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甘肅都督府。
這次會議是護理都督張炳華上台後召開的第一次軍事會議,甘肅提督馬安良、隴東護軍使張行誌、昭武軍統領馬福祥、振武軍統領陸洪濤、忠武軍統領周務學等將領都參加了這次會議。這1913年的甘肅和現在版圖的甘肅不一樣,原來的甘肅還包括了現在的甘肅、青海、寧夏三省。八國聯軍侵華時,慈禧西逃時就是甘軍護駕,保守勢力強大。辛亥革命時陝西革命,時陝甘總督長庚、陝西巡撫升允還從甘肅調兵鎮壓,直到清帝退位才撤軍。
主持這次會議的護理都督張炳華原本是甘肅內務司長,貪汙民脂民膏,名聲很臭,因為前任都督趙維煦挑撥漢迴將領矛盾,陰謀敗露後在甘肅呆不下去,隻好請假迴家,臨走卻保舉張炳華護理甘肅都督。不過,這張都督要控製手下這些驕兵悍將確實難度不小。
“諸位,南方孫文、黃興作亂,江西李烈鈞公然獨立對抗中央政府,袁大總統已派兵討伐之。然而我們的鄰省新疆都督劉先俊也宣布獨立,袁大總統非常震怒,令我甘肅討伐,各位意見如何?”張炳華問。
在座的諸將除都督外,自然是提督馬安良官位最高,他首先發言:“新疆劉先俊自迪化起義,短短年內已先後打敗馬麒、收複科布多、平定楊增新,現在又吞並伊犁,其人不可小瞧啊。南方雖有叛軍,但難成氣候,故陝西都督張鳳翽、山西都督閻錫山都不敢違逆大總統。而這新疆人口不過兩百餘萬,兵不過萬餘,敢捋虎須,確實膽子不小啊!”
接著馬安良說話的是馬福祥。算起來,馬福祥和馬安良還是親戚。當年,馬安良的父親馬占鼇是一名*首領,馬福祥的父親馬千齡是*中一個大戶,而馬占鼇還是馬千齡同族侄女婿。馬占鼇打敗清軍後主張乘勝投降,得到馬千齡的支持,這也是馬家最初崛起的根本。後來馬家護駕有功,馬福祥也因戰功單獨領軍,在*內的地位和馬安良也不分上下,大有分庭抗禮之勢,所以雙方逐漸矛盾加劇。若再加上當年馬占鼇的副手馬海宴的兒子馬麒、馬麟,這就是日後西北著名的三馬了。
“論起來這劉先俊和馬提督還有些瓜葛呢,”馬福祥笑道:“這馬麒不是馬提督的愛將嗎?現在可是新疆軍中的一員猛將,包括馬麟也是深受劉先俊的重用啊。若馬提督親自出馬,一紙相召,那馬麒馬麟投降,攻破新疆可是指日可待!”
馬安良馬上反唇相譏:“你先前不是阿爾泰護軍使,現在阿爾泰在劉先俊手上,我看由你出征正合適!”
兩人一番勾心鬥角,唇槍舌戰,張炳華見不成樣子,忙製止:“兩位將軍不要吵了,現在該一致對外才對!劉先俊在新疆推行義務兵役製,並實行軍墾。據可靠消息,他在新疆設生產建設兵團15個,現有預備軍近20萬人。他同英、俄、德等國交好,發展貿易,據說十分紅火,各國還紛紛援助資金軍火等。假以時日,恐怕在座各位都為他所吞並。所以,我決定,遵照大總統命令,傾甘肅之力,全力剿滅新疆革命。現命令,以馬安良為先鋒,馬福祥為副先鋒,率本部討伐劉先俊,其餘諸將各遣精銳,隨後佂剿!”
在當時的北方,單論戰鬥力,除了袁世凱的北洋軍,那就要算這甘軍,以吃苦善戰聞名。馬安良、馬福祥一場舌戰,最終結局卻是雙雙出兵。但兩人都心裏有數,馬安良的西軍在甘肅諸軍中算是相當有戰鬥力的,而馬麒部又是其中的精銳。當年馬麒都被殺的大敗。如今劉先俊統一新疆,各路人馬不下30營,武器又精良,尤其是新疆軍經過幾場大戰,已非昔日可比,怎能輕易招惹?馬安良、馬福祥兩個人精豈會在乎張炳華這個空頭都督,當日隻不過是礙不過麵子才答應出兵。兩人率軍從星星峽入疆,半日一停,相互觀望,簡直比蝸牛還慢,生怕自己出頭被新疆軍包圍。
卻說這邊劉先俊聽說甘肅出兵,心裏倒是非常緊張。畢竟劉先俊知道這二次革命結局是失敗的,自己為了解決伊犁問題而答應
(wap.)
這次會議是護理都督張炳華上台後召開的第一次軍事會議,甘肅提督馬安良、隴東護軍使張行誌、昭武軍統領馬福祥、振武軍統領陸洪濤、忠武軍統領周務學等將領都參加了這次會議。這1913年的甘肅和現在版圖的甘肅不一樣,原來的甘肅還包括了現在的甘肅、青海、寧夏三省。八國聯軍侵華時,慈禧西逃時就是甘軍護駕,保守勢力強大。辛亥革命時陝西革命,時陝甘總督長庚、陝西巡撫升允還從甘肅調兵鎮壓,直到清帝退位才撤軍。
主持這次會議的護理都督張炳華原本是甘肅內務司長,貪汙民脂民膏,名聲很臭,因為前任都督趙維煦挑撥漢迴將領矛盾,陰謀敗露後在甘肅呆不下去,隻好請假迴家,臨走卻保舉張炳華護理甘肅都督。不過,這張都督要控製手下這些驕兵悍將確實難度不小。
“諸位,南方孫文、黃興作亂,江西李烈鈞公然獨立對抗中央政府,袁大總統已派兵討伐之。然而我們的鄰省新疆都督劉先俊也宣布獨立,袁大總統非常震怒,令我甘肅討伐,各位意見如何?”張炳華問。
在座的諸將除都督外,自然是提督馬安良官位最高,他首先發言:“新疆劉先俊自迪化起義,短短年內已先後打敗馬麒、收複科布多、平定楊增新,現在又吞並伊犁,其人不可小瞧啊。南方雖有叛軍,但難成氣候,故陝西都督張鳳翽、山西都督閻錫山都不敢違逆大總統。而這新疆人口不過兩百餘萬,兵不過萬餘,敢捋虎須,確實膽子不小啊!”
接著馬安良說話的是馬福祥。算起來,馬福祥和馬安良還是親戚。當年,馬安良的父親馬占鼇是一名*首領,馬福祥的父親馬千齡是*中一個大戶,而馬占鼇還是馬千齡同族侄女婿。馬占鼇打敗清軍後主張乘勝投降,得到馬千齡的支持,這也是馬家最初崛起的根本。後來馬家護駕有功,馬福祥也因戰功單獨領軍,在*內的地位和馬安良也不分上下,大有分庭抗禮之勢,所以雙方逐漸矛盾加劇。若再加上當年馬占鼇的副手馬海宴的兒子馬麒、馬麟,這就是日後西北著名的三馬了。
“論起來這劉先俊和馬提督還有些瓜葛呢,”馬福祥笑道:“這馬麒不是馬提督的愛將嗎?現在可是新疆軍中的一員猛將,包括馬麟也是深受劉先俊的重用啊。若馬提督親自出馬,一紙相召,那馬麒馬麟投降,攻破新疆可是指日可待!”
馬安良馬上反唇相譏:“你先前不是阿爾泰護軍使,現在阿爾泰在劉先俊手上,我看由你出征正合適!”
兩人一番勾心鬥角,唇槍舌戰,張炳華見不成樣子,忙製止:“兩位將軍不要吵了,現在該一致對外才對!劉先俊在新疆推行義務兵役製,並實行軍墾。據可靠消息,他在新疆設生產建設兵團15個,現有預備軍近20萬人。他同英、俄、德等國交好,發展貿易,據說十分紅火,各國還紛紛援助資金軍火等。假以時日,恐怕在座各位都為他所吞並。所以,我決定,遵照大總統命令,傾甘肅之力,全力剿滅新疆革命。現命令,以馬安良為先鋒,馬福祥為副先鋒,率本部討伐劉先俊,其餘諸將各遣精銳,隨後佂剿!”
在當時的北方,單論戰鬥力,除了袁世凱的北洋軍,那就要算這甘軍,以吃苦善戰聞名。馬安良、馬福祥一場舌戰,最終結局卻是雙雙出兵。但兩人都心裏有數,馬安良的西軍在甘肅諸軍中算是相當有戰鬥力的,而馬麒部又是其中的精銳。當年馬麒都被殺的大敗。如今劉先俊統一新疆,各路人馬不下30營,武器又精良,尤其是新疆軍經過幾場大戰,已非昔日可比,怎能輕易招惹?馬安良、馬福祥兩個人精豈會在乎張炳華這個空頭都督,當日隻不過是礙不過麵子才答應出兵。兩人率軍從星星峽入疆,半日一停,相互觀望,簡直比蝸牛還慢,生怕自己出頭被新疆軍包圍。
卻說這邊劉先俊聽說甘肅出兵,心裏倒是非常緊張。畢竟劉先俊知道這二次革命結局是失敗的,自己為了解決伊犁問題而答應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