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研究三國曆史最重要的曆史材料是《三國誌》,該書以曹魏為正統,但同時也承認孫吳和蜀漢的獨立地位,作者陳壽本人就是蜀晉交接時代的人,親身經曆了那個時代,並且花了將近十年來撰寫《三國誌》。所以《三國誌》的可靠性是非常高的,最終也被認為是中國的正史之一,還與《史記》、《漢書》、《後漢書》並稱“前四史”,在二十四史中評價非常高。


    《三國誌》也是從古至今最權威的三國曆史材料,這個是沒有之一的,而且是曆朝曆代都認可的。除此之外,《三國誌》的作者陳壽是公認的治學非常嚴謹,甚至有些到了苛刻的地步,對於一些材料隻要存疑他另可不用,但這也使得《三國誌》字數太少,內容不夠齊全,過簡。


    陳壽雖然是蜀國人,但他在該書中並沒有表現出立場傾向,使得該書顯得非常公正,這是十分難得的。


    但著並不代表著《三國誌》完美無缺了,實際上該書也是有不少漏洞的,有些內容和其他曆史材料矛盾,於理不通,甚至於本身就自我矛盾,但綜合來看,已經沒有比《三國誌》更好的了。


    《三國誌》之後就是裴鬆之的補注和《後漢書》了。


    裴鬆之的補注和範曄的《後漢書》基本都是在同一時期完成的。裴鬆之和範曄也都是南朝劉宋時期的曆史學家,兩人均對三國時期的曆史材料進行了再次整理,但不同的是,裴鬆之主要是對內容過少過簡的《三國誌》添加了其他相關的曆史材料進行篩選補充,其中有很多曆史材料也是相互矛盾的,這些都需要辨別;而範曄主要是對東漢時期的曆史進行再次編輯整理,涉及了三國前期的曆史,但也是根據《三國誌》和其他的曆史材料進行再次整理歸納。


    其中裴鬆之補注的曆史材料非常多,大多數也是三國同時期人物所流傳下來的,這些材料現在已經基本都失傳了,隻能在裴鬆之在《三國誌》的補注裏一見風采了,其中比較重要的是王沈的《魏書》、《魏略》、《英雄記》、《世語》、韋曜的《吳書》、《獻帝春秋》等等。


    由於《三國誌》在曆史上過於權威,完全壓過了三國時期其他的曆史材料,甚至於三國的官方曆史材料都已經失傳了,更不要說那些私人編輯的野史了。


    但另一方麵《魏書》、《魏略》、《英雄記》、《世語》、《吳書》、《獻帝春秋》這些材料要麽有很明顯的立場傾向,要麽是記錄不全,甚至兼而有之,和《三國誌》差距還是明顯的。


    最晚的則是司馬光的《資治通鑒》了,該書成書時已經距離三國時期有了將近一千年。《資治通鑒》雖然離那個年代遠了點,但那時所存留的曆史材料毫無疑問要比現在多的多,該書也是在《三國誌》、裴鬆之的補注以及《後漢書》等曆史材料上進一步的歸納整理,雖然對於通鑒隻有一部分內容是描述三國的,但非常詳細,也沒有明顯的傾向性。


    在這些曆史材料中因為《三國誌》和裴鬆之注中的材料基本都是經曆過三國年代那些人物留下來的,所以是屬於第一手、基礎的曆史材料,其中以《三國誌》最為重要。在裴鬆之的補注中也有《漢晉春秋》這一類略晚的資料,不過綜合考慮,我個人將裴鬆之之前的三國曆史材料統統認為都是一手材料。


    而《後漢書》和《資治通鑒》都是後人對於這些基礎材料進行再次整理和合理化編輯而成,屬於加工過的曆史材料,盡管他們雖然沒有經曆過三國曆史,但那時他們擁有的曆史材料仍然比我們現代多,所以有著很大的參考價值,而且相比那些第一手材料而言,也更為完整、具體和合理,矛盾更少,可以作為一手材料的補充和歸納。


    我個人認為要研究三國曆史,《三國誌》、裴鬆之的補注、《後漢書》以及《資治通鑒》的相關內容都是必看的,而且也必須以這些曆史材料為主,其他的選看即可,然後進行篩選歸納整理。


    ps:最近補一些作品相關的東西</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末三國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國魏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國魏家並收藏漢末三國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