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熬了半個使臣後,張文表頷首待降,唐廷內幾乎所有官員放浪形骸。而這張文表投降的這一天,似乎對李煜有別種的意味。
於衡州張文表來說,無論如何,李煜對待他的態度是冷漠的,甚至是,戲虐的。哪怕是他已經表現出異於常人的誠懇。
亦或是,張文表看出李煜早便猜到自己的會走投無路,而自己走投無路隻能入金陵尋李煜來保命,所以,李煜像是在以逸待勞,早早準備好了一切守在金陵,就等著張文表來自投羅網。
數日前
“聖上,張文表仍然不現身!劉將軍在袁州大軍已整待完畢,隨時可出兵強攻衡陽城,再竄動周保權速速派楊師幡領兵南下,如此方能趁宋國攻打北漢之時,再度吞並一國!以壯大我大唐國力。”
潘佑頷首不停,看著禦帳內的李煜心生茫然,雖不知為什麽李煜要密召自己,但於自己的考量來說,眼下確實不能再等下去了。
“朕自然知曉局勢緊迫,留給我大唐的時間不多了,但,若遣我大唐軍隊去攻衡州城,未免有些死傷,說重了,拿下一個衡陽城,大唐要損失一萬之多的軍士,朕覺著強攻並非良策!”李煜擦了擦額頭上的汗,又轉頭將熱巾甩給一旁的李元鎮,對著潘佑嚴聲道。
“聖上...臣自知聖上用兵,向來不虧於唐國,隻是此一時彼一時,不費兵力拿下南平的確可稱奇謀,然,武平局勢與南平不同!聖上...莫非還等著先讓張文表與周保權內戰打起來麽?”潘佑於營內怔了一怔,思索片刻,再度輕聲言道。
“朕知道他們之間必有一戰,而張文表自知這個時候不是長沙府的對手,自然會去求援。”
“張文表這個時候仍不肯和談,必然會求他國援助...”
這個時候是劉仁贍屯兵袁州的第四日,張文表遲遲不現身,愈發讓潘佑,李平有些著急,但已經到了第四日,張文表仍未與唐國的袁州軍交涉,也未曾有其他的動作,那便說明,張文表確實是將唐國為備選,而現在張文表也並未在西蜀國,南漢國得到什麽確切的承諾。
正值於此,張文表西無援,南無助,又知道不是楊師幡的對手,再加上唐國軍隊一直在袁州蠢蠢欲動,所以張文表之後的動向分兩種,第一種是求得了南漢援軍,同時又擔心疲弱的南漢軍隊不是唐國軍的對手,所以必然也會來與唐國軍和談。
第二種是察覺到劉鋹根本無心爭霸,也不會摻和武平之事,所以必然會快馬加鞭入金陵尋求唐國的幫助。
“潘卿,無論是之前的楚州,還是不久前的南平,朕皆要親征,可這一次,朕坐守金陵,你莫非不知為何?”李煜突然打斷了欲言又止的潘佑,輕聲笑道。
“難不成...拿下武平一戰,聖上在金陵也有布局?”
“金陵這一局,可是至關重要,一旦金陵這部局開始,則武平內亂...不遠矣。”
......
“張文表,可想清楚了,是戰死在衡陽?還是北上去長沙?”李煜輕俯下身子,堆著笑意看著張文表,任誰都能看出,李煜這分明是笑裏藏刀,隻怕張文表說出一句讓李煜不滿,都有可能身死金陵。
“外臣...不,臣張文表,誓死追隨大唐,願替聖上攻下長沙,拿下整個武平!”張文表先是被問的有些緊張,再是顫抖著俯首迴聲道。
“很好,你很聽話,朕...就是喜歡像你這麽聽話的狗!從今以後,你也是朕的一條狗了!”待張文表表態後,李煜輕笑負手迴到龍椅上,一副悠然姿態。“迴你的衡陽吧,記得,迴去第二日立刻發兵北上攻打長沙!”
“敢問聖上...唐軍,何時出動助我攻下長沙...“張文表略有驚慌的問道。
這時的張文表自然是擔憂李煜背後捅刀子,生怕自己和楊師幡的軍隊打起來,被李煜漁翁得利。
“唐軍自然是會在合適的時候出兵,隻是,朕的確需要一條好狗,卻不用一條沒用的廢物,若是你連長沙以南的三個關口都打不下,朕...可就不需要你了。”李煜這句話的諷刺意味著實明顯,這個張文表這個時候就是一個伸著脖子待砍之人,雖心生怨氣,倒也別無他法。
“聖上放心!不肖兩日,臣定然連克三關,直逼長沙府,屆時還請聖上發兵助我夷滅周行逢全族,以絕後患!”
張文表頭眼抬起,對著李煜恭敬言道。
隨後見李煜閉著眼枕著頭沉默不語,便也知道這是李煜在趕自己出金陵了,便起身拱手道“臣張文表告退,待文表迴城之後,即刻出兵!必不會讓聖上失望!”
且說,張文表離開金陵後,便是武平內亂真正的開始,所以,當初李煜在布局時,便猜測到張文表是個偷奸耍滑直輩。
若直接兵進袁州直逼衡陽,張文表必定不會第一時間出來交涉,而要讓他出麵,自然需要兩方脅迫,首先是劉仁贍的袁州軍隨時待出,給張文表直接造成視覺上的壓力。再者就是以最快的速度攢動周保權發兵南下,這是心理上的壓力。
事情是湊巧的,當林仁肇入長沙府與周保權和談的第二日,長沙府便接連發了三次訃告,逼著張文表速速去武平更南端的永州赴任,每一次的武平留後傳來的訃告,都像是一道催命符,逼著張文表想辦法自救。
張文表剛出了金陵皇城的大門,隨後與快馬趕來的劉崇諒擦肩而過,要麽說緣分不可強求,你想見一個人時,朝思暮想見不到,你不想見一個人時,他莫名其妙的又亮在你眼前。
劉崇諒與張文表的使臣團擦肩不久,心生可疑,迴頭看了看張文表等人,又覺著這張文表著實眼熟。
張文表確是猜出了與他擦肩的必然是袁州派來的人,迴頭對著劉崇諒一抹諂笑,隨後迴頭領著使臣隊離去。
“大哥!李煜那小子怎麽說?是否會出兵助我等攻下長沙府?”張文表身後的兄弟滿腹疑問,他們自然是知曉李煜不好對付,可張文表出城瞬時雙目如臨春風。
“李煜看出我衡陽城走投無路了,所以才獅子大張口,想讓我替他打下長沙府,隨後吞並武平!”張文表頭也不迴,直接言道。
“就知道他屯兵袁州沒安好心!那...我們之後怎麽辦!難不成...就這麽降唐了麽?”張文表右側的衡陽城馬前司王進屏灰心言道。
“自然...是不能任由李煜擺布的。前些時日,本將軍派人從西蜀國借道,給宋國複州,房州李處耘,慕容延釗傳了信!”
“大哥是何時給宋國也傳了信?那...唐國李煜信不過,那宋國就信得過了麽?”王進屏,表情微凝,隨即蹙額道。
“趙匡胤與李煜不同,趙匡胤對待降將,不僅不殺,還有可能重用!”
“大哥所言極是,可我覺著,李煜對待李重進這個降將,也算是重用了!”王進再次微微皺眉,小心相對。
“李重進是帶了三萬兵馬,且對宋帝趙匡胤有辱親之仇,李煜才能留下這個可以掌控的棋子!對他其他人,李煜不可謂不心狠手辣!若我等真的聽了李煜的話,南平王高繼衝,便是前車之鑒!”
張文表正是因為走投無路,也知道李煜能猜出自己的處境,所以在出發金陵前,便從衡州西進,繞道西蜀國北上給宋國傳信。
本來是打著路過唐境江州後,再順道北上傳信宋國,可發現唐國境內各地都有嚴軍把守,生怕被李煜抓到什麽把柄,遂決意西借蜀道去傳信宋國。
無論如何,本是一盤死棋的衡州,也確實在經過這一步時,有了生望。
“李煜不是想著借我武平內戰省下兵力吞並武平麽,我張文表就是死!也得狠咬上李煜一口!絕不讓他好過!”
於衡州張文表來說,無論如何,李煜對待他的態度是冷漠的,甚至是,戲虐的。哪怕是他已經表現出異於常人的誠懇。
亦或是,張文表看出李煜早便猜到自己的會走投無路,而自己走投無路隻能入金陵尋李煜來保命,所以,李煜像是在以逸待勞,早早準備好了一切守在金陵,就等著張文表來自投羅網。
數日前
“聖上,張文表仍然不現身!劉將軍在袁州大軍已整待完畢,隨時可出兵強攻衡陽城,再竄動周保權速速派楊師幡領兵南下,如此方能趁宋國攻打北漢之時,再度吞並一國!以壯大我大唐國力。”
潘佑頷首不停,看著禦帳內的李煜心生茫然,雖不知為什麽李煜要密召自己,但於自己的考量來說,眼下確實不能再等下去了。
“朕自然知曉局勢緊迫,留給我大唐的時間不多了,但,若遣我大唐軍隊去攻衡州城,未免有些死傷,說重了,拿下一個衡陽城,大唐要損失一萬之多的軍士,朕覺著強攻並非良策!”李煜擦了擦額頭上的汗,又轉頭將熱巾甩給一旁的李元鎮,對著潘佑嚴聲道。
“聖上...臣自知聖上用兵,向來不虧於唐國,隻是此一時彼一時,不費兵力拿下南平的確可稱奇謀,然,武平局勢與南平不同!聖上...莫非還等著先讓張文表與周保權內戰打起來麽?”潘佑於營內怔了一怔,思索片刻,再度輕聲言道。
“朕知道他們之間必有一戰,而張文表自知這個時候不是長沙府的對手,自然會去求援。”
“張文表這個時候仍不肯和談,必然會求他國援助...”
這個時候是劉仁贍屯兵袁州的第四日,張文表遲遲不現身,愈發讓潘佑,李平有些著急,但已經到了第四日,張文表仍未與唐國的袁州軍交涉,也未曾有其他的動作,那便說明,張文表確實是將唐國為備選,而現在張文表也並未在西蜀國,南漢國得到什麽確切的承諾。
正值於此,張文表西無援,南無助,又知道不是楊師幡的對手,再加上唐國軍隊一直在袁州蠢蠢欲動,所以張文表之後的動向分兩種,第一種是求得了南漢援軍,同時又擔心疲弱的南漢軍隊不是唐國軍的對手,所以必然也會來與唐國軍和談。
第二種是察覺到劉鋹根本無心爭霸,也不會摻和武平之事,所以必然會快馬加鞭入金陵尋求唐國的幫助。
“潘卿,無論是之前的楚州,還是不久前的南平,朕皆要親征,可這一次,朕坐守金陵,你莫非不知為何?”李煜突然打斷了欲言又止的潘佑,輕聲笑道。
“難不成...拿下武平一戰,聖上在金陵也有布局?”
“金陵這一局,可是至關重要,一旦金陵這部局開始,則武平內亂...不遠矣。”
......
“張文表,可想清楚了,是戰死在衡陽?還是北上去長沙?”李煜輕俯下身子,堆著笑意看著張文表,任誰都能看出,李煜這分明是笑裏藏刀,隻怕張文表說出一句讓李煜不滿,都有可能身死金陵。
“外臣...不,臣張文表,誓死追隨大唐,願替聖上攻下長沙,拿下整個武平!”張文表先是被問的有些緊張,再是顫抖著俯首迴聲道。
“很好,你很聽話,朕...就是喜歡像你這麽聽話的狗!從今以後,你也是朕的一條狗了!”待張文表表態後,李煜輕笑負手迴到龍椅上,一副悠然姿態。“迴你的衡陽吧,記得,迴去第二日立刻發兵北上攻打長沙!”
“敢問聖上...唐軍,何時出動助我攻下長沙...“張文表略有驚慌的問道。
這時的張文表自然是擔憂李煜背後捅刀子,生怕自己和楊師幡的軍隊打起來,被李煜漁翁得利。
“唐軍自然是會在合適的時候出兵,隻是,朕的確需要一條好狗,卻不用一條沒用的廢物,若是你連長沙以南的三個關口都打不下,朕...可就不需要你了。”李煜這句話的諷刺意味著實明顯,這個張文表這個時候就是一個伸著脖子待砍之人,雖心生怨氣,倒也別無他法。
“聖上放心!不肖兩日,臣定然連克三關,直逼長沙府,屆時還請聖上發兵助我夷滅周行逢全族,以絕後患!”
張文表頭眼抬起,對著李煜恭敬言道。
隨後見李煜閉著眼枕著頭沉默不語,便也知道這是李煜在趕自己出金陵了,便起身拱手道“臣張文表告退,待文表迴城之後,即刻出兵!必不會讓聖上失望!”
且說,張文表離開金陵後,便是武平內亂真正的開始,所以,當初李煜在布局時,便猜測到張文表是個偷奸耍滑直輩。
若直接兵進袁州直逼衡陽,張文表必定不會第一時間出來交涉,而要讓他出麵,自然需要兩方脅迫,首先是劉仁贍的袁州軍隨時待出,給張文表直接造成視覺上的壓力。再者就是以最快的速度攢動周保權發兵南下,這是心理上的壓力。
事情是湊巧的,當林仁肇入長沙府與周保權和談的第二日,長沙府便接連發了三次訃告,逼著張文表速速去武平更南端的永州赴任,每一次的武平留後傳來的訃告,都像是一道催命符,逼著張文表想辦法自救。
張文表剛出了金陵皇城的大門,隨後與快馬趕來的劉崇諒擦肩而過,要麽說緣分不可強求,你想見一個人時,朝思暮想見不到,你不想見一個人時,他莫名其妙的又亮在你眼前。
劉崇諒與張文表的使臣團擦肩不久,心生可疑,迴頭看了看張文表等人,又覺著這張文表著實眼熟。
張文表確是猜出了與他擦肩的必然是袁州派來的人,迴頭對著劉崇諒一抹諂笑,隨後迴頭領著使臣隊離去。
“大哥!李煜那小子怎麽說?是否會出兵助我等攻下長沙府?”張文表身後的兄弟滿腹疑問,他們自然是知曉李煜不好對付,可張文表出城瞬時雙目如臨春風。
“李煜看出我衡陽城走投無路了,所以才獅子大張口,想讓我替他打下長沙府,隨後吞並武平!”張文表頭也不迴,直接言道。
“就知道他屯兵袁州沒安好心!那...我們之後怎麽辦!難不成...就這麽降唐了麽?”張文表右側的衡陽城馬前司王進屏灰心言道。
“自然...是不能任由李煜擺布的。前些時日,本將軍派人從西蜀國借道,給宋國複州,房州李處耘,慕容延釗傳了信!”
“大哥是何時給宋國也傳了信?那...唐國李煜信不過,那宋國就信得過了麽?”王進屏,表情微凝,隨即蹙額道。
“趙匡胤與李煜不同,趙匡胤對待降將,不僅不殺,還有可能重用!”
“大哥所言極是,可我覺著,李煜對待李重進這個降將,也算是重用了!”王進再次微微皺眉,小心相對。
“李重進是帶了三萬兵馬,且對宋帝趙匡胤有辱親之仇,李煜才能留下這個可以掌控的棋子!對他其他人,李煜不可謂不心狠手辣!若我等真的聽了李煜的話,南平王高繼衝,便是前車之鑒!”
張文表正是因為走投無路,也知道李煜能猜出自己的處境,所以在出發金陵前,便從衡州西進,繞道西蜀國北上給宋國傳信。
本來是打著路過唐境江州後,再順道北上傳信宋國,可發現唐國境內各地都有嚴軍把守,生怕被李煜抓到什麽把柄,遂決意西借蜀道去傳信宋國。
無論如何,本是一盤死棋的衡州,也確實在經過這一步時,有了生望。
“李煜不是想著借我武平內戰省下兵力吞並武平麽,我張文表就是死!也得狠咬上李煜一口!絕不讓他好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