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州】


    並州相對而言在三國前期從來都不是焦點所在,甚至一度在建安十八年(213)被並入冀州,曹丕上位後(220),才重新複置。


    並州出名的諸侯也不多,實際上隻有丁原和高幹二人,馬超則名不副實。漢末朝廷曾經委任董卓擔任並州刺史,不過董卓在討伐張角時失利,被罷官免職,後來朝廷重新任命董卓為並州牧,不過遭到了董卓的拒絕。


    丁原(188-189),丁原是在原並州刺史張壹被殺後才上任的,不過因為和董卓爭鋒,被部下呂布所殺。


    高幹(-206)是袁紹的子侄,在袁紹平定北方後,被委任為並州刺史,袁紹在官渡時,高幹為其補給糧草。袁紹死後,袁尚繼位。高幹聽從袁尚的指揮和郭援等人一起南下河東郡,但被鍾繇所擊敗。


    建安九年(204),曹操攻克鄴城,高幹沒有救援流亡的袁尚,反而投靠了曹操,依然擔任並州刺史。


    次年,曹操出兵北方平定叛亂,高幹乘機出兵攻打鄴城,但被荀衍發現,以失敗告終。曹操先是派樂進、李典率軍征討,後親自率領大軍前來,高幹跑去找匈奴人求援,遭到拒絕,於是拋棄還在壺關的部下,南下準備投靠劉表,被在途中被上洛都尉王琰所殺,獻首於曹操,這一年已經是建安十一年(206)。


    之後曹操以梁習為並州刺史。後馬超攻克涼州治所冀城,卻自領並州牧。


    【冀州】


    冀州一向是一個大州,在漢末有很多人都擔任過冀州刺史(牧),其中主要包括皇鋪嵩、王芬、韓馥、袁紹、袁尚、曹操等人。除了上述這些人物之外,劉焉、公孫度、巫捷、賈琮也有擔任過冀州刺史的記載。


    皇鋪嵩(184-)在平定黃巾大起義之後,被朝廷拜為左車騎將軍,領冀州牧,並晉封他為槐裏侯,食槐裏、美陽兩縣的租稅,食邑共八千戶。後來皇鋪嵩因為得罪來宦官,被削戶降官。


    王芬(-188)是漢末的黨人之一,名列“八廚”,他應該不是在皇鋪嵩之後擔任冀州刺史,中平四年(187),當時故太傅陳蕃之子陳逸和著名術士青州平原人襄楷都到王芬府上做客,說宦官將滅,於是他們合謀準備廢立君王,徹底覆滅宦官勢力,然而行動被靈帝所察覺,王芬自殺身亡。


    韓馥(189-191),他是在董卓上台之後被任命冀州牧,後袁紹因廢帝問題與董卓決裂,逃往渤海,被董卓封為渤海太守,受韓馥節製,然而韓馥本來卻是袁氏麾下門生。


    董卓上台之後,倒行逆施,罪孽深重,橋瑁號召天下義士起兵反董,韓馥最終也參與其中,並且為酸棗聯軍和袁紹的部隊負責補給,然而韓馥並不信任袁紹,所以經常暗中克扣糧草,後來甚至直接斷掉了酸棗聯軍的補給,導致酸棗聯軍解散,袁紹軍中也因為缺乏補給戰力薄弱,無法和董卓相抗衡。


    在密謀另立劉虞失敗後,袁紹心灰意冷,不再為大漢出力,轉而想法為自己擴張勢力,於是他勾結背叛韓馥的麴義和幽州的公孫瓚,又出兵給予韓馥壓力,最終韓馥放棄了冀州,派其子給袁紹送去印綬從而讓位。


    袁紹(191-202)遂取代韓馥成為了新的冀州牧。袁紹上台之初,外部也麵臨著諸多的威脅,公孫瓚、張燕等人虎視眈眈,袁紹先是在界橋之戰中擊退了公孫瓚,老巢被張燕為首的黑山軍襲擊後,袁紹又率軍與其大戰,取得了相當的戰果。


    曹操遷都許昌後,為了安撫袁紹,以其為大將軍,並且督領北方四州,後袁紹消滅了公孫瓚,其子袁譚又奪取了青州,北方就此歸袁紹所有。


    官渡之敗後,袁紹雖然勉強平定了內部的一些叛亂,但身體已經大不如前,在沒有留下繼承人的情況下,很快就去世了。


    袁尚(202-204),在袁紹死後,本來大臣們準備擁立其長子袁譚為繼承人,結果審配等人害怕袁譚即位以後辛評等人為害自己,就假托袁紹的遣命,在袁譚還沒迴到鄴城時,擁戴袁尚作為繼承人,此舉直接導致了日後袁氏的內亂。


    袁尚相對而言還是有些能力的,他上台後,為了限製曹操的勢力,不再直接和其對抗,而是轉而派郭援南下奪取河東郡,企圖聯絡關中的馬騰等人,聯合對抗曹操,然而郭援為人過於自大,被鍾繇半渡擊之,兵敗身死。


    後袁尚、袁譚之間矛盾不斷激化,兩人最終決裂,並且大打出手,給了曹操可乘之機,最終曹操趁袁尚攻打袁譚之際包圍鄴城,袁尚救援途中被曹操擊潰,鄴城亦淪陷,袁尚後來投靠了自己的哥哥袁熙,冀州就此不再歸袁氏所有。


    曹操占據冀州後,幹脆就以此為自己新的大本營,自己擔任了冀州牧,早先被任命為冀州牧的賈詡,則被轉為太中大夫。


    在冀州除了這些大勢力之外,還有張燕的黑山軍和割據渤海郡的公孫範,公孫瓚還曾經任命自己的部下嚴綱為冀州刺史,不過嚴綱很快就在界橋之戰中被麴義所斬殺。


    黑山軍起源於黃巾軍,冀州曾經是黃巾軍的老巢,所以黑山軍在冀州有著很大的勢力,早先張牛角和褚燕合兵,以張牛角為帥,張牛角死後,褚燕改姓為張,繼續帶領部隊。


    在袁紹討伐公孫瓚時,黑山軍幫助公孫瓚,魏郡袁紹軍兵變後,交合黑山軍占據鄴城,但之後鄴城被袁紹奪迴,於毒、劉石、青牛角、黃龍、左校、郭大賢、李大目、於氐根也被袁紹剿滅,後袁紹聯合呂布與張燕的主力在常山展開激戰,雙方一連戰鬥了十餘天,死傷眾多,各自退兵。


    建安十年(205年),張燕率領其部眾十餘萬人投降曹操。黑山軍勢力就此退出曆史舞台。


    公孫範(191-)是公孫瓚的從弟,原本袁紹為了平息公孫瓚的怒火,就以公孫範為渤海太守,討好公孫瓚。渤海郡位於幽州之南、青州之北,溝通著幽州、青州兩個大州,這就為什麽幽州本來和青州不相連,公孫瓚後來卻可以出兵入侵青州,黃巾賊軍入侵渤海時,公孫瓚出兵幫助公孫範大破賊軍,其後討伐袁紹。


    現有資料中並沒有記載公孫範的結局。</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末三國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國魏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國魏家並收藏漢末三國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