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征祥迴想起出發前的情景,仍記憶猶新。1918年11月11日,“一戰勝利”的消息傳到中國的那一刻。那些日子,中華大地舉國歡騰,上自大總統下至黎民百姓,無不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之中。一年來美國總統威爾遜倡導的“公理”在世界各地廣為傳播,在國人眼中,無條件收迴德國等戰敗國在中國的一切特權,就是最大的公理。由此,能否收迴青島自然成了國人評判這次和談成敗的首要標準。
12月1日,天色已晚,平日冷冷清清的北京正陽門火車站燈火通明,熱鬧非凡,為中國赴巴黎和會代表團送行的儀式將在這裏舉行。盡管天寒地凍,寒風凜凜,前來送行的人還是越來越多。除了外交部全體官員和部分內閣成員,各界社會名流也紛紛趕來,甚至連英、法、美、日、比等國駐華公使也都頂著寒風前來為代表們送行。人們快樂地談論著巴黎和會的話題,不時發出陣陣歡笑。
但是,長期擔任外交總長的陸征祥清楚,外交舞台上並沒有所謂的公理,實際上,中國尚未獲得巴黎和會的正式邀請,陸征祥隻能采取請假方式啟程前往歐洲。而一戰的勝利帶給國人“公理戰勝強權”的空前樂觀和北京政府務實的外交方針之間強烈的反差,更讓陸征祥有苦難言。
1919年1月12日,經過40多天的長途跋涉,陸征祥一行終於抵達巴黎。此時,距和會開幕隻有6天時間了。剛抵達巴黎,代表名額的變化就給他當頭一棒。
在前往巴黎的途中,陸征祥曾獲知中國將有三個代表名額。但抵達巴黎以後得到的通知卻隻有兩個名額。陸征祥原本指望英法等國兌現中國參戰時的承諾,再加上美國總統威爾遜對中國的同情,為中國爭取到5個代表名額。現在不但5個名額沒了指望,就連3個名額也保不住了。主導巴黎和會的英、法、美、日、意等國根據各國對戰爭的貢獻,將協約國集團劃分成三類。第一類是“享有整體利益的交戰國”,即美英法意日五個主要協約國,每國5席;第二類是“享有局部利益的交戰國”,指的是在戰爭中提供過有效助益的國家,每國3席;第三類是協約國陣營中對德絕交的國家,每國2席。按照這種原則,向歐洲提供了20萬勞工的中國自然應該列入第二類國家,擁有3個席位。
這一切,都是日本在搗鬼。事實上,英法美等國原本將中國列入了第二類國家。但是,為了削弱中國在巴黎和會的地位,日本代表積極遊說其他大國,將中國的代表名額降為2席。這一建議立即得到了反感中國的法國總理克裏孟梭的支持。在五大國茶話會上,克裏孟梭以東道主的身份提出此項建議,其他四個大國表示同意,中國的代表名額也就從3席變成了2席。
為了增加中國的代表席位,陸征祥和同僚們展開了積極的外交努力。他派駐英公使施肇基、駐美公使顧維鈞分別拜訪英、美代表團,自己則親自拜訪法國外長畢勳和法國總理克裏孟梭。然而,結果卻令人沮喪,美國人表示同情,英國人反應冷談,法國的態度更糟。當陸征祥提議給克裏孟梭授勳時,被其一口迴絕。
消息傳到國內,立即引起國內輿論的一片嘩然。在關鍵時刻,中國代表團得到了西北的大力支持。當時時尚在北京的副總統劉先俊緊急召見協約國外交團,強烈抗議五國減少中國代表名額的做法,稱協約國違背了自己的諾言,這是對中國貢獻的蔑視,也讓中國人民對協約國失去信任,以後無法與協約國合作雲雲。在劉先俊的幹涉下,協約國五大國會議決定中國和巴西一起擁有3個代表名額。
但日本並沒有就此罷手,1919年2月,日本代表在五大國“十人會”上悍然提出要繼承德國在山東一切權益,要求把青島交給日本
臨危受命的中國駐法大使顧維鈞在大會上發表了一篇有禮有節、擲地有聲的演講,闡述了中國要求直接收迴德國在山東的一切特權的正義主張。演講獲得了空前的成功,歐美各國媒體爭相
(wap.)
12月1日,天色已晚,平日冷冷清清的北京正陽門火車站燈火通明,熱鬧非凡,為中國赴巴黎和會代表團送行的儀式將在這裏舉行。盡管天寒地凍,寒風凜凜,前來送行的人還是越來越多。除了外交部全體官員和部分內閣成員,各界社會名流也紛紛趕來,甚至連英、法、美、日、比等國駐華公使也都頂著寒風前來為代表們送行。人們快樂地談論著巴黎和會的話題,不時發出陣陣歡笑。
但是,長期擔任外交總長的陸征祥清楚,外交舞台上並沒有所謂的公理,實際上,中國尚未獲得巴黎和會的正式邀請,陸征祥隻能采取請假方式啟程前往歐洲。而一戰的勝利帶給國人“公理戰勝強權”的空前樂觀和北京政府務實的外交方針之間強烈的反差,更讓陸征祥有苦難言。
1919年1月12日,經過40多天的長途跋涉,陸征祥一行終於抵達巴黎。此時,距和會開幕隻有6天時間了。剛抵達巴黎,代表名額的變化就給他當頭一棒。
在前往巴黎的途中,陸征祥曾獲知中國將有三個代表名額。但抵達巴黎以後得到的通知卻隻有兩個名額。陸征祥原本指望英法等國兌現中國參戰時的承諾,再加上美國總統威爾遜對中國的同情,為中國爭取到5個代表名額。現在不但5個名額沒了指望,就連3個名額也保不住了。主導巴黎和會的英、法、美、日、意等國根據各國對戰爭的貢獻,將協約國集團劃分成三類。第一類是“享有整體利益的交戰國”,即美英法意日五個主要協約國,每國5席;第二類是“享有局部利益的交戰國”,指的是在戰爭中提供過有效助益的國家,每國3席;第三類是協約國陣營中對德絕交的國家,每國2席。按照這種原則,向歐洲提供了20萬勞工的中國自然應該列入第二類國家,擁有3個席位。
這一切,都是日本在搗鬼。事實上,英法美等國原本將中國列入了第二類國家。但是,為了削弱中國在巴黎和會的地位,日本代表積極遊說其他大國,將中國的代表名額降為2席。這一建議立即得到了反感中國的法國總理克裏孟梭的支持。在五大國茶話會上,克裏孟梭以東道主的身份提出此項建議,其他四個大國表示同意,中國的代表名額也就從3席變成了2席。
為了增加中國的代表席位,陸征祥和同僚們展開了積極的外交努力。他派駐英公使施肇基、駐美公使顧維鈞分別拜訪英、美代表團,自己則親自拜訪法國外長畢勳和法國總理克裏孟梭。然而,結果卻令人沮喪,美國人表示同情,英國人反應冷談,法國的態度更糟。當陸征祥提議給克裏孟梭授勳時,被其一口迴絕。
消息傳到國內,立即引起國內輿論的一片嘩然。在關鍵時刻,中國代表團得到了西北的大力支持。當時時尚在北京的副總統劉先俊緊急召見協約國外交團,強烈抗議五國減少中國代表名額的做法,稱協約國違背了自己的諾言,這是對中國貢獻的蔑視,也讓中國人民對協約國失去信任,以後無法與協約國合作雲雲。在劉先俊的幹涉下,協約國五大國會議決定中國和巴西一起擁有3個代表名額。
但日本並沒有就此罷手,1919年2月,日本代表在五大國“十人會”上悍然提出要繼承德國在山東一切權益,要求把青島交給日本
臨危受命的中國駐法大使顧維鈞在大會上發表了一篇有禮有節、擲地有聲的演講,闡述了中國要求直接收迴德國在山東的一切特權的正義主張。演講獲得了空前的成功,歐美各國媒體爭相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