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哈拉是座古老而又美麗的城市,號稱“中亞城市博物館”,有430多座各種風格的伊斯蘭清真寺,雖然馬鴻逵是虔誠的穆斯林,但他不敢久停,婉拒了布哈拉大汗的挽留,直接朝六百公裏外的塔什幹進發。


    塔什幹在烏茲別克語中意為“石頭城”,因地處山麓衝積扇一帶,有巨大卵石而得名。這是一座曆史悠久的古城,早在公元前二世紀就建有城池,公元六世紀就以商業、手工業著稱,成為古代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俄國吞並中亞幾個汗國後,在塔什幹設立了突厥斯坦總督府。管轄今土庫曼、烏茲別克、吉爾吉斯、塔吉克四國,而另一個草原總督府則管轄哈薩克大草原。俄屬的突厥斯坦被西方學者稱為西突厥,而把中國新疆一帶稱為*,這也是後世“東突”的由來。


    十月革命後,塔什幹迅速成立了工兵代表蘇維埃。這裏由於是總督府所在地,士兵和工人比較多,所以蘇維埃力量也比較強大。得知中國軍隊解放了布哈拉並有可能進攻塔什幹的消息,塔什幹蘇維埃立即行動起來,收縮防線,把附近的軍事力量撤退到城裏,全部集中在一起,同時抓緊構建工事,嚴陣以待。


    經過幾天的急行軍,馬鴻逵部終於兵臨塔什幹城下,這次除了本部的3000騎兵,還有3000名塔吉克士兵以及3000名布哈拉汗國士兵以及一些烏茲別克反俄武裝,總計10000餘人。


    馬鴻逵此時正在臨時指揮部查看地圖,這一路基本上沒有遇到什麽有效抵抗,巡閱使大人真是挑的好時候,俄國軍隊的精銳早就調到歐洲前線,剩下為數不多的還在打內戰,這可是收複中亞的好機會。這一路上奪取的大大小小城市數都數不清了,隻要最後一戰奪取突厥斯坦首府塔什幹就算大功告成,到時僅剩的希瓦汗國還不是聞風而降。這份收複失地、開拓疆土的功勞可是小不了啊!


    這時宋老年風風火火進來了,馬鴻逵急忙招唿,“老年啊,拿來看看,我們該從哪攻城?”宋老年咕咚咕咚喝了口水:“馬旅長,這塔什幹還真不好打啊,我剛才去巡視了,怪不得叫石城,果然城牆堅固,真不愧是中亞要塞,看樣子要好好合計一下。”


    馬鴻逵一笑:“這俄國佬早就打怕了,剩下些殘兵敗將又管他什麽,我們這次帶了上百門大炮,管他城牆堅固,也打他個稀巴爛!老年你盡管放心,我帶騎兵到時親自衝鋒,保管24小時拿下這塔什幹!”


    宋老年還是有些擔心:“馬旅長啊,不可大意啊,聽說這塔什幹聚集了兩萬人馬,況且這裏是軍事要鎮,光人口就有15萬,防守嚴密,不如我們先肅清外圍,從長計議!”


    “巡閱使還在等候我們的捷報呢,再者說,聽說北路馬福興他們已經占領維爾內堡,我們要加快才行,放心,有我呢!”


    上百門大炮同時轟擊的威力果然無以倫比,炮火從前沿陣地一直覆蓋到城牆,炮彈如雨點一樣落下,陣地上幾乎看不到人。馬鴻逵看到這個效果非常滿意,為了這次攻城,除了從新疆帶來的大炮,他還把布哈拉全國的大炮都調來了,雖然這些大炮舊了點,但也能將就用,現在看來還是很有用的。炮火持續了足足一個小時,直到炮隊報告所有炮管發熱不能發射為止。塔什幹城牆也出現了幾個或大或小的缺口。


    “進攻!”隨著一聲令下,*騎兵如潮水般衝向城裏,後麵跟著如螞蟻般的步兵,還沒衝到城牆下,從戰壕中伸出無數的槍口,激烈的槍聲猛然響起,中間還間雜的“噠噠”聲,勇敢的騎士象秋葉般紛紛落地,後麵的則毫不畏懼的繼續衝鋒。“是機關槍!”馬鴻逵不禁握緊拳頭,這裏竟有機槍,機槍可是騎兵最大的殺手,幸好聽起來機槍不多,希望勇敢的小夥子們能夠迅速突破防線。


    顯然機槍的威力是巨大的,它明顯遲滯了騎兵推進的速度,大量騎兵死在亂槍之下。但訓練有素的騎兵一邊繞過前方戰死的同伴,一邊端槍射擊,他們迅速衝到戰壕邊,舉起雪亮的馬刀從容不迫


    (wa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1911中亞之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去病將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去病將軍並收藏1911中亞之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