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浩歎道,“寧平市有300萬農民,300個村莊,接近300萬畝的工業土地,這才是最大的難題。


    怎麽快速利用起農村工業土地,讓每個村都有資金維持正常的運轉這比什麽都重要。”


    劉煥通點頭道,“陸浩,我聽說了昨晚你們會議上的一些內容,據說泰山集團和新型建材集團都有有利於我們新農村建設的項目?”


    陸浩眉頭微微一皺,帶著點低落情緒說道,“目前我能幫助咱們市農村建設的項目就這些了……”


    劉煥通衝著他擺擺手,打斷他說道,“這些就已經讓我們遠超意外了,可以說你在農村建設上做的夠多了。


    我們根據各地方的反應,對新農村的城鎮建設又有了一個新思路……要聽一聽嗎?”


    陸浩笑道,“看你表情,好像你們已經不發愁新農村問題了,快點說,我要聽一下。”


    劉煥通道,“其實在國家的五百億扶持資金批下來之前,省委省政府就已經臨時挪用了兩百億人民幣,讓我們提前展開了農村搬遷補償工作。


    全市加上周邊新劃入的人口,再加上國家和省裏要求讓我們遷入的那一百四十萬革命老區人口,我市總人口將會超過千萬,這裏麵需要支付搬遷補償的農村人口就接近700萬……”


    這數字讓陸浩很是吃了一大驚,這要多少錢才能搬得動呀,陸浩有些不敢想象,可劉煥通接下來的一番話,讓陸浩認識到自己吃驚的太早了。


    “這次的補償由於人口眾多,我們采取了一刀切的方式,按人頭來實行統一的補償標準。


    0-18歲的每人補償5000元,18-60歲的補償1萬元,60歲以上的補償一點五萬元,總補償資金約有500億人民幣……”


    這個補償標準在96年的農村來說不算低,農村的住房平均價值可以說遠遠低於補償標準,吃虧的人隻占有很小的一部分。


    市裏急著把補償款全部支付下去,就是怕未來新湖市的房價真的和深海市一樣,那時候農民都跳出來當釘子戶就麻煩大了。


    對於這種強製性一刀切的搬遷方式陸浩也無法評論是對還是錯,違法還是合法,但是在改革開放的初期,這樣的方式對實現目標,無疑是最快最有效的。


    按照規劃新湖市的農村人口控製在300萬以內,有接近四百萬的人口要轉為城市戶口,劉煥通怕的不是搬遷補償而是搬遷後的工作安置。


    工作安置肯定是困難的,但不會是長期困難,現如今整個新湖市都是個大工地,到處是建設,投資規模更是華夏有史以來最高的。


    各行各業都在大量的招工,按照比例算700萬人中隻有200萬就業人口,這些就業人口絕對遠遠不夠未來的崗位需求。


    不說別的1000萬人口的大城市光餐飲服務業就能解決百萬個以上的工作崗位,隻要出台好政策,快速解決就業不是大問題。


    對於政策方麵市裏也早已做好了規劃,新湖市學習深海建立入境口岸,這會擋住一大部分外地的淘金者湧入,這會極大減輕城市的壓力。


    新湖市還有一個臨時性政策,就是整個新湖市的餐飲服務類行業與農貿市場必須是本地城市戶口的人才可以辦理營業執照,就連農村戶口都不行。


    農村戶口和外地戶口要想在新湖市參與經營必須注冊公司才可以,而且注冊資金還不能少於五十萬,還會嚴查他們的注冊資金偷逃,防止虛假注冊。


    這條政策不光是要擋住外地人口湧入,還是為了農轉非的積極性,因為新湖市的新農村建設給與農村戶口的政策與條件實在太好了。


    農村戶口不僅有人均一畝土地的分配,還有浩海建設墊資建設的住宅分配,可以這樣說,十多年後有農村戶口的人光憑著土地出租和村集體企業的分紅就能夠天天躺在床上數錢了。


    陸浩問道,“我聽說咱們市有一家餐館發生了集體中毒事件,很嚴重。”


    劉煥通點點頭道,“死了六個,餐館是北三省的一戶人家開的,專做供應工地的便宜盒飯,事件很嚴重,但這個事件也是我們出台這項政策的契機。”


    陸浩又問道,“我還聽說外省的人在我們市開了上百家的特殊理發屋,陳鋒組織的一次大行動就逮捕了上千人。”


    劉煥通苦笑道,“百分之九十都是這三個省的人開的,全部都罰款遣送了,為這事我們市還背上了地域歧視的黑鍋。哎,講都講不清楚,打架鬥毆事件他們也占了一多半……”


    陸浩也跟著苦笑一聲說道,“浩海建設接收了不少的退伍老兵,有五分之一的人是那幾個省的,他們的直係家屬還是要放寬居住證辦理,不能一錘全打死了。”


    可能這幾個省的人真的讓市政府頭疼了,劉煥通竟然沒有完全答應,隻同意直係家屬可以辦理,親屬一律不給辦理居住證,居留超過一禮拜的時間就堅決遣送。


    “不說這些了,還是轉迴話題,說說你的打算。”


    陸浩說道,“其實很簡單,我的目的就是讓各農村村委會都有錢有收入。”


    “隻要有錢那就有安定,快說說。”劉煥通笑道。


    陸浩說道,“咱們的大農村規劃不是有300個村嗎,泰山集團會按照我們市工業土地轉讓的統一價格(10萬一畝),在每個村購買200畝工業土地,投產後還能為每個村解決2、300人的就業。


    新型建材集團就是把我們市那十幾座煤渣山利用起來,生產泡沫磚等房屋建材,計劃全部承包給各村,每個村扶持上馬三條生產線,每年利潤要在1500萬左右。”


    劉煥通眼睛亮了,“各村有了這麽大的收入,再加上你們捐建的學校醫院等,那我們就真的不愁了,好,好,我會盡快向省委匯報,你就等著陳書記的表揚吧。”


    陸浩道,“表揚就算了,我們的教育捐建計劃已經增加到了150億人民幣的規模,包括我們浩海自己30億人民的子弟學校投建。


    未來幾年內我們還計劃陸續捐建全市所有的大中小幼學校,總規模不設置上限,市裏規劃多少我們就捐建多少。”


    “boss,劉書記。”遠處塞恩領著很多名公司高層浩浩蕩蕩的走了過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財富帝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海天雨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海天雨林並收藏重生之財富帝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