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7月28日,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7月30日俄國動員,出兵援助塞爾維亞。8月1日,德國向俄國宣戰,接著在3日,向法國宣戰。8月4日,德國入侵保持中立的比利時,比利時對德國宣戰;同日,英國考慮到比利時對自己國土安全的重要性,和早前為了確保比利時的中立,而在1839年簽署的倫敦條約,於是向德國宣戰。8月6日,奧匈帝國向俄國宣戰,塞爾維亞對德國宣戰,意大利宣布中立。8月12日,英國向奧匈帝國宣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美麗的海濱城市青島,1897年11月1日,兩名德國傳教士在山東西南部被大刀會會員殺死,史稱“巨野教案”。六天之後,也就是消息傳到德意誌帝國首都柏林的當天,德國皇帝威廉二世下令實施軍事報複。11月13日,德意誌東亞艦隊三艘戰艦,在海軍上將封迪特裏希率領下,駛抵膠州灣。在德帝國主義的威逼下,1898年三月六日清廷大臣李鴻章、翁同和與德國駐華公使海靖簽訂了“膠澳租借條約”規定:將膠州灣租借給德國,先以99年為限;德國可以建造由青島經濰縣、淄川至濟南和青島經沂州、萊蕪至濟南的兩條鐵路,並在鐵路兩旁30裏內享有開礦權;山東興辦各項工程,德人有優先承辦權。從此,膠州正式淪為德國殖民地,山東成了德人的勢力範圍。1898年10月12日,德皇威廉二世正式命名膠澳租借地的市區為青島。柏林方麵決心投入巨資將青島建設成所謂的“模範殖民地”,這裏既要成為德國軍隊在遠東一個牢不可破的橋頭堡,也要成為德國商界開辟中國市場的一個重要門戶。為此目的,青島的德國殖民當局以此前已陷入西方勢力範圍的香港和上海為前車之鑒,認為要想長期經營青島,必須盡快建立完善的基礎設施。大批當時德國國內一流的建築設計師和城市規劃專家應帝國海軍部之召來到青島,實地勘查設計,三個月之後,青島城建規劃即獲得通過。


    作為海外殖民地,青島隸屬德國海軍部而非外交部管轄。軍方的背景讓青島獲得了超出一般殖民地的優厚待遇。有趣的是,德國海軍部並沒有在這裏大力發展軍事建設,而是把他打造成海外模範殖民地。


    十七年的苦心經營還是卓有成效的。1901年小港碼頭建成;1904年膠濟鐵路通車;1906年,大港內又建成4座碼頭。港口、鐵路的開通使青島迅速成為山東對外貿易的主要口岸,城市商業也呈現繁榮景象,到一戰爆發前,青島人口已經達到20多萬。


    劉先俊正悠然在德國總督府喝茶,陪同他的是德國駐迪化領事艾伯特、德國代辦馬爾參。這座總督府是19世紀德國式公共建築的典型樣式:整座建築呈凸字形,四角和中間略為突出,中軸線十分明顯,紅筒瓦大坡頂屋頂,給人一種莊嚴肅穆的感覺。不一會兒,德國駐青島總督華德科邁著標準的方步進來了。艾伯特急忙介紹:“總督大人,這位就是我們德意誌的好朋友,新疆都督劉先俊。”


    華德科伸出手,“幸會幸會,年輕的都督,我這麽年輕時還隻是德國陸軍一個小中尉呢!”艾伯特介紹說:“這次劉都督特意從新疆趕來,是為了幫助我們解決青島問題的。”


    “哦?劉都督能幫助我們解決青島問題?”


    劉先俊笑笑,“總督先生,歐戰爆發,以德國在遠東的實力,你認為能夠保住青島嗎?前日日本正式對貴國最後通牒,總督大人是打算戰還是降?”


    “我們青島的防禦工事很堅固,誰也別想攻克青島。”


    “總督大人,恕我直言,就算你能打退日軍第一次進攻,那第二次呢?第三次呢?”


    “德國軍人的榮譽不能丟掉,我們將為榮譽而戰!”


    “我就是為德國的榮譽而來!如果德國沒有我們的幫助,遲早都會淪陷,到時連總督大人都淪為戰俘,又哪有榮譽可言?”


    “劉都督有什麽建議?”


    “與其被宣戰國日本奪走,


    (wa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1911中亞之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去病將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去病將軍並收藏1911中亞之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