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祥雲千丈,鎮國鍾再現!
畫道入聖:我號令諸天神魔 作者:木偶奇遇記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地方上的文人天才,也是有專門安排的人手,庇護、保衛的。
再加上,他們既然能夠作出名作,本身就持有名作原稿,甚至不止一宗名作原稿。
靈韻疊加之下,想要殺一個文道種子,至少要出動,比這名文道種子,高出一個品級以上的妖魔陰物。
而這些妖魔陰物,想要成功潛伏到城中,能夠順利完成刺殺,必然要有一些獨特的能力。
而能夠做到這一點的妖魔陰物,說句不好聽的。
在妖魔鬼怪中的地位,可能並不比它要刺殺的那些文道種子,弱上多少。
這就好像拿一塊美玉去碰另一塊美玉,到頭來,兩邊其實都是吃虧的那一方。
但現在,情況卻又不同了。
妖蠻也好,妖魔鬼怪也罷。
之所以不會針對性的對顧長生出手,也就是覺得,鎮國賢人又如何?
多少鎮國賢人,一輩子也就那一篇鎮國名作,能夠給人族皇朝增添一分國運,但之後,做人做事作文,也就那樣,在實踐做事,實際為官中的表現。
也並沒有比其他人,高出太多。
相應的,給人族整體國力帶來的增益,也沒有太過突出。
但現在呢?
顧長生已經連續作出了兩篇鎮國名作了!
這還是他年不足二十歲的情況下,還是他不久前,才剛剛做出過一篇鎮國名作的情況下!
有這樣的例子在前。
誰還敢打包票,說顧長生今生之後,不可能再做出鎮國名作了?
沒人敢。
就連洛靖山都不敢肯定,甚至他現在不敢肯定,顧長生這篇名作是不是真的隻有鎮國級!
“雖說希望渺茫,但看這恢弘異象,說不得顧賢人,這一篇絕世詩篇,足以讓天地傳頌,直接立地成就【傳天下】級呢?”
洛靖山雖然沒有開口,但心中也在默默嘀咕類似的話語。
同時,卻是側頭看向麵前兩位大儒。
兩位大儒,也明白洛靖山的意思了。
作出一篇鎮國名作,那是鎮國賢人,可以看重,但不需要太過嚴密的保護,屬於國家重點保護動物,但也就是大熊貓那種級別的保護。
而作出兩篇鎮國名作。
而且還隻間隔這麽短的時長,那顧長生的地位,就不是大熊貓能比的了。
那是司母戊鼎,是國之重寶!
也就是顧長生還年輕,若是一位老輩大儒,說不得洛靖山現在已經焚書上表直入天京,奏請天京方麵撥下至少三位上三品的武者,日夜不停護衛在顧長生身邊了。
“請府尊放心,顧小友之才,我等有目共睹。”
“斷然不會讓那些魑魅魍魎,害了顧小友!”
說著,那位馮姓大儒卻是直接解下腰間環佩。
而另一位大儒,也是從袖袍中,取出一頁文書。
“這……二位先生,這太貴重了吧!?”
環佩呈湛藍之色,在馮姓大儒取出時,隱約間甚至有著海浪接天的虛影浮現。
而那一頁文書,卻是記載了一篇遊記,和那玉佩一樣。
在被取出時,隱約間卻是浮現出了遊記上所述的,一座南康府名山的勝景風光。
而這兩道異象的來源。
卻是這兩份文寶中,所蘊含的,濃鬱到極點的浩然正氣!
這是兩位南康大儒,平素儲藏孕育,胸中多餘浩然正氣的珍貴文寶!
它們或許品級不高,但這其中所蘊含的浩然正氣加起來。
別說中三品了。
便是上三品的妖王來了!
想要破開這其中的浩然正氣,隻怕都要費上不知多少工夫!
“這兩樣東西,稍後待這異象完結,便交於顧小友。”
兩位大儒嗬嗬笑道。
看著洛靖山那驚訝的樣子,擺擺手,道:“府尊不必介懷,顧小友乃是我南康之福,南康之才!我二人身為南康大儒,自然也要竭力迴護才是!”
“況且。”
那馮姓大儒明顯要比旁邊的同伴更為灑脫,捋著胡須嗬嗬笑道:“府尊都能夠拿出丹烏血玉這樣的寶物,我等不過是拿出些浩然正氣,對比府尊,可還是差的遠呢!”
三人談笑議論,看向顧長生眼中的激賞之意,卻也是愈發濃鬱。
而他們對麵,玄靈院的弟子們,自雲長歌、陳煥以降,此刻一個個臉都綠了,看著空中那漸次匯聚而來的千丈祥雲,根本已經聽不進去任何話語,所有的注意力,都是被那祥雲吸引。
但他們自然不可能盼著顧長生好。
隻是在心裏祈禱,那還在不斷擴張的祥雲,停滯下來,不要再繼續擴張了!
畢竟。
千丈祥雲,已經達到了鎮國名作的標準了。
再繼續蔓延下去,那又會到何等地步?
如顧長生之前的《鍾馗捉鬼圖》一般,鎮國極限,皇運鍾六響?
仿佛聽到了眾人的心聲。
“鐺!”
就在這時!
雲海之上,祥雲深處,卻是有著一道悠遠鍾鳴,悄然響起,滌蕩四方,在此刻傳蕩整個南康府。
而伴隨著這鍾聲響起,南康府空中,千丈祥雲深處,一方銘刻著國朝萬民社稷,繁複篆文的金色古鍾虛影,亦是漸次,浮現而出!
“鎮國鍾……現世了!
看到那鎮國鍾虛影浮現。
玄靈院上下,皆是心頭一鬆,尤其是雲長歌,更是不由自主的鬆了口氣。
而書院一方的學子,乃至洛靖山、兩位大儒,都都是微微變色,隻覺得有些不解。
“怎麽,這就引動了鎮國鍾?”
“不應該啊……”
這一次,顧長生引動的異象,毫不過分的說。
比他當日在安平縣,作出第一卷本命畫《鍾馗捉鬼圖》時引動的異象,還要恢弘的多。
而那《將進酒》的意境,韻味,亦是足以讓在場所有南康文人,都為之折服。
在他們看來。
這首《將進酒》,便是不能超越《鍾馗捉鬼圖》的鎮國鍾六響,怎麽也該持平才是。
但現在,祥雲異象才堪堪過千丈,便已經停止了擴張,直接凝聚出鎮國鍾虛影。
明顯是《將進酒》其中所蘊含的文華靈光,所能引動的天地異象,已經到了極限!
“這……莫非是龍血紙,和那白狼毫的原因?因為動用了文寶,所以條件也會更為苛刻?”
馮姓大儒暗暗猜測。
而洛靖山,和另一位南康大儒聞言也皆意動,心頭,都是有著難掩的惋惜之意流轉!
再加上,他們既然能夠作出名作,本身就持有名作原稿,甚至不止一宗名作原稿。
靈韻疊加之下,想要殺一個文道種子,至少要出動,比這名文道種子,高出一個品級以上的妖魔陰物。
而這些妖魔陰物,想要成功潛伏到城中,能夠順利完成刺殺,必然要有一些獨特的能力。
而能夠做到這一點的妖魔陰物,說句不好聽的。
在妖魔鬼怪中的地位,可能並不比它要刺殺的那些文道種子,弱上多少。
這就好像拿一塊美玉去碰另一塊美玉,到頭來,兩邊其實都是吃虧的那一方。
但現在,情況卻又不同了。
妖蠻也好,妖魔鬼怪也罷。
之所以不會針對性的對顧長生出手,也就是覺得,鎮國賢人又如何?
多少鎮國賢人,一輩子也就那一篇鎮國名作,能夠給人族皇朝增添一分國運,但之後,做人做事作文,也就那樣,在實踐做事,實際為官中的表現。
也並沒有比其他人,高出太多。
相應的,給人族整體國力帶來的增益,也沒有太過突出。
但現在呢?
顧長生已經連續作出了兩篇鎮國名作了!
這還是他年不足二十歲的情況下,還是他不久前,才剛剛做出過一篇鎮國名作的情況下!
有這樣的例子在前。
誰還敢打包票,說顧長生今生之後,不可能再做出鎮國名作了?
沒人敢。
就連洛靖山都不敢肯定,甚至他現在不敢肯定,顧長生這篇名作是不是真的隻有鎮國級!
“雖說希望渺茫,但看這恢弘異象,說不得顧賢人,這一篇絕世詩篇,足以讓天地傳頌,直接立地成就【傳天下】級呢?”
洛靖山雖然沒有開口,但心中也在默默嘀咕類似的話語。
同時,卻是側頭看向麵前兩位大儒。
兩位大儒,也明白洛靖山的意思了。
作出一篇鎮國名作,那是鎮國賢人,可以看重,但不需要太過嚴密的保護,屬於國家重點保護動物,但也就是大熊貓那種級別的保護。
而作出兩篇鎮國名作。
而且還隻間隔這麽短的時長,那顧長生的地位,就不是大熊貓能比的了。
那是司母戊鼎,是國之重寶!
也就是顧長生還年輕,若是一位老輩大儒,說不得洛靖山現在已經焚書上表直入天京,奏請天京方麵撥下至少三位上三品的武者,日夜不停護衛在顧長生身邊了。
“請府尊放心,顧小友之才,我等有目共睹。”
“斷然不會讓那些魑魅魍魎,害了顧小友!”
說著,那位馮姓大儒卻是直接解下腰間環佩。
而另一位大儒,也是從袖袍中,取出一頁文書。
“這……二位先生,這太貴重了吧!?”
環佩呈湛藍之色,在馮姓大儒取出時,隱約間甚至有著海浪接天的虛影浮現。
而那一頁文書,卻是記載了一篇遊記,和那玉佩一樣。
在被取出時,隱約間卻是浮現出了遊記上所述的,一座南康府名山的勝景風光。
而這兩道異象的來源。
卻是這兩份文寶中,所蘊含的,濃鬱到極點的浩然正氣!
這是兩位南康大儒,平素儲藏孕育,胸中多餘浩然正氣的珍貴文寶!
它們或許品級不高,但這其中所蘊含的浩然正氣加起來。
別說中三品了。
便是上三品的妖王來了!
想要破開這其中的浩然正氣,隻怕都要費上不知多少工夫!
“這兩樣東西,稍後待這異象完結,便交於顧小友。”
兩位大儒嗬嗬笑道。
看著洛靖山那驚訝的樣子,擺擺手,道:“府尊不必介懷,顧小友乃是我南康之福,南康之才!我二人身為南康大儒,自然也要竭力迴護才是!”
“況且。”
那馮姓大儒明顯要比旁邊的同伴更為灑脫,捋著胡須嗬嗬笑道:“府尊都能夠拿出丹烏血玉這樣的寶物,我等不過是拿出些浩然正氣,對比府尊,可還是差的遠呢!”
三人談笑議論,看向顧長生眼中的激賞之意,卻也是愈發濃鬱。
而他們對麵,玄靈院的弟子們,自雲長歌、陳煥以降,此刻一個個臉都綠了,看著空中那漸次匯聚而來的千丈祥雲,根本已經聽不進去任何話語,所有的注意力,都是被那祥雲吸引。
但他們自然不可能盼著顧長生好。
隻是在心裏祈禱,那還在不斷擴張的祥雲,停滯下來,不要再繼續擴張了!
畢竟。
千丈祥雲,已經達到了鎮國名作的標準了。
再繼續蔓延下去,那又會到何等地步?
如顧長生之前的《鍾馗捉鬼圖》一般,鎮國極限,皇運鍾六響?
仿佛聽到了眾人的心聲。
“鐺!”
就在這時!
雲海之上,祥雲深處,卻是有著一道悠遠鍾鳴,悄然響起,滌蕩四方,在此刻傳蕩整個南康府。
而伴隨著這鍾聲響起,南康府空中,千丈祥雲深處,一方銘刻著國朝萬民社稷,繁複篆文的金色古鍾虛影,亦是漸次,浮現而出!
“鎮國鍾……現世了!
看到那鎮國鍾虛影浮現。
玄靈院上下,皆是心頭一鬆,尤其是雲長歌,更是不由自主的鬆了口氣。
而書院一方的學子,乃至洛靖山、兩位大儒,都都是微微變色,隻覺得有些不解。
“怎麽,這就引動了鎮國鍾?”
“不應該啊……”
這一次,顧長生引動的異象,毫不過分的說。
比他當日在安平縣,作出第一卷本命畫《鍾馗捉鬼圖》時引動的異象,還要恢弘的多。
而那《將進酒》的意境,韻味,亦是足以讓在場所有南康文人,都為之折服。
在他們看來。
這首《將進酒》,便是不能超越《鍾馗捉鬼圖》的鎮國鍾六響,怎麽也該持平才是。
但現在,祥雲異象才堪堪過千丈,便已經停止了擴張,直接凝聚出鎮國鍾虛影。
明顯是《將進酒》其中所蘊含的文華靈光,所能引動的天地異象,已經到了極限!
“這……莫非是龍血紙,和那白狼毫的原因?因為動用了文寶,所以條件也會更為苛刻?”
馮姓大儒暗暗猜測。
而洛靖山,和另一位南康大儒聞言也皆意動,心頭,都是有著難掩的惋惜之意流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