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浩想起來一件事,讓大伯把電話給大伯母,陸浩要問問她們有沒有炒股,上次她們妯娌兩人吃到了甜頭,這次怎麽可能會錯過這樣的好機會。
陸浩慶幸,幸虧自己多問了一句,要不然就憑著大伯母和老媽的性格要是把手裏的錢給賠光了,肯定要急的上火嘴角起泡了。
老媽把自己的一百多萬私房錢全部投入了股市目前已經翻了一番,大伯母投入的幾十萬也到了小一百萬。
陸浩問她們的時候這妯娌兩人正在商量明天要不要賣掉手裏的股票呢,如果陸浩不問她們就會做出不賣的決定了。
王春燕埋怨道,“你這孩子太壞了,好好地開什麽新聞發布會,遲兩天多好,要是遲兩天媽手裏的股票說不定又會要翻翻了。”
陸浩哭笑不得,“媽,這點小錢你就別貪了,明早開盤就全部清空,把錢放手裏,安安心心的在京城多待段時間。”
第二天一早陸浩就把當天需要他親自處理的事情全部辦好了,吃完飯後就問誰想去琉璃廠、潘家園淘寶貝去。
張靚第一個喊著要去,劉櫻也不落後於人,一聽又要購物了,眼睛都放著光了,昨天晚上去購物,她可是一件都沒少買,而且都全都是不用自己掏錢。
唯一有些不高興的就是朱迪了,剛找了幾名秘書助理,她還要手把手的帶她們一段時間。
再加上手裏的工作實在太多,她也確實是離不開,下午她還要飛迴新湖去,一是辦理貸款手續,二就是後天一早要把陸浩父母和大伯母等人接京城來。
陸浩出門前還不忘了戴上一頂假發,收拾了一番自己後就領著張靚、劉櫻又叫上了幾名保鏢跟著一起出了門。
這時期潘家園的古玩市場地位還不突出,人流並不大,碩大的市場空蕩蕩的。
從潘家園又去了琉璃廠,這條街兩旁有著不少的文玩店鋪,這邊大多都是些正規店鋪,講究的是貨真價實,當然了出手的東西都不會便宜。
這時期的淘寶熱潮還沒開始,遊人大多是看熱鬧以遊玩為主,真正收藏的並沒有多少人,就是有買的也大多是跑潘家園地攤上買點便宜貨,想著撿點漏什麽的。
對於平均工資還不過千元的京城人來說,是沒幾個人會有閑錢來買古玩看著玩的,收藏的人也是少得可憐,作假製假的也幾乎沒有。
這時期也是大量收藏古董的最好時候,不為別的,因為對於知道後世古董價格的陸浩來說,這裏遍地都是白菜價。
說起古董,陸浩其實挺慚愧的,雖然有著趙青鬆這麽一尊大神,可他根本就沒時間好好學,他目前對古玩最大的知識來源還是通過後世火遍大江南北的《鑒寶》節目積累的。
琉璃廠大街位於bj和平門外,是燕京一條著名的文化街,它起源於清代。
當時各地來京參加科舉考試的舉人大多集中住在這一帶,因此在這裏出售書籍和筆墨紙硯的店鋪較多,形成了較濃的文化氛圍。
這裏經營古玩字畫的店鋪很多,出名的有槐蔭山房、茹古齋、古藝齋、瑞成齋、萃文閣、一得閣、李福壽筆莊等。
還有華夏最大的古舊書店華夏書店,以及西琉璃廠原有的三大書局——商務印書館、中華書局、世界書局。
說起琉璃廠當然不能忘了榮寶齋,琉璃廠因榮寶齋等著名文化老店而享有盛名,榮寶齋可以說是琉璃廠文化街的靈魂。
可能是天氣太冷的原因吧,街上並沒有多少人,街道兩旁最多的還是賣字畫的,一個個很有文人氣質的模樣,擺上一張桌子,鋪上筆墨紙硯就開始了一天的生意。
陸浩今天主要任務雖然是要見一見榮寶齋的一位老先生,並邀請他跟著自己幹。但是看著路邊的小攤還是來了興趣,時不時地走進一個攤位,問幾句感興趣的物件。
買這些可跟去商場購物完全不一樣,陸浩又看的認真,還時不時的觀摩一會,有時覺得不確定了還掏出隨身攜帶的鑒寶書對照一番。
不長的古玩街陸浩就用了兩個多小時,雖然逛了不少攤位,但是一件東西都沒出手,這讓跟著他來的張靚跟劉櫻徹底沒了興趣,支吾著找了個理由,腳底抹油遁走了。
“小哥我這有個老東西,你要不要看看?”一位坐在路邊賣字的中年人叫住陸浩問道。
陸浩點點頭,這中年人陸浩第一次過來時候就關注他了,不是對他有興趣,而是對他使用的硯台感興趣,他用的硯台要不是假貨的話很可能就是一個名硯台。
他那硯台材料陸浩可以肯定是端硯,做工很精致,很可能後麵會有提拔什麽的。
陸浩走到他的攤位前停下,那名中年人戴著一副眼鏡,身上的衣服雖然破舊但是洗的很幹淨,像是一個落魄的文人世家子弟。
“我看你在這裏轉了好久了,我就想問一下你們對字畫感興趣嗎?”
中年人一看就不是個做買賣的人,他表情還有點羞澀,但是陸浩也不會肯定認為他就是一個這樣的人,要知道後世什麽樣的騙術沒有。
“嗯!”陸浩應了一聲,又道,“不是入眼的老玩意我可不要。”
中年人神情一滯,他的東西是不錯,但不是老物件而是吳湖帆老先生的畫作,他老人家剛過世三十多年,還真算不上老玩意。
中年人也不抱什麽希望了,就順手拿起桌上的硯台道:“吳湖帆老先生的硯台,有湘雲先生屬題。”
湘雲先生陸浩不熟悉,但是吳湖帆他是知道的,他看鑒寶節目時候關注過他的幾幅畫,雖然不是很貴,但是也不便宜,尤其有幾幅精品,拍出了上千萬的價格。
陸浩拿過硯台,硯台做工精細,後麵有一大肚彌勒,上書“觀大自在”四個字,下麵是湘雲先生屬題,吳湖帆三個字,還帶有吳湖帆的方形印章。
陸浩並不能確定這是不是真的,但是就這硯台的材質是非常好的,再加上做工極精細,即使現代的陸浩也覺得買了不會虧。
陸浩慶幸,幸虧自己多問了一句,要不然就憑著大伯母和老媽的性格要是把手裏的錢給賠光了,肯定要急的上火嘴角起泡了。
老媽把自己的一百多萬私房錢全部投入了股市目前已經翻了一番,大伯母投入的幾十萬也到了小一百萬。
陸浩問她們的時候這妯娌兩人正在商量明天要不要賣掉手裏的股票呢,如果陸浩不問她們就會做出不賣的決定了。
王春燕埋怨道,“你這孩子太壞了,好好地開什麽新聞發布會,遲兩天多好,要是遲兩天媽手裏的股票說不定又會要翻翻了。”
陸浩哭笑不得,“媽,這點小錢你就別貪了,明早開盤就全部清空,把錢放手裏,安安心心的在京城多待段時間。”
第二天一早陸浩就把當天需要他親自處理的事情全部辦好了,吃完飯後就問誰想去琉璃廠、潘家園淘寶貝去。
張靚第一個喊著要去,劉櫻也不落後於人,一聽又要購物了,眼睛都放著光了,昨天晚上去購物,她可是一件都沒少買,而且都全都是不用自己掏錢。
唯一有些不高興的就是朱迪了,剛找了幾名秘書助理,她還要手把手的帶她們一段時間。
再加上手裏的工作實在太多,她也確實是離不開,下午她還要飛迴新湖去,一是辦理貸款手續,二就是後天一早要把陸浩父母和大伯母等人接京城來。
陸浩出門前還不忘了戴上一頂假發,收拾了一番自己後就領著張靚、劉櫻又叫上了幾名保鏢跟著一起出了門。
這時期潘家園的古玩市場地位還不突出,人流並不大,碩大的市場空蕩蕩的。
從潘家園又去了琉璃廠,這條街兩旁有著不少的文玩店鋪,這邊大多都是些正規店鋪,講究的是貨真價實,當然了出手的東西都不會便宜。
這時期的淘寶熱潮還沒開始,遊人大多是看熱鬧以遊玩為主,真正收藏的並沒有多少人,就是有買的也大多是跑潘家園地攤上買點便宜貨,想著撿點漏什麽的。
對於平均工資還不過千元的京城人來說,是沒幾個人會有閑錢來買古玩看著玩的,收藏的人也是少得可憐,作假製假的也幾乎沒有。
這時期也是大量收藏古董的最好時候,不為別的,因為對於知道後世古董價格的陸浩來說,這裏遍地都是白菜價。
說起古董,陸浩其實挺慚愧的,雖然有著趙青鬆這麽一尊大神,可他根本就沒時間好好學,他目前對古玩最大的知識來源還是通過後世火遍大江南北的《鑒寶》節目積累的。
琉璃廠大街位於bj和平門外,是燕京一條著名的文化街,它起源於清代。
當時各地來京參加科舉考試的舉人大多集中住在這一帶,因此在這裏出售書籍和筆墨紙硯的店鋪較多,形成了較濃的文化氛圍。
這裏經營古玩字畫的店鋪很多,出名的有槐蔭山房、茹古齋、古藝齋、瑞成齋、萃文閣、一得閣、李福壽筆莊等。
還有華夏最大的古舊書店華夏書店,以及西琉璃廠原有的三大書局——商務印書館、中華書局、世界書局。
說起琉璃廠當然不能忘了榮寶齋,琉璃廠因榮寶齋等著名文化老店而享有盛名,榮寶齋可以說是琉璃廠文化街的靈魂。
可能是天氣太冷的原因吧,街上並沒有多少人,街道兩旁最多的還是賣字畫的,一個個很有文人氣質的模樣,擺上一張桌子,鋪上筆墨紙硯就開始了一天的生意。
陸浩今天主要任務雖然是要見一見榮寶齋的一位老先生,並邀請他跟著自己幹。但是看著路邊的小攤還是來了興趣,時不時地走進一個攤位,問幾句感興趣的物件。
買這些可跟去商場購物完全不一樣,陸浩又看的認真,還時不時的觀摩一會,有時覺得不確定了還掏出隨身攜帶的鑒寶書對照一番。
不長的古玩街陸浩就用了兩個多小時,雖然逛了不少攤位,但是一件東西都沒出手,這讓跟著他來的張靚跟劉櫻徹底沒了興趣,支吾著找了個理由,腳底抹油遁走了。
“小哥我這有個老東西,你要不要看看?”一位坐在路邊賣字的中年人叫住陸浩問道。
陸浩點點頭,這中年人陸浩第一次過來時候就關注他了,不是對他有興趣,而是對他使用的硯台感興趣,他用的硯台要不是假貨的話很可能就是一個名硯台。
他那硯台材料陸浩可以肯定是端硯,做工很精致,很可能後麵會有提拔什麽的。
陸浩走到他的攤位前停下,那名中年人戴著一副眼鏡,身上的衣服雖然破舊但是洗的很幹淨,像是一個落魄的文人世家子弟。
“我看你在這裏轉了好久了,我就想問一下你們對字畫感興趣嗎?”
中年人一看就不是個做買賣的人,他表情還有點羞澀,但是陸浩也不會肯定認為他就是一個這樣的人,要知道後世什麽樣的騙術沒有。
“嗯!”陸浩應了一聲,又道,“不是入眼的老玩意我可不要。”
中年人神情一滯,他的東西是不錯,但不是老物件而是吳湖帆老先生的畫作,他老人家剛過世三十多年,還真算不上老玩意。
中年人也不抱什麽希望了,就順手拿起桌上的硯台道:“吳湖帆老先生的硯台,有湘雲先生屬題。”
湘雲先生陸浩不熟悉,但是吳湖帆他是知道的,他看鑒寶節目時候關注過他的幾幅畫,雖然不是很貴,但是也不便宜,尤其有幾幅精品,拍出了上千萬的價格。
陸浩拿過硯台,硯台做工精細,後麵有一大肚彌勒,上書“觀大自在”四個字,下麵是湘雲先生屬題,吳湖帆三個字,還帶有吳湖帆的方形印章。
陸浩並不能確定這是不是真的,但是就這硯台的材質是非常好的,再加上做工極精細,即使現代的陸浩也覺得買了不會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