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龍女夢欺白王,天竺拜請大聖
龍族:從西遊記歸來的路明非 作者:水田居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詩曰:
都說人定可勝天,人算怎可比天算。
如履薄冰徒籌謀,行差踏錯舉步艱。
全為一線生機搏,難免欺心遭誆騙。
蒙在鼓中不知情,被人出賣還數錢。
卻說那龍女口銜明璫,被明非招雷劈下,雙雙墜在水中。
正此生死存亡之際,她哇一口將腹中畫戟吐出,趁明非左眼未複,法眼不明,就趁亂使了個“金蟬脫殼”之法,忍痛舍了龍軀,將真魂脫出。
那明璫也被雷劈個半死,奄奄一息,她便順勢附身,奪了行動之權,往下猛紮入水,借水氣掩住身形。
雖如此,卻不敢輕舉妄動。如今她已是強弩之末,法力枯竭,但一有逃竄之舉,必被明非察覺,到時神仙難救。
隻好一動不動,隨波逐流,暗自思忖道:“我本欲徐徐圖之,卻料不得師弟這個變數。事到如今,便隻有將謀劃提前,是生是死,全在此一舉了。”
這龍女想罷,即調起僅存法力,於自身施了個“嫁夢”之法。前番有言,這龍女殘蛻當年被黑王拾去,造就白王。今有這“嫁夢”之法,便將她二人同陷在一片幻夢之中。
卻說那白王僥幸脫身,依水潛淵,徑往高天原而來。
半路上,隻見得那許多屍守被凍在冰層之內,尚不知為何,卻怕明非追趕,不敢久留,隻顧下行。
須臾到了高天原裏,來在城中高塔,果見屍守皆無,被殺了個罄淨。
她心中焦急萬分,知明非必要索戰,如今路鳴澤屍身已無,單憑自身斷不是對手。思來想去,也無必勝之法,慌得她在塔中滴溜溜亂轉。
正此時,忽然眼前一花,即見一人端坐蓮花台上,身後佛光普照,大放舍利之光,正是那龍女當麵。
此時龍女模樣自不同尋常,全無衰敗之態,好便似天女降世,菩薩下凡,端莊雍容,聖潔祥瑞。
那白王見了,慌忙下拜,行禮已畢,就道:“弟子遭仇家追殺,還請師父搭救。”
這龍女笑道:“我正為此事而來。”
那白王真如同久旱逢甘露,歡喜道:“師父大恩大德,弟子沒齒難忘。前番弟子脫困青銅城,得師父指點迷津,傳我長生之法,尚自感激不盡。幾日前,又得師父搭救。唉,真不知該如何答謝。”
這龍女笑道:“你我師徒有緣,何言謝字?為師問你,所應用之物,可準備妥當?”
那白王一怔,旋即道:“已妥當了。”
這龍女聽了,說道:“這般說來,此難已解。”
那白王不明就裏,問道:“還請師父指點。”
龍女笑道:“按我授你之法,得了長生之體。還怕那路明非麽?”
那白王聞說,躊躇道:“師父所傳之法甚妙,但路明非在上虎視眈眈,怎可安穩施法?弟子本欲將路鳴澤吞噬,再尋得父皇、駙馬,教他二人牽製路明非,再行此法,以保萬無一失。”
龍女便就地扯個謊道:“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如今你大難臨頭,再拖遝已然無用,倒不如搏上一搏。實不相瞞,那路明非可不好惹,我上次救得了你,如今卻是難說。但抵擋一陣尚可,你趁機施法,大事可成。”
那白王怎知龍女存心誆騙,思量再三,也是走投無路,隻好點頭道:“既如此,那就有勞師父。”
龍女當時點頭道:“好!為師便把那‘花開頃刻’之法,傳授於你。你且聽來.”說著,就將那法術如何施展,咒語法訣怎念,說個仔細。
那白王聽了一遍,就牢記在心。
龍女見事已妥當,又囑咐些話語,即收了法術,消失無蹤。
那白王眼前一花,神思已迴轉塔中,歎道:“這等神奇法術,比駙馬更甚。唉,想我如今走投無路,也隻有一搏了。”
想罷,抖擻精神,拽步來到塔頂。
你看她一張口,將一顆珠子吐在掌中,綻放金光萬道,正是那九頭蟲所盜之佛寶舍利。
白王就將這舍利放在塔頂,隻聽得轟隆一聲,那塔就猛地拔起,破開海水,連帶著下方城池,一同往海麵聳去。
隻聽得城中鐵索勾連,所掛風鈴震鳴,傳揚出去,上透九霄,遍及東瀛。
當時傳到那源稚女耳中,不由一怔,心道:“計劃提前了?”
他不敢怠慢,便將那手頭刑罰放下。但見那橘政宗已然奄奄一息,渾身浴血,不住哀鳴。
源稚女歎道:“老家夥,便宜你了。”說罷,便就掣出刀來,斬斷頭顱,腳踏作肉泥。
他大仇得報,就收刀還鞘,拽步來在裏麵,果見白王繭蛹不在。雖不明就裏,但依前番白王吩咐,聽得風鈴聲響,啟動計劃即可。
這源稚女就跑出地下,來在倉庫之外,果見一輛車停靠附近。
那車門開處,裏麵坐一個年輕女子,正是那櫻井小暮。見了他來,即跳下車道:“收到你的信息就來了。怎麽樣?怎麽花了這麽長時間?”
源稚女道:“王將死了,大人本在裏麵結繭,但不知為什麽提前啟動了計劃。”
那櫻井小暮點頭道:“我也聽到了神諭。所有白王後裔都聽到了,你看。”說著,手往港口前一指。
源稚女看去,隻見數百人分散各處,皆亮起暗金雙瞳,俯身在地,雙手亂刨,也不顧土路、石板,直刨得鮮血淋漓,近似癲狂。
那眾人刨出紅土,便就紛紛揉捏開來,好便似多年的手藝,從小的苦功,不多時,個個捧一座泥土塑像,高高舉起,跪拜在地,口稱:“伊邪那美.伊邪那美伊邪那美”
那源稚女看得眼詫,卻聽得身旁響動,轉迴身來,見那櫻井小暮也跪在地上,刨開路麵,將土捏作泥像,果真惟妙惟肖,正是那白王伊邪那美模樣。
他阻不得,無奈打開車廂,手提出一個箱子來。隻見其上鐫刻龍文,他就咬破手指,將血塗上,便聽得歘歘幾聲,自箱中彈出七把刀劍,如孔雀開屏一般,正是那龍王諾頓所鑄“七宗罪”也。
正此時,忽聽有人於身後說道:“這就是七宗罪?”
那源稚女一驚,急忙轉身,但見一少女俏生生站立當麵,便往後退了一步,曆聲問道:“你是誰?”
這少女自然是明暘,隻聽她道:“白王吩咐你,聽到言靈·神諭之後,就把七宗罪插在日本境內的七個地方,沒錯吧?”
那源稚女麵色陡變,蹙眉道:“你到底是誰?怎麽知道的?”
明暘有些不耐道:“我師父告訴白王的辦法,我自然也知道。你們開車去太慢了,給我。”
說著,探臂就將那“七宗罪”奪了在手。
那源稚女一驚,忙掣出刀來。卻見明暘已跳將起來,留下話道:“本姑娘沒工夫和你廢話。還要去那天竺請牛魔王呢!”
話音剛落,她踏著雲,縱在空中,徒留那源稚女錯愕當場。
這明暘駕著雲,不多時,就走遍這彈丸小國,將那七把刀劍分插在北海道、秋田、東京、京都、大阪、熊本、鹿兒島各處,便就轉而西南,往那天竺尋牛魔王去了。這才要:
拜請西方大力王,混鐵棍來逞剛強。
平天大聖有神通,便就魔王對魔王。
她一去如何,暫且不提。
卻說路明非提著龍女殘軀,與繪梨衣匯合一處,站立雲頭,往下仔細看來。
隻見那東海之上,狂潮翻湧,旋渦陡生,自正中拔起一座高塔,刺破天光,矗立在雲海之內。
那繪梨衣道:“師父,是高天原。”
路明非點了點頭,與她道:“想來那白王知我前來,欲以命相搏。”
繪梨衣聽了,又道:“師父,繪梨衣夢到你之後,離家出走之前,曾看到過白王離開高天原的畫麵。”
路明非一怔,問道:“我才剛複活之時?”
繪梨衣點頭道:“橘政宗說是前幾天的影像。”
路明非聞言,心生疑竇,思忖道:“也便是說,那白王於年前自青銅城脫困,不知何時來了高天原。在本王複生前夕,才便離去。及至你我去往青銅城,她又在那裏。這其中必有計較,隻講我等蒙在鼓裏。”
繪梨衣聽懂大概,問道:“她故意的麽?”
路明非搖了搖頭,道:“非也,非也。當日觀她言行,不似假意與你我碰見。若無師姐相救,已落在我手。且她不知諾頓之卵藏身參孫體內,否則必不會善罷甘休,教參孫出城迎戰。”
他沉思片刻,道:“她複返青銅城,該有不可告人之目的,隻是如今尚不明也。”
繪梨衣聽了,便道:“問問師伯?”
路明非讚許點頭,就扯起龍女,將欲拷問。但見那龍女殘身一動不動,明非探了探鼻息,號了號脈門,麵色一變道:“她自戕了。”
繪梨衣一怔,忙道:“師父,明璫師姐不在。跑了?”
路明非右眼往下掃過,果尋不見明璫蹤跡,心道:“若是逃竄,必驚動於我。該是借水氣掩住了身形,藏在下麵。”
繪梨衣道:“那師伯呢?”
路明非冷哼一聲道:“怕是附在明璫身上,使了個金蟬脫殼。放心,她走不了。”
說罷,與繪梨衣伸手。
繪梨衣先是一怔,旋即明了,自拔下一根頭發,遞在明非手中,心裏嘟囔道:“這樣的法術,不學也罷。”
路明非未睬她抱怨,將手緊握,把那根紅發碾碎,與她道:“將你言靈使來。”
那繪梨衣雖不明就裏,卻乖乖聽令,將言靈·審判念動。
領域擴張之際,隻見這魔王掐住訣,將那碎發往空中一拋,霎時間化作一團紅霧,彌漫開來,將天光蓋住,籠罩近百裏海麵。
更往下漫入海中,直將海水染作血紅。
繪梨衣好奇問道:“這是什麽?”
路明非道:“依你言靈所生之法,於尋常人有鬼打牆之效。凡有龍血並法力者,觸之即死。”
繪梨衣驚道:“這麽厲害?”
路明非搖搖頭道:“不過借你言靈,與布霧之法相和,才將創出,以她等試試效用如何。”
正說處,卻見那高塔之上陡綻金光。光芒到處,竟將那紅霧驅散。
路明非定睛一看,原來是那佛寶放光。他不由一怔,心道:“這寶物何來?”便欲上前查看,尚未近身,忽的又見一道火光自舍利噴出,將那紅霧盡數焚燒。
師徒倆一驚,那繪梨衣道:“這個火不是”
路明非神情凝重,點頭道:“青銅城爐中的六丁神火,怎這裏也有?但見其勢,不過一絲而已。莫非白王被你我撞見那次,便是取了一絲真火來?”
他又看那佛寶舍利,遂憶起往事,心道:“是了,當年九頭蟲自金光寺盜來之物。原來如此,那白王先脫青銅城,來在高天原,取出此寶,又複返青銅城,憑此寶取了一絲真火出來。”
思至此,又是一驚,想道:“這其中必有高人指點。”他即看向龍女殘軀,心歎道:“師姐,又是你麽?”
這魔王雖未將關節想通,但知事有不諧,該速戰速決,便對繪梨衣道:“將眼闔上。”
那繪梨衣聞言,也不多問,便就緊閉雙眼不睜。
路明非即收了傳音之法,暗自思忖道:“這孩子背人時肆意妄為,當麵倒是言聽計從。”
想罷,又看向那龍女殘軀,心中歎道:“師姐,便就得罪了。”
說話間,他便將脖子往上一抻,舒展開來,變作龍頭龍頸,張開血盆大口,一下把那龍女囫圇吞進肚裏。遂就迴轉人形,隻見他左眼睜開,湛然金光閃爍;左耳扯了扯,已然聽得動靜;嘴巴一扭,一條舌頭長出,便可開口言語。
這魔王即仰天長嘯,聲震寰宇,直將那雲層崩開,驚得那繪梨衣睜開眼來,隻聽他道:“如今,便什麽也不缺了!”
繪梨衣喜道:“恭喜師父!”
路明非笑道:“小嘴兒倒甜。躲在一旁,看為師會一會這白王!”
那繪梨衣聽了,就架著雲,往高處去了。
方一站定,又聽路明非道:“再遠些!”
繪梨衣不敢不聽,更往上飛,躲在雲端稀薄之處,往下觀瞧。
隻見得這魔王掐訣念咒,搖身一變,使了個“法天象地”的神通,霎時間身高萬丈,頭如峻嶺,直衝雲霄之上。
那方天畫戟也變作萬丈長短,被他反手握住,一下摜在海中,便就攪動開來。這才是:
翻江攪海有神通,頂天立地舉在空。
萬丈深淵踏足底,無邊碧落握手中。
牙似劍戟垂金闕,眸如日月掛蒼穹。
震倒群山推玉柱,世間無人可爭雄。
這一動,有分教:白王施法,大聖交戰。七宗罪鎮壓東瀛島,罪與罰覆蓋日本國。四萬眾孩童齊哭,靈根生花開頃刻。畢竟不知勝敗幾何,且聽下迴分解。
(本章完)
都說人定可勝天,人算怎可比天算。
如履薄冰徒籌謀,行差踏錯舉步艱。
全為一線生機搏,難免欺心遭誆騙。
蒙在鼓中不知情,被人出賣還數錢。
卻說那龍女口銜明璫,被明非招雷劈下,雙雙墜在水中。
正此生死存亡之際,她哇一口將腹中畫戟吐出,趁明非左眼未複,法眼不明,就趁亂使了個“金蟬脫殼”之法,忍痛舍了龍軀,將真魂脫出。
那明璫也被雷劈個半死,奄奄一息,她便順勢附身,奪了行動之權,往下猛紮入水,借水氣掩住身形。
雖如此,卻不敢輕舉妄動。如今她已是強弩之末,法力枯竭,但一有逃竄之舉,必被明非察覺,到時神仙難救。
隻好一動不動,隨波逐流,暗自思忖道:“我本欲徐徐圖之,卻料不得師弟這個變數。事到如今,便隻有將謀劃提前,是生是死,全在此一舉了。”
這龍女想罷,即調起僅存法力,於自身施了個“嫁夢”之法。前番有言,這龍女殘蛻當年被黑王拾去,造就白王。今有這“嫁夢”之法,便將她二人同陷在一片幻夢之中。
卻說那白王僥幸脫身,依水潛淵,徑往高天原而來。
半路上,隻見得那許多屍守被凍在冰層之內,尚不知為何,卻怕明非追趕,不敢久留,隻顧下行。
須臾到了高天原裏,來在城中高塔,果見屍守皆無,被殺了個罄淨。
她心中焦急萬分,知明非必要索戰,如今路鳴澤屍身已無,單憑自身斷不是對手。思來想去,也無必勝之法,慌得她在塔中滴溜溜亂轉。
正此時,忽然眼前一花,即見一人端坐蓮花台上,身後佛光普照,大放舍利之光,正是那龍女當麵。
此時龍女模樣自不同尋常,全無衰敗之態,好便似天女降世,菩薩下凡,端莊雍容,聖潔祥瑞。
那白王見了,慌忙下拜,行禮已畢,就道:“弟子遭仇家追殺,還請師父搭救。”
這龍女笑道:“我正為此事而來。”
那白王真如同久旱逢甘露,歡喜道:“師父大恩大德,弟子沒齒難忘。前番弟子脫困青銅城,得師父指點迷津,傳我長生之法,尚自感激不盡。幾日前,又得師父搭救。唉,真不知該如何答謝。”
這龍女笑道:“你我師徒有緣,何言謝字?為師問你,所應用之物,可準備妥當?”
那白王一怔,旋即道:“已妥當了。”
這龍女聽了,說道:“這般說來,此難已解。”
那白王不明就裏,問道:“還請師父指點。”
龍女笑道:“按我授你之法,得了長生之體。還怕那路明非麽?”
那白王聞說,躊躇道:“師父所傳之法甚妙,但路明非在上虎視眈眈,怎可安穩施法?弟子本欲將路鳴澤吞噬,再尋得父皇、駙馬,教他二人牽製路明非,再行此法,以保萬無一失。”
龍女便就地扯個謊道:“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如今你大難臨頭,再拖遝已然無用,倒不如搏上一搏。實不相瞞,那路明非可不好惹,我上次救得了你,如今卻是難說。但抵擋一陣尚可,你趁機施法,大事可成。”
那白王怎知龍女存心誆騙,思量再三,也是走投無路,隻好點頭道:“既如此,那就有勞師父。”
龍女當時點頭道:“好!為師便把那‘花開頃刻’之法,傳授於你。你且聽來.”說著,就將那法術如何施展,咒語法訣怎念,說個仔細。
那白王聽了一遍,就牢記在心。
龍女見事已妥當,又囑咐些話語,即收了法術,消失無蹤。
那白王眼前一花,神思已迴轉塔中,歎道:“這等神奇法術,比駙馬更甚。唉,想我如今走投無路,也隻有一搏了。”
想罷,抖擻精神,拽步來到塔頂。
你看她一張口,將一顆珠子吐在掌中,綻放金光萬道,正是那九頭蟲所盜之佛寶舍利。
白王就將這舍利放在塔頂,隻聽得轟隆一聲,那塔就猛地拔起,破開海水,連帶著下方城池,一同往海麵聳去。
隻聽得城中鐵索勾連,所掛風鈴震鳴,傳揚出去,上透九霄,遍及東瀛。
當時傳到那源稚女耳中,不由一怔,心道:“計劃提前了?”
他不敢怠慢,便將那手頭刑罰放下。但見那橘政宗已然奄奄一息,渾身浴血,不住哀鳴。
源稚女歎道:“老家夥,便宜你了。”說罷,便就掣出刀來,斬斷頭顱,腳踏作肉泥。
他大仇得報,就收刀還鞘,拽步來在裏麵,果見白王繭蛹不在。雖不明就裏,但依前番白王吩咐,聽得風鈴聲響,啟動計劃即可。
這源稚女就跑出地下,來在倉庫之外,果見一輛車停靠附近。
那車門開處,裏麵坐一個年輕女子,正是那櫻井小暮。見了他來,即跳下車道:“收到你的信息就來了。怎麽樣?怎麽花了這麽長時間?”
源稚女道:“王將死了,大人本在裏麵結繭,但不知為什麽提前啟動了計劃。”
那櫻井小暮點頭道:“我也聽到了神諭。所有白王後裔都聽到了,你看。”說著,手往港口前一指。
源稚女看去,隻見數百人分散各處,皆亮起暗金雙瞳,俯身在地,雙手亂刨,也不顧土路、石板,直刨得鮮血淋漓,近似癲狂。
那眾人刨出紅土,便就紛紛揉捏開來,好便似多年的手藝,從小的苦功,不多時,個個捧一座泥土塑像,高高舉起,跪拜在地,口稱:“伊邪那美.伊邪那美伊邪那美”
那源稚女看得眼詫,卻聽得身旁響動,轉迴身來,見那櫻井小暮也跪在地上,刨開路麵,將土捏作泥像,果真惟妙惟肖,正是那白王伊邪那美模樣。
他阻不得,無奈打開車廂,手提出一個箱子來。隻見其上鐫刻龍文,他就咬破手指,將血塗上,便聽得歘歘幾聲,自箱中彈出七把刀劍,如孔雀開屏一般,正是那龍王諾頓所鑄“七宗罪”也。
正此時,忽聽有人於身後說道:“這就是七宗罪?”
那源稚女一驚,急忙轉身,但見一少女俏生生站立當麵,便往後退了一步,曆聲問道:“你是誰?”
這少女自然是明暘,隻聽她道:“白王吩咐你,聽到言靈·神諭之後,就把七宗罪插在日本境內的七個地方,沒錯吧?”
那源稚女麵色陡變,蹙眉道:“你到底是誰?怎麽知道的?”
明暘有些不耐道:“我師父告訴白王的辦法,我自然也知道。你們開車去太慢了,給我。”
說著,探臂就將那“七宗罪”奪了在手。
那源稚女一驚,忙掣出刀來。卻見明暘已跳將起來,留下話道:“本姑娘沒工夫和你廢話。還要去那天竺請牛魔王呢!”
話音剛落,她踏著雲,縱在空中,徒留那源稚女錯愕當場。
這明暘駕著雲,不多時,就走遍這彈丸小國,將那七把刀劍分插在北海道、秋田、東京、京都、大阪、熊本、鹿兒島各處,便就轉而西南,往那天竺尋牛魔王去了。這才要:
拜請西方大力王,混鐵棍來逞剛強。
平天大聖有神通,便就魔王對魔王。
她一去如何,暫且不提。
卻說路明非提著龍女殘軀,與繪梨衣匯合一處,站立雲頭,往下仔細看來。
隻見那東海之上,狂潮翻湧,旋渦陡生,自正中拔起一座高塔,刺破天光,矗立在雲海之內。
那繪梨衣道:“師父,是高天原。”
路明非點了點頭,與她道:“想來那白王知我前來,欲以命相搏。”
繪梨衣聽了,又道:“師父,繪梨衣夢到你之後,離家出走之前,曾看到過白王離開高天原的畫麵。”
路明非一怔,問道:“我才剛複活之時?”
繪梨衣點頭道:“橘政宗說是前幾天的影像。”
路明非聞言,心生疑竇,思忖道:“也便是說,那白王於年前自青銅城脫困,不知何時來了高天原。在本王複生前夕,才便離去。及至你我去往青銅城,她又在那裏。這其中必有計較,隻講我等蒙在鼓裏。”
繪梨衣聽懂大概,問道:“她故意的麽?”
路明非搖了搖頭,道:“非也,非也。當日觀她言行,不似假意與你我碰見。若無師姐相救,已落在我手。且她不知諾頓之卵藏身參孫體內,否則必不會善罷甘休,教參孫出城迎戰。”
他沉思片刻,道:“她複返青銅城,該有不可告人之目的,隻是如今尚不明也。”
繪梨衣聽了,便道:“問問師伯?”
路明非讚許點頭,就扯起龍女,將欲拷問。但見那龍女殘身一動不動,明非探了探鼻息,號了號脈門,麵色一變道:“她自戕了。”
繪梨衣一怔,忙道:“師父,明璫師姐不在。跑了?”
路明非右眼往下掃過,果尋不見明璫蹤跡,心道:“若是逃竄,必驚動於我。該是借水氣掩住了身形,藏在下麵。”
繪梨衣道:“那師伯呢?”
路明非冷哼一聲道:“怕是附在明璫身上,使了個金蟬脫殼。放心,她走不了。”
說罷,與繪梨衣伸手。
繪梨衣先是一怔,旋即明了,自拔下一根頭發,遞在明非手中,心裏嘟囔道:“這樣的法術,不學也罷。”
路明非未睬她抱怨,將手緊握,把那根紅發碾碎,與她道:“將你言靈使來。”
那繪梨衣雖不明就裏,卻乖乖聽令,將言靈·審判念動。
領域擴張之際,隻見這魔王掐住訣,將那碎發往空中一拋,霎時間化作一團紅霧,彌漫開來,將天光蓋住,籠罩近百裏海麵。
更往下漫入海中,直將海水染作血紅。
繪梨衣好奇問道:“這是什麽?”
路明非道:“依你言靈所生之法,於尋常人有鬼打牆之效。凡有龍血並法力者,觸之即死。”
繪梨衣驚道:“這麽厲害?”
路明非搖搖頭道:“不過借你言靈,與布霧之法相和,才將創出,以她等試試效用如何。”
正說處,卻見那高塔之上陡綻金光。光芒到處,竟將那紅霧驅散。
路明非定睛一看,原來是那佛寶放光。他不由一怔,心道:“這寶物何來?”便欲上前查看,尚未近身,忽的又見一道火光自舍利噴出,將那紅霧盡數焚燒。
師徒倆一驚,那繪梨衣道:“這個火不是”
路明非神情凝重,點頭道:“青銅城爐中的六丁神火,怎這裏也有?但見其勢,不過一絲而已。莫非白王被你我撞見那次,便是取了一絲真火來?”
他又看那佛寶舍利,遂憶起往事,心道:“是了,當年九頭蟲自金光寺盜來之物。原來如此,那白王先脫青銅城,來在高天原,取出此寶,又複返青銅城,憑此寶取了一絲真火出來。”
思至此,又是一驚,想道:“這其中必有高人指點。”他即看向龍女殘軀,心歎道:“師姐,又是你麽?”
這魔王雖未將關節想通,但知事有不諧,該速戰速決,便對繪梨衣道:“將眼闔上。”
那繪梨衣聞言,也不多問,便就緊閉雙眼不睜。
路明非即收了傳音之法,暗自思忖道:“這孩子背人時肆意妄為,當麵倒是言聽計從。”
想罷,又看向那龍女殘軀,心中歎道:“師姐,便就得罪了。”
說話間,他便將脖子往上一抻,舒展開來,變作龍頭龍頸,張開血盆大口,一下把那龍女囫圇吞進肚裏。遂就迴轉人形,隻見他左眼睜開,湛然金光閃爍;左耳扯了扯,已然聽得動靜;嘴巴一扭,一條舌頭長出,便可開口言語。
這魔王即仰天長嘯,聲震寰宇,直將那雲層崩開,驚得那繪梨衣睜開眼來,隻聽他道:“如今,便什麽也不缺了!”
繪梨衣喜道:“恭喜師父!”
路明非笑道:“小嘴兒倒甜。躲在一旁,看為師會一會這白王!”
那繪梨衣聽了,就架著雲,往高處去了。
方一站定,又聽路明非道:“再遠些!”
繪梨衣不敢不聽,更往上飛,躲在雲端稀薄之處,往下觀瞧。
隻見得這魔王掐訣念咒,搖身一變,使了個“法天象地”的神通,霎時間身高萬丈,頭如峻嶺,直衝雲霄之上。
那方天畫戟也變作萬丈長短,被他反手握住,一下摜在海中,便就攪動開來。這才是:
翻江攪海有神通,頂天立地舉在空。
萬丈深淵踏足底,無邊碧落握手中。
牙似劍戟垂金闕,眸如日月掛蒼穹。
震倒群山推玉柱,世間無人可爭雄。
這一動,有分教:白王施法,大聖交戰。七宗罪鎮壓東瀛島,罪與罰覆蓋日本國。四萬眾孩童齊哭,靈根生花開頃刻。畢竟不知勝敗幾何,且聽下迴分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