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沅不在永平府那段日子,安西王府裏還發生了另一件大事,且這件事發生在閔孝雲拒婚之前,這件大事的主人公乃安西王府二公子,安昭郡王閔孝禮。
這位二公子誤將進京省親的錦州知州的夫人當做不良女虜去並玷汙了。這位夫人不堪其辱,當場自刎。這位二公子不是頭次遇到這種事兒,遂並未放在心上。以往有家眷鬧來,不是以權勢逼退,便是花銀子了事,可這次他手中這兩樣法器均失靈了。若僅僅是錦州這個不受重視的州的知州女眷,他多半可以像以往那樣了結,可這次不一樣,這位女眷還有另一重身份,她是萊國公的次女,當年隻因與錦州知州情投意合才說服父兄下嫁的。
事情最先被這位夫人的隨行婢女報到了永平府府尹處,永平府府尹最怕辦這類涉及王公貴族的案子,因這位二公子在兵部任武庫主事一職,隸屬於兵部,兵部自然有權知曉處置,加上其舅父又是吏部尚書,更遑論他的出身,哪一個都是永平府府尹得罪不起的,隻好將案子又通報了兵部,後麵再見機行事。二公子的行事兵部尚書素來知曉,心下雖不齒煩擾,但礙於安西王府的權勢一直睜隻眼閉隻眼。這次的事,這位尚書想著也會跟以往一樣了結,卻萬萬沒想到後麵還牽扯到萊國公。
萊國公堅持討要說法,懲辦主犯。事情最後分別又驚動了吏部、都察院、安西王府。
家醜難堪,安西王府不想擔這個惡名。最後以是二公子下屬犯事,他作為上級管轄下屬不力了結,同時被免了在兵部的職缺,罰到京郊岷山去守軍一年。
“老二這次算是栽了大跟頭。”
“這哪裏是栽跟頭,分明是罪有應得,自作孽不可活。”
“他確實太過囂張,也該吃吃苦頭。”
“再不圈緊他,整個王府都得給他敗了。真不明白你父王怎麽想的,任由他在外麵胡作非為,全當看不見。”
“父王那是做給有心人看的。有二弟在,這座王府才不會顯得那麽刺眼。”
“你是說……你父王故意放任老二?”
世子閔孝傑似笑非笑地點點頭。
王妃身邊的大丫頭樂馨此時進來,柔聲道:“王妃,世子,晚膳已經備好了。”
“去請王爺了嗎?”
“喬大已經告知了朱管家,去請了。”
“那走吧。”王妃隨即起身,世子攙扶著,一同朝前廳走去。
“側王妃的身子還沒好嗎?”側王妃常坐的位子依然空著,安西王問。
樂馨恭敬道:“崔嬤嬤說側王妃身子還未好,尚不能起身。”
“都十幾日了還沒好?請大夫瞧過沒?”
側王妃哪裏是身子不適,明明是兒子被發配到岷山守軍心裏不痛快鬧情緒呢。瞧著樂馨為難的樣子,王妃道:“袁妹妹的性子王爺您是知道的,何必為難我們樂馨呢。”
王爺不悅道:“再去西院請!要是還不來,就讓她以後都在西院呆著,永遠也別到這裏來了!”
樂馨急忙應諾趕去了西院,在門口將王爺的話轉給了崔嬤嬤。崔嬤嬤警戒地看了樂馨一眼,轉身進屋。沒一會兒,屋內傳出尖叫:“南院的十幾年了也沒上過前廳的桌,他怎麽不說!我就幾日沒去,就這般不待見,太欺負人了……竟揀我們孤兒寡母欺負!”
側王妃說著說著哭了起來,樂馨在外麵聽著不由的心下感歎:“同樣是不願上桌,一個是被盼著上桌,一個卻是這般崔請……人比人,真是……”
樂馨在外並未等太久,側王妃便出來了。十幾日沒怎麽好好進食,側王妃著實瘦了一圈,除了神情略顯頹喪外,整個人看上去還是華貴明豔的。知道側王妃素來不喜自己,樂馨隻管恭敬地在前麵引路,一心盼著趕緊到前廳了事。
直到坐在自己位子上,側王妃還是一臉不悅。整個安西王府,也隻有這位側王妃敢在王爺麵前這般使性子。王爺知道她心中不快,沒再說什麽,隻道了聲“開飯”,其他人才陸續拿起碗筷,用起晚膳來。
此後每日側王妃雖來前廳用膳,可每次都姍姍來遲,要大家等很久,王妃早已氣在心口口難開。等安西王答應會派人照應二公子在岷山的生活後,側王妃這才不再使性子,每日準時上桌。
誰料二公子的事剛落下帷幕不久,和親的事又落到閔孝雲頭上。側王妃和閔孝雲萬般不願。又是找王爺,又是找自己的父親、哥哥,希望可以退掉這門親事。
永定候袁田年事已高,除了侯位凸顯尊貴外,於朝局已是個局外人,如今他們侯府的掌事人是袁鴻,現任吏部尚書。可和親之事主要是中樞閣和禮部負責,此次因求親的是羌國,兵部尚書亦有幸參議,袁鴻決事的機會實在寥寥。
“和親的事,王爺打算怎麽辦?”
一日下朝後,袁鴻問安西王。
安西王站在城闕上望著前方。前方是層層宮城,從入宮的第一道門走到保和殿大殿上,通常要走近一個時辰,每次他走到保和殿的台階都氣喘到不行,心裏不斷地感歎“老了老了”,同時焦慮難擋,唯恐此生不能實現宏願。
他原本打算將孝雲許給陳繼良的長孫。這位中樞閣老大曆任三朝,最是懂人情世故,最是明了朝局動向,可他慣於明哲保身,外人很難親近。對於自己這些年的動向,這位大人心知肚明,卻從未有過實質上的阻攔之舉,即使先帝在位時他借機重返朝堂,盡管隻是作為聽政列席朝會,他亦未曾攔阻過。他太難捉摸,以致安西王用了相當長一段時間來琢磨他,認識他,最後得出一結論:要想同這位陳大人建立更為親密的關係,唯有結親這一途。結親是個不失體麵又不會招人耳目的方式。可如今半途又冒出個和親來,使他也為難起來。
“此事尚在商議中,目前隻是人選提議,先觀望著吧。”
“若是……若是最後還是允妍郡主,怎麽辦?”
安西王頓了下,道:“該怎麽辦,就怎麽辦。”
以他所知,安西王對孝雲一直都是有安排的,眼下怎會“該怎麽辦,就怎麽辦呢”?袁鴻心下不解。
“這次和親事關西境邊陲安穩,過多地阻攔隻會因小失大。聽聞那位九王子品貌才學皆甚出眾,將來即便不能繼任格爾木的位子,也必是大將之才,孝雲若真嫁過去,也不算委屈。”通盤考慮一番後,雖可能錯過與陳繼良結親,但和親也未必就是壞事,能和成,對將來或許也是個準備。
袁鴻還想再說些什麽,此時有兩名官吏走來,隻好住嘴,跟著安西王出了宮。
側王妃和孝雲一再請求王爺不要接和親的旨意,王爺被她們擾的不勝其煩,不惜語出:“旨意要下,不接,難道要抗旨嗎?”話雖沒錯,卻著實挫傷了側王妃母女的信心。加上袁鴻又在她們麵前陳述過王爺的態度,母女倆更是絕望。自那之後,閔孝雲就開始絕食,一連七日不吃不喝,昏死過去,大夫救過來後,自己又割腕自殘,一係列的決裂手段用過後,中樞閣和禮部不得不將她從備選的頭號選手中剔除,選來選去,最後才選定了晉安王府的允鐸郡主出嫁。
四月剛過,閔孝煜風塵仆仆地迴到了永平府。他這次迴來一是為母祝壽,一是受自己的郡王加封禮。
安西王近日偶感風寒,原本在內廂躺著,聽朱越說孝煜迴來了,便著他扶自己起身更衣來到書房。書房是一塊禁地,沒有他的允準,任何人不能擅入。知道要去書房見父王,孝煜頓時緊張起來。
“孩兒參見父王。”孝煜跪地行禮。
“起來吧。”
“謝父王。”
待孝煜起身站立,安西王才確定了剛才那忽閃而過的感覺:“這孩子看著穩重多了。這兩年定是吃了不少苦吧。”這時喉間突然一癢,連咳數聲。
“父王怎麽了?病了嗎?”孝煜腳下不由地往前邁了幾步,焦急問道。
“不礙事。前幾日受了點風寒,過幾日就好。”
“大夫可有來看過?”孝煜問站在一旁的朱越。
“迴三公子,大夫已經看過了,說沒有大礙,隻要安心休養幾日便可。”朱越恭敬地迴道。
這位朱管家雖說隻是父王身邊的一個下人,可整座王府甚至外麵的人都不敢輕視他,對他有時比對他們這些主子還要恭敬,無外乎他形同父王的影子,代表著尊貴與權勢。孝煜自然也明白,既然他說無礙那定是無礙的,便沒再追問。
“說說,在寧州這兩年可好?”
因擔心父王的身體消失了一會兒的緊張隨著這句話又迴來了,他謹慎迴道:“每日練兵、巡查,跟著隋將軍學習軍務,甚為充實。”
“隋戩是軍中老人了,戰事經驗豐富,跟著他好好學。”
“是。”
“聽說年前受了一次重傷,現下可都好了?”
“都好了。有勞父王掛念。”
“這帶兵打仗,重在策略布局,戰術調配,不是逞兇鬥狠,現匹夫之勇,這點一定要時刻牢記。”
“孩兒謹記父王教誨。”
風寒到底未愈,隻坐了一會兒說了幾句話,安西王就覺得胸悶氣短,又見孝煜滿身風塵,便道:“定是連夜趕路了,迴去歇著吧。歇過來了換身衣裳,去見見你母親,兩年未見,定是掛念的。”
父王氣色不佳,說話聲越發氣弱,想必是該休息了,孝煜便不再逗留,跪禮拜別。
朱管家扶著安西王再次迴到內廂躺下,王爺似是剛想起來,問道:“孝煜迴來有去兵部報備嗎?”
“去過了。您放心。三公子做事還是很妥當的。”
“那就好。”許是唿吸不暢,王爺緩了緩又道,“把他放到寧州去,原本隻是想磨磨他的心性,沒想到這孩子還認了真,紮紮實實地學起軍務來了。”
“三公子聰慧,能吃苦,將來說不定能成一員大將。”
“大將……”安西王看著頭頂的樟木房頂遙想,“他能自保,平安度過此生足矣。”
表麵上,王爺對幾個子女一視同仁,對這位三公子更是甚少過問,但實際上,王爺對三公子最是不同。自三公子被發配到寧州後,兩月一次的信報從未斷過,匯報著三公子在寧州的情況。王爺對三公子有多愛護,朱越最是清楚,遂道:“王爺的苦心,三公子日後會明白的。”
“成安侯府那邊最近有何動靜?”
“成安侯最近去了一趟吳州,請了一位空門法師來京。聽聞太後要在七月先帝仙去之日請這位空門法師誦經,以安先帝英靈。”
“有何異常?”
“一切正常。”
“正常……太正常了往往是最不正常的時候。還是盯緊些。孝煜眼下在京,碰麵……就不必了。”
“是。”
孝煜原本打算迴屋換身衣服再去拜見母親,一入南院卻先見到了蘭姨,看樣子,她已是等了很久。
“蘭姨。”孝煜喊道。蘭姨是韓夫人的陪嫁侍女,自幼就對孝煜疼愛有加,孝煜以前時常產生錯覺,仿佛蘭姨才是他的母親。
“公子迴來了。”看著孝煜一身風塵仆仆,滿麵倦容,蘭姨心疼的哽咽。
“迴來了。蘭姨這兩年可好?”
“好好,都好。你受苦了。”蘭姨說著拽住孝煜的小臂,不舍地緊緊攥著,攥的孝煜覺得微痛,還是任她攥著。
“母親可好?”
“夫人也好。前陣子聽說你要迴來,夫人找人給你做了幾身衣裳,過幾日就能送來了。”
“是嗎?不過我現在壯了,你們拿得準我的尺寸?”孝煜調皮地挺挺胸脯。
蘭姨往後挪了挪身子看著,道:“是壯了,也結實了。”蘭姨說著拍拍孝煜的臂膀,那臂膀硬邦邦的,咯得她手疼,心下一時不知是喜是悲,眼眶又熱起來。自兩年前孝煜突然被王爺發到寧州那麽遠的地方,她就常常擔心個不停,擔心他受傷受罪,擔心他吃不好睡不好。“不過身條沒怎麽變,尺寸應錯不了,即使錯了,迴頭再改也來得及。”
孝煜笑著。整個王府裏,就屬蘭姨最讓他舒心了,這點連母親都比不上。就像眼下在母親屋裏,母親端坐在窗前,手裏那本書始終未曾放下,讓孝煜不得不心酸起來:他這個兩年未見的兒子竟然都沒她手中那本書重要,她竟不舍得放下它一會兒來抱抱他,問問他,可否一切安好?
“這一路想必沒怎麽休息,迴屋梳洗歇著吧,晚飯的時候叫你。”韓夫人柔聲細語地說道,神情和語氣不見絲毫波瀾,好像麵前站著的是別人家的孩子。
“母親這兩年可好?”
“我很好,你不必擔心。”韓夫人這次淡淡地笑著說,“迴去歇著吧。”
蘭姨心裏輕歎,知道孝煜心有不甘,可韓夫人一向如此,隻好也勸著孝煜迴屋歇著去。
本就疲累,出了母親屋子,孝煜覺得腳下更沉了,眼眶不由得發熱。走到兩年沒進的屋子門口,發現門敞著,探頭往裏瞧了瞧,發現有個丫頭正背身在擺弄桌上的花瓶。他抬腳進屋,丫頭聽見響聲,迴身一瞧,驚喜地喊道:“三公子你迴來了!”
“兩年沒見,櫻子都長成大姑娘了。”她一轉身,孝煜就認出來了。
櫻子嬌羞,低頭道:“三公子一迴來就取笑人家。”
孝煜知她臉皮薄,便不再打趣她,加上渾身不自在,難受的緊,遂道:“好啦,先不說你了。去打盆水來,我洗把臉。”
“您沐浴吧。都備好了。”櫻子說著往屋內的屏風後麵走去。孝煜跟在後麵,看到浴桶裏熱氣嫋嫋,心下一鬆道:“也好。”說著就解衣寬帶,全然沒顧及櫻子還在場。
“那個……那個……三公子……我先出去了……您若有事就喊我,我就在門外……”櫻子支吾著說完就跑出去了。
孝煜愣了下反應過來,搖頭笑笑。
周身被熱水包圍著真是太舒服了,像小時候被蘭姨緊緊抱在懷裏的感覺,溫暖又安心。櫻子在外麵等了約一個時辰也不見孝煜出來,也沒喊過她,想進去看看什麽情況,又不敢,愁挫間正想去找哥哥來看看,孝翊這時風風火火地出現,口中喊著“三哥呢,三哥在哪兒”。櫻子匆忙指指屏風後麵,孝翊一個旋風轉進了屏風後麵。
孝煜頭歪在桶邊睡得正沉,桶裏的水早就涼了,露在外麵的肩膀上起了小小的疙瘩。孝翊推推他,又喊了幾聲,孝煜才悠悠醒來,“孝翊?”
“怎麽,兩年沒見就不認得我啦?”孝翊失望道。
“怎麽會。隻是你這……”孝翊的額頭有擦傷的痕跡,“跟人打架了?”
品出他是在問額頭,孝翊釋然道:“沒有!我是那種愛打架的人嗎?是跟紹卿練武的時候不小心蹭傷的。”
孝煜明了地抬了抬眉眼,轉身拿起一旁備好的衣服穿起來,繼而道:“紹卿怎麽樣?聽聞他被禮部辭退了。”
孝翊忽然委頓下來,“也活該他倒黴。”
孝翊跟孝煜詳述了一遍前因後果,沉聲道:“他如今整日意誌消沉,說的幾門親事都被他自己給攪黃了,榮昌伯現在一見到他就恨不得殺了他呢。”
“他那多半是太閑了,人太閑了,是最易消沉的。”
“他總說想跟你去寧軍參軍,你覺得可行嗎?”
“榮昌伯不是不同意他參軍嗎?”
“也是。榮昌伯一直不同意他參軍,他自己想也沒轍。……話說,榮昌伯為何不讓他參軍呀?參軍也挺好的呀。”
榮昌伯為何不讓紹卿參軍孝煜大概能理解。這幾年四境都不太平,隨時都有大戰的可能,上戰場就必有犧牲。更何況紹卿武功平平,資質各方麵也不拔尖,進了軍營多半也是衝鋒陷陣的時候多,那就更難保平安了。如若有的選,他也希望孝翊不要參軍,就像現在這樣好好讀書,將來做個棋士或者閑散的王公最好。“你以為軍營是那麽好混的,想進去就進去!”
“那也比閑著無事可做強呀。你也說了,人太閑了,最容易意誌消沉的嗎。”
“可做的事那麽多,又不隻有參軍一項。他愛鑽牛角尖兒,你怎麽也跟著一起了!”
“我……我哪有,我這不是擔心他嗎!”
“擔心他,就跟我去找他。”
瞅著孝煜正在換外出的衣服,孝翊詫異道:“現在?”
“現在。”
“你不休息啦?聽說你日夜兼程趕迴來的,”孝翊說著特意看了眼他眼底,“瞧你這眼底烏青烏青的,還是歇著吧,改日再去找他。反正他什麽時候都在,又跑不了。”
“無妨。剛在桶裏眯了會兒,這會兒精神著呢。”孝煜說著拍拍還在猶豫的孝翊的肩膀,轉身往門外走去,孝翊隻好跟在後麵。
到了伯爵府,管事說紹卿出門了,現下不在府中。他們隻好折返。半途孝翊突然想到個去處,猜想紹卿會不會去了那裏,結果紹卿果然在蕪柳居。
自認識了蕪柳居的初瑤姑娘,紹卿便常來此處,一呆就是多半日。
不知是這閣室裏的香催人眠,還是自身的困意未解,同紹卿說了幾句話,孝煜就靠著一旁的軟榻睡著了,約過了一個時辰,鼻尖飄來陣陣清茶的香氣,才悠悠轉醒。
“醒了?沒見你這般失禮過。為了見我,你倒是挺舍得犧牲。”
孝煜坐起來活動了下肩頸和兩臂,笑道:“看在我這般犧牲的份上,賞杯茶喝。”
紹卿對調衝洗過茶水和茶杯後,斟了杯茶遞過去,“鼻子還挺尖,剛煮好茶就醒了。”
“越州頂針?”
“舌頭也挺尖。月前剛到的新茶。”
“還是月前茶好喝。”孝煜說著喝了口。喝完將杯子遞過去,欲再討一杯。
紹卿笑笑,接過又為他續了一杯。“悠著點兒,人家主人都沒嚐一口呢,可別被你一杯接一杯地給喝光了!”
剛才醒來就沒見到孝翊和那位初瑤姑娘,經紹卿這一提醒,孝煜問道:“孝翊和你那位初瑤姑娘去哪了?”
“在旁邊的閣室裏下棋呢。”
孝煜明了地抬抬眉眼,“想必這位初瑤姑娘棋藝不錯,不然的話,孝翊早迴來了。”
“初瑤棋藝甚佳,在永平府所有的歌姬館中是出了名的。”
孝煜微清了清嗓,身子向前傾傾,低聲道:“可你無法將她帶在身邊的。”
紹卿半抬了抬眉眼,低眉道:“我知道。隻是……放不下……”
“這樣下去,會很麻煩的。”
紹卿苦笑,“以前總盼著長大,以為長大了可以隨心所欲,如今才知道是多麽天真的願望。”
“從來就沒有隨心所欲,隻有盡心而為。”
“你知道你最招人煩的是什麽嗎?”
孝煜不明。紹卿迴道:“就是太冷靜。冷靜的讓人討厭!”
以前孝翊也說過類似的話。
“不是我太冷靜。興許是還未遇到讓我不冷靜的事,或者人吧。”
紹卿盯著他看,思量著他剛說的話,許久後點頭道:“或許吧。可能你是冷感強的人,需要特別特別大的變故才能讓你解凍。”
孝煜笑笑:“敢情我是冰塊!”
“差不多!”
“改日有機會可要再下一局!”孝翊跟初瑤此時從旁邊的閣室進來。
“三哥你醒了!”孝翊快速跑到茶台邊。
“早醒了。也不見你。”
“我在隔壁同初瑤姑娘下棋呢。初瑤姑娘棋藝超絕,紹卿沒吹牛。”
初瑤朝孝煜和紹卿分別行了禮,此時也在茶台的一邊跪坐下來,聽到孝翊誇讚她,道:“四公子過譽了。四公子的棋藝才是超絕。”
“別別別,君子不奪人美名,還是姑娘的棋藝更超絕。”
紹卿此時插話道:“不用跟他客氣。那美名你擔得起。”
初瑤羞赧,低頭不語。
孝翊斜懟了眼紹卿,忽然問道:“你為什麽不同意阿沅的說親呀?你們兩家本就結親,再結親,親上加親不挺好嘛。再說,你們兩個不挺玩得來嗎?”
孝翊這一問激起了孝煜滿滿的好奇心,壓根兒沒留意到紹卿的失措,和一旁初瑤驟暗的神色,追問道:“說親?”
“是啊。就是我常給你信中提到的那個阿沅。榮昌伯爵夫人說要把阿沅許給他,他竟然當著阿沅的麵說不要呢!”
孝煜當然知道孝翊口中的阿沅是誰,隻是猛然聽到這個消息有點錯愕罷了。他們一起看向失措的紹卿,紹卿被他們看得發毛,解釋道:“那是我兄嫂打趣時說的話,焉能當真!再說……再說我跟阿沅那是兄弟情分,怎能跟兒女私情扯在一起!”
孝煜聞言唇角笑了下,轉瞬即逝。
孝翊道:“你心裏這樣想,當時怎麽不這樣說,幹嘛當著阿沅的麵說她不適合娶迴家啊,說話也太傷人了!”
紹卿這時反應過來,“你當時不在場,怎麽知道的這般清楚!”
“阿沅說的啊!”孝翊抿了口茶道。
紹卿翻了個大大的白眼,“看吧。我沒說錯吧。她果然不適合娶迴家!這種話竟然對著旁人說,還是對你這樣不懂男女為何物的毛頭小子說!”
孝翊對他這句話很生氣,“你也別自詡甚高了。你看不上人家阿沅,人家還不稀罕嫁你呢。”
“那好啊!都無意願,豈不皆大歡喜!”紹卿賭氣道。
孝煜間歇瞅見初瑤神色不佳,等他們倆吵的差不多了,這時道:“結親貴在兩情相悅,既然都無意,說開了更好。省的日後煩心。”
“你又沒兩情相悅過,裝什麽和事老!”紹卿懟得孝煜也一時無言。
孝翊詫異地看著他,氣衝衝地起身離開了。孝煜也無語地起身離開,隻留下呆愣的紹卿自個兒淩亂。
這位二公子誤將進京省親的錦州知州的夫人當做不良女虜去並玷汙了。這位夫人不堪其辱,當場自刎。這位二公子不是頭次遇到這種事兒,遂並未放在心上。以往有家眷鬧來,不是以權勢逼退,便是花銀子了事,可這次他手中這兩樣法器均失靈了。若僅僅是錦州這個不受重視的州的知州女眷,他多半可以像以往那樣了結,可這次不一樣,這位女眷還有另一重身份,她是萊國公的次女,當年隻因與錦州知州情投意合才說服父兄下嫁的。
事情最先被這位夫人的隨行婢女報到了永平府府尹處,永平府府尹最怕辦這類涉及王公貴族的案子,因這位二公子在兵部任武庫主事一職,隸屬於兵部,兵部自然有權知曉處置,加上其舅父又是吏部尚書,更遑論他的出身,哪一個都是永平府府尹得罪不起的,隻好將案子又通報了兵部,後麵再見機行事。二公子的行事兵部尚書素來知曉,心下雖不齒煩擾,但礙於安西王府的權勢一直睜隻眼閉隻眼。這次的事,這位尚書想著也會跟以往一樣了結,卻萬萬沒想到後麵還牽扯到萊國公。
萊國公堅持討要說法,懲辦主犯。事情最後分別又驚動了吏部、都察院、安西王府。
家醜難堪,安西王府不想擔這個惡名。最後以是二公子下屬犯事,他作為上級管轄下屬不力了結,同時被免了在兵部的職缺,罰到京郊岷山去守軍一年。
“老二這次算是栽了大跟頭。”
“這哪裏是栽跟頭,分明是罪有應得,自作孽不可活。”
“他確實太過囂張,也該吃吃苦頭。”
“再不圈緊他,整個王府都得給他敗了。真不明白你父王怎麽想的,任由他在外麵胡作非為,全當看不見。”
“父王那是做給有心人看的。有二弟在,這座王府才不會顯得那麽刺眼。”
“你是說……你父王故意放任老二?”
世子閔孝傑似笑非笑地點點頭。
王妃身邊的大丫頭樂馨此時進來,柔聲道:“王妃,世子,晚膳已經備好了。”
“去請王爺了嗎?”
“喬大已經告知了朱管家,去請了。”
“那走吧。”王妃隨即起身,世子攙扶著,一同朝前廳走去。
“側王妃的身子還沒好嗎?”側王妃常坐的位子依然空著,安西王問。
樂馨恭敬道:“崔嬤嬤說側王妃身子還未好,尚不能起身。”
“都十幾日了還沒好?請大夫瞧過沒?”
側王妃哪裏是身子不適,明明是兒子被發配到岷山守軍心裏不痛快鬧情緒呢。瞧著樂馨為難的樣子,王妃道:“袁妹妹的性子王爺您是知道的,何必為難我們樂馨呢。”
王爺不悅道:“再去西院請!要是還不來,就讓她以後都在西院呆著,永遠也別到這裏來了!”
樂馨急忙應諾趕去了西院,在門口將王爺的話轉給了崔嬤嬤。崔嬤嬤警戒地看了樂馨一眼,轉身進屋。沒一會兒,屋內傳出尖叫:“南院的十幾年了也沒上過前廳的桌,他怎麽不說!我就幾日沒去,就這般不待見,太欺負人了……竟揀我們孤兒寡母欺負!”
側王妃說著說著哭了起來,樂馨在外麵聽著不由的心下感歎:“同樣是不願上桌,一個是被盼著上桌,一個卻是這般崔請……人比人,真是……”
樂馨在外並未等太久,側王妃便出來了。十幾日沒怎麽好好進食,側王妃著實瘦了一圈,除了神情略顯頹喪外,整個人看上去還是華貴明豔的。知道側王妃素來不喜自己,樂馨隻管恭敬地在前麵引路,一心盼著趕緊到前廳了事。
直到坐在自己位子上,側王妃還是一臉不悅。整個安西王府,也隻有這位側王妃敢在王爺麵前這般使性子。王爺知道她心中不快,沒再說什麽,隻道了聲“開飯”,其他人才陸續拿起碗筷,用起晚膳來。
此後每日側王妃雖來前廳用膳,可每次都姍姍來遲,要大家等很久,王妃早已氣在心口口難開。等安西王答應會派人照應二公子在岷山的生活後,側王妃這才不再使性子,每日準時上桌。
誰料二公子的事剛落下帷幕不久,和親的事又落到閔孝雲頭上。側王妃和閔孝雲萬般不願。又是找王爺,又是找自己的父親、哥哥,希望可以退掉這門親事。
永定候袁田年事已高,除了侯位凸顯尊貴外,於朝局已是個局外人,如今他們侯府的掌事人是袁鴻,現任吏部尚書。可和親之事主要是中樞閣和禮部負責,此次因求親的是羌國,兵部尚書亦有幸參議,袁鴻決事的機會實在寥寥。
“和親的事,王爺打算怎麽辦?”
一日下朝後,袁鴻問安西王。
安西王站在城闕上望著前方。前方是層層宮城,從入宮的第一道門走到保和殿大殿上,通常要走近一個時辰,每次他走到保和殿的台階都氣喘到不行,心裏不斷地感歎“老了老了”,同時焦慮難擋,唯恐此生不能實現宏願。
他原本打算將孝雲許給陳繼良的長孫。這位中樞閣老大曆任三朝,最是懂人情世故,最是明了朝局動向,可他慣於明哲保身,外人很難親近。對於自己這些年的動向,這位大人心知肚明,卻從未有過實質上的阻攔之舉,即使先帝在位時他借機重返朝堂,盡管隻是作為聽政列席朝會,他亦未曾攔阻過。他太難捉摸,以致安西王用了相當長一段時間來琢磨他,認識他,最後得出一結論:要想同這位陳大人建立更為親密的關係,唯有結親這一途。結親是個不失體麵又不會招人耳目的方式。可如今半途又冒出個和親來,使他也為難起來。
“此事尚在商議中,目前隻是人選提議,先觀望著吧。”
“若是……若是最後還是允妍郡主,怎麽辦?”
安西王頓了下,道:“該怎麽辦,就怎麽辦。”
以他所知,安西王對孝雲一直都是有安排的,眼下怎會“該怎麽辦,就怎麽辦呢”?袁鴻心下不解。
“這次和親事關西境邊陲安穩,過多地阻攔隻會因小失大。聽聞那位九王子品貌才學皆甚出眾,將來即便不能繼任格爾木的位子,也必是大將之才,孝雲若真嫁過去,也不算委屈。”通盤考慮一番後,雖可能錯過與陳繼良結親,但和親也未必就是壞事,能和成,對將來或許也是個準備。
袁鴻還想再說些什麽,此時有兩名官吏走來,隻好住嘴,跟著安西王出了宮。
側王妃和孝雲一再請求王爺不要接和親的旨意,王爺被她們擾的不勝其煩,不惜語出:“旨意要下,不接,難道要抗旨嗎?”話雖沒錯,卻著實挫傷了側王妃母女的信心。加上袁鴻又在她們麵前陳述過王爺的態度,母女倆更是絕望。自那之後,閔孝雲就開始絕食,一連七日不吃不喝,昏死過去,大夫救過來後,自己又割腕自殘,一係列的決裂手段用過後,中樞閣和禮部不得不將她從備選的頭號選手中剔除,選來選去,最後才選定了晉安王府的允鐸郡主出嫁。
四月剛過,閔孝煜風塵仆仆地迴到了永平府。他這次迴來一是為母祝壽,一是受自己的郡王加封禮。
安西王近日偶感風寒,原本在內廂躺著,聽朱越說孝煜迴來了,便著他扶自己起身更衣來到書房。書房是一塊禁地,沒有他的允準,任何人不能擅入。知道要去書房見父王,孝煜頓時緊張起來。
“孩兒參見父王。”孝煜跪地行禮。
“起來吧。”
“謝父王。”
待孝煜起身站立,安西王才確定了剛才那忽閃而過的感覺:“這孩子看著穩重多了。這兩年定是吃了不少苦吧。”這時喉間突然一癢,連咳數聲。
“父王怎麽了?病了嗎?”孝煜腳下不由地往前邁了幾步,焦急問道。
“不礙事。前幾日受了點風寒,過幾日就好。”
“大夫可有來看過?”孝煜問站在一旁的朱越。
“迴三公子,大夫已經看過了,說沒有大礙,隻要安心休養幾日便可。”朱越恭敬地迴道。
這位朱管家雖說隻是父王身邊的一個下人,可整座王府甚至外麵的人都不敢輕視他,對他有時比對他們這些主子還要恭敬,無外乎他形同父王的影子,代表著尊貴與權勢。孝煜自然也明白,既然他說無礙那定是無礙的,便沒再追問。
“說說,在寧州這兩年可好?”
因擔心父王的身體消失了一會兒的緊張隨著這句話又迴來了,他謹慎迴道:“每日練兵、巡查,跟著隋將軍學習軍務,甚為充實。”
“隋戩是軍中老人了,戰事經驗豐富,跟著他好好學。”
“是。”
“聽說年前受了一次重傷,現下可都好了?”
“都好了。有勞父王掛念。”
“這帶兵打仗,重在策略布局,戰術調配,不是逞兇鬥狠,現匹夫之勇,這點一定要時刻牢記。”
“孩兒謹記父王教誨。”
風寒到底未愈,隻坐了一會兒說了幾句話,安西王就覺得胸悶氣短,又見孝煜滿身風塵,便道:“定是連夜趕路了,迴去歇著吧。歇過來了換身衣裳,去見見你母親,兩年未見,定是掛念的。”
父王氣色不佳,說話聲越發氣弱,想必是該休息了,孝煜便不再逗留,跪禮拜別。
朱管家扶著安西王再次迴到內廂躺下,王爺似是剛想起來,問道:“孝煜迴來有去兵部報備嗎?”
“去過了。您放心。三公子做事還是很妥當的。”
“那就好。”許是唿吸不暢,王爺緩了緩又道,“把他放到寧州去,原本隻是想磨磨他的心性,沒想到這孩子還認了真,紮紮實實地學起軍務來了。”
“三公子聰慧,能吃苦,將來說不定能成一員大將。”
“大將……”安西王看著頭頂的樟木房頂遙想,“他能自保,平安度過此生足矣。”
表麵上,王爺對幾個子女一視同仁,對這位三公子更是甚少過問,但實際上,王爺對三公子最是不同。自三公子被發配到寧州後,兩月一次的信報從未斷過,匯報著三公子在寧州的情況。王爺對三公子有多愛護,朱越最是清楚,遂道:“王爺的苦心,三公子日後會明白的。”
“成安侯府那邊最近有何動靜?”
“成安侯最近去了一趟吳州,請了一位空門法師來京。聽聞太後要在七月先帝仙去之日請這位空門法師誦經,以安先帝英靈。”
“有何異常?”
“一切正常。”
“正常……太正常了往往是最不正常的時候。還是盯緊些。孝煜眼下在京,碰麵……就不必了。”
“是。”
孝煜原本打算迴屋換身衣服再去拜見母親,一入南院卻先見到了蘭姨,看樣子,她已是等了很久。
“蘭姨。”孝煜喊道。蘭姨是韓夫人的陪嫁侍女,自幼就對孝煜疼愛有加,孝煜以前時常產生錯覺,仿佛蘭姨才是他的母親。
“公子迴來了。”看著孝煜一身風塵仆仆,滿麵倦容,蘭姨心疼的哽咽。
“迴來了。蘭姨這兩年可好?”
“好好,都好。你受苦了。”蘭姨說著拽住孝煜的小臂,不舍地緊緊攥著,攥的孝煜覺得微痛,還是任她攥著。
“母親可好?”
“夫人也好。前陣子聽說你要迴來,夫人找人給你做了幾身衣裳,過幾日就能送來了。”
“是嗎?不過我現在壯了,你們拿得準我的尺寸?”孝煜調皮地挺挺胸脯。
蘭姨往後挪了挪身子看著,道:“是壯了,也結實了。”蘭姨說著拍拍孝煜的臂膀,那臂膀硬邦邦的,咯得她手疼,心下一時不知是喜是悲,眼眶又熱起來。自兩年前孝煜突然被王爺發到寧州那麽遠的地方,她就常常擔心個不停,擔心他受傷受罪,擔心他吃不好睡不好。“不過身條沒怎麽變,尺寸應錯不了,即使錯了,迴頭再改也來得及。”
孝煜笑著。整個王府裏,就屬蘭姨最讓他舒心了,這點連母親都比不上。就像眼下在母親屋裏,母親端坐在窗前,手裏那本書始終未曾放下,讓孝煜不得不心酸起來:他這個兩年未見的兒子竟然都沒她手中那本書重要,她竟不舍得放下它一會兒來抱抱他,問問他,可否一切安好?
“這一路想必沒怎麽休息,迴屋梳洗歇著吧,晚飯的時候叫你。”韓夫人柔聲細語地說道,神情和語氣不見絲毫波瀾,好像麵前站著的是別人家的孩子。
“母親這兩年可好?”
“我很好,你不必擔心。”韓夫人這次淡淡地笑著說,“迴去歇著吧。”
蘭姨心裏輕歎,知道孝煜心有不甘,可韓夫人一向如此,隻好也勸著孝煜迴屋歇著去。
本就疲累,出了母親屋子,孝煜覺得腳下更沉了,眼眶不由得發熱。走到兩年沒進的屋子門口,發現門敞著,探頭往裏瞧了瞧,發現有個丫頭正背身在擺弄桌上的花瓶。他抬腳進屋,丫頭聽見響聲,迴身一瞧,驚喜地喊道:“三公子你迴來了!”
“兩年沒見,櫻子都長成大姑娘了。”她一轉身,孝煜就認出來了。
櫻子嬌羞,低頭道:“三公子一迴來就取笑人家。”
孝煜知她臉皮薄,便不再打趣她,加上渾身不自在,難受的緊,遂道:“好啦,先不說你了。去打盆水來,我洗把臉。”
“您沐浴吧。都備好了。”櫻子說著往屋內的屏風後麵走去。孝煜跟在後麵,看到浴桶裏熱氣嫋嫋,心下一鬆道:“也好。”說著就解衣寬帶,全然沒顧及櫻子還在場。
“那個……那個……三公子……我先出去了……您若有事就喊我,我就在門外……”櫻子支吾著說完就跑出去了。
孝煜愣了下反應過來,搖頭笑笑。
周身被熱水包圍著真是太舒服了,像小時候被蘭姨緊緊抱在懷裏的感覺,溫暖又安心。櫻子在外麵等了約一個時辰也不見孝煜出來,也沒喊過她,想進去看看什麽情況,又不敢,愁挫間正想去找哥哥來看看,孝翊這時風風火火地出現,口中喊著“三哥呢,三哥在哪兒”。櫻子匆忙指指屏風後麵,孝翊一個旋風轉進了屏風後麵。
孝煜頭歪在桶邊睡得正沉,桶裏的水早就涼了,露在外麵的肩膀上起了小小的疙瘩。孝翊推推他,又喊了幾聲,孝煜才悠悠醒來,“孝翊?”
“怎麽,兩年沒見就不認得我啦?”孝翊失望道。
“怎麽會。隻是你這……”孝翊的額頭有擦傷的痕跡,“跟人打架了?”
品出他是在問額頭,孝翊釋然道:“沒有!我是那種愛打架的人嗎?是跟紹卿練武的時候不小心蹭傷的。”
孝煜明了地抬了抬眉眼,轉身拿起一旁備好的衣服穿起來,繼而道:“紹卿怎麽樣?聽聞他被禮部辭退了。”
孝翊忽然委頓下來,“也活該他倒黴。”
孝翊跟孝煜詳述了一遍前因後果,沉聲道:“他如今整日意誌消沉,說的幾門親事都被他自己給攪黃了,榮昌伯現在一見到他就恨不得殺了他呢。”
“他那多半是太閑了,人太閑了,是最易消沉的。”
“他總說想跟你去寧軍參軍,你覺得可行嗎?”
“榮昌伯不是不同意他參軍嗎?”
“也是。榮昌伯一直不同意他參軍,他自己想也沒轍。……話說,榮昌伯為何不讓他參軍呀?參軍也挺好的呀。”
榮昌伯為何不讓紹卿參軍孝煜大概能理解。這幾年四境都不太平,隨時都有大戰的可能,上戰場就必有犧牲。更何況紹卿武功平平,資質各方麵也不拔尖,進了軍營多半也是衝鋒陷陣的時候多,那就更難保平安了。如若有的選,他也希望孝翊不要參軍,就像現在這樣好好讀書,將來做個棋士或者閑散的王公最好。“你以為軍營是那麽好混的,想進去就進去!”
“那也比閑著無事可做強呀。你也說了,人太閑了,最容易意誌消沉的嗎。”
“可做的事那麽多,又不隻有參軍一項。他愛鑽牛角尖兒,你怎麽也跟著一起了!”
“我……我哪有,我這不是擔心他嗎!”
“擔心他,就跟我去找他。”
瞅著孝煜正在換外出的衣服,孝翊詫異道:“現在?”
“現在。”
“你不休息啦?聽說你日夜兼程趕迴來的,”孝翊說著特意看了眼他眼底,“瞧你這眼底烏青烏青的,還是歇著吧,改日再去找他。反正他什麽時候都在,又跑不了。”
“無妨。剛在桶裏眯了會兒,這會兒精神著呢。”孝煜說著拍拍還在猶豫的孝翊的肩膀,轉身往門外走去,孝翊隻好跟在後麵。
到了伯爵府,管事說紹卿出門了,現下不在府中。他們隻好折返。半途孝翊突然想到個去處,猜想紹卿會不會去了那裏,結果紹卿果然在蕪柳居。
自認識了蕪柳居的初瑤姑娘,紹卿便常來此處,一呆就是多半日。
不知是這閣室裏的香催人眠,還是自身的困意未解,同紹卿說了幾句話,孝煜就靠著一旁的軟榻睡著了,約過了一個時辰,鼻尖飄來陣陣清茶的香氣,才悠悠轉醒。
“醒了?沒見你這般失禮過。為了見我,你倒是挺舍得犧牲。”
孝煜坐起來活動了下肩頸和兩臂,笑道:“看在我這般犧牲的份上,賞杯茶喝。”
紹卿對調衝洗過茶水和茶杯後,斟了杯茶遞過去,“鼻子還挺尖,剛煮好茶就醒了。”
“越州頂針?”
“舌頭也挺尖。月前剛到的新茶。”
“還是月前茶好喝。”孝煜說著喝了口。喝完將杯子遞過去,欲再討一杯。
紹卿笑笑,接過又為他續了一杯。“悠著點兒,人家主人都沒嚐一口呢,可別被你一杯接一杯地給喝光了!”
剛才醒來就沒見到孝翊和那位初瑤姑娘,經紹卿這一提醒,孝煜問道:“孝翊和你那位初瑤姑娘去哪了?”
“在旁邊的閣室裏下棋呢。”
孝煜明了地抬抬眉眼,“想必這位初瑤姑娘棋藝不錯,不然的話,孝翊早迴來了。”
“初瑤棋藝甚佳,在永平府所有的歌姬館中是出了名的。”
孝煜微清了清嗓,身子向前傾傾,低聲道:“可你無法將她帶在身邊的。”
紹卿半抬了抬眉眼,低眉道:“我知道。隻是……放不下……”
“這樣下去,會很麻煩的。”
紹卿苦笑,“以前總盼著長大,以為長大了可以隨心所欲,如今才知道是多麽天真的願望。”
“從來就沒有隨心所欲,隻有盡心而為。”
“你知道你最招人煩的是什麽嗎?”
孝煜不明。紹卿迴道:“就是太冷靜。冷靜的讓人討厭!”
以前孝翊也說過類似的話。
“不是我太冷靜。興許是還未遇到讓我不冷靜的事,或者人吧。”
紹卿盯著他看,思量著他剛說的話,許久後點頭道:“或許吧。可能你是冷感強的人,需要特別特別大的變故才能讓你解凍。”
孝煜笑笑:“敢情我是冰塊!”
“差不多!”
“改日有機會可要再下一局!”孝翊跟初瑤此時從旁邊的閣室進來。
“三哥你醒了!”孝翊快速跑到茶台邊。
“早醒了。也不見你。”
“我在隔壁同初瑤姑娘下棋呢。初瑤姑娘棋藝超絕,紹卿沒吹牛。”
初瑤朝孝煜和紹卿分別行了禮,此時也在茶台的一邊跪坐下來,聽到孝翊誇讚她,道:“四公子過譽了。四公子的棋藝才是超絕。”
“別別別,君子不奪人美名,還是姑娘的棋藝更超絕。”
紹卿此時插話道:“不用跟他客氣。那美名你擔得起。”
初瑤羞赧,低頭不語。
孝翊斜懟了眼紹卿,忽然問道:“你為什麽不同意阿沅的說親呀?你們兩家本就結親,再結親,親上加親不挺好嘛。再說,你們兩個不挺玩得來嗎?”
孝翊這一問激起了孝煜滿滿的好奇心,壓根兒沒留意到紹卿的失措,和一旁初瑤驟暗的神色,追問道:“說親?”
“是啊。就是我常給你信中提到的那個阿沅。榮昌伯爵夫人說要把阿沅許給他,他竟然當著阿沅的麵說不要呢!”
孝煜當然知道孝翊口中的阿沅是誰,隻是猛然聽到這個消息有點錯愕罷了。他們一起看向失措的紹卿,紹卿被他們看得發毛,解釋道:“那是我兄嫂打趣時說的話,焉能當真!再說……再說我跟阿沅那是兄弟情分,怎能跟兒女私情扯在一起!”
孝煜聞言唇角笑了下,轉瞬即逝。
孝翊道:“你心裏這樣想,當時怎麽不這樣說,幹嘛當著阿沅的麵說她不適合娶迴家啊,說話也太傷人了!”
紹卿這時反應過來,“你當時不在場,怎麽知道的這般清楚!”
“阿沅說的啊!”孝翊抿了口茶道。
紹卿翻了個大大的白眼,“看吧。我沒說錯吧。她果然不適合娶迴家!這種話竟然對著旁人說,還是對你這樣不懂男女為何物的毛頭小子說!”
孝翊對他這句話很生氣,“你也別自詡甚高了。你看不上人家阿沅,人家還不稀罕嫁你呢。”
“那好啊!都無意願,豈不皆大歡喜!”紹卿賭氣道。
孝煜間歇瞅見初瑤神色不佳,等他們倆吵的差不多了,這時道:“結親貴在兩情相悅,既然都無意,說開了更好。省的日後煩心。”
“你又沒兩情相悅過,裝什麽和事老!”紹卿懟得孝煜也一時無言。
孝翊詫異地看著他,氣衝衝地起身離開了。孝煜也無語地起身離開,隻留下呆愣的紹卿自個兒淩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