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雲漸漸緩過勁兒來,喃喃地念叨了兩句:
“小兵過河,小兵過河……”
這四個字仿佛是一句咒語,給了她莫名的力量。
她款款向雲姑姑施了一禮,輕聲說道:
“多謝姑姑教誨,奴婢記下了。”
瞧著神情陡變的翠雲,雲姑姑不由得皺起了頭。
隨即,她又展顏一笑,輕輕拍了拍翠雲的胳膊說道:
“好了,沒事了。快迴去吧。小心,別讓人瞧見了。”
“是。”翠雲輕施一禮,悄然從後門離開。
雲姑姑出神地望著她的背影,怔了片刻,才輕歎一聲,往正殿走去。
她走得很慢,每一步都仿佛無比費力。
她也不是生來就這般惡毒,她也曾經滿心陽光,憧憬著美好的未來。
可是現在,她憧憬的未來已經成了一捧黃土。
翠雲讓她想起了曾經的自己,不,她曾經比翠雲要單純善良的多。
然而現在的她,卻早已成了一個鐵石心腸的人。
隻要能夠保全自己,就算讓她殺多少人她都不在乎。
隻要踏出了第一步,就永遠也迴不了頭。
殺一個人是死,殺兩個人也是死,既然結果已經沒有差別了,那麽她也就不在乎了。
人們常說,知錯就改善莫大焉。
可是有些錯誤,一旦犯下,便永遠也無法改正。
畢竟,沒有人能夠讓死人複活。
兇手,隻能一輩子背負著他殘害的人命活下去。
一輩子,充滿悔恨、恐懼地活下去。
雲姑姑麵沉似水地走迴正殿,發現正殿裏隻剩下皇太後一人。
“你剛才去哪兒了?怎麽才迴來?”皇太後仿佛毫不在意地問道。
雲姑姑將剛才翠雲來這裏的事情說了一遍。
“蠢才,這麽點兒事情都辦不好!唉,我真是看錯了人!”
皇太後拍著椅子扶手嗔道,思忖片刻又問道:
“你知道他們將月牙兒的屍體扔在哪兒了嗎?”
“之前說好,扔在禦花園南角那個廢棄的枯井裏。”
皇太後默默地點點頭,雲姑姑瞧見她似乎咋思索著什麽,於是追問了一句:
“是不是把那個地方封起來?或者,挪個地方?”
“人多眼雜,先不管它,反正跟咱們也扯不上任何關係。
不過……這聖上究竟對安嬪有沒有點兒意思啊?”
皇太後這話仿佛是在問雲姑姑,又仿佛是自言自語。
雲姑姑上前斟茶,輕聲說道:
“奴婢瞧著聖上還是滿意的,隻是與對那野丫頭的熱情比起來,那便是天壤之別了。”
皇太後長長地歎了口氣:
“那個小妖精,今兒你也瞧見了,她耍的那套把戲,瞧著可不像是普通人啊。”
“莫非,真是個狐狸精?要不,咱們請法師來……”
雲姑姑露出恍然的神情,慌忙提議。
皇太後擺了擺手,淡淡地說道:
“不,先別動,聽聞今日收到了博托國的和親書。
如果聖上不肯和親,他們就要聯合賓西部族攻打我國。
這個時候,咱也別給他添堵,先看看他作何打算吧。
如果,他真是個為了兒女情長就能放棄江山的皇帝……
那還真是讓人頭疼啊……”
皇太後長歎一聲站起身,緩緩走到了門旁,抬頭望了一眼天上的明月。
一時感懷,不由得喃喃念道:
“空將漢月出宮門,憶君清淚如鉛水。
衰蘭送客鹹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最後的四句詩摘抄自唐朝的詩鬼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李賀的詩奇詭精絕,大概就是太過用心了,英年早逝啊。最早喜歡上李賀是因為他的《馬詩》,每一首都讓人覺得形象生動。其中一首“催榜渡烏江,神騅泣向風。君王今解劍,何處逐英雄?”當即就淚目了。
(本章完)
“小兵過河,小兵過河……”
這四個字仿佛是一句咒語,給了她莫名的力量。
她款款向雲姑姑施了一禮,輕聲說道:
“多謝姑姑教誨,奴婢記下了。”
瞧著神情陡變的翠雲,雲姑姑不由得皺起了頭。
隨即,她又展顏一笑,輕輕拍了拍翠雲的胳膊說道:
“好了,沒事了。快迴去吧。小心,別讓人瞧見了。”
“是。”翠雲輕施一禮,悄然從後門離開。
雲姑姑出神地望著她的背影,怔了片刻,才輕歎一聲,往正殿走去。
她走得很慢,每一步都仿佛無比費力。
她也不是生來就這般惡毒,她也曾經滿心陽光,憧憬著美好的未來。
可是現在,她憧憬的未來已經成了一捧黃土。
翠雲讓她想起了曾經的自己,不,她曾經比翠雲要單純善良的多。
然而現在的她,卻早已成了一個鐵石心腸的人。
隻要能夠保全自己,就算讓她殺多少人她都不在乎。
隻要踏出了第一步,就永遠也迴不了頭。
殺一個人是死,殺兩個人也是死,既然結果已經沒有差別了,那麽她也就不在乎了。
人們常說,知錯就改善莫大焉。
可是有些錯誤,一旦犯下,便永遠也無法改正。
畢竟,沒有人能夠讓死人複活。
兇手,隻能一輩子背負著他殘害的人命活下去。
一輩子,充滿悔恨、恐懼地活下去。
雲姑姑麵沉似水地走迴正殿,發現正殿裏隻剩下皇太後一人。
“你剛才去哪兒了?怎麽才迴來?”皇太後仿佛毫不在意地問道。
雲姑姑將剛才翠雲來這裏的事情說了一遍。
“蠢才,這麽點兒事情都辦不好!唉,我真是看錯了人!”
皇太後拍著椅子扶手嗔道,思忖片刻又問道:
“你知道他們將月牙兒的屍體扔在哪兒了嗎?”
“之前說好,扔在禦花園南角那個廢棄的枯井裏。”
皇太後默默地點點頭,雲姑姑瞧見她似乎咋思索著什麽,於是追問了一句:
“是不是把那個地方封起來?或者,挪個地方?”
“人多眼雜,先不管它,反正跟咱們也扯不上任何關係。
不過……這聖上究竟對安嬪有沒有點兒意思啊?”
皇太後這話仿佛是在問雲姑姑,又仿佛是自言自語。
雲姑姑上前斟茶,輕聲說道:
“奴婢瞧著聖上還是滿意的,隻是與對那野丫頭的熱情比起來,那便是天壤之別了。”
皇太後長長地歎了口氣:
“那個小妖精,今兒你也瞧見了,她耍的那套把戲,瞧著可不像是普通人啊。”
“莫非,真是個狐狸精?要不,咱們請法師來……”
雲姑姑露出恍然的神情,慌忙提議。
皇太後擺了擺手,淡淡地說道:
“不,先別動,聽聞今日收到了博托國的和親書。
如果聖上不肯和親,他們就要聯合賓西部族攻打我國。
這個時候,咱也別給他添堵,先看看他作何打算吧。
如果,他真是個為了兒女情長就能放棄江山的皇帝……
那還真是讓人頭疼啊……”
皇太後長歎一聲站起身,緩緩走到了門旁,抬頭望了一眼天上的明月。
一時感懷,不由得喃喃念道:
“空將漢月出宮門,憶君清淚如鉛水。
衰蘭送客鹹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最後的四句詩摘抄自唐朝的詩鬼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李賀的詩奇詭精絕,大概就是太過用心了,英年早逝啊。最早喜歡上李賀是因為他的《馬詩》,每一首都讓人覺得形象生動。其中一首“催榜渡烏江,神騅泣向風。君王今解劍,何處逐英雄?”當即就淚目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