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上張昭一直被群臣看來是孫權丞相的最佳人選,可惜孫權並不這麽看,所以張昭就和丞相之位徹底拜拜。而後孫權和張昭二人在遼東外交的事情上更是差點決裂,孫權最後是隻能站在張昭家門口求的和解。


    【無緣丞相】


    當初,孫權封王後決定設置丞相,大家都認為張昭適合。孫權卻說:“如今天下多亂,執掌總統工作的人責任重大,其職位並非用作優待人的東西。”


    後來孫邵去世,百官又共同推舉張昭,孫權說:“孤人豈是對子布吝嗇呢,隻是考慮到丞相的事務繁雜,而他性情剛烈,他的話要是沒有被聽從采納,就會產生怨忿詰難,這對他並無益處。”於是起用顧雍。


    孫權認為張昭性格不適應擔任丞相,這不是完全沒有道理,但是孫權自己任命的孫邵和顧雍實際上也不是幹活的人,他不讓張昭擔任丞相主要還是因為孫權不希望有一個強勢的官員領袖,所以隻讓孫邵和顧雍這些丞相傀儡上台,大事小事實際上還是孫權自己做主。


    畢竟曆史上張昭不僅僅是孫策的舊臣,他還是孫策死前的托孤大臣,甚至從某種意義上來還有著直接廢掉孫權的權力,盡管隻是說說而已,但也不可以小視,孫權麵對張昭,就像麵對長輩一樣,幹什麽事都要考慮再三,要不然就可能挨批,而且孫權還不能拿張昭怎麽樣,當年孫權敢把追隨孫策的老臣虞翻發配邊疆,卻絕對沒有膽量對張昭這樣做,因為後果孫權根本就承擔不起。


    像孫權稱帝時能趁機奚落張昭一番,但這種機會卻是很少的,正常情況下還是張昭批評孫權,孫權乖乖聽著。


    日後張昭每次朝見,都辭氣壯厲,義形於色,曾經因為直言逆旨,而不進見。後來蜀漢的使者抵達,稱讚本國的德業,群臣中竟沒有一人能讓他屈服,孫權歎息道:“如果張公在坐的話,他不屈服也會意撓,怎麽還能自誇呢!”隔日,派使者勞問,想要請見張昭。張昭到達後,避席道歉,結果卻是孫權跪著阻止。


    張昭坐定後,仰頭說道:“當初太後(指孫堅吳夫人)、桓王(指孫策)不把老臣交給陛下,而把陛下交給老臣,所以臣思盡臣節想要報答厚恩,但臣見識思慮淺短,違逆陛下聖明的意旨,自己認為死後必將屍骸永遠丟棄在溝壑中,不料又蒙召見,得以報效陛下於朝廷。然而臣這顆愚暗的心用來服事國家,誌在忠貞不移,死而後已。假如說要臣改變思想,以求得世間的尊榮和陛下的歡心,這一點為臣是絕對做不到的!”孫權為此向他道歉。


    所以說隻要孫權還活著,就算他為了他自己,也不可能讓張昭當丞相的,就不說張昭當了丞相日後百官聽誰的,孫權自己也受不了這個罪啊!


    【遼東爭議】


    嘉禾元年(232),公孫淵在遼東反魏,向孫吳稱臣以為外應,孫權非常高興,派出使者率領萬餘部隊出使遼東,封公孫淵為燕王。得知此事後,吳國朝廷內部大臣們紛紛反對,包括陸遜在內多人上書,孫權無動於衷。


    張昭也是持有反對意見,他勸諫說:“公孫淵背叛魏國,害怕受到征討,才遠道前來求援,這並非他的本意。如果公孫淵改變意圖,想向魏國表明心跡,我們的兩位使者就迴不來了,這不是要讓天下人所取笑嗎?”


    孫權與他反複爭辯,但張昭更加堅持自己的觀點。孫權實難忍受,按刀在手憤怒地說:“吳國的官員士人進宮則向我拜謁,出宮則向您致禮。孤人對您的敬重,也算到了頂,而您卻屢次在大庭廣眾中反駁孤人,孤人真擔心自己會做出失策的事。”


    張昭久久地注視著孫權說:“為臣雖說知道自己的話不會被采用,而每每竭盡愚忠,確是因為太後臨終之時,將老臣叫到床前,遺詔顧命的話語總在我的耳邊啊!”說著涕泣交流。孫權把刀扔在地上,與張昭相對而泣。然而孫權最終還是派張彌、許晏去了遼東。張昭忿恨自己的忠言未被采納,就聲稱有病不再上朝。


    孫權在盛怒之下,命令用土封住張昭的家門,來表示他永遠不必出門了。張昭也用土從門內將門堵住,以表示他也永遠不打算出門了。


    結果公孫淵最終殺害了張彌、許晏,出賣了孫權。孫權知道後多次派人慰問張昭並賠不是,然而張昭堅決不起床,孫權因故(此地無銀三百兩)路過張昭家門喊他出來相見,張昭以病重相推辭。


    孫權憤怒之下放火燒他家的大門,想以此把他嚇出來,而張昭反而又把內室的門窗關嚴。孫權不敢真的傷到張昭,於是讓人熄滅了火,在門外站立很長一段時間,表示張昭再不出來自己就一直在外麵站著。張昭這才在的幾個兒子的攙扶下出來麵見孫權,孫權用車把張昭帶進宮中,自我作了深深的譴責。張昭不得已,自是又恢複朝見。


    公孫淵背盟之後,孫權的麵子和節操也算是丟光了。


    【張昭去世】


    嘉禾五年(236)張昭去世,享年八十一歲。死前張昭留下遺囑,要求對他用縑布束發,用不上漆色的棺材,以平常的穿著裝殮。孫權親自素服吊唁,以太牢禮儀祭祀,追諡他為“文侯”。張昭長子張承已被封侯,故由小兒子張休繼承爵位。


    曆史上張昭以政治能力而出名,向孫權推薦了向孫權舉薦嚴畯、呂蒙等人,在文學和書法上麵也有所成就。


    【曆史上的張子布】


    姓名:張昭


    屬性:統率(b)曆史上張昭曾經統兵作戰過,在討伐當塗失利後就很少領兵了


    政治(a-)張昭本人的政治能力並沒有後世流傳的那麽強,不過他聲望的確很高


    謀略(b)張昭實際上是孫策的謀主,孫權早期的主要謀士,然而表現一般


    總評(a+)張昭在孫吳集團內部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是孫策留下的托孤大臣


    別名(稱號):張公,字子布


    性別:男


    民族:漢


    職業:重臣、將領、謀士


    官職:輔吳將軍


    爵位:拳侯→婁侯


    家庭出身:徐州士族


    生卒:156-236


    出生地:徐州彭城


    主要社會關係:兒子(張承、張休)


    主要經曆:


    156年-200年拒絕陶謙、輔佐孫策,被孫策托孤幫助孫權


    200年-229年幫助孫權穩定局勢,赤壁因為勸降後來在孫權稱帝時被羞辱稱病退官


    229年-236年擔任輔吳將軍、班亞三司,多次批評吳主孫權


    總結:江東二張之一,張昭名望高,但實際上的貢獻未必比張紘多。


    ps:最近事情太多了,更新估計就是這樣了,時斷時續的,過過會好點</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末三國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國魏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國魏家並收藏漢末三國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