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外裕京一處閑置的民房中,唐圓欣喜地舉著手裏的龍形玉佩,借著月光細細欣賞。


    這件玉佩雕刻成了一條騰龍,玉質的騰龍栩栩如生,龍爪下的雲紋形若如意,綿綿不斷,意為如意長久,這條龍巧奪天工,玉的材質更是極品。上好的羊脂玉,玉質細膩,潔白無瑕,顯得晶瑩剔透。


    唐圓將那玉佩掛在身上,四周微薄的靈氣頓時向著她湧來,唐圓喜得牙不見眼:這怎麽也是個中階法器了吧!


    修仙界中的法寶可分為法器、靈器、法寶、靈寶、通天靈寶、仙器等幾個級別,每個級別又分為下品、中品、上品、極品,山道子隻見過法器、靈器和法寶,法寶以上的都隻是聽說。


    煉氣期包括一些剛入築基期的修士使用的是法器,就像山道子留下的金劍就是一把高階法器。然而,並不是說法器越高階越好。


    法器級別越高需要的靈力就越高,唐圓現在的靈力隻能禦使那把金劍一次,這還是她功法特殊,比其他修士靈力更加渾厚的結果。


    以唐圓的修為,更適合使用低階、中階法器。


    其實,唐圓低估了這塊龍形玉佩,這是趙國皇室傳下來的傳家寶,比玉璽也差不了多少了。而趙國皇室祖上出過一位高階修士,留下了這塊玉佩和其他法器。這塊玉佩能凝聚靈力,是一件高階法器,這是那位修士特意針對凡人界匱乏的靈氣留下的,就是怕出現了有靈根的後代,卻被匱乏的靈氣耽誤了,如今倒是便宜了唐圓。


    ……


    迴到自己宮裏的二皇子習慣性地伸手去把玩腰間的玉佩,結果卻摸了個空,他臉色大變,他在腰間仔細尋找了一番,仍不見玉佩蹤影,忙喚來自己的心腹,叮囑他暗地裏前去冷宮尋找。


    然而二皇子的心腹在冷宮挖地三尺都沒找到,後來又找到當時在場的人,挨個搜身,仍然未見玉佩蹤影。


    二皇子聽後頹廢地坐到椅子上,突然他靈光一閃,想起來那宮女在自己腰間拽的那一下,“一定是那女賊子!”二皇子拍案而起!


    他有意在全國發布通緝令,隻是他隻是個皇子,還沒那麽大的權利,隻好去求見皇帝了。再者說那塊玉佩是趙國祖傳的寶物,丟失了玉佩可是大罪!


    禦書房正殿。


    皇帝聽完二皇子所言,重重地歎了口氣,二皇子跪在大殿中頭垂的更低了。


    “這是我趙國的命啊!也該是時候讓你知道了。”皇帝有些心灰意冷,他把二皇子叫起來,示意他跟上自己,來到了自己的寢宮。


    皇帝清空了服侍的下人們,自己親自動手移開了靠牆的一個書架,二皇子忙上前幫他把書架移走。


    然後皇帝又走到一個放置宮燈的龍形架子上,按住了龍眼,隻見剛剛擺放書架的牆上出現了一個門!


    若是唐圓在這裏,一定會大唿“真不愧是五公主親爹,連機關都差不多”!


    二皇子見到這一幕,神情沒有任何改變,這令皇帝十分欣慰,丟失玉佩的鬱氣倒也散去一分,至少借這件事,二皇子表現出來的種種特質都是一個合格的繼任者。


    皇帝帶頭走入那個小門中,二皇子跟了上去。


    門後的通道裏鑲嵌著照明用的夜明珠,照得通道內亮如白晝。皇帝走了三步後,停下來將手裏一把鑰匙插在了牆壁上一處不顯眼的孔洞裏,二皇子隱約聽到牆壁後麵有機關轉動的聲音,心知這就是密室機關了,他亦步亦趨地跟在皇帝後麵,不敢亂動一分一毫。


    最終,皇帝領著二皇子進了一個密室中。這個密室中簡簡單單的,隻有牆上一幅人像和人像下麵的供桌。


    畫中人身材頎長,麵如冠玉,一雙上挑的丹鳳眼與二皇子極像,他身著一件青衫,手裏提著一把寶劍,似乎要淩風而起一樣。


    畫像前麵擺著一個黃銅香爐,裏麵滿滿的香灰,想必是常有人進香的緣故。


    皇帝先是上前敬了一炷香給那畫像中的人,然後轉身命二皇子跪下,二皇子幹脆利落地跪了下來。


    皇帝這才慢慢地將趙國的發家史說出來。


    正如史書中記載的那般,五百年前趙國皇室不過是如今趙國北方的一個小家族,後來推翻了前朝皇帝才有了趙國。


    然而,人們不知道的是,謝家的崛起都是因為一個人,那便是畫像中的謝老祖謝兵!謝兵年輕的時候無意間找到一處上古修士的遺跡,走上了仙途,並靠著那位修士留下的寶物打破虛空離開了此界。(.imianhuatang.info無彈窗廣告)


    而謝家正是靠著那位仙人一步步變強,最後推翻了前朝建立了趙國。


    趙國建立後,謝兵就放心地飛升到了上界,臨飛升之前,他特意留下四件寶物,一件是那位先祖留下的修煉功法,一件可以測修仙資質的玉盤,一件是那塊龍形玉佩,最後一件就是那副畫像前的香爐了。


    修煉功法和玉盤都已經在後來與其他國家的戰爭中丟失了,隻留下了龍形玉佩和那個香爐。


    玉佩是輔助修煉的,香爐則是在謝氏皇陵裏點燃特殊的香,便可以可聯係到祖先,將修煉有成的謝氏後人接到修仙界。


    謝氏在當初先祖飛升的地方建了一座皇陵,世代守護。而這裏便是當初先祖飛升的地方,也是通往上界的地方。


    可惜,自從前兩者丟了以後,謝氏就絕了出現修仙者的可能,如今連龍形玉佩也丟失了,隻餘下一個香爐了。


    皇帝講完以後,愛惜地擦拭著香爐。


    二皇子聽後,二話不說,哐哐就是三個響頭,他目光堅毅地對著皇帝道:“孩兒願意前去皇陵聯係先祖將功補過!”如果謝氏先祖還在的話,定然不會看著謝氏絕了修仙的可能的!


    皇帝轉過頭,問道:“你覺得先祖如今還在?”


    二皇子一雙丹鳳眼發出懾人的光芒:“修仙者壽命動輒便是百年計,想必以先祖的資質,定然不會隻有五百年壽命!”他並沒有把話說滿,若是能聯係上固然是好的,不能也沒什麽損失。而且,他隱隱有種僥幸心理,萬一自己有靈根呢?當個仙人可比當百年的人間帝王有吸引力多了。


    皇帝沉吟了半刻,揮手讓二皇子退下:“讓我仔細想想。”


    ……


    第二天,畫著唐圓頭像的通緝令貼滿了裕京的大街小巷,還有朝廷派出的專使拿著唐圓的頭像發往趙國各地。


    一個小和尚好奇地看著貼在城牆上的頭像,三個血紅的大字“通緝令”,附上一張紮著雙丫髻的少女頭像,頭像下麵白布黑字寫著“案犯唐柯年十三,打家劫舍、殺人越貨無惡不作,今十萬兩白銀緝拿歸案!”


    一個穿著官服的官差站在一塊大石頭上,手裏拎著個銅鑼,敲一下就大聲地把通緝令念一遍,方便那些不識字的群眾充分了解這個通緝犯的窮兇極惡。


    小和尚身邊一個滿頭銀發的老嫗搖了搖頭:“現在真是世風日下,人心不古啊!想當年我老婆子十八了才敢拿刀砍人,這小姑娘才十三就做出這麽罄竹難書的事來!”說完,那老嫗敲敲自己的背,拄著拐杖走遠了。


    小和尚手持銅缽,充滿敬畏地目送那老嫗走遠。


    然後,小和尚又重新看向那畫像中的人,隻見那畫像裏的少女大眼小嘴鉤子鼻,嘴角兩個米粒大小的黑痣。


    他也搖搖頭念了聲佛號:“阿彌陀佛!”實在把貧僧畫得太醜了,那明明是兩個小梨渦!


    原來這小和尚正是唐圓,那一日逃出宮以後,她本來想隨便打劫個路人,喬裝打扮一番再出城的,誰知等了半天隻遇到個小和尚,她隻好把頭發剃了當個和尚了,如今她法號圓通。


    不過,這一招也算歪打正著,幾乎一夜之間,裕京就全城戒嚴了。


    如今街上多了不少官差,看到一個年齡差不多的少女就拉住比對畫像,連麵貌姣好的少年都不放過。


    那小和尚摸了摸自己的光頭,大搖大擺地往城門口走去。果然,一到門口她就被門衛攔住了。


    “站住!把通關文碟拿出來!”門衛攔住了唐圓。


    “阿彌陀佛,貧僧有禮了!”唐圓一手持銅缽,一手行了個單手合十禮。


    門衛忙雙手合十迴禮,趙國並沒有國教,但是佛教盛行,人們對和尚十分敬重。


    唐圓也不廢話,從隨身帶著的褐色布袋裏拿出一卷綾素來,那門衛接過打開仔細查看了一番,又雙手奉還給唐圓:“原來是圓通大師,失敬失敬!”


    原來那卷綾素是一份戒牒,戒牒上寫明了所度僧尼的法名、俗名、身份、、籍貫、年齡、所住或請住持寺院、所誦經典、師名等,並有祠部的批文,簽署日期和官署署名等。僧尼有了度牒,便取得了合法的身份,留居本寺或行遊他方都不被為難,可獲免賦稅和勞役、兵役等義務,得到官府的保護,這戒牒就是和尚的護身符。


    唐圓接過綾素以後,又行了個禮,不急不緩地出了城。


    ……


    唐圓出城後,裕京某處民居內。


    一個十分清秀的小和尚穿著素白的寢衣哆哆嗦嗦地躲在牆角,一個虎背熊腰的女人掐著腰,囂張地笑道:“老娘管你是誰,既然是我們家虎妞撿迴來的,那就是我們家的人了,你以後就是我們家虎妞的壓寨夫君了。”接著就安利當了她們家虎妞的壓寨夫君有多少好處多少福利,直說的口幹舌燥。


    那女人說完見那小和尚還躲在牆角打哆嗦,不耐煩地一把拎著他的後領,像拎一隻小雞仔兒一樣拎練起來,不滿地吼道:“不是我自誇,我家虎妞長得貌美如花,淑慧賢良,可是河東獅子嶺上一朵花,上山煮得好飯生的了娃,下山提起大刀……”


    “娘,別鬧了!外婆迴來啦!”這時一個十一二歲大小的女孩推開門,一蹦一跳地跑了過來。


    緊跟著,一個滿頭銀發的老嫗拄著拐杖走進門來,她長相和藹可親,正如那些常年吃齋念佛的女施主一樣。


    小和尚滿懷希冀地看向那老嫗。


    老嫗笑眯眯地走過來,拍了拍小和尚的光頭,滿意地道:“這就是虎妞撿的那個小相公?”說完拍了拍小和尚的光頭,發出清脆的“啪啪聲”,又道:“還不錯,養兩年這頭發就長出來就更好看了!”


    那喚作虎妞的少女亦是滿意地看著小和尚,大大的眼睛毫不羞澀地上下打量著自己的戰利品。


    被虎視眈眈的小和尚飆淚:山下的女人是老虎,師傅救命!


    皇宮天牢內,被二皇子忘到腦後的和尚、道士們具關在此處。


    其中一個上了年紀的胖和尚捶胸頓足:早知道是進來吃牢飯的,貧僧還不如忍兩年寺裏的豬食!隻是可憐了宮外我剛騙來的小徒弟啊,還沒帶迴寺裏給主持師兄顯擺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無良女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良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良薑並收藏無良女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