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阿沅正在幫孝煜整裝,靈竹急匆匆進來,到了跟前卻隻顧著哭,身子打著哆嗦。阿沅驚疑:“出什麽事了?”
“老爺……夫人……歿了……”靈竹噗通跪到了地上。
阿沅手中的腰帶啪地一聲掉落到地上,發出不小的聲響。蹲下來,抓著靈竹的雙肩焦急道:“歿了?什麽歿了?”
“老爺和夫人歿了……”
“怎……怎麽會……怎麽會……”
阿沅起身衝出門。孝煜拿起阿沅的披風急忙跟了去。
“阿沅!上來!”
未加猶疑,阿沅將手遞給孝煜,一個縱躍便落在了馬背上,孝煜扯過臂彎裏的披風,手臂一揮附在了阿沅身上。清晨的街上,得得得的馬蹄聲格外響亮,那般匆忙、急切,任誰聽見都會在心間不禁猜測一二:又發生了何事啊?
隻見眼前一片焦土,幾處青煙。昨日不是還好好的嗎?怎麽一夜間就變成這樣?不顧腳下艱難,阿沅在灰燼中穿行,腳下,裙角很快就變得髒汙不堪……
孝煜沒去攔她,比起阿沅滿心的驚懼和傷心,他此刻想的更多的是究竟發生了什麽事情。此前嶽丈匆忙將家眷送迴徽州老家,匆忙嫁女,隻留自己和嶽母在這裏,這件事他一直覺著有隱情,阿沅雖未表現出來,可心裏一直也是存疑的。今日之事,會不會就與那隱情有關?
“何如意死了?!”
“是。”
“怎麽迴事?!”
“自焚,意外失火,抑或有人縱火,尚無從確認。但從現場勘察的情況來看,自焚的可能性較大。”
“自焚?為何?”
顧銘屠抬眼悄悄瞥了眼沉思的皇上,迴道:“有沒有可能,他知道那封天子詔是假的,心知躲不過,便自行了結了?”
“持坐家中,一心等著有人去找他,是早就想好了結局的。他若知道那天子詔是假的,這般行事也說不通。一個假的東西,這般充滿儀式感地交予……說不通……若不知是假的,他自焚又是為何?”
“真的天子詔……會不會……被他一起燒了?”
皇上的眉間陡然皺起來。這個可能性也不是沒有。
“先帝給他那幅畫時,裏麵究竟藏得是真的天子詔還是假的天子詔,先帝最清楚。該去問問先帝本人了。”
顧銘屠早就有此意,隻是皇上一直未有指示,他不好冒然行動。“東茗殿怕是不好問。能否請先帝到督察院問話?”
“他如今待在哪裏又有何區別。”
“是。”
顧銘屠轉身欲離去時,聽到皇上道:“何家那邊也留意著。”
“是。”顧銘圖猶疑了兩下,又道,“晟王妃那邊……是否也要留意?”
“你如今做事倒是畏手畏腳起來了!”
顧銘圖立即跪地請罪。“臣知錯。臣一定竭盡全力為陛下辦差,絕不辜負陛下的期許。”
“下去吧。晟王妃那邊留意便可,暫時不要輕舉妄動。”
“臣告退。”
出了宮,顧銘屠直奔東茗殿,帶走了先帝。先太後與之理論了半日,除了將自己氣倒外,什麽都未能阻止。此前黃興被帶走,至今未歸,她不清楚顧銘屠在查什麽,隻是半生的宮廷生活讓她的嗅覺異常敏銳,一定是出什麽大事了,一定是!
傍晚的彩霞映紅了天際,大地染上了一層霞光,滿載著柔情蜜意,連帶著那片灰燼都似得到了撫照,不似白日裏那般殘破不堪。
孝煜抱著阿沅迴府。她整個人很輕,像片羽毛般,稍微一點風就能將她吹跑似的。
“我昨日在家門口看到顧銘屠了。”
“他去幹什麽?”
“……不知道……”
孝煜眉頭不禁皺起來。嶽丈現在的官職根本用不著顧銘屠專程去查什麽,他親自出馬,隻能說明一點,事情跟父皇有關。他後背霎時一冷,“難道是父皇……”
阿沅覺出孝煜將自己抱得更緊了。她現在需要溫暖,需要緊實的懷抱,她沒有絲毫不適,連喘氣艱難都讓她覺得安心。
孝翊聽聞何家變故後,趕去查看,唏噓一番後,也轉道迴了老王府。
得悉阿沅睡了後,孝翊悄聲問道:“她沒事吧?”
孝煜歎道:“這件事對她打擊很大。一時半會兒怕是過不去。”
孝翊滿臉擔憂,“好端端的,怎麽會突然失火呢?”
孝煜搖搖頭。
“她自幼跟家人關係親厚,這以後……可怎麽辦?”
“會過去的。都會過去的。”
孝煜的聲音和神情透著一股堅定,使得孝翊原本不安的心跟著也安定下來。看著三哥,孝翊不禁想起了韓夫人。三哥也算過來人了,體會自然不淺。日子總要過下去的。可怎麽過下去,也是個問題呀。
“之前聽阿沅提起,過幾日你們要搬新府邸了。那現在……還搬嗎?”
孝翊的言下之意孝煜明白。從前是因新府邸離何府近,方便阿沅時常迴家。如今再搬過去,倒成了傷心地。
“這事再定吧。”
孝翊沒再吱聲。
沒了家,父母的靈位和靈堂都不知該設在哪裏。孝煜像是知道阿沅所憂所慮似的,早早地便安排好了一切。父親在京中近十年,卻是沒什麽友朋的。除了姑姑外,也就兩三詩畫道友,遂靈堂也不必鋪張,孝煜在新府邸設置了靈堂,以備吊唁。他們還未搬進去,那裏又離原來的何府比較近,算是各方麵都比較妥當的。
初瑤、紹卿都來吊唁過,各自勸慰了阿沅一番。短短兩日,阿沅便瘦了一大圈。孝煜心疼,卻並未過多勸慰。這種痛,他親身體驗過,隻有真的痛過了,才能過去。旁人的勸說,其實沒用。
這幾日阿沅都待在新府邸那邊,孝煜偶爾會迴王府拿些東西。每次迴來時阿沅還跟他離開時一樣,靜靜地守在靈前,可今天,靈前卻不見阿沅的身影。下人迴稟,說阿沅出府去了,卻不知去了何處。
初瑤那裏,榮昌伯爵府,家裏,何家老宅,都不在,她跑去哪裏了?孝煜四下裏尋找,夜幕已下,華燈初上,卻看不見阿沅的身影,心急火燎之際,腦海間突然冒出那日阿沅跟他提到顧銘屠曾去過何府。他心口猛地一緊,調轉馬頭直奔督察院。到了被告知,顧銘屠不在裏麵。他又直奔顧銘屠的府邸。阿沅果然在那裏,此刻正拿劍指著顧銘屠呢。
“今日我這府上可真是蓬蓽生輝啊,晟王妃和晟王殿下竟相繼大家駕光臨。”
聽到孝煜來了,阿沅手中的劍卻沒有絲毫要落下去的意思。阿沅進來時,先遇到的是閔孝雲。她說找顧銘屠,閔孝雲沒當迴事,反譏諷了阿沅幾句,豈料阿沅直接將劍駕到了她脖子上,這才引出了顧銘屠,孝雲被阿沅推向一邊,沒站穩,直接跌坐在地上。心裏一直憋著火呢。看見孝煜來了,就撒向孝煜。“閔孝煜!你這王妃披麻戴孝地拿著劍跑到我府上來,是要作甚!?”
孝煜壓根兒沒理會顧銘屠的調侃和孝雲的質問,徑直走到阿沅身邊,和聲細語道:“原來你在這裏,害我滿大街找。”說著欲奪下阿沅手中的劍,阿沅卻未動,連眼睛都沒看他道:“我要問他幾句話!”孝煜沒再攔她。他知道,今日要是沒個答案,阿沅是不會離開的。
“說,那日你為何要去何府?”
顧銘屠見晟王站立一旁,儼然一副,你看著辦的樣子,原本沒當迴事,這下卻不能了。除了皇上,已經很久沒有人敢在他麵前挑釁他,甚至拿劍指著他了,這種感覺久違了,久違的令他厭惡,卻又倍覺刺激。
“官事。恕卑職無可奉告。”
“顧大人執掌督察院,而我父隻是微末六品小官,何須顧大人親自督辦?”
“稟王妃。卑職有個癖好,心血來潮時總是會做些出格、不合身份之事。去令尊府上,便是如此。”
“撒謊!”
“卑職不敢。王妃這般拿著劍氣勢洶洶地闖進卑職府中,難不成是認為令尊的過世是卑職的緣故?”
“你敢說與你無關?!”
“卑職發誓。卑職若與何大人的過世有一丁點關係,卑職,不得好死!”
阿沅被顧銘屠這番巧言令色氣得不輕,指在他頸間的劍發了力,顧銘屠的頸間頓時現出了一條血痕。顧銘屠是出了名的狠辣絕情,謊話能說成真話,話說到這裏已經到頭了,再下去,事情就不好收場了。孝煜這次用手掌握住了劍身,很快那劍上就染上了血,阿沅原本還在倔強,見孝煜流血了,心裏一緊張,手上就鬆了,孝煜趁機把劍奪迴自己手中。
“你幹嘛?!”阿沅心疼地捧著孝煜流血的手哭喊道。
“不疼。”孝煜笑著。
“怎麽會不疼?這麽多血……”阿沅說著撤下袖口的白布,毛手腳亂地先給孝煜包紮了一下。
“迴去吧。為了找你,我大半日都沒吃東西了,好餓的。”
阿沅看著孝煜,間歇看了顧銘屠一眼。那顧銘屠正饒有趣味地看著孝煜夫妻倆,接到阿沅那一眼時,笑了一下,卻笑得異常詭異。
見阿沅沒反對,孝煜擁著阿沅,向顧銘屠道:“今日打擾顧大人了。改日本王會專程致歉。告辭。”
“王爺和王妃慢走,不送。”
“慢著!你們當我這府邸是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的嗎?!”
孝煜這次冷了臉,看著一臉怒容的孝雲道:“今日之事叨擾公主了。內子尚在喪期,情緒波動難免,還望公主體諒,勿記嫌的好。”
“她死了爹娘,就可以隨意跑進別人家裏拿劍傷人嗎?!笑話!還有沒有王法了!”
“有沒有王法?”孝煜冷笑一聲,“那也不是你說了算!”
“閔孝煜!你!本宮的母妃是貴妃,本宮是皇上親封的公主!你說本宮算的了算不了?!”
“本王也是皇上親封的王,而本王的母親是皇貴妃,公主忘了!?”
“你!來人!給我把他們捆起來!”
下人們聞言正欲上前圍攻孝煜和阿沅,一直看好戲的顧銘屠這時道:“退下!”眾人又依次退了下去。
“你咽得下這口氣,我咽不下!你少管我的事!來人!給我抓!”
下人們猶豫不前,不知道是該聽公主的,還是聽顧大人的。
“要抓人迴你的公主府抓去!這裏是顧府,我說了算!”
孝雲氣的身子站都站不穩,差點跌倒,幸好被邊上的丫頭扶住。
“王爺王妃,請吧。”
孝煜看了顧銘屠一眼,點頭以示謝過,擁著阿沅離去。
“窩囊廢!被人拿劍指著鼻子都不敢吭一聲!賤畜!就是賤畜!”
顧銘屠猛地從丫鬟手中拽過閔孝雲,連拖帶拉把她帶進屋裏。屋裏隨即響起抽耳光的聲音,接著鞭笞聲,喊叫聲,辱罵聲,衣服撕裂的聲音……
“麻煩了。”
孝煜擁著阿沅騎著馬,忽然聽到阿沅這句,迴道:“現在怕了?”
“不怕。隻是連累了你。”
“我也不怕。”
阿沅抬頭看了孝煜一眼,苦笑著。一天未盡水米,嘴唇幹裂到不行,她這一笑,唇上立即裂開一道口子,有一絲血滲出來,孝煜瞧見,低頭將那血絲吃進口中,並用自己的舌頭滋潤了那幹裂的唇口一番。
“別想那麽多了,該來的總會來,別怕。”
此後幾日風平浪靜,並未有人來找他們興師問罪,直到何家父母的喪儀結束,都沒有,平靜的異常,似那件事從未發生過一般。
實際上那夜之後的隔日閔孝雲便進宮告狀去了。儷貴妃聽後,立馬傳人去請孝煜和阿沅進宮,要當麵責罰訓斥。豈料傳人的宮人剛出了紫宸宮,就被皇上身邊的侍官唐棣給攔了下來,說皇上吩咐了,不許任何人去打攪晟王和晟王妃。宮人隻好迴了紫宸宮如實將唐棣的話迴給了儷貴妃。儷貴妃心氣難平,跑去向皇上哭訴。結果被皇上三言兩語地給打發了,還警告儷貴妃和孝雲,不許去騷擾孝煜兩口子,一旦發現,嚴懲不貸。儷貴妃和孝雲滿心不服,又不敢違背聖意,各自迴宮迴府打罵下人來泄氣。
隔日顧銘屠進宮時,頸間的那道劍痕引起了皇上的注意,他便將昨夜之事如實稟告了皇上。晨起著衣時他特意沒有遮住那道劍痕,也比平日裏早了些進宮,就是為的讓皇上來做主。這件事發生在他的府邸,不爽是不爽,可總不能動皇上心尖上的人。即便要罰,也要由皇上來定奪。這樣一來,將來即便出了什麽不好之事,也於己無關。
顧銘屠離去後,皇上一人坐在宜興殿中,思量著顧銘屠所述昨夜之事。
“經過昨夜,晟王殿下怕是已經起疑了,定會來找陛下問詢一番。”
“這該來的還是來了。”
“晟王殿下一旦知曉了前後因由,也不知會怎樣?”
“他二十五了,也該擔些事了。”
皇上一直說隻要晟王殿下能平安度過此生即可,實則還是對晟王寄予了後望的。晟王重情,一時半刻,怕是難如皇上的期望。朱越心知,卻不便再道。天家父子,曆來關係淡薄,這對父子將走向何種境地,他也不知,可皇上口中所說的,希望晟王殿下隻要平安度過此生,怕是也難了。即便皇上不對晟王寄予厚望,其他諸皇子也不會允許晟王平安一生的。如今何如意又牽扯進了天子詔之事,這是皇上的心症,一日不解決,便一日不寧。
“老爺……夫人……歿了……”靈竹噗通跪到了地上。
阿沅手中的腰帶啪地一聲掉落到地上,發出不小的聲響。蹲下來,抓著靈竹的雙肩焦急道:“歿了?什麽歿了?”
“老爺和夫人歿了……”
“怎……怎麽會……怎麽會……”
阿沅起身衝出門。孝煜拿起阿沅的披風急忙跟了去。
“阿沅!上來!”
未加猶疑,阿沅將手遞給孝煜,一個縱躍便落在了馬背上,孝煜扯過臂彎裏的披風,手臂一揮附在了阿沅身上。清晨的街上,得得得的馬蹄聲格外響亮,那般匆忙、急切,任誰聽見都會在心間不禁猜測一二:又發生了何事啊?
隻見眼前一片焦土,幾處青煙。昨日不是還好好的嗎?怎麽一夜間就變成這樣?不顧腳下艱難,阿沅在灰燼中穿行,腳下,裙角很快就變得髒汙不堪……
孝煜沒去攔她,比起阿沅滿心的驚懼和傷心,他此刻想的更多的是究竟發生了什麽事情。此前嶽丈匆忙將家眷送迴徽州老家,匆忙嫁女,隻留自己和嶽母在這裏,這件事他一直覺著有隱情,阿沅雖未表現出來,可心裏一直也是存疑的。今日之事,會不會就與那隱情有關?
“何如意死了?!”
“是。”
“怎麽迴事?!”
“自焚,意外失火,抑或有人縱火,尚無從確認。但從現場勘察的情況來看,自焚的可能性較大。”
“自焚?為何?”
顧銘屠抬眼悄悄瞥了眼沉思的皇上,迴道:“有沒有可能,他知道那封天子詔是假的,心知躲不過,便自行了結了?”
“持坐家中,一心等著有人去找他,是早就想好了結局的。他若知道那天子詔是假的,這般行事也說不通。一個假的東西,這般充滿儀式感地交予……說不通……若不知是假的,他自焚又是為何?”
“真的天子詔……會不會……被他一起燒了?”
皇上的眉間陡然皺起來。這個可能性也不是沒有。
“先帝給他那幅畫時,裏麵究竟藏得是真的天子詔還是假的天子詔,先帝最清楚。該去問問先帝本人了。”
顧銘屠早就有此意,隻是皇上一直未有指示,他不好冒然行動。“東茗殿怕是不好問。能否請先帝到督察院問話?”
“他如今待在哪裏又有何區別。”
“是。”
顧銘屠轉身欲離去時,聽到皇上道:“何家那邊也留意著。”
“是。”顧銘圖猶疑了兩下,又道,“晟王妃那邊……是否也要留意?”
“你如今做事倒是畏手畏腳起來了!”
顧銘圖立即跪地請罪。“臣知錯。臣一定竭盡全力為陛下辦差,絕不辜負陛下的期許。”
“下去吧。晟王妃那邊留意便可,暫時不要輕舉妄動。”
“臣告退。”
出了宮,顧銘屠直奔東茗殿,帶走了先帝。先太後與之理論了半日,除了將自己氣倒外,什麽都未能阻止。此前黃興被帶走,至今未歸,她不清楚顧銘屠在查什麽,隻是半生的宮廷生活讓她的嗅覺異常敏銳,一定是出什麽大事了,一定是!
傍晚的彩霞映紅了天際,大地染上了一層霞光,滿載著柔情蜜意,連帶著那片灰燼都似得到了撫照,不似白日裏那般殘破不堪。
孝煜抱著阿沅迴府。她整個人很輕,像片羽毛般,稍微一點風就能將她吹跑似的。
“我昨日在家門口看到顧銘屠了。”
“他去幹什麽?”
“……不知道……”
孝煜眉頭不禁皺起來。嶽丈現在的官職根本用不著顧銘屠專程去查什麽,他親自出馬,隻能說明一點,事情跟父皇有關。他後背霎時一冷,“難道是父皇……”
阿沅覺出孝煜將自己抱得更緊了。她現在需要溫暖,需要緊實的懷抱,她沒有絲毫不適,連喘氣艱難都讓她覺得安心。
孝翊聽聞何家變故後,趕去查看,唏噓一番後,也轉道迴了老王府。
得悉阿沅睡了後,孝翊悄聲問道:“她沒事吧?”
孝煜歎道:“這件事對她打擊很大。一時半會兒怕是過不去。”
孝翊滿臉擔憂,“好端端的,怎麽會突然失火呢?”
孝煜搖搖頭。
“她自幼跟家人關係親厚,這以後……可怎麽辦?”
“會過去的。都會過去的。”
孝煜的聲音和神情透著一股堅定,使得孝翊原本不安的心跟著也安定下來。看著三哥,孝翊不禁想起了韓夫人。三哥也算過來人了,體會自然不淺。日子總要過下去的。可怎麽過下去,也是個問題呀。
“之前聽阿沅提起,過幾日你們要搬新府邸了。那現在……還搬嗎?”
孝翊的言下之意孝煜明白。從前是因新府邸離何府近,方便阿沅時常迴家。如今再搬過去,倒成了傷心地。
“這事再定吧。”
孝翊沒再吱聲。
沒了家,父母的靈位和靈堂都不知該設在哪裏。孝煜像是知道阿沅所憂所慮似的,早早地便安排好了一切。父親在京中近十年,卻是沒什麽友朋的。除了姑姑外,也就兩三詩畫道友,遂靈堂也不必鋪張,孝煜在新府邸設置了靈堂,以備吊唁。他們還未搬進去,那裏又離原來的何府比較近,算是各方麵都比較妥當的。
初瑤、紹卿都來吊唁過,各自勸慰了阿沅一番。短短兩日,阿沅便瘦了一大圈。孝煜心疼,卻並未過多勸慰。這種痛,他親身體驗過,隻有真的痛過了,才能過去。旁人的勸說,其實沒用。
這幾日阿沅都待在新府邸那邊,孝煜偶爾會迴王府拿些東西。每次迴來時阿沅還跟他離開時一樣,靜靜地守在靈前,可今天,靈前卻不見阿沅的身影。下人迴稟,說阿沅出府去了,卻不知去了何處。
初瑤那裏,榮昌伯爵府,家裏,何家老宅,都不在,她跑去哪裏了?孝煜四下裏尋找,夜幕已下,華燈初上,卻看不見阿沅的身影,心急火燎之際,腦海間突然冒出那日阿沅跟他提到顧銘屠曾去過何府。他心口猛地一緊,調轉馬頭直奔督察院。到了被告知,顧銘屠不在裏麵。他又直奔顧銘屠的府邸。阿沅果然在那裏,此刻正拿劍指著顧銘屠呢。
“今日我這府上可真是蓬蓽生輝啊,晟王妃和晟王殿下竟相繼大家駕光臨。”
聽到孝煜來了,阿沅手中的劍卻沒有絲毫要落下去的意思。阿沅進來時,先遇到的是閔孝雲。她說找顧銘屠,閔孝雲沒當迴事,反譏諷了阿沅幾句,豈料阿沅直接將劍駕到了她脖子上,這才引出了顧銘屠,孝雲被阿沅推向一邊,沒站穩,直接跌坐在地上。心裏一直憋著火呢。看見孝煜來了,就撒向孝煜。“閔孝煜!你這王妃披麻戴孝地拿著劍跑到我府上來,是要作甚!?”
孝煜壓根兒沒理會顧銘屠的調侃和孝雲的質問,徑直走到阿沅身邊,和聲細語道:“原來你在這裏,害我滿大街找。”說著欲奪下阿沅手中的劍,阿沅卻未動,連眼睛都沒看他道:“我要問他幾句話!”孝煜沒再攔她。他知道,今日要是沒個答案,阿沅是不會離開的。
“說,那日你為何要去何府?”
顧銘屠見晟王站立一旁,儼然一副,你看著辦的樣子,原本沒當迴事,這下卻不能了。除了皇上,已經很久沒有人敢在他麵前挑釁他,甚至拿劍指著他了,這種感覺久違了,久違的令他厭惡,卻又倍覺刺激。
“官事。恕卑職無可奉告。”
“顧大人執掌督察院,而我父隻是微末六品小官,何須顧大人親自督辦?”
“稟王妃。卑職有個癖好,心血來潮時總是會做些出格、不合身份之事。去令尊府上,便是如此。”
“撒謊!”
“卑職不敢。王妃這般拿著劍氣勢洶洶地闖進卑職府中,難不成是認為令尊的過世是卑職的緣故?”
“你敢說與你無關?!”
“卑職發誓。卑職若與何大人的過世有一丁點關係,卑職,不得好死!”
阿沅被顧銘屠這番巧言令色氣得不輕,指在他頸間的劍發了力,顧銘屠的頸間頓時現出了一條血痕。顧銘屠是出了名的狠辣絕情,謊話能說成真話,話說到這裏已經到頭了,再下去,事情就不好收場了。孝煜這次用手掌握住了劍身,很快那劍上就染上了血,阿沅原本還在倔強,見孝煜流血了,心裏一緊張,手上就鬆了,孝煜趁機把劍奪迴自己手中。
“你幹嘛?!”阿沅心疼地捧著孝煜流血的手哭喊道。
“不疼。”孝煜笑著。
“怎麽會不疼?這麽多血……”阿沅說著撤下袖口的白布,毛手腳亂地先給孝煜包紮了一下。
“迴去吧。為了找你,我大半日都沒吃東西了,好餓的。”
阿沅看著孝煜,間歇看了顧銘屠一眼。那顧銘屠正饒有趣味地看著孝煜夫妻倆,接到阿沅那一眼時,笑了一下,卻笑得異常詭異。
見阿沅沒反對,孝煜擁著阿沅,向顧銘屠道:“今日打擾顧大人了。改日本王會專程致歉。告辭。”
“王爺和王妃慢走,不送。”
“慢著!你們當我這府邸是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的嗎?!”
孝煜這次冷了臉,看著一臉怒容的孝雲道:“今日之事叨擾公主了。內子尚在喪期,情緒波動難免,還望公主體諒,勿記嫌的好。”
“她死了爹娘,就可以隨意跑進別人家裏拿劍傷人嗎?!笑話!還有沒有王法了!”
“有沒有王法?”孝煜冷笑一聲,“那也不是你說了算!”
“閔孝煜!你!本宮的母妃是貴妃,本宮是皇上親封的公主!你說本宮算的了算不了?!”
“本王也是皇上親封的王,而本王的母親是皇貴妃,公主忘了!?”
“你!來人!給我把他們捆起來!”
下人們聞言正欲上前圍攻孝煜和阿沅,一直看好戲的顧銘屠這時道:“退下!”眾人又依次退了下去。
“你咽得下這口氣,我咽不下!你少管我的事!來人!給我抓!”
下人們猶豫不前,不知道是該聽公主的,還是聽顧大人的。
“要抓人迴你的公主府抓去!這裏是顧府,我說了算!”
孝雲氣的身子站都站不穩,差點跌倒,幸好被邊上的丫頭扶住。
“王爺王妃,請吧。”
孝煜看了顧銘屠一眼,點頭以示謝過,擁著阿沅離去。
“窩囊廢!被人拿劍指著鼻子都不敢吭一聲!賤畜!就是賤畜!”
顧銘屠猛地從丫鬟手中拽過閔孝雲,連拖帶拉把她帶進屋裏。屋裏隨即響起抽耳光的聲音,接著鞭笞聲,喊叫聲,辱罵聲,衣服撕裂的聲音……
“麻煩了。”
孝煜擁著阿沅騎著馬,忽然聽到阿沅這句,迴道:“現在怕了?”
“不怕。隻是連累了你。”
“我也不怕。”
阿沅抬頭看了孝煜一眼,苦笑著。一天未盡水米,嘴唇幹裂到不行,她這一笑,唇上立即裂開一道口子,有一絲血滲出來,孝煜瞧見,低頭將那血絲吃進口中,並用自己的舌頭滋潤了那幹裂的唇口一番。
“別想那麽多了,該來的總會來,別怕。”
此後幾日風平浪靜,並未有人來找他們興師問罪,直到何家父母的喪儀結束,都沒有,平靜的異常,似那件事從未發生過一般。
實際上那夜之後的隔日閔孝雲便進宮告狀去了。儷貴妃聽後,立馬傳人去請孝煜和阿沅進宮,要當麵責罰訓斥。豈料傳人的宮人剛出了紫宸宮,就被皇上身邊的侍官唐棣給攔了下來,說皇上吩咐了,不許任何人去打攪晟王和晟王妃。宮人隻好迴了紫宸宮如實將唐棣的話迴給了儷貴妃。儷貴妃心氣難平,跑去向皇上哭訴。結果被皇上三言兩語地給打發了,還警告儷貴妃和孝雲,不許去騷擾孝煜兩口子,一旦發現,嚴懲不貸。儷貴妃和孝雲滿心不服,又不敢違背聖意,各自迴宮迴府打罵下人來泄氣。
隔日顧銘屠進宮時,頸間的那道劍痕引起了皇上的注意,他便將昨夜之事如實稟告了皇上。晨起著衣時他特意沒有遮住那道劍痕,也比平日裏早了些進宮,就是為的讓皇上來做主。這件事發生在他的府邸,不爽是不爽,可總不能動皇上心尖上的人。即便要罰,也要由皇上來定奪。這樣一來,將來即便出了什麽不好之事,也於己無關。
顧銘屠離去後,皇上一人坐在宜興殿中,思量著顧銘屠所述昨夜之事。
“經過昨夜,晟王殿下怕是已經起疑了,定會來找陛下問詢一番。”
“這該來的還是來了。”
“晟王殿下一旦知曉了前後因由,也不知會怎樣?”
“他二十五了,也該擔些事了。”
皇上一直說隻要晟王殿下能平安度過此生即可,實則還是對晟王寄予了後望的。晟王重情,一時半刻,怕是難如皇上的期望。朱越心知,卻不便再道。天家父子,曆來關係淡薄,這對父子將走向何種境地,他也不知,可皇上口中所說的,希望晟王殿下隻要平安度過此生,怕是也難了。即便皇上不對晟王寄予厚望,其他諸皇子也不會允許晟王平安一生的。如今何如意又牽扯進了天子詔之事,這是皇上的心症,一日不解決,便一日不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