的提花花紋複雜,顏色搭配也更為考究複雜。這些布料上的花紋都是她自己設計的,在無人模仿前便是獨一份的,因此被賣到府城以後價格被炒高了很多。
“還有一件事要跟嫂子說一下,這提花的布料以後恐怕不能八九百文一匹了。”遊商想了想覺得這事還是要跟林織雲說清楚,“川嫂子這提花布花紋在府城裏也是獨一份的,配色也好看,懂行的都知道並不好織,如今價格已經炒到了二兩銀子一匹。雜貨鋪的老板跟我說,這提花布日後他們就賣二兩銀子一匹,願意用一千五百文一匹布的價格收去。”
林織雲心想,這老板也挺黑的,如今就淨賺了五百文。
遊商又道:“我覺得那雜貨鋪的老板也沒說錯,這東西在府城也算稀罕的,川嫂子確實可以適當提高價格。我知道嫂子這布主要是想賣給平頭百姓的,可府城裏的百姓要比我們村裏縣城裏的富裕多了,就算二兩銀子一匹,他們也能咬牙買了。況且這提花的本就難織,嫂子這布原本就是分成三個價位的,如今可以區分得更明顯些。”
“哦?你覺得要如何分得更明顯些?”林織雲好奇。
“這純色的布就繼續按照之前的價格賣,比一般純色的布略便宜些。而暗紋的則跟其他暗紋的一個價格,按照暗紋裏最高的來定。畢竟川嫂子設計出來暗紋也是獨一份的,價格本來就要高點。至於提花的,價格就按雜貨鋪老板說的來。嫂子也可以控製著量,每個月隻出十匹,這樣這筆生意就可以長長久久地做下去,嫂子也不用因為漲價了就覺得虧欠誰,您並沒有多賺啊!”
林織雲略一思索,便點了點頭:“那價格就先按著這個定吧。”
按照遊商的說法,就算她不漲價,府城那邊也會自行將價格炒高。於是讓別人賺這差價,倒不如她自己多賺點。
遊商見林織雲願意漲價,心裏也挺高興。畢竟林織雲這邊漲價了,他也能多賺點。如果林織雲這生意能長長久久地做下去,那他也願意跟著林織雲長長久久地做下去。畢竟林織雲的布是真的好,而沈君川這人也值得他信任。
遊商走後,林織雲就開始思索之後的布要如何織。倘若她要每個月織出十匹提花布的話,那她能紡的線就有限,得讓何氏與沈君瑤多操勞。何氏與沈君瑤雖然願意紡線,但比起紡線他們肯定更喜歡織布,因為這樣能拿到的錢更多。
林織雲想了想,覺得要不找幾個人專門紡線,要不以後就讓沈君瑤和何氏拿分成,這樣便是不能織布,也能賺不少。
不過這事她不好一個人做決定,於是她便在晚飯後將這事跟大家說了。
沈君瑤聽了有些遺憾:“既然紡線的方子不能泄露,那我就繼續紡線好了。”
林織雲聞言有些不好意思,她知道何氏與沈君瑤都是好說話的,隻要她提出來,她們肯定會答應的。可她們越是這樣,她就越不好意思了。
誠然,家人是可以為了家人適當犧牲的。但這個家也不能一直圍繞著她轉,何氏與沈君瑤對她好,她也該對她們好一點才是。
她心裏清楚,雖然暗紋的沈君瑤已經織得很熟練了,沈君瑤現在很想跟她學圖紋複雜配色豐富的提花。
“我知道君瑤是想繼續學織布的,娘親……”
何氏笑道:“我做不來複雜的,對我來說紡紗和織純色的布都行。不過如今織布的人多了,紡紗的卻沒幾個,我繼續紡紗也沒關係。”
林織雲歎道:“我是這樣想的,紡紗的話就教給村裏那些不識字的大娘們如何?讓她們在空餘時間也賺幾個體己錢。我們可以提前將棉花和其他材料混在一起,隻要她們看不出其他材料就行了。”
沈君瑤也覺得這個主意不錯,但又有些擔憂:“可若是被看出了端倪該如何是好?”
沈君川想了想道:“這事交給我就是了,我一定能幫你們辦妥的,這幾日你們先安心紡線織布就行。”
“川子不是還要準備那什麽縣試嗎?弄這個的話會不會太耽誤時間了?”何氏皺眉。
在何氏看來,沈君川如今既然要走科舉之路,那便該好好讀書才對,怎麽能一會兒研究織布機,一會兒研究紡紗機,一會兒又要想著怎麽幫她們弄棉花呢?這本來該是女人做的事情,偏被他一個大男人研究完了。
沈君川笑道:“縣試在明年二月呢,娘放心吧,肯定來得及的。”
沈君川在學堂念了好幾個月的書,將考秀才需要學到的內容都鞏固得差不多了。可他畢竟還沒進過考場,並不確定自己現在考秀才能不能過,但過童生試應該是沒問題的。
再說了,他也不覺得自己研究這個有什麽問題。他畢竟是家中的一份子,家裏人人都在為了讓他過上好日子忙碌著,那他也得盡點心出點力吧?反正研究這個一般也耽誤不了他多少時間,又能夠幫助自己的娘親媳婦小妹,何樂而不為呢?
沈君川說研究就研究,當天晚上就要林織雲把那方子交給他,並且紡線給她看。她們的布成本比外頭的低,卻又更有韌性是因為他們並不隻用棉絮紡線,還摻入了其他東西。平時他們都是在紡線的時候一點點摻入的,因此不敢教外人紡線,想要讓外人發現不了,就得毫無痕跡地將那些東西摻進棉花裏。
“相公真的可以研究出來嗎?如果實在不行的話,我們也不強求,反正賺的錢夠用就好,不需要太多的。”林織雲見沈君川連著幾日沒睡好,又是擔憂又是自責。
沈君川笑道:“放心吧,我既然攬下了這個活,就一定能把事情給你辦好的,你不用擔心,到時候等著多紡些線就行了。”
沈君川花了半個多月的時候做出了一台棉花機,做完之後又去改善了一下現在在用紡紗機。做好這一切之後,他就把餘下的事情都交給張木匠了。畢竟張木匠的人品他是信得過的,這些東西都是他想出來的,隻要他不同意,張木匠並不會給別人做。
“不過這些之前那種紡紗機,還有現在的織布機並沒有什麽不能讓人知道的,要是有人花重金請張叔做,張叔就照做吧,到時候記得分我兩成銀子就行。”沈君川笑道,“好歹家裏三個女人都在賺錢,我也不能一分錢都拿不迴去啊。”
張木匠笑道:“放心放心,你想出來的點子,我拿去賣還能不分你錢嗎?不過這棉花機有什麽奧妙,為什麽不能讓外人知道?我看你做出來的這個棉花機也挺好用的,若是有這個東西,大家弄棉花的時候也方便許多,棉花也不至於像現在這樣貴了。”
說實話,張木匠還是第一次看見棉花機。之前他聽說棉花並不好弄,很多都是鄉下婦人一粒粒剝籽的,或者借用工具。沈君川做出來的這個他雖然還沒見識過,但總覺得會比之前都要方便很多。
沈君川笑道:“內子紡線有獨特的方子,我做的這個棉花機是配合她方子用的。但如果隻是彈棉花的話,這邊這樣修改一下就可以了。”
沈君川說著,畫了一台新的棉花機下來,外在與他給林織雲做的那台並沒有區別,但是內裏有些細節不同。
“如果有人想要棉花機的話,張叔按照這張圖紙上的做就行了,這個是可以賣給別人的。”沈君川笑道。
張木匠如獲至寶,連忙將那張圖紙收了起來。至於林織雲之前的那台棉花機他就沒再問了,畢竟涉及到人家的秘方,他還是有分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