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要走到朝陽殿門口,嘉笙發現事情變化得有點讓她遭不住。
落日已經快要徹底消失在天空,天色隱隱暗下來,一路走過來,什麽聲音也沒有,這個就已經不對了。
並且,朝陽殿方向的那棵歪脖子樹下也沒有人在等她。
這是個不好的預兆。
在她提出出宮這個要求的時候,元歡就表示反對,架不住她軟磨硬泡才勉強答應的,依照元歡的性子,鐵定會在朝陽殿等她迴來,再細細追問這一天到底幹嘛去了。
事先她倆還想了個辦法,最壞的結果就是被發現她不在朝陽殿。
不過皇宮這麽大,總還是有點辦法稍稍遮掩,比如被問起的話,就說她去太後娘娘那請安了,或者說同元歡玩去了。
總不可能挨著找吧。
所以,特地囑咐了采衿,若朝陽殿裏無人,一切無事的話,在樹下就會係一條綠絲帶,若有事發生的話,一切也都來不及,樹下什麽都不會有。
現下,那棵歪脖樹下空空蕩蕩。
無語問天,怕是有人來了,人現在肯定在宮中坐著,這怕是要被發現了。
隻能一步一步、戰戰兢兢地踩著猶豫的步伐,向著朝陽殿走去。
一手扒住殿門,小心翼翼地伸長脖子,想看看是個什麽情況,可是啥都沒看到。
“這人呢?”嘉笙心裏犯著嘀咕。
“難不成是我想多了,沒人來?不對,我殿裏小丫頭那麽多,怎麽可能這麽安靜?”
邁步走進了宮門,接著又繞過了正殿,經過木質的走廊朝偏殿走去。
果然,偏殿右邊走廊泱泱的站了一走廊,可不就是她殿裏的一堆小宮女。
此刻發現她出現,全都可憐兮兮地望著她。
采衿也在其中,此時正神色緊張、驚恐不定地給她使眼色。
換作往常她已經走過去笑嘻嘻地哄她們開心了,她殿裏的小姑娘們一個個的,都像花似的,又哪裏會舍得看小美人們不高興呢。
此刻,嘉笙望著偏殿裏的身影卻是笑不出來了。
偏殿裏的擋風簾子已經放下來了,那個身影正蹲坐在書桌前執筆,專心致誌又不苟言笑,旁邊的太監們都神色恭敬地立在一旁。
“都迴來了,還不快進來,還要朕親自來請嗎?”
聲音既威嚴又透出親近與寵溺,聽著這樣的聲音,總讓嘉笙覺得不真實。
這是她的父皇,大元的皇帝。
於臣民眼中,他一生殺伐果斷,謀略過人,從默默無聲的五皇子做到了可以俯瞰萬民的君主,於她眼中,他是縱她愛她的父皇,可也正是這位一言一行口口聲聲都說愛她的人,前生將她推入了死局。
醒來之後,她想了很多,卻怎麽也想不明白這是為什麽,為什麽那樣愛他的父皇會如此對待她?
相較起來,甚至於元玉禾對她的所作所為,都顯得沒有那麽讓人難以接受。
所以醒來到如今,她都不敢去見她的父皇,她不知道該如何去麵對他,這對一個帶著前生傷痛的人來說實在是太過殘忍。
嘉笙依舊呆愣愣地,直勾勾地盯著偏殿裏的身影。
“怎麽了?朕來了倒把你嚇傻了。”元帝自顧自地撩開竹簾,踱步走了出來,站在廊下望著她說道。
隻見她耷拉著腦袋,無精打采,繼而又低下頭去,正要慢吞吞地跪下請安。
“就不用行這些虛禮了,起來。”
元帝見她這舉動,覺得奇怪,自己這女兒平素是胡鬧慣了的,以往見到他早都就撲上來了,一口一個爹爹,高興地叫著,今天怎麽這麽反常?
聽話的站起來之後,依舊低垂著頭,一言不發。
元帝明白了,這肯定是因為上迴的事還和他鬧別扭,這丫頭,一生氣就不說話也不理人,強得很。
揮了揮手,讓領事太監李福安帶著一幫人都退下去。
“天色也不早了,還不快進來。”元帝負手站在廊下說道。
“哦。”
低眉順眼地就憋了一個字迴他,這丫頭氣性一直都不小,被慣的。
進屋坐下,從茶幾上順手倒了杯熱茶,熱氣嫋嫋地浮起來,將杯子塞到她手裏,問:“又去元歡那玩了?”
“是。“
“哦?她從北漠帶迴來什麽好玩的了?聽聞她得了兩隻幼鷹,現下寶貝得很。”端起熱茶,輕輕吹走漂浮的茶葉,慢慢喝下才悠悠開口同嘉笙說起話來。“
“是,兩隻小鷹。”
“父皇來看你,你不高興?”
“女兒不敢。“
“竟還有你不敢的事嗎?朕以為朕的宸陽公主沒什麽不敢做的,都跑去湖麵溜冰了,半邊身子都掉進去了,要不是人來得及時,怕朕就隻有追悔莫及了。”一邊說一邊微微擰眉。
“就這樣,也不過沒收了你的冰刀,”語氣放緩,有些無可奈何,“還值得你同朕生這麽久的氣嗎?”
一扁嘴,眼眶酸澀,眼淚就要掉下來,但強撐著不掉淚,高高地仰起頭,“我知錯了,以後再也不敢了,就罰我關禁閉吧,我這就去領罰。”說著就頭也不抬地朝門外走去。
“站住!”
對著嘉笙的背影喊完,又無可奈何地搖了搖頭,這丫頭,怎麽委屈成這樣。
緊接著又溫聲道:“孟孟。“
嘉笙在背後睜大了眼睛,一時更加想哭了。
又聽他道:“孟孟,過來。”
她已經很久沒有聽人這樣叫過她。
前生她甚至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麽,她父皇就放棄了她,不會再用滿是寵溺的眼神看她,也不會再溫柔的語氣同她說話,更加不會再叫她孟孟。
恍如隔世。
孟孟是她的小名,元帝親取的。
她的母親,嘉惠皇後過世得早,在她的記憶裏,隻記得住父皇。
她甚至是元帝唯一一個放在膝下從小養大的孩子,便是他的兒子們也未有此殊榮。
那時候,在她長到六七歲的時候,皇家孩子們都要開蒙學寫字。
可她犯懶,每迴寫不了幾個字便要仍在一旁不管。
元帝便把她帶身邊,批閱奏折時就抱在膝頭。
教她寫字,可她字依舊寫得很不好。
那是為了安慰她,給她取的名字。
落日已經快要徹底消失在天空,天色隱隱暗下來,一路走過來,什麽聲音也沒有,這個就已經不對了。
並且,朝陽殿方向的那棵歪脖子樹下也沒有人在等她。
這是個不好的預兆。
在她提出出宮這個要求的時候,元歡就表示反對,架不住她軟磨硬泡才勉強答應的,依照元歡的性子,鐵定會在朝陽殿等她迴來,再細細追問這一天到底幹嘛去了。
事先她倆還想了個辦法,最壞的結果就是被發現她不在朝陽殿。
不過皇宮這麽大,總還是有點辦法稍稍遮掩,比如被問起的話,就說她去太後娘娘那請安了,或者說同元歡玩去了。
總不可能挨著找吧。
所以,特地囑咐了采衿,若朝陽殿裏無人,一切無事的話,在樹下就會係一條綠絲帶,若有事發生的話,一切也都來不及,樹下什麽都不會有。
現下,那棵歪脖樹下空空蕩蕩。
無語問天,怕是有人來了,人現在肯定在宮中坐著,這怕是要被發現了。
隻能一步一步、戰戰兢兢地踩著猶豫的步伐,向著朝陽殿走去。
一手扒住殿門,小心翼翼地伸長脖子,想看看是個什麽情況,可是啥都沒看到。
“這人呢?”嘉笙心裏犯著嘀咕。
“難不成是我想多了,沒人來?不對,我殿裏小丫頭那麽多,怎麽可能這麽安靜?”
邁步走進了宮門,接著又繞過了正殿,經過木質的走廊朝偏殿走去。
果然,偏殿右邊走廊泱泱的站了一走廊,可不就是她殿裏的一堆小宮女。
此刻發現她出現,全都可憐兮兮地望著她。
采衿也在其中,此時正神色緊張、驚恐不定地給她使眼色。
換作往常她已經走過去笑嘻嘻地哄她們開心了,她殿裏的小姑娘們一個個的,都像花似的,又哪裏會舍得看小美人們不高興呢。
此刻,嘉笙望著偏殿裏的身影卻是笑不出來了。
偏殿裏的擋風簾子已經放下來了,那個身影正蹲坐在書桌前執筆,專心致誌又不苟言笑,旁邊的太監們都神色恭敬地立在一旁。
“都迴來了,還不快進來,還要朕親自來請嗎?”
聲音既威嚴又透出親近與寵溺,聽著這樣的聲音,總讓嘉笙覺得不真實。
這是她的父皇,大元的皇帝。
於臣民眼中,他一生殺伐果斷,謀略過人,從默默無聲的五皇子做到了可以俯瞰萬民的君主,於她眼中,他是縱她愛她的父皇,可也正是這位一言一行口口聲聲都說愛她的人,前生將她推入了死局。
醒來之後,她想了很多,卻怎麽也想不明白這是為什麽,為什麽那樣愛他的父皇會如此對待她?
相較起來,甚至於元玉禾對她的所作所為,都顯得沒有那麽讓人難以接受。
所以醒來到如今,她都不敢去見她的父皇,她不知道該如何去麵對他,這對一個帶著前生傷痛的人來說實在是太過殘忍。
嘉笙依舊呆愣愣地,直勾勾地盯著偏殿裏的身影。
“怎麽了?朕來了倒把你嚇傻了。”元帝自顧自地撩開竹簾,踱步走了出來,站在廊下望著她說道。
隻見她耷拉著腦袋,無精打采,繼而又低下頭去,正要慢吞吞地跪下請安。
“就不用行這些虛禮了,起來。”
元帝見她這舉動,覺得奇怪,自己這女兒平素是胡鬧慣了的,以往見到他早都就撲上來了,一口一個爹爹,高興地叫著,今天怎麽這麽反常?
聽話的站起來之後,依舊低垂著頭,一言不發。
元帝明白了,這肯定是因為上迴的事還和他鬧別扭,這丫頭,一生氣就不說話也不理人,強得很。
揮了揮手,讓領事太監李福安帶著一幫人都退下去。
“天色也不早了,還不快進來。”元帝負手站在廊下說道。
“哦。”
低眉順眼地就憋了一個字迴他,這丫頭氣性一直都不小,被慣的。
進屋坐下,從茶幾上順手倒了杯熱茶,熱氣嫋嫋地浮起來,將杯子塞到她手裏,問:“又去元歡那玩了?”
“是。“
“哦?她從北漠帶迴來什麽好玩的了?聽聞她得了兩隻幼鷹,現下寶貝得很。”端起熱茶,輕輕吹走漂浮的茶葉,慢慢喝下才悠悠開口同嘉笙說起話來。“
“是,兩隻小鷹。”
“父皇來看你,你不高興?”
“女兒不敢。“
“竟還有你不敢的事嗎?朕以為朕的宸陽公主沒什麽不敢做的,都跑去湖麵溜冰了,半邊身子都掉進去了,要不是人來得及時,怕朕就隻有追悔莫及了。”一邊說一邊微微擰眉。
“就這樣,也不過沒收了你的冰刀,”語氣放緩,有些無可奈何,“還值得你同朕生這麽久的氣嗎?”
一扁嘴,眼眶酸澀,眼淚就要掉下來,但強撐著不掉淚,高高地仰起頭,“我知錯了,以後再也不敢了,就罰我關禁閉吧,我這就去領罰。”說著就頭也不抬地朝門外走去。
“站住!”
對著嘉笙的背影喊完,又無可奈何地搖了搖頭,這丫頭,怎麽委屈成這樣。
緊接著又溫聲道:“孟孟。“
嘉笙在背後睜大了眼睛,一時更加想哭了。
又聽他道:“孟孟,過來。”
她已經很久沒有聽人這樣叫過她。
前生她甚至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麽,她父皇就放棄了她,不會再用滿是寵溺的眼神看她,也不會再溫柔的語氣同她說話,更加不會再叫她孟孟。
恍如隔世。
孟孟是她的小名,元帝親取的。
她的母親,嘉惠皇後過世得早,在她的記憶裏,隻記得住父皇。
她甚至是元帝唯一一個放在膝下從小養大的孩子,便是他的兒子們也未有此殊榮。
那時候,在她長到六七歲的時候,皇家孩子們都要開蒙學寫字。
可她犯懶,每迴寫不了幾個字便要仍在一旁不管。
元帝便把她帶身邊,批閱奏折時就抱在膝頭。
教她寫字,可她字依舊寫得很不好。
那是為了安慰她,給她取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