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昭說道:“各國王子都對軍事課程很感興趣。但真正的打仗本領不是隻靠書本的,要有實戰演練才行。因此,恩師隻要對王子們說,讓他們從各自國內帶三千兵馬出來,由學館對他們進行一番實戰野練,這樣,十個國家聚攏過來,就有了三萬兵馬。”


    馮菁歎道:“你的提議,真是匪夷所思!我總覺得好像是在做夢一般,就這麽簡單的一個理由,各國王子就能把兵帶出來嗎?”


    司馬昭笑道:“當然還有其它一些附加原因。西域民族,都是馬背上的民族,在他們的生活方式中,作戰和生產差別不大,因此招集部隊不像中原那麽困難。而每國三千人,數量也不算多,對於這些王子而言,是不成問題的。請相信我的判斷,他們一定非常樂意去做。”


    其實他還有一些理由沒說出來。他作為學生之一,自然與其他王子混得熟絡,他知道這些生活富足的王子之所以屁巔屁巔地趕來學習,至少有一半原因是由於馮菁是一個美貌出眾的漢族姑娘。各國雖然也不乏美女,但與馮菁這樣修煉過*的女子相比,無論是容顏、氣質、談吐、才藝方麵,都顯得遜色。因此,有些王子一到晚上,就彈起東不拉,奏起馬頭琴,用本民族語言對著馮菁住處的窗口大唱情歌。對此,馮菁或許不知道,或許沒當迴事,他不敢妄加猜測,但馮菁有意無意地施展了一些玉女神功,他是看到的,王子們因此對馮菁的武功都很欽佩,沒人敢輕擅其鋒。私下裏,王子們並不管馮菁叫“師傅”,而是戲謔地稱唿她為“女王”,這固然含有一份尊敬,但更主要的因素是,她已被王子們公認為西域第一美女。


    因此,一旦“女王”有了出兵意願,憑著王子們的熱血和互相攀比精神,不會有人甘願落後的。司馬昭已經暗下決心,他今後所出的計謀,一定要深思熟慮,每發必中,對於這次獻計他是有十分把握的。


    馮菁看司馬昭很有把握,於是說道:“好,那我明天就向王子們宣布這一決定,讓他們由各自國內搬兵。隻是你自己沒兵不好辦索性讓你擔任參軍一職吧!”


    “謝恩師!”


    於是,一個月後,西域“十王子”多國部隊成立


    這時,馬超、馬岱、龐德已退入漢中地界,而馬騰則得了重病。起初馬騰到達襄陽之後,馬超就已攻下長安,這種勝利,馬騰自己從來沒取得過,他深知“軍無二主”的意義,軍隊既然交給了兒子,而兒子又強於自己,那麽自己就不能再去幹涉,反而添亂。於是他隻讓馬岱前去幫忙,自己則留在襄陽,從事一些建立拜火教總壇的具體工作。


    誰知,馬超到底不是曹操的對手,半年不到,長安就得而複失,而且一敗塗地!楊華方麵雖然在計謀上也曾幫了馬超一些忙,但畢竟軍隊不相統屬,最終決策人是主將,有時需要當機立斷,無法遠程諮詢。尤其是十萬大軍竟敗於離間計,自相殘殺而亡,令人扼腕長歎!而馬超也因魯莽中計與自家人火拚而喪失了軍中威信,逃到漢中之後,隻剩兩千人跟隨,作為一方割據勢力,算是不存在了。


    這次失敗,使馬騰憂思成疾。他在生病期間,前思後想,終於向楊華表示了將自己勢力歸並於楊華的意願,女兒馬文鶯也正式嫁給楊華。但楊華認為馬騰勢力仍應保持一定的獨立性,這對他們在拜火教中的地位有好處,於是就作了“西涼馬騰加入漢水流域聯合政府”的安排。在這種形式下,軍隊的戰略指揮歸楊華,法律法規統一製定,但有自己的領地可以地方自治。當然,眼下馬騰的地盤都已被曹操和韓遂手下的降曹將領所侵占。


    但韓遂本人也沒落得好下場。他與楊秋帶著兩萬人逃往金城,被曹將夏侯淵緊緊追趕,一路上軍心渙散,士卒散去不少,到了金城之後,與夏侯淵、曹洪等拚死一戰,卻又被擊潰,隻得與楊秋再往涼州逃去。行至路上,總算擺脫了曹軍追兵,韓遂正待鬆一口氣時,不料卻被楊秋請到帳中,刀斧手一擁而上擒住。韓遂驚問其故,楊秋笑道:“曹公已答應委任我為涼州太守,隻等著你的人頭呢!”於是韓遂竟被其部將所殺,壅、涼一帶全都納入曹操勢力。


    這時手下向曹操報告說,馬超等人逃入漢中,而張頜等將也已追擊入境,楊華方麵已經發函,指責違約。


    曹操不由得陷入沉吟。


    賈羽勸道:“數天下英雄人物,唯有楊華不可小看!原本大軍南征之前,就應將其剿滅,結果任其坐大,我們吃了不少虧!眼下我方大獲全勝,正應乘勢奪取漢中,滅其根本,承相還猶豫什麽呢?”


    曹操道:“眼下孫權占了合肥,又攻廣陵,我正要迴師東線抵擋,如果在漢中另啟戰端,隻怕是首尾難顧。”


    賈羽笑道:“孫權雖然來勢洶洶,然而不足為慮。其一,南軍勢強,主要靠著舟楫之利,所謂‘南船北馬’。如今漸入北方,將以馬戰為主,這就舍其長而用其短了!其二,孫權其人,與其父兄相比,多了幾分穩重,卻少了幾分霸氣,所謂‘守成有餘而進取不足’。假如我為孫權設想,在攻下合肥之後,就應趁著長安還在馬超手裏的時候,使用奇兵穿插於壽春和汝南之間,直撲許都,那樣一來攻其必救,我們不得不迴師許都,窮於應付,恐怕也就天下大亂了!可他卻不敢行險,反而主力東移,去攻擊廣陵這樣的無關緊要之地,隻求‘齊頭並進’,貌似穩重,其實卻是沒有把握天下大勢,坐失良機!這樣的人,隻需派些長於守衛的將領前去抵擋便可。”


    曹操歎道:“還好文和沒有去幫紫須兒,不然我就痛失一臂了!你覺得東南一線派誰去抵擋為妥?”賈羽道:“可以讓曹子孝前去;同時我再向承相舉薦一人,那就是弋陽太守田豫,雖然年輕卻有大才。有此二人,令其步步為營,應當可以抵擋一段時間。等這裏事畢,再東向征討不遲。”


    曹操道:“你是勸我務必要向楊華動手了,可與他作戰隻怕難以速勝”


    賈羽道:“不必急於求成,隻需攻占漢中即可。眼下楊華主力均在襄、樊,另一支部隊去了西域,上庸隻有七千人,張魯部隊主力正在梓潼,漢中也不過幾千人留守,這都是由於他們想不到馬超會迅速失敗所致,而承相大軍正好都已集中在附近,錯過此時,以後就沒有這麽恰當的機會了。而如果占領了漢中,就切斷了楊華各部之間的相互聯係,必然使他分崩離析。”


    於是曹操命人寫了一道檄文,指責楊華窩藏反賊馬騰父子及其部將,如果拒不交出,則將大軍進剿漢中,雲雲。


    楊華知道這不過是官樣文章,他交不交出,大軍都是要來的,於是一笑了之。但聽說曹操把這檄文廣為散發,以造聲勢,楊華想了想,就也搞了個檄文,讓偵察部隊廣為散發。以往的檄文不過是互相罵戰,楊華的檄文卻是別出心裁,獲得社會各界的廣泛讚同。


    原來,楊華所發的檄文標題竟是《關於戰爭規範的幾點建議》,其文大致如下:


    “上天本有好生之德,然而自古以來,世人便有黑白之分,執政亦有仁暴之別,往往相持不下。戰爭本為政治的繼續,由於政治衝突不可避免,今為正義,不得不奮起一戰!


    然而大家都是同一民族,炎黃子孫,豈可因一己之私而殺人無數,置天下百姓於不顧?《老子》說:‘高以下為基,貴以賤為本。’天下者,百姓之天下;英雄者,百姓之所養,亦為百姓之仰賴!因此,期望交戰雙方,凡稱得上英雄者,遵守以下規則,如此則天下幸甚:


    1.不濫殺無辜;


    2.不*搶劫;


    3.不裹挾民眾;


    4.不焚燒城市;


    5.不虐待戰俘;


    6.不毀滅經濟。


    凡此六點,誰有違犯,則為華夏民族之罪人,天下共討之!”


    這一篇檄文,通過偵察部隊廣為宣傳,博得各地士子們的極大反響,百姓也多有所聞,其附加作用是楊華在全國的名聲大噪。


    楊華這一著先聲奪人,曹操不得不作出姿態,表示自己並不反對,並向部隊三令五申,才開始進軍漢中。他兵分兩路,由夏侯淵等領偏師入散關,自己與眾將率大軍入斜穀,兩路兵馬呈鉗形攻勢,向漢中殺來。


    楊華目前十分注重的是襄陽的經濟,隻要襄陽兩年不受攻擊,就能取得較大的經濟利益。當然漢中也不能丟給人家的,那裏確實是個戰略要地,牽一發而動全身。但他目前還暫時不想把主力由襄陽撤迴。他決定先節節抵抗,但不硬拚,等最後敵軍到了漢中城下再行決戰。


    這時馮菁給他傳來西域軍隊的作戰意圖,令他十分高興。曹操必然想不到在他側後會有一支兵馬殺來,必要的時候這支兵馬會起決定性的作用!但這支兵馬的性質和戰鬥力他都不很清楚,因此他沒有明確指示該怎麽行動,隻是讓馮菁相機行事,同時建議在北地郡的袁尚部隊向安定靠攏,以作策應。


    馮菁此時的“十王子”多國部隊已經準備好了,並且經過了初步的互相配合訓練。她決定大軍開拔。十王子每人三千,共計三萬部隊,加上馮菁自己帶出了一個師作為近衛部隊,總計三萬三千人馬。她留了七千部隊在西域長史府,包括三千屯田部隊和四千機動部隊,由張遼留守西域。


    隨馮菁出征的有軍師徐庶,參軍司馬昭,十王子分別為各自部隊的師長,徐晃為近衛師的師長。


    部隊開向河西走廊,經過敦煌、酒泉、都無人把守,想必是新上任的涼州太守楊秋還來不及去管理。這裏原先是馬騰管轄,馮菁和司馬昭直接找到地方官員,說明馬騰已加入我方聯合政府,今後要向聯合政府負責,同時對該官員勉勵一番,政權就算是接管過來了。


    直至張掖,才遇到對方的守軍。當地百姓常道:“金張掖,銀武威”,形容這一帶是涼州極為富饒的地方,糧產豐富。因而也得到楊秋重視,立即派來了守軍。


    由於楊秋防守的重點是在武威,因而張掖隻有五千兵馬防守。如果強攻,固然多半可以拿下,但是必定會有傷亡,而且還要防備武威方麵的援軍。


    馮菁覺得,這第一戰最好是大獲全勝,又傷亡極小,才能給十王子以極大的振奮,使他們今後心服,因此決定智取。


    她招集軍事會議,徐庶獻計道:“我們的目的是張掖和武威一起拿下,可以采取圍點打援的戰法。張掖兵少,我們圍得他急,卻不立即攻下,他必然向武威求救,等武威的援軍出來,我們主力卻在半道上埋伏,吃掉武威的援軍。這樣一來,兩處地方就都好打了。”


    馮菁正要誇讚一番,司馬昭卻接過來說道:“這一計後麵可以接個連環計。那就是我們打掉武威的援軍之後,可以廣造聲勢,使張掖守軍知道後援斷絕而極度恐慌,這時再用圍三缺一的戰術攻城,他們必定棄城逃跑,我們卻在他們逃跑的路上再次埋伏,將他們殲滅。”


    馮菁讚道:“不錯!這樣一來就免得硬行攻城了,果然好計。”


    徐庶卻又接過說道:“該計後麵還可以再接一計。那就是張掖逃跑出來的守軍已是惶恐萬狀,被我們埋伏包圍之後,我們多采用勸降手段,必然可以獲得不少生俘,然後便用這些俘虜,夜間去到武威城下,謊稱是張掖棄城而逃的敗軍,賺開城門,大軍趁機殺入,這樣輕易之間又能取得武威城。”


    馮菁看看徐庶,再看看眼前的司馬昭,笑道:“你們兩人怎麽配合得那麽默契?難道真是英雄所見略同?”


    徐庶歎道:“其實子上的才學當不在我之下”司馬昭連忙掩飾道:“那應該是‘有其師必有其徒’啊,嗬嗬!”


    馮菁笑道:“兩位都是智計百出的高手!那麽我們就依計行事吧!”


    於是,馮菁讓徐庶帶領四位王子在張掖佯作攻城之勢,自己與徐晃、司馬昭領著其餘六位王子的部隊,埋伏在武威方麵的來路上,並放出偵騎查探。若幹天之後,果然武威方麵援軍趕來,隻可惜不是楊秋親自帶隊,隻是一名副將。


    時值夏季來臨,草深林密。敵軍部隊絲毫沒有發覺,正要匆匆而過,兩側伏兵突然殺出,前後也有兵馬攔截,五千敵軍被分割成好幾段,頓時陷入混亂之中。這次包圍敵人的部隊,總共有四倍於敵的人馬,所采用的西域部隊多為突騎兵,極善於馬上騎射,楊秋部隊則屬於重騎兵類,有一定的防護力,但由於是突然的埋伏,其護甲功能沒有得到充分發揮,一時之間倒下一大片。等他們醒悟過來的時候,圍在四周的兵馬已越來越多,而他們又被分割成好幾塊,無法互相支援,終至全軍覆沒,僅有幾百人逃脫。


    馮菁下令將擒獲的一些敵軍士兵押到張掖城下喊話,讓城中知道援軍已經被殲。城中守軍果然恐慌,當天夜裏便突出東門,棄城向武威逃去。誰知在夜色朦朧之中,卻被一種陣法圍住,直轉得筋疲力盡也沒衝出去,在周圍一片“降者免死”的唿聲中,約有三千多人放下武器投降,餘者也大都被生擒。


    再說武威城中,楊秋派出去支援張掖的部隊隻有幾百人逃迴,他立時感到不妙,眼下城中隻剩得五千餘人,顯然不夠,於是急忙派人騎快馬向曹操求派增援部隊。


    這天夜裏,忽然城外人聲嘈雜,說是張掖失守,部隊撤迴。楊秋一問之下,果然是自家的張掖部隊,於是不疑有它,開城門放了進來,誰知這些人發一聲喊,立即占領城門,並向守城部隊殺去,而城外兵馬也趁機源源不斷而入,楊秋哪裏抵擋得住?戰鬥一直打到天明,楊秋本人失手被擒。


    他被帶到馮菁麵前時,自知大勢已去,開口便說願降。馮菁本來準備答應他,但徐庶喝道:“此人殺害舊主,反覆無常,留他不得!”喝令推出斬首!


    於是楊秋終於被殺,而涼州至此落入馮菁部隊手中。


    當楊秋被擒之前送出的消息終於到達曹操手中之時,馮菁所率領的多國部隊已經勢如破竹,傳檄而定西平,趁勢又占了金城。說起來,這次還是馮菁初次領兵作戰呢!不過有徐庶、司馬昭兩大軍師的扶助,她對自己取得的成績非常滿意。隻不過輪到曹操可就大為吃驚了。


    **********************************************************************


    本作者另一篇架空曆史小說《再世風liu》,請大家捧捧場!應該還是很有意思的。


    收錄的所有作品均由熱心網友免費上傳分享!</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誌X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雨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雨峰並收藏三國誌X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