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先俊渾然不覺旁邊這個白人政客的陰暗心理,他已經被人群深深打動了,看看那一支支揮舞的手,都是一支支辛勤勞作的手,那一張張麵孔,分明寫滿了生活的艱辛,那一雙雙眼睛,透出的是對未來光明生活的渴求。他們在渴求什麽,渴求這位年輕的副總統,西北軍的統帥能帶領祖國走向富強,雖然不能給他們直接帶來什麽好處,但他們還是渴求,象劉先俊在北京,在海參崴受到的歡迎一樣,他們給與這位西北軍最高的禮儀,希望他能繼續帶領中國軍隊,繼續書寫他們的輝煌。


    無疑,華僑愛國情是最濃烈的,事實上,廣大華僑確確實實成為辛亥革命的主要動力。1905年同盟會成立以前,各地興中會會員約有300人,其中海外華僑就占219人。


    華僑還慷慨助餉,從經濟上支援革命。資產階級革命黨人發動的廣州起義、惠州起義,除了孫中山撥款2萬元、在美國舊金山華僑中籌款4000美元外,香港富商李紀堂出巨資相助,澳大利亞華僑謝讚泰父子也籌集了不少款項。潮州黃岡起義和惠州七女湖起義分別由華僑許雪秋和鄧子瑜領導,經費多來自新加坡、馬來西亞華僑。其中潮州籍僑商林受之捐款超過2.3萬元,甚至連“夫人的私蓄也都獻出”,以至於無力使眾多兒女完成學業,“隻得分散在南洋各地,自食其力傭工為生”。在中越邊境舉行的防城、鎮南關、欽廉和河口起義中,估計越南華僑捐資至少10多萬元。越南挑水工人關唐挑一擔水隻能掙一分錢,為了表達愛國之心,竟將辛苦掙來以備養老的3000元錢毅然捐獻出來。越南堤岸華僑黃景南,以賣菜為生,經濟不富裕,當他聽完孫中山演講後,當場認捐3000元。有人對他平時不肯多花一文錢、如今卻慷慨捐款大惑不解。他爽快地迴答:“沒有祖國,我們華僑就永遠受人欺負!”1907年,他又將積蓄的數千元全部捐作鎮南關起義的經費。


    許多華僑不僅捐款捐物,還舍生忘死地親身投入到了推翻清朝的起義鬥爭之中。


    黃花崗72烈士中其中有31位華僑烈士,8位歸國留學生烈士。歸國留日學生林覺民在參加黃花崗起義失敗後被捕,留下了《與妻書》。菲律賓華僑僅在武昌起義後一個星期內,就有900多人迴國,親身參加革命。印尼華僑革命黨人蔣以麟、王振邦等購買武器、組織敢死隊和保安會,運用武裝鬥爭與政治攻勢相配合的策略,先後光複泉州、漳州等地。當革命黨領導人陳其美冒險進攻江南製造局被捕後,印尼歸僑李燮和立即率部進攻,救出陳其美。日本華僑對武昌起義勝利反響強烈。11月5日,數百名華僑在橫濱中華會館集會,表示支持革命。隨後,他們高舉旗幟,鳴放鞭炮,慶祝武昌起義勝利。神戶、橫濱、長崎等地華僑成立了“中華民國統一僑商聯合會”,並組織了110人參加的敢死隊,迴國直接參加革命。在12月8日神戶華僑為敢死隊送行的集會上,19歲的姑娘楊玉鸞當場拔下頭飾送給敢死隊員,以表達對革命的心意。美國華僑像過節一樣,喜慶武昌起義的勝利。10月15日,他們在芝加哥市召開預祝中華民國成立大會,留學生和工商界華僑爭相前往,盛況空前。檀香山華僑宋居仁率領兩個兒子迴國,組織敢死隊300人,和平光複廣東新安縣和東莞市。這就是當時的中國華僑,勤勞善良的人民,任勞任怨,無怨無悔。


    在傳統的中國舞獅中,劉先俊穿過歡迎的人群,施肇基帶著幾個人來到劉先俊身邊:“副總統,這幾位是美國華僑代表,他們代表全美華僑送來一塊匾額,這時在美所有中國人的心聲,希望總統能接受。”


    劉先俊含笑點點頭,和幾個代表一一握手:“劉某何德何能,今天驚動了諸位父老鄉親,有些還是不辭辛苦從其他各地趕來的吧,謝謝大家的厚愛啊!”


    幾個人把匾額上的紅布掀開,四個鎏金大字赫然入目,“民族脊梁”!當先一人一拱手,“在下是華僑


    (wa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1911中亞之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去病將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去病將軍並收藏1911中亞之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