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七月,恰逢梅雨之節,按往來的天象言說,隻是些綿雨落下,然此刻唐宋邊境天雷滾滾,顯有異象而出。
且說壽州境,唐軍死守城內不出,城門之外百裏,宋軍營帳盤高而下,紮有千起。
此地時有光閃,黑雲之上,天有異象之聲,似有一身長萬裏的黑龍迎雷而動,又見黑雲壓城,恐怖龍頭怒盯城內守軍。
古往今來,要麽有帝光過紫微星,要麽夜有異象墜龍,龍墜在何地,何地便有成龍稱帝之人。隻是今日這異象,讓唐宋二軍皆各駐自家軍地,不敢妄動。
此刻北宋營地內,忠武軍節度使王全斌看著天上黑雲翻墨,白雨跳珠之異象正言厲色。揣著尖須,眸若黑潭。
“若老夫沒記錯,官家陳橋兵變皇袍加身稱帝之時,天也有此異象...”
本欲以快軍破壽州,再去和趙匡胤合並南下,可如今這天仿佛都在助他李唐,壽州之地,本就地勢北高南低,及易攻取,可剛到了壽州打算上攻城車之時,天空突閃電雷生出異象,隨後連著三天如決河傾雨晝夜不停。
“文仲,你可看得懂這天象。”
正欲攻城卻連下三天大雨,即便是平日裏不信神鬼之論的王全斌也有些摸不清楚狀況,便嚐試性的把問題拋給身旁的軍師。
“此天著實詭異...莫非,金陵李煜真有天龍之姿?”
“哼!自古這中原天子,隻能有一個,管他什麽天龍地龍,明日若是雨仍未停下,便強行攻城,壽州城隻有三萬兵馬...”
“將軍,眼下官家首戰未出,我等若是先敗了...與己不利啊...況且,南平也派了兩萬步兵...”
“我呸!一個小小南平,他敢湊什麽熱鬧?你當真不知曉南平軍為何在安豐駐軍,未敢直入壽州城?”
王全斌剛接到探報,便拉著軍師許文仲入了將營,攤開地圖觀察唐軍與南平軍之間間隔幾許,發現這南平竟膽小如鼠,隻屯在唐軍幾十裏以外的安豐。
“這倒可以理解,南平勢弱,軍力有限,自然不想耗費軍力真的與我大宋開戰,估計當初結盟,也隻是象征的暗示官家,他已有盟友,可別先來滅了他。”
“所以,南國結盟,不過一群烏合之眾,南平兩萬兵馬隻在安豐觀望,若我等三日之內拿下壽州,他南平不敢救援,便隻能龜縮迴遁!”
“將軍此言,不無道理,可壽州守將可是南唐五猛將之一的劉仁贍,若三日未拿下壽州城...”
見此時局勢仍有利於宋軍,許文仲也有些寬慰,可再想到壽州守將竟是劉仁贍,又添了些憂慮感。
“我倒是沒想到這小皇帝讓他劉仁贍守壽州,還想他李煜貪生怕死必會一直將劉仁贍屏在左右護他安危!”
“將軍,眼下硬攻,我軍必然損失不小,不過,我倒有個對策,可更快敗唐軍守將,直驅金陵!”
......
宋軍這邊看著天有異象,未敢傾巢而出拿下壽州。可這天象嚇住的亦不止有宋軍,壽州城內,唐軍各軍將同樣心神不寧。
一來這壽州城本就地勢易攻難守,天子卻不往壽州增兵,不知作何打算,就是南平那幫烏龜王八也隻是蹲在遠處觀望;
這二來,趙宋大軍剛屯兵邊境,便天有異象而出,似有黑龍遊雲而盤,恐怖非常,眾人一時摸不清,這天象就究竟是兇是吉。
“老將軍,眼下梅雨連綿,城牆不易攀奪,固宋人不敢來攻,可明日若是雨停,
我壽州這些兵馬,怎擋得住王全斌五萬精銳,而且...還聽聞他招募了地方鄉勇。”
“你待如何?王全斌還未敢來攻,你便如此驚怕,你怎不去問問那王全斌懼不懼老夫!”
劉仁贍一直坐於將首官座之上,卻聽得堂內軍將亂作一團,頓時有些煩躁。
“將軍息怒,臣等並非不信將軍神勇,隻是南平那幫王八龜縮在安豐不出,
如今又不知王全斌軍數幾何,為壽州計,當快馬傳信於金陵求天子增兵。”
見劉仁贍麵容不祥,堂下遊騎將軍王昌保趕忙出言平其怒火,又順帶提了提援兵的事。
“增兵?老夫且問問你們,趙匡胤如今在何處?”
“這...”
“不知道?老夫再問你們,趙匡胤欲攻何地?”
“這...眼下軍探放不出...這我等如何知曉...”
“不知曉?不知曉也敢舔著臉去求天子增兵?
若宋人攻下濠州直入金陵爾等又待如何?
若宋人改道去攻楚州爾等又待如何?”
“將軍所憂...我等明了,隻是我等真的可擋住王全斌的五萬精銳嗎?”
劉仁贍站起身走近堂下諸將,滿臉搵怒向這些人發問,可一個都答不上來。王昌保見此趕忙站起弓著腰去吸引火力。
要說這遊騎將軍王昌保,也是一片苦心,他雖知曉劉仁贍戰力威猛,但也清楚劉仁贍統兵對下屬及為嚴苛,脾氣暴戾,稍有不順,便對下屬鞭打斥罵。
眼下宋人兵危已至,他也生怕劉仁贍不改往日的暴脾氣,讓這些下屬因為怨恨生了二心。
“唉,老夫也不瞞你等,壽州能守住多久,老夫不敢擔保,隻是食君祿,當思君憂。
老夫且問你們,自聖上登基,可曾虧待過我大唐軍士。”
“聖上仁厚,對我等軍士,確是好的沒話說,隻一月之內,我等俸銀便升了兩倍之數!還頒布軍田令,凡大唐軍士皆有其田產可依!”
“老夫從前也以為這都是聖上籠絡人心的手段,可老夫自在聖上身側護君始,
愈發覺得聖上不止欲一統中原,也是真正想開創盛世,帶我等北籍軍士歸家。”
劉仁贍這話一出,王昌保在他身後頓時不明所以,一直聞劉老將軍脾氣暴戾,怎得今日一改往常,還說出這等感報皇恩之言。
“老夫不敢奢求你等與我死守壽州,但畢竟我受於皇恩,也心甘情願為大唐天子盡忠而死,
隻要我劉仁贍還活著,壽州城,絕不可能讓給卑鄙無恥的宋人!我劉仁贍,就是不服宋人!”
劉仁贍顫抖的說完,便轉身迴了將座,卻見台下這眾人,有人不知所措,有人眼神不定,亦有人麵露愧意。
“老將軍這個年紀都不怕宋人,那我等又有何懼!若是明日宋人攻城,我劉靖遠可為先鋒與宋人決一死戰!”
“也算我一個!天子自入軍始從不曾虧待我等,我等亦不能丟了天子的顏麵!”
“算我一個!死守壽州,我王檢義不容辭!”
“對!死守!末將也不服那宋人!”
......
然此刻金陵興慶宮內的李響,卻看不到如此震人心魄的場麵,雖知曉劉仁贍為他心腹護在其左右之後,經自己教訓,他暴脾氣漸改,可仍擔憂他過分苛責了下屬,最後城破人亡。
自古明智之君,怎會不知戰前聚攏人心的道理,蜀漢末期傳世名將張飛的死便足以說明一切。
“聖上何故愁苦?是擔憂包穎貪酒誤事?”
一旁的潘佑翻著折子,看這天子愁苦不斷,又總在歎氣,便上前試探性的詢問。
“唉,楚州我倒不擔心,趙匡胤渡河攻楚的可能性幾乎沒有...”李響端起案台上的青釉瓷碗,品了品已涼的蜀茶。
“那...聖上是念我大唐皇後了吧...如今大周後南下去了豫章養嗣不在金陵,尚有容貌甚美的小周...”
噗!李響正欲吞茶入腹,聽到尚書右丞潘佑的話瞬間卡了喉,一口涼茶噴射而出,又一時岔了氣,捂著胸口猛咳。
“潘佑!這都什麽時候了,你還尋聖上開心!”
韓熙載趕忙起身上前,輕撫著李響的後背幫其順氣。
“無妨,咳...無妨,潘卿,你說周娥鶯在金陵?”
不對啊,前幾日我讓王萬駒帶皇後南下避禍,按理說皇後的妹妹應當也在其身側,怎麽會留在金陵。
“聖上當真想臨幸小周?那臣這便...”
潘佑見李響還真順坡下驢提起了周娥鶯,便作勢要起身出堂。
“行了!朕無意如此,隻是好奇為何她為何沒與皇後一同南下避禍。”
“聖上有所不知,皇後走時叮囑過,未曾讓她與皇後一同南下,似乎是擔憂聖上意氣用事真親自帶兵北上,想留下她攔著聖上...”
原來如此,這周娥皇真是賢妻良母啊,千古難尋啊!隻可惜現在不想辦法搞倒趙宋,我李響根本沒那個福氣和你夜夜笙歌,日日享福啊!
“聖上,臣也有此問,倘若知曉了趙匡胤確實兵圍濠州的消息,聖上當真打算親領龍翔軍北上?”
韓熙載一直覺得這天子雖為明君,亦不免有些意氣用事,在他心裏,君就是君,將就是將,怎能讓一個天子隨意得去領兵打仗。
“韓卿,朕之所以未遷都豫章,還不夠清楚嗎,這仗,朕必須要打!也不能不打!”
“韓相勿憂,若聖上當真要領兵親征,我潘佑便一路跟著聖上,定以命護聖上安危!”
“你!你不跟我勸聖上親征之事,反倒還竄動...”
“聖上!家父於廬州傳來軍報!”
韓熙載話未說完,突見李元鎮步入堂內,趕忙伸手去搶軍報,末了又發覺自己有些唐突,又趕忙將軍報呈給後方的天子。
“聖上!可是趙匡胤攻了廬州!若真如此,便讓李元鎮率龍翔軍救援!”
“不!李卿信中所言,光,廬二州一個宋兵也未曾看到,甚至他的探報探得濠州全境亦無宋兵出沒!”李響皺著眉頭,再次內心不安起來。
“這...那便是去攻了壽州!是否要往壽州增兵!”
“不可!眼下未探得趙匡胤領兵進於何處,不可貿然動龍翔軍!”
李響剛放下軍報,韓熙載便急不可耐的將軍報拿起,凝著神仔細審查軍報,生怕有什麽疏漏。
且說壽州境,唐軍死守城內不出,城門之外百裏,宋軍營帳盤高而下,紮有千起。
此地時有光閃,黑雲之上,天有異象之聲,似有一身長萬裏的黑龍迎雷而動,又見黑雲壓城,恐怖龍頭怒盯城內守軍。
古往今來,要麽有帝光過紫微星,要麽夜有異象墜龍,龍墜在何地,何地便有成龍稱帝之人。隻是今日這異象,讓唐宋二軍皆各駐自家軍地,不敢妄動。
此刻北宋營地內,忠武軍節度使王全斌看著天上黑雲翻墨,白雨跳珠之異象正言厲色。揣著尖須,眸若黑潭。
“若老夫沒記錯,官家陳橋兵變皇袍加身稱帝之時,天也有此異象...”
本欲以快軍破壽州,再去和趙匡胤合並南下,可如今這天仿佛都在助他李唐,壽州之地,本就地勢北高南低,及易攻取,可剛到了壽州打算上攻城車之時,天空突閃電雷生出異象,隨後連著三天如決河傾雨晝夜不停。
“文仲,你可看得懂這天象。”
正欲攻城卻連下三天大雨,即便是平日裏不信神鬼之論的王全斌也有些摸不清楚狀況,便嚐試性的把問題拋給身旁的軍師。
“此天著實詭異...莫非,金陵李煜真有天龍之姿?”
“哼!自古這中原天子,隻能有一個,管他什麽天龍地龍,明日若是雨仍未停下,便強行攻城,壽州城隻有三萬兵馬...”
“將軍,眼下官家首戰未出,我等若是先敗了...與己不利啊...況且,南平也派了兩萬步兵...”
“我呸!一個小小南平,他敢湊什麽熱鬧?你當真不知曉南平軍為何在安豐駐軍,未敢直入壽州城?”
王全斌剛接到探報,便拉著軍師許文仲入了將營,攤開地圖觀察唐軍與南平軍之間間隔幾許,發現這南平竟膽小如鼠,隻屯在唐軍幾十裏以外的安豐。
“這倒可以理解,南平勢弱,軍力有限,自然不想耗費軍力真的與我大宋開戰,估計當初結盟,也隻是象征的暗示官家,他已有盟友,可別先來滅了他。”
“所以,南國結盟,不過一群烏合之眾,南平兩萬兵馬隻在安豐觀望,若我等三日之內拿下壽州,他南平不敢救援,便隻能龜縮迴遁!”
“將軍此言,不無道理,可壽州守將可是南唐五猛將之一的劉仁贍,若三日未拿下壽州城...”
見此時局勢仍有利於宋軍,許文仲也有些寬慰,可再想到壽州守將竟是劉仁贍,又添了些憂慮感。
“我倒是沒想到這小皇帝讓他劉仁贍守壽州,還想他李煜貪生怕死必會一直將劉仁贍屏在左右護他安危!”
“將軍,眼下硬攻,我軍必然損失不小,不過,我倒有個對策,可更快敗唐軍守將,直驅金陵!”
......
宋軍這邊看著天有異象,未敢傾巢而出拿下壽州。可這天象嚇住的亦不止有宋軍,壽州城內,唐軍各軍將同樣心神不寧。
一來這壽州城本就地勢易攻難守,天子卻不往壽州增兵,不知作何打算,就是南平那幫烏龜王八也隻是蹲在遠處觀望;
這二來,趙宋大軍剛屯兵邊境,便天有異象而出,似有黑龍遊雲而盤,恐怖非常,眾人一時摸不清,這天象就究竟是兇是吉。
“老將軍,眼下梅雨連綿,城牆不易攀奪,固宋人不敢來攻,可明日若是雨停,
我壽州這些兵馬,怎擋得住王全斌五萬精銳,而且...還聽聞他招募了地方鄉勇。”
“你待如何?王全斌還未敢來攻,你便如此驚怕,你怎不去問問那王全斌懼不懼老夫!”
劉仁贍一直坐於將首官座之上,卻聽得堂內軍將亂作一團,頓時有些煩躁。
“將軍息怒,臣等並非不信將軍神勇,隻是南平那幫王八龜縮在安豐不出,
如今又不知王全斌軍數幾何,為壽州計,當快馬傳信於金陵求天子增兵。”
見劉仁贍麵容不祥,堂下遊騎將軍王昌保趕忙出言平其怒火,又順帶提了提援兵的事。
“增兵?老夫且問問你們,趙匡胤如今在何處?”
“這...”
“不知道?老夫再問你們,趙匡胤欲攻何地?”
“這...眼下軍探放不出...這我等如何知曉...”
“不知曉?不知曉也敢舔著臉去求天子增兵?
若宋人攻下濠州直入金陵爾等又待如何?
若宋人改道去攻楚州爾等又待如何?”
“將軍所憂...我等明了,隻是我等真的可擋住王全斌的五萬精銳嗎?”
劉仁贍站起身走近堂下諸將,滿臉搵怒向這些人發問,可一個都答不上來。王昌保見此趕忙站起弓著腰去吸引火力。
要說這遊騎將軍王昌保,也是一片苦心,他雖知曉劉仁贍戰力威猛,但也清楚劉仁贍統兵對下屬及為嚴苛,脾氣暴戾,稍有不順,便對下屬鞭打斥罵。
眼下宋人兵危已至,他也生怕劉仁贍不改往日的暴脾氣,讓這些下屬因為怨恨生了二心。
“唉,老夫也不瞞你等,壽州能守住多久,老夫不敢擔保,隻是食君祿,當思君憂。
老夫且問你們,自聖上登基,可曾虧待過我大唐軍士。”
“聖上仁厚,對我等軍士,確是好的沒話說,隻一月之內,我等俸銀便升了兩倍之數!還頒布軍田令,凡大唐軍士皆有其田產可依!”
“老夫從前也以為這都是聖上籠絡人心的手段,可老夫自在聖上身側護君始,
愈發覺得聖上不止欲一統中原,也是真正想開創盛世,帶我等北籍軍士歸家。”
劉仁贍這話一出,王昌保在他身後頓時不明所以,一直聞劉老將軍脾氣暴戾,怎得今日一改往常,還說出這等感報皇恩之言。
“老夫不敢奢求你等與我死守壽州,但畢竟我受於皇恩,也心甘情願為大唐天子盡忠而死,
隻要我劉仁贍還活著,壽州城,絕不可能讓給卑鄙無恥的宋人!我劉仁贍,就是不服宋人!”
劉仁贍顫抖的說完,便轉身迴了將座,卻見台下這眾人,有人不知所措,有人眼神不定,亦有人麵露愧意。
“老將軍這個年紀都不怕宋人,那我等又有何懼!若是明日宋人攻城,我劉靖遠可為先鋒與宋人決一死戰!”
“也算我一個!天子自入軍始從不曾虧待我等,我等亦不能丟了天子的顏麵!”
“算我一個!死守壽州,我王檢義不容辭!”
“對!死守!末將也不服那宋人!”
......
然此刻金陵興慶宮內的李響,卻看不到如此震人心魄的場麵,雖知曉劉仁贍為他心腹護在其左右之後,經自己教訓,他暴脾氣漸改,可仍擔憂他過分苛責了下屬,最後城破人亡。
自古明智之君,怎會不知戰前聚攏人心的道理,蜀漢末期傳世名將張飛的死便足以說明一切。
“聖上何故愁苦?是擔憂包穎貪酒誤事?”
一旁的潘佑翻著折子,看這天子愁苦不斷,又總在歎氣,便上前試探性的詢問。
“唉,楚州我倒不擔心,趙匡胤渡河攻楚的可能性幾乎沒有...”李響端起案台上的青釉瓷碗,品了品已涼的蜀茶。
“那...聖上是念我大唐皇後了吧...如今大周後南下去了豫章養嗣不在金陵,尚有容貌甚美的小周...”
噗!李響正欲吞茶入腹,聽到尚書右丞潘佑的話瞬間卡了喉,一口涼茶噴射而出,又一時岔了氣,捂著胸口猛咳。
“潘佑!這都什麽時候了,你還尋聖上開心!”
韓熙載趕忙起身上前,輕撫著李響的後背幫其順氣。
“無妨,咳...無妨,潘卿,你說周娥鶯在金陵?”
不對啊,前幾日我讓王萬駒帶皇後南下避禍,按理說皇後的妹妹應當也在其身側,怎麽會留在金陵。
“聖上當真想臨幸小周?那臣這便...”
潘佑見李響還真順坡下驢提起了周娥鶯,便作勢要起身出堂。
“行了!朕無意如此,隻是好奇為何她為何沒與皇後一同南下避禍。”
“聖上有所不知,皇後走時叮囑過,未曾讓她與皇後一同南下,似乎是擔憂聖上意氣用事真親自帶兵北上,想留下她攔著聖上...”
原來如此,這周娥皇真是賢妻良母啊,千古難尋啊!隻可惜現在不想辦法搞倒趙宋,我李響根本沒那個福氣和你夜夜笙歌,日日享福啊!
“聖上,臣也有此問,倘若知曉了趙匡胤確實兵圍濠州的消息,聖上當真打算親領龍翔軍北上?”
韓熙載一直覺得這天子雖為明君,亦不免有些意氣用事,在他心裏,君就是君,將就是將,怎能讓一個天子隨意得去領兵打仗。
“韓卿,朕之所以未遷都豫章,還不夠清楚嗎,這仗,朕必須要打!也不能不打!”
“韓相勿憂,若聖上當真要領兵親征,我潘佑便一路跟著聖上,定以命護聖上安危!”
“你!你不跟我勸聖上親征之事,反倒還竄動...”
“聖上!家父於廬州傳來軍報!”
韓熙載話未說完,突見李元鎮步入堂內,趕忙伸手去搶軍報,末了又發覺自己有些唐突,又趕忙將軍報呈給後方的天子。
“聖上!可是趙匡胤攻了廬州!若真如此,便讓李元鎮率龍翔軍救援!”
“不!李卿信中所言,光,廬二州一個宋兵也未曾看到,甚至他的探報探得濠州全境亦無宋兵出沒!”李響皺著眉頭,再次內心不安起來。
“這...那便是去攻了壽州!是否要往壽州增兵!”
“不可!眼下未探得趙匡胤領兵進於何處,不可貿然動龍翔軍!”
李響剛放下軍報,韓熙載便急不可耐的將軍報拿起,凝著神仔細審查軍報,生怕有什麽疏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