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東阿才子
畫道入聖:我號令諸天神魔 作者:木偶奇遇記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果然。
在那錦衣文人開口之後。
當即便是有人出聲反駁!
“這位朋友,雖說顧賢人,才華不凡,但登上南康樓九層,未免也太過了吧!”
有人皺眉,覺得這話實在有些誇張過頭,便是再崇拜也該有個度。
這已經近乎諂媚了,不該是文人該有的品德。
然而,那名錦衣文人卻仿佛不知曉這一點一樣,聽到反駁自己的話語,卻是直接冷笑一聲。
“啪嗒——”
他將自己手中的折扇,刷的一下收起,輕輕敲擊掌心,一副傲然模樣:“顧賢人是何等人物?陛下欽賜南康令,欽點本朝一體府試!更是作出《將進酒》這等傳天下級絕世名篇的大才子!”
“登上南康樓九層,對於他人來說,或許很難,但對股才子來說,卻不過是手到擒來!”
“說得對!”
在場的諸多文人,或許有純粹是看熱鬧的。
但說來說去,他們中大多數,之所以趕到南康書院,還是存了對顧長生的崇敬心思。
這名錦衣文人說的話或許誇張了些,但某種程度上也迎合了他們這些“粉絲”的心理。
一時間,卻是附和聲眾多。
生生將那些原本還能夠保持理智分析的儒生文人的話語,給壓了下去!
“這……南康樓九層,可是要九寸才氣以上,才可進入,顧賢人雖有大才,但怎麽也不可能在此時便有九寸才氣……”
“住口!顧賢人可是做出《將進酒》的無雙國士,你說這話是幾個意思?有何居心?莫非是覺得天地文脈,都沒有你懂嗎?!”
“我不是這個意思,隻是……”
“你想評判顧賢人,且先去自己作出一篇傳天下,不,你隻做出一卷鎮國名作,再來說話!”
“就是如此!”
一時間,廣場之上群情激奮。
那些原本還站在中立,或是同樣崇拜顧長生,但卻能夠在這等情形下,依舊能夠保持一定冷靜的文人們,卻都是被生生推到了顧長生的對立麵!
而那名最先挑起爭端的錦衣文人,不知何時。
卻是已然隱沒在了人群深處,隻是暗中觀察著周圍人的表情,嘴角,卻是不自覺的掀起了一抹嘲弄的笑意!
“鎮國賢人?無雙國士?“
錦衣文人潘文卓低低一笑,一雙眼上移,看向南康樓方向,眼中有著難掩的嫉恨和陰謀得逞的快意!
他並非南康府的文人,而是東阿府,東阿書院的一位才子。
東阿與南康相鄰,顧長生的名頭,潘文卓自然也知曉,對顧長生,起初也是頗為敬仰,甚至還有一種同情。
畢竟。
最初的顧長生,雖然作出了鎮國名作,但卻是畫道鎮國。
而眾所周知,畫道五品後路斷!
所以,潘文卓對顧長生,最初,是既敬佩,而又同情。
隻不過,這所謂的“敬佩”、“同情”,都隻是一種高高在上,自以為是的憐憫而已!
但很快。
潘文卓發現,情況不對了。
先是《鞠歌行》的出世。
之後,則是《將進酒》。
潘文卓,年僅十八歲,比顧長生,也隻是年長兩歲,入東阿書院兩年,乃是東阿書院,鼎鼎有名的才子!
是東阿書院諸多年輕師弟追捧的師兄!
但,在《鞠歌行》出世之後,潘文卓錯愕發現,那些追捧自己的師弟們,卻都開始討論起顧長生,所議論的詩篇。
也都是顧長生所作的鞠歌行時。
潘文卓的心態,第一次失衡了。
但這個時候,他還能夠找到理由安慰自己,譬如說,這隻是一陣風潮,很快便會過去,《鞠歌行》,也的確不是什麽有膾炙人口潛力的名作。
但很快,潘文卓便被現實,打了一擊耳光。
就在昨夜,《將進酒》聲傳天下,不待今早,整個東阿府,酒肆茶樓,皆可聽聞或誦或唱將進酒之音!
潘文卓在也坐不住了,他決定去南康府,去見見這位顧學弟,交流一番,最好自己還能夠以儒學前輩的姿態,指點一下顧長生——當然,是顧長生的經學文義。
但潘文卓沒有想到。
他竟然連顧長生的麵,都沒有見到。
他怎能如此?
他怎敢如此?!
潘文卓深吸一口氣。
聽著周圍人的爭論,看著周圍人臉紅脖子粗的模樣,再看著南康樓方向,那神異的銀輝月華異象,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什麽才子,什麽儒生,連這樣一個小小的計策都看不破,果然,世人皆碌碌,不過為我玩弄於鼓掌之間!都是庸人!”
潘文卓心頭冷笑。
一個捧殺之計,就讓這些儒生被自己利用。
南康樓第九層,想要登上必須要胸懷九寸才氣,隻有九品修為的顧長生,根本不可能登上去,這一點,他潘文卓會不清楚?
但並不妨礙,他以此作伐,捧殺顧長生!
如此一來!
等到顧長生失敗的時候。
在廣場上等待的這些,原本支持顧長生,甚至為顧長生爭辯,大失風度的儒生文人們,會將自己丟了麵子的狼狽,全部記恨在顧長生身上。
而那些本就不看好顧長生,或是在理智冷靜分析的人,也會因此而自得,會覺得自己未卜先知。
並且其中大多數,還會因此更進一步,得出結論——
什麽國士無雙,原來也不過如此!
如此一來。
昨夜還是名動天下的無雙國士。
今日過後,起碼在南康乃至周邊數府之地,顧長生在士林中的風評,都注定會一落千丈!
想到那時的場景。
盤潘文卓眼中快意,都是愈發濃鬱起來!
原本的嫉恨,都是因此而消散了些許。
深吸一口氣,暫且平複下內心的激動,潘文卓抬頭,看向南康樓的方向。
做完一切布局後,他也冷靜下來,恢複了耐心。
接下來,他要做的,便隻是耐心且懷著期待,等待著南康樓的異象散去。
異象散去,也就意味著登樓結束,而登樓結束,也就意味著,自己的布局進入最終環節。
然而。
當潘文卓抬頭,南康樓映入他眼簾的時候。
這一位來自東阿,隻覺天下除我皆庸碌的東阿才子,目光,卻是當場凝固!
“這……怎麽可能!?”
在那錦衣文人開口之後。
當即便是有人出聲反駁!
“這位朋友,雖說顧賢人,才華不凡,但登上南康樓九層,未免也太過了吧!”
有人皺眉,覺得這話實在有些誇張過頭,便是再崇拜也該有個度。
這已經近乎諂媚了,不該是文人該有的品德。
然而,那名錦衣文人卻仿佛不知曉這一點一樣,聽到反駁自己的話語,卻是直接冷笑一聲。
“啪嗒——”
他將自己手中的折扇,刷的一下收起,輕輕敲擊掌心,一副傲然模樣:“顧賢人是何等人物?陛下欽賜南康令,欽點本朝一體府試!更是作出《將進酒》這等傳天下級絕世名篇的大才子!”
“登上南康樓九層,對於他人來說,或許很難,但對股才子來說,卻不過是手到擒來!”
“說得對!”
在場的諸多文人,或許有純粹是看熱鬧的。
但說來說去,他們中大多數,之所以趕到南康書院,還是存了對顧長生的崇敬心思。
這名錦衣文人說的話或許誇張了些,但某種程度上也迎合了他們這些“粉絲”的心理。
一時間,卻是附和聲眾多。
生生將那些原本還能夠保持理智分析的儒生文人的話語,給壓了下去!
“這……南康樓九層,可是要九寸才氣以上,才可進入,顧賢人雖有大才,但怎麽也不可能在此時便有九寸才氣……”
“住口!顧賢人可是做出《將進酒》的無雙國士,你說這話是幾個意思?有何居心?莫非是覺得天地文脈,都沒有你懂嗎?!”
“我不是這個意思,隻是……”
“你想評判顧賢人,且先去自己作出一篇傳天下,不,你隻做出一卷鎮國名作,再來說話!”
“就是如此!”
一時間,廣場之上群情激奮。
那些原本還站在中立,或是同樣崇拜顧長生,但卻能夠在這等情形下,依舊能夠保持一定冷靜的文人們,卻都是被生生推到了顧長生的對立麵!
而那名最先挑起爭端的錦衣文人,不知何時。
卻是已然隱沒在了人群深處,隻是暗中觀察著周圍人的表情,嘴角,卻是不自覺的掀起了一抹嘲弄的笑意!
“鎮國賢人?無雙國士?“
錦衣文人潘文卓低低一笑,一雙眼上移,看向南康樓方向,眼中有著難掩的嫉恨和陰謀得逞的快意!
他並非南康府的文人,而是東阿府,東阿書院的一位才子。
東阿與南康相鄰,顧長生的名頭,潘文卓自然也知曉,對顧長生,起初也是頗為敬仰,甚至還有一種同情。
畢竟。
最初的顧長生,雖然作出了鎮國名作,但卻是畫道鎮國。
而眾所周知,畫道五品後路斷!
所以,潘文卓對顧長生,最初,是既敬佩,而又同情。
隻不過,這所謂的“敬佩”、“同情”,都隻是一種高高在上,自以為是的憐憫而已!
但很快。
潘文卓發現,情況不對了。
先是《鞠歌行》的出世。
之後,則是《將進酒》。
潘文卓,年僅十八歲,比顧長生,也隻是年長兩歲,入東阿書院兩年,乃是東阿書院,鼎鼎有名的才子!
是東阿書院諸多年輕師弟追捧的師兄!
但,在《鞠歌行》出世之後,潘文卓錯愕發現,那些追捧自己的師弟們,卻都開始討論起顧長生,所議論的詩篇。
也都是顧長生所作的鞠歌行時。
潘文卓的心態,第一次失衡了。
但這個時候,他還能夠找到理由安慰自己,譬如說,這隻是一陣風潮,很快便會過去,《鞠歌行》,也的確不是什麽有膾炙人口潛力的名作。
但很快,潘文卓便被現實,打了一擊耳光。
就在昨夜,《將進酒》聲傳天下,不待今早,整個東阿府,酒肆茶樓,皆可聽聞或誦或唱將進酒之音!
潘文卓在也坐不住了,他決定去南康府,去見見這位顧學弟,交流一番,最好自己還能夠以儒學前輩的姿態,指點一下顧長生——當然,是顧長生的經學文義。
但潘文卓沒有想到。
他竟然連顧長生的麵,都沒有見到。
他怎能如此?
他怎敢如此?!
潘文卓深吸一口氣。
聽著周圍人的爭論,看著周圍人臉紅脖子粗的模樣,再看著南康樓方向,那神異的銀輝月華異象,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什麽才子,什麽儒生,連這樣一個小小的計策都看不破,果然,世人皆碌碌,不過為我玩弄於鼓掌之間!都是庸人!”
潘文卓心頭冷笑。
一個捧殺之計,就讓這些儒生被自己利用。
南康樓第九層,想要登上必須要胸懷九寸才氣,隻有九品修為的顧長生,根本不可能登上去,這一點,他潘文卓會不清楚?
但並不妨礙,他以此作伐,捧殺顧長生!
如此一來!
等到顧長生失敗的時候。
在廣場上等待的這些,原本支持顧長生,甚至為顧長生爭辯,大失風度的儒生文人們,會將自己丟了麵子的狼狽,全部記恨在顧長生身上。
而那些本就不看好顧長生,或是在理智冷靜分析的人,也會因此而自得,會覺得自己未卜先知。
並且其中大多數,還會因此更進一步,得出結論——
什麽國士無雙,原來也不過如此!
如此一來。
昨夜還是名動天下的無雙國士。
今日過後,起碼在南康乃至周邊數府之地,顧長生在士林中的風評,都注定會一落千丈!
想到那時的場景。
盤潘文卓眼中快意,都是愈發濃鬱起來!
原本的嫉恨,都是因此而消散了些許。
深吸一口氣,暫且平複下內心的激動,潘文卓抬頭,看向南康樓的方向。
做完一切布局後,他也冷靜下來,恢複了耐心。
接下來,他要做的,便隻是耐心且懷著期待,等待著南康樓的異象散去。
異象散去,也就意味著登樓結束,而登樓結束,也就意味著,自己的布局進入最終環節。
然而。
當潘文卓抬頭,南康樓映入他眼簾的時候。
這一位來自東阿,隻覺天下除我皆庸碌的東阿才子,目光,卻是當場凝固!
“這……怎麽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