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州之地怎會輕易陷落?上次李煜兵出廬州,進犯睢陽之時,朕便將戰力尚猛的武勝軍派了過去!”
時至瓜月九日,趙匡胤大軍自楚州大戰結束後,盡數開赴北地,一路沿楚,承州之地開赴東京,此刻已至京東路,須知北宋國自建國便將原周之地盡數分路,徐州邳城便隸屬於京東路。
且說,宋國帶了部分主力精銳南下伐唐,在宋與北漢兩國邊境之地,雖留有遙隸禁軍,可若北遼國耶律賢率騎兵南下,則汴京外防有陷城之危。
雖說在京兆路安置了不少番軍,可番軍畢竟是外族人組成的軍隊,能不能替大宋守城不可斷定,固趙匡胤在看到李煜手中的漢國文書,既驚詫,又有些沉悶,北漢未滅,唐國突起,本清晰明朗的局勢頓時再度變得撲朔,本以為這次南伐算是到了結尾,卻沒成想,李煜又給他來了個不測之憂!
“武勝軍亦算是我大宋精銳,向來是攻必克,守必固!怎會如此輕易被...”忠武軍節度使王全斌拿過軍報,仔細審查,甚至是懷疑軍報有誤。
須知鄧州境,被劃分為京西南路後,領有穰城,內鄉,南陽,順陽,淅川五轄之地,而穰城便是趙匡胤以鄧州天勢,廣納糧草之源,可以說,穰城正是鄧州的核心,一旦穰城陷落,糧草司稅盡失,其他四縣之地便沒了守城依托。所以在李煜兵發睢陽時,當時的參知政事薛居正便猜測到李煜真正的目標並不是睢陽,亦或是宋州,而是鄧州境被稱為“糧城”依托的穰城。
固在睢陽陷落時,薛居正反其道而行之,勸諫趙匡胤非但不加強睢陽的城防,反而將武勝軍主力盡數調往鄧州,生怕李煜奪了北地的糧產用來富國壯軍。
“可探出是哪國軍隊攻打了穰城?”雖然心裏已有答案,但此時的趙匡胤已經不能再接受李煜此戰非但一城未陷,反而還奪了北地糧草。
“據敗軍所言,敵軍皆身著我大宋步人甲,靠近城門卻假意不攻,哄騙武勝軍節度使賈楨出城...”
“賈楨是出城而敗?朕知賈楨此人素來謹小慎微,怎會如此大意?”趙匡胤又將軍報搶迴,滿臉疑慮而道。
“對方稱是睢陽守將王炆的部眾,賈將軍又與王炆素來交好...”
“原來如此,還是這個李煜!我道怎的之前中州李漣是兵敗被殺,睢陽守將王炆向來不懼死,怎會帶兵出逃不知所蹤...”
聽到王炆二字,趙匡胤方才清醒,原來鄧州糧地穰城失陷,早在之前睢陽陷落時便埋下了伏筆。
“所以這李煜,在上次偷襲睢陽之前,便已經謀劃好了要取穰城糧草司稅!”王審琦自第一次見李煜時,便深覺此人必為宋國大患,聽到趙官家的解釋,恍悟地道。
“李煜年紀尚輕,怎會如此精於算計!定是有高人提點,難不成,是唐國北籍的大官人韓熙載?亦或是胡則?”王全斌也不知該如此勸解趙官家,隻能通過這些話讓趙匡胤切勿自視低於李煜。
“不!朕見此人雖年紀尚輕,但頭腦伶俐!做事亦不擇手段!此奪穰城糧草司稅,定是他親手謀劃!”趙匡胤對這李煜愈發好奇,此刻也已然忘卻了穰城之痛,隻揣摩著自己是哪裏出了問題,竟被一個年紀尚輕的小皇帝事事算計。
“石守信!你與朕入亭中見李煜時,有沒有發現此人有什麽不對,亦或是,不像一個弱冠之年...”
“官家這說的難不成是古籍的奪舍?俺從小可不信這東西!興許是湊著巧了,好教官家知曉,李煜身側那小將軍亦有不凡之姿...”
“官家還是莫要自慮,興許李煜真如石將軍所說是趕著巧...”王全斌似是怕趙匡胤想些邪乎的事,趕忙勸解道。
“行了!你們不了解他,論起虛偽殘忍,他不輸他爹李璟;論起狡詐偽善,他亦不輸世宗柴榮,這樣的人有雄主之姿,卻心機太重殺氣太大,樣樣奪了天機,要麽英年早逝,要麽死於非命!”
......
然而,趙匡胤攜大軍北撤至邳城之時,李煜確實迎來了皇帝生涯最大的危機,這危機是於何人,隨行的潘佑,李元鎮等人見李煜一路上愁雲慘霧,都以為他是在為李懷瑾以及剩下兩萬宋國降軍憂慮,可事實非至如此。
且說,李煜自帶兵迴了金陵,又見金陵萬民夾道而迎,城內不僅恢複了以往的車來販走,唐民以及城內巡衛都目光崇拜的看著唐國皇帝李煜。再說從壽州迴京複命的林仁肇,對這皇帝看法已然有了天翻地覆的改變,見皇帝入金陵城,一路上想著言語些什麽,卻始終見皇帝愁腸百結,看向李元鎮,潘佑等人,卻是滿臉疑慮,不知是個什麽情況,隻立在天子身側不敢言語。
“咱家天子到底是怎麽了?趙匡胤大張旗鼓南下伐唐,非但沒有占得一州一城之地,反而白白送了咱大唐兩萬兵馬,這擱誰不得......”林仁肇見李煜一直愁容滿麵,低沉不語,又悄悄放慢了步伐,湊向自己的老戰友劉仁贍。
“劉守惠!你說天子緣何愁苦?打了勝仗,滅了宋國軍威,咱這皇帝怎還像個打了敗仗的頹樣!”
“小點聲!天子可精明著呢,老夫覺著,興許是包穎戰死楚州的事...”劉仁贍直接將林仁肇拉到耳邊低聲道。
“包穎一死,楚州守將各自得了封賞,尤其是那個淩粟,不僅加封了將軍銜,還被咱皇帝給帶迴金陵了!可謂是包穎一死,楚州城雞犬升天呐!”
林仁肇語罷還朝著後方年紀尚輕的定遠將軍淩粟看了過去,發現這小將鼻如懸膽,昂藏七尺確實有些氣度。而淩粟在後方見金陵城風貌在皇帝新朝整治後如此興繁,有些驚歎,又看到兩個老將軍湊在一塊竊竊私語,本想將目光繞開,卻發現那林仁肇大將軍直接將目光對準了自己,還絲毫不帶掩飾的上下審視,倒是讓他有些謙讓未遑,趕忙抬手對著他作了作揖,這拘謹的手一抬,卻發現林仁肇對著自己的笑愈發猥瑣。
“韓卿啊,你怎得自作主張,將皇後給從豫章送迴來了!”李煜正不知如何解悶,看著韓熙載從皇城迎上來後一直喜逐顏開的老臉,頓時有些無耐湧上心頭。
按道理說,皇帝雖然未打勝仗,但好歹是親征將趙匡胤喝退,近幾日金陵城湧迴了萬數百姓,茶館裏都傳的天子以一己天威斥退趙匡胤數十萬之數的大軍,皇城內眾臣以北籍的韓熙載,胡則為守出城相迎,個個臉帶笑意,可謂意氣風發,可李煜見到這些人,是一點好臉色不給,反而上來就斥責韓熙載自作主張。
且說,李煜前些日從金陵北上之時,皇後之妹周娥鶯死死拽著李煜的衣冠不鬆,並哭鬧著要與他一同北上,卻被李煜一個心狠,令宮中女官將她拉迴皇城軟禁在甘露宮。一路上他愁腸百結,眾人都以為他實在憂心李懷瑾的兵馬如何處置,可實際上,這李煜一直在憂慮如何去哄周娥鶯,以及如何處理周娥鶯與皇後周娥皇的關係。
這要按現代來說,可是妥妥的壞了倫理綱常啊!這要我怎麽給周娥皇解釋,我可生怕這皇後一時氣不過帶著腹中的孩子一命嗚唿了,李煜愁容不減,反倒讓方才帶著文官迎上來的韓熙載懵頭轉向。
“聖上恕罪...老臣也是看聖上與皇後向來恩愛有加,且皇後懷了龍嗣,在豫章多有不便,所以老臣才...”
“罷了罷了!你等不必在此相迎,速速讓後方儀仗之隊撤去,以免亂了金陵坊道!”李煜坐上了宮內抬來的大駕鹵簿,便要啟程迴甘露宮,正想著該如何給周娥皇解釋,後方又來了個添堵的。
“聖上啊!可還記得這出征前答應老夫之事?”
“何事?朕...朕委實不曾記得答應過什麽,劉老將軍這是要些府苑食戶?朕斷然不會吝嗇!”劉仁贍的聲音一出,李煜心內大唿不妙!心裏琢磨著這老家夥沒準記性不好,把前些時日要將他女兒給李煜納入後宮的事忘了,卻沒想到這老東西從壽州南下時,一直琢磨著這事。
“聖上莫要與老夫裝糊塗!官階封賞食邑府宅,老夫這把年紀了還貪個什麽,聖上若今日不與老夫說個明白,那老夫可要一直跟聖上叨擾些軍事了!”劉仁贍語罷,竟直接不顧身份,將抬大駕的一人趕走,自己在李煜左側抬起了大駕,頓時讓李煜捂著額頭一陣無耐。這老東西竟然還當街耍起了無耐。
“老將軍!怎可不顧身份與宮人抬駕!這...聖上...”韓熙載見這老將軍竟然不顧顏麵直接跟太監同階抬起了大駕,他這最在乎皇綱之人趕忙上去勸阻,雖不知這天子答應了他何事,也顧不得其他,上去就要拽迴,奈何力道有限,拉不迴執拗的劉仁贍。
“朕想起來了!老將軍何急於此,等朕先迴宮歇個一日,擇日!擇日便讓劉唯萱入朕身側!”
“老夫就知道如天子聖人之言,定不會追悔!老夫這便迴去讓小女好生準備!”劉仁贍見目的已然達到,便老臉堆著笑意悠哉的放下了大駕。
時至瓜月九日,趙匡胤大軍自楚州大戰結束後,盡數開赴北地,一路沿楚,承州之地開赴東京,此刻已至京東路,須知北宋國自建國便將原周之地盡數分路,徐州邳城便隸屬於京東路。
且說,宋國帶了部分主力精銳南下伐唐,在宋與北漢兩國邊境之地,雖留有遙隸禁軍,可若北遼國耶律賢率騎兵南下,則汴京外防有陷城之危。
雖說在京兆路安置了不少番軍,可番軍畢竟是外族人組成的軍隊,能不能替大宋守城不可斷定,固趙匡胤在看到李煜手中的漢國文書,既驚詫,又有些沉悶,北漢未滅,唐國突起,本清晰明朗的局勢頓時再度變得撲朔,本以為這次南伐算是到了結尾,卻沒成想,李煜又給他來了個不測之憂!
“武勝軍亦算是我大宋精銳,向來是攻必克,守必固!怎會如此輕易被...”忠武軍節度使王全斌拿過軍報,仔細審查,甚至是懷疑軍報有誤。
須知鄧州境,被劃分為京西南路後,領有穰城,內鄉,南陽,順陽,淅川五轄之地,而穰城便是趙匡胤以鄧州天勢,廣納糧草之源,可以說,穰城正是鄧州的核心,一旦穰城陷落,糧草司稅盡失,其他四縣之地便沒了守城依托。所以在李煜兵發睢陽時,當時的參知政事薛居正便猜測到李煜真正的目標並不是睢陽,亦或是宋州,而是鄧州境被稱為“糧城”依托的穰城。
固在睢陽陷落時,薛居正反其道而行之,勸諫趙匡胤非但不加強睢陽的城防,反而將武勝軍主力盡數調往鄧州,生怕李煜奪了北地的糧產用來富國壯軍。
“可探出是哪國軍隊攻打了穰城?”雖然心裏已有答案,但此時的趙匡胤已經不能再接受李煜此戰非但一城未陷,反而還奪了北地糧草。
“據敗軍所言,敵軍皆身著我大宋步人甲,靠近城門卻假意不攻,哄騙武勝軍節度使賈楨出城...”
“賈楨是出城而敗?朕知賈楨此人素來謹小慎微,怎會如此大意?”趙匡胤又將軍報搶迴,滿臉疑慮而道。
“對方稱是睢陽守將王炆的部眾,賈將軍又與王炆素來交好...”
“原來如此,還是這個李煜!我道怎的之前中州李漣是兵敗被殺,睢陽守將王炆向來不懼死,怎會帶兵出逃不知所蹤...”
聽到王炆二字,趙匡胤方才清醒,原來鄧州糧地穰城失陷,早在之前睢陽陷落時便埋下了伏筆。
“所以這李煜,在上次偷襲睢陽之前,便已經謀劃好了要取穰城糧草司稅!”王審琦自第一次見李煜時,便深覺此人必為宋國大患,聽到趙官家的解釋,恍悟地道。
“李煜年紀尚輕,怎會如此精於算計!定是有高人提點,難不成,是唐國北籍的大官人韓熙載?亦或是胡則?”王全斌也不知該如此勸解趙官家,隻能通過這些話讓趙匡胤切勿自視低於李煜。
“不!朕見此人雖年紀尚輕,但頭腦伶俐!做事亦不擇手段!此奪穰城糧草司稅,定是他親手謀劃!”趙匡胤對這李煜愈發好奇,此刻也已然忘卻了穰城之痛,隻揣摩著自己是哪裏出了問題,竟被一個年紀尚輕的小皇帝事事算計。
“石守信!你與朕入亭中見李煜時,有沒有發現此人有什麽不對,亦或是,不像一個弱冠之年...”
“官家這說的難不成是古籍的奪舍?俺從小可不信這東西!興許是湊著巧了,好教官家知曉,李煜身側那小將軍亦有不凡之姿...”
“官家還是莫要自慮,興許李煜真如石將軍所說是趕著巧...”王全斌似是怕趙匡胤想些邪乎的事,趕忙勸解道。
“行了!你們不了解他,論起虛偽殘忍,他不輸他爹李璟;論起狡詐偽善,他亦不輸世宗柴榮,這樣的人有雄主之姿,卻心機太重殺氣太大,樣樣奪了天機,要麽英年早逝,要麽死於非命!”
......
然而,趙匡胤攜大軍北撤至邳城之時,李煜確實迎來了皇帝生涯最大的危機,這危機是於何人,隨行的潘佑,李元鎮等人見李煜一路上愁雲慘霧,都以為他是在為李懷瑾以及剩下兩萬宋國降軍憂慮,可事實非至如此。
且說,李煜自帶兵迴了金陵,又見金陵萬民夾道而迎,城內不僅恢複了以往的車來販走,唐民以及城內巡衛都目光崇拜的看著唐國皇帝李煜。再說從壽州迴京複命的林仁肇,對這皇帝看法已然有了天翻地覆的改變,見皇帝入金陵城,一路上想著言語些什麽,卻始終見皇帝愁腸百結,看向李元鎮,潘佑等人,卻是滿臉疑慮,不知是個什麽情況,隻立在天子身側不敢言語。
“咱家天子到底是怎麽了?趙匡胤大張旗鼓南下伐唐,非但沒有占得一州一城之地,反而白白送了咱大唐兩萬兵馬,這擱誰不得......”林仁肇見李煜一直愁容滿麵,低沉不語,又悄悄放慢了步伐,湊向自己的老戰友劉仁贍。
“劉守惠!你說天子緣何愁苦?打了勝仗,滅了宋國軍威,咱這皇帝怎還像個打了敗仗的頹樣!”
“小點聲!天子可精明著呢,老夫覺著,興許是包穎戰死楚州的事...”劉仁贍直接將林仁肇拉到耳邊低聲道。
“包穎一死,楚州守將各自得了封賞,尤其是那個淩粟,不僅加封了將軍銜,還被咱皇帝給帶迴金陵了!可謂是包穎一死,楚州城雞犬升天呐!”
林仁肇語罷還朝著後方年紀尚輕的定遠將軍淩粟看了過去,發現這小將鼻如懸膽,昂藏七尺確實有些氣度。而淩粟在後方見金陵城風貌在皇帝新朝整治後如此興繁,有些驚歎,又看到兩個老將軍湊在一塊竊竊私語,本想將目光繞開,卻發現那林仁肇大將軍直接將目光對準了自己,還絲毫不帶掩飾的上下審視,倒是讓他有些謙讓未遑,趕忙抬手對著他作了作揖,這拘謹的手一抬,卻發現林仁肇對著自己的笑愈發猥瑣。
“韓卿啊,你怎得自作主張,將皇後給從豫章送迴來了!”李煜正不知如何解悶,看著韓熙載從皇城迎上來後一直喜逐顏開的老臉,頓時有些無耐湧上心頭。
按道理說,皇帝雖然未打勝仗,但好歹是親征將趙匡胤喝退,近幾日金陵城湧迴了萬數百姓,茶館裏都傳的天子以一己天威斥退趙匡胤數十萬之數的大軍,皇城內眾臣以北籍的韓熙載,胡則為守出城相迎,個個臉帶笑意,可謂意氣風發,可李煜見到這些人,是一點好臉色不給,反而上來就斥責韓熙載自作主張。
且說,李煜前些日從金陵北上之時,皇後之妹周娥鶯死死拽著李煜的衣冠不鬆,並哭鬧著要與他一同北上,卻被李煜一個心狠,令宮中女官將她拉迴皇城軟禁在甘露宮。一路上他愁腸百結,眾人都以為他實在憂心李懷瑾的兵馬如何處置,可實際上,這李煜一直在憂慮如何去哄周娥鶯,以及如何處理周娥鶯與皇後周娥皇的關係。
這要按現代來說,可是妥妥的壞了倫理綱常啊!這要我怎麽給周娥皇解釋,我可生怕這皇後一時氣不過帶著腹中的孩子一命嗚唿了,李煜愁容不減,反倒讓方才帶著文官迎上來的韓熙載懵頭轉向。
“聖上恕罪...老臣也是看聖上與皇後向來恩愛有加,且皇後懷了龍嗣,在豫章多有不便,所以老臣才...”
“罷了罷了!你等不必在此相迎,速速讓後方儀仗之隊撤去,以免亂了金陵坊道!”李煜坐上了宮內抬來的大駕鹵簿,便要啟程迴甘露宮,正想著該如何給周娥皇解釋,後方又來了個添堵的。
“聖上啊!可還記得這出征前答應老夫之事?”
“何事?朕...朕委實不曾記得答應過什麽,劉老將軍這是要些府苑食戶?朕斷然不會吝嗇!”劉仁贍的聲音一出,李煜心內大唿不妙!心裏琢磨著這老家夥沒準記性不好,把前些時日要將他女兒給李煜納入後宮的事忘了,卻沒想到這老東西從壽州南下時,一直琢磨著這事。
“聖上莫要與老夫裝糊塗!官階封賞食邑府宅,老夫這把年紀了還貪個什麽,聖上若今日不與老夫說個明白,那老夫可要一直跟聖上叨擾些軍事了!”劉仁贍語罷,竟直接不顧身份,將抬大駕的一人趕走,自己在李煜左側抬起了大駕,頓時讓李煜捂著額頭一陣無耐。這老東西竟然還當街耍起了無耐。
“老將軍!怎可不顧身份與宮人抬駕!這...聖上...”韓熙載見這老將軍竟然不顧顏麵直接跟太監同階抬起了大駕,他這最在乎皇綱之人趕忙上去勸阻,雖不知這天子答應了他何事,也顧不得其他,上去就要拽迴,奈何力道有限,拉不迴執拗的劉仁贍。
“朕想起來了!老將軍何急於此,等朕先迴宮歇個一日,擇日!擇日便讓劉唯萱入朕身側!”
“老夫就知道如天子聖人之言,定不會追悔!老夫這便迴去讓小女好生準備!”劉仁贍見目的已然達到,便老臉堆著笑意悠哉的放下了大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