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瓚,字伯珪,遼西令支(治今河北遷安市)人。他的個人情況和袁紹有些類似,都是出身於世家大族,母親也出身低微,後來也都成為了一個大帥哥。但公孫瓚的運氣比袁紹差一點,沒能繼承旁支,所以因為母親出身的公孫瓚沒能得到家族的大力扶持,一開始隻能出任書佐類的小官職。
公孫瓚在郡縣裏擔任書吏的時候,由於他儀表堂堂,聲音又洪亮,而為人聰明,做事認真,有時候同時說著幾件事情,居然都沒有遺漏錯誤。太守(注1)因此認為他是奇才,開始器重他,後來甚至將自己女兒嫁給了他,並讓他去涿郡和劉備等人一起向盧植學習經書。
公孫瓚學成以後又在太守麾下做了一段時間的郡縣官吏。後劉太守出了事,被召去見廷尉,本來依朝廷法令是不許下屬接近的,公孫瓚便化妝換了衣服,謊稱是服侍他的兵卒,親自為其駕車,帶著衣食用品,一直在劉太守的身邊侍奉。
待到劉太守被貶去交趾日南時,公孫瓚備了米和肉,在北芒山祭祀祖先,準備一道去日南,他高舉著酒杯說:“過去是家人的兒子,今天是人家的臣下,我們將要到日南去,日南有瘴氣,可能我們迴不來了,在此與祖先們告別了。”公孫瓚感情激動悲傷哭泣,又行了大禮,拜了又拜,然後意氣激昂地站了起來,當時看到這一場麵的人,無不欷虛感歎。
或許是上天也被公孫瓚所感動,劉太守行至中途,便得到了赦還的敕書,得以歸還。
這件事情也成為了公孫瓚官僚生涯中的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公孫瓚後來因為此事被舉為了孝廉,當上了郎中,從此坐上了快車道,後來遷升為遼東屬國的長史。
到這時公孫瓚依然主要是在州內處理政務,並沒有展現出自己的軍事才能,後來因為一次突發事件,公孫瓚才慢慢的開始了自己的軍事生涯。
根據記載,公孫瓚第一次領兵作戰是遭遇了突發事件。當時公孫瓚帶著十幾個騎兵巡塞,路遇數百名鮮卑族騎兵,公孫瓚被逼退迴一處空亭,當時他對他的騎兵們說:“今天我們如果衝不出去,就會被敵人全部殺死呀!”
公孫瓚自己也拿著矛,兩頭都裝上了槍頭,身先士卒,帶領著部下飛馳出去刺殺,殺傷鮮卑族數十人,但自己部下也死之近半,可是最終得以免除滅頂之災。鮮卑人受到這次懲罰,此後再不敢入塞來搗亂。公孫瓚於是因功被任命為涿縣的縣令。
而公孫瓚後來正式成為一方大將,還要等到靈帝中平年間(184-189)。
中平年間,涼州的邊章、韓遂叛亂,朝廷組織了幽州地區烏桓突騎三千人,鑒於公孫瓚個人情況臨時提升他為都督,行使都督的一切權力,讓他帶領三千騎兵跟隨車騎將軍張溫進剿涼州叛軍,公孫瓚也自此開始了自己的戎馬生涯。
但沒有想到,朝廷抽調幽州軍隊的行動被早有異心的漁陽人張舉、張純視為了良機,他們兩人因為沒有受到張溫的重用,於是心生不滿,幹脆趁機引誘遼西烏丸國的丘力居等人反叛,大舉攻打薊中,張舉自稱天子,張純則為彌天將軍、安定王,他們還征集薊中的小官吏、老百姓去攻打右北平、遼西屬國諸城,每到一處,他們都會攻破城池,肆無忌憚的劫掠,導致各地生靈塗炭。
而當時公孫瓚的部隊才開進到薊中,在這種情況下,他去往涼州的計劃也不了了之,在中郎將孟益的率領下公孫瓚轉而全力鎮壓張純、丘力居等人的叛亂。
後來公孫瓚追擊張純、丘力居的部隊,雙方交戰於遼東屬國石門,公孫瓚大獲全勝,敵人丟棄妻子兒女越過邊塞逃走,所搶走的男女全部被奪迴。公孫瓚則乘勝追擊,但由於過於深入敵後孤立無援,反而被丘力居等人包圍在遼西管子城,雙方僵持了快二百多天,公孫瓚部隊的情況逐漸惡化,糧食完了吃馬,馬吃完了煮弓和盾上的皮革,戰力已經開始不支,無可奈何之下,公孫瓚和士卒們訣別,要求大家分散突圍,當時雨雪很多,公孫瓚麾下十之五六都死在溝壑裏,敵寇在此情況下也是饑餓困乏,沒辦法全力阻擋,在被公孫瓚突圍後也退到了柳城。
此戰之後,朝廷任命公孫瓚為降虜校尉,封都亭侯,還讓他兼任領屬國長史,主要負責對抗外族和叛軍。
公孫瓚從此統率兵馬,抵禦邊寇。每次有敵情,他總是一臉怒氣,如同去尋找仇人,望到敵人的蹤跡就衝殺過去,有時還繼之以夜戰。敵寇知道他的名聲,害怕他的勇猛,無人敢和他對抗。
公孫瓚經常帶領幾十名善射箭者,都騎白馬,作為左右翼,自稱“白馬義從”。烏桓人都對公孫瓚畏懼異常,他們互相轉告,積極的避開白馬長史,隻要遇見了“白馬義從”,敵寇就遠逃塞外。
張純、丘力居等人對於公孫瓚深恨之,甚至於畫了公孫瓚的像,烏桓人騎在馬上以射它為榮,射中了就高唿萬歲。
後來公孫瓚帶領他的部隊,與張純、丘力居等人交戰不斷,在公孫瓚的強大壓力下,屬國的烏丸貪至王率領他的部族向公孫瓚投降,公孫瓚又被升為中郎將,進而駐守遼西屬國。
在與北方胡人數年的交戰中,公孫瓚積累眾多的功績,他的地位也是不斷提升,從騎督尉到降虜校尉,最終成為了守衛一方的中郎將,封都亭侯。
但公孫瓚與胡人相持良久,雖然也著諸多戰績,可還是沒辦法阻止張純、丘力居進犯青、徐、幽、冀四州,他們到處劫掠,四州深受其害。
為了徹底解決這個問題,靈帝準備為幽州換個當家,當時恰好太常劉焉向靈帝提議“廢史立牧”,派朝中要員去擔任地方州郡長官,掌控大權,借以鎮守安定天下。
朝廷內部評論宗正官東海劉虞既有德行威儀,又曾任幽州刺史,戎狄等少數民族也曾歸附於他,如果派他去鎮守安撫,可以不興師動眾而得到安寧,於是最終便派遣劉虞擔任幽州牧,掌控幽州軍政大權。
於是公孫瓚和劉虞的故事就這樣開始了。
注1:《三國誌》中記載為侯太守,但聯係後文可能是筆誤。</p>
公孫瓚在郡縣裏擔任書吏的時候,由於他儀表堂堂,聲音又洪亮,而為人聰明,做事認真,有時候同時說著幾件事情,居然都沒有遺漏錯誤。太守(注1)因此認為他是奇才,開始器重他,後來甚至將自己女兒嫁給了他,並讓他去涿郡和劉備等人一起向盧植學習經書。
公孫瓚學成以後又在太守麾下做了一段時間的郡縣官吏。後劉太守出了事,被召去見廷尉,本來依朝廷法令是不許下屬接近的,公孫瓚便化妝換了衣服,謊稱是服侍他的兵卒,親自為其駕車,帶著衣食用品,一直在劉太守的身邊侍奉。
待到劉太守被貶去交趾日南時,公孫瓚備了米和肉,在北芒山祭祀祖先,準備一道去日南,他高舉著酒杯說:“過去是家人的兒子,今天是人家的臣下,我們將要到日南去,日南有瘴氣,可能我們迴不來了,在此與祖先們告別了。”公孫瓚感情激動悲傷哭泣,又行了大禮,拜了又拜,然後意氣激昂地站了起來,當時看到這一場麵的人,無不欷虛感歎。
或許是上天也被公孫瓚所感動,劉太守行至中途,便得到了赦還的敕書,得以歸還。
這件事情也成為了公孫瓚官僚生涯中的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公孫瓚後來因為此事被舉為了孝廉,當上了郎中,從此坐上了快車道,後來遷升為遼東屬國的長史。
到這時公孫瓚依然主要是在州內處理政務,並沒有展現出自己的軍事才能,後來因為一次突發事件,公孫瓚才慢慢的開始了自己的軍事生涯。
根據記載,公孫瓚第一次領兵作戰是遭遇了突發事件。當時公孫瓚帶著十幾個騎兵巡塞,路遇數百名鮮卑族騎兵,公孫瓚被逼退迴一處空亭,當時他對他的騎兵們說:“今天我們如果衝不出去,就會被敵人全部殺死呀!”
公孫瓚自己也拿著矛,兩頭都裝上了槍頭,身先士卒,帶領著部下飛馳出去刺殺,殺傷鮮卑族數十人,但自己部下也死之近半,可是最終得以免除滅頂之災。鮮卑人受到這次懲罰,此後再不敢入塞來搗亂。公孫瓚於是因功被任命為涿縣的縣令。
而公孫瓚後來正式成為一方大將,還要等到靈帝中平年間(184-189)。
中平年間,涼州的邊章、韓遂叛亂,朝廷組織了幽州地區烏桓突騎三千人,鑒於公孫瓚個人情況臨時提升他為都督,行使都督的一切權力,讓他帶領三千騎兵跟隨車騎將軍張溫進剿涼州叛軍,公孫瓚也自此開始了自己的戎馬生涯。
但沒有想到,朝廷抽調幽州軍隊的行動被早有異心的漁陽人張舉、張純視為了良機,他們兩人因為沒有受到張溫的重用,於是心生不滿,幹脆趁機引誘遼西烏丸國的丘力居等人反叛,大舉攻打薊中,張舉自稱天子,張純則為彌天將軍、安定王,他們還征集薊中的小官吏、老百姓去攻打右北平、遼西屬國諸城,每到一處,他們都會攻破城池,肆無忌憚的劫掠,導致各地生靈塗炭。
而當時公孫瓚的部隊才開進到薊中,在這種情況下,他去往涼州的計劃也不了了之,在中郎將孟益的率領下公孫瓚轉而全力鎮壓張純、丘力居等人的叛亂。
後來公孫瓚追擊張純、丘力居的部隊,雙方交戰於遼東屬國石門,公孫瓚大獲全勝,敵人丟棄妻子兒女越過邊塞逃走,所搶走的男女全部被奪迴。公孫瓚則乘勝追擊,但由於過於深入敵後孤立無援,反而被丘力居等人包圍在遼西管子城,雙方僵持了快二百多天,公孫瓚部隊的情況逐漸惡化,糧食完了吃馬,馬吃完了煮弓和盾上的皮革,戰力已經開始不支,無可奈何之下,公孫瓚和士卒們訣別,要求大家分散突圍,當時雨雪很多,公孫瓚麾下十之五六都死在溝壑裏,敵寇在此情況下也是饑餓困乏,沒辦法全力阻擋,在被公孫瓚突圍後也退到了柳城。
此戰之後,朝廷任命公孫瓚為降虜校尉,封都亭侯,還讓他兼任領屬國長史,主要負責對抗外族和叛軍。
公孫瓚從此統率兵馬,抵禦邊寇。每次有敵情,他總是一臉怒氣,如同去尋找仇人,望到敵人的蹤跡就衝殺過去,有時還繼之以夜戰。敵寇知道他的名聲,害怕他的勇猛,無人敢和他對抗。
公孫瓚經常帶領幾十名善射箭者,都騎白馬,作為左右翼,自稱“白馬義從”。烏桓人都對公孫瓚畏懼異常,他們互相轉告,積極的避開白馬長史,隻要遇見了“白馬義從”,敵寇就遠逃塞外。
張純、丘力居等人對於公孫瓚深恨之,甚至於畫了公孫瓚的像,烏桓人騎在馬上以射它為榮,射中了就高唿萬歲。
後來公孫瓚帶領他的部隊,與張純、丘力居等人交戰不斷,在公孫瓚的強大壓力下,屬國的烏丸貪至王率領他的部族向公孫瓚投降,公孫瓚又被升為中郎將,進而駐守遼西屬國。
在與北方胡人數年的交戰中,公孫瓚積累眾多的功績,他的地位也是不斷提升,從騎督尉到降虜校尉,最終成為了守衛一方的中郎將,封都亭侯。
但公孫瓚與胡人相持良久,雖然也著諸多戰績,可還是沒辦法阻止張純、丘力居進犯青、徐、幽、冀四州,他們到處劫掠,四州深受其害。
為了徹底解決這個問題,靈帝準備為幽州換個當家,當時恰好太常劉焉向靈帝提議“廢史立牧”,派朝中要員去擔任地方州郡長官,掌控大權,借以鎮守安定天下。
朝廷內部評論宗正官東海劉虞既有德行威儀,又曾任幽州刺史,戎狄等少數民族也曾歸附於他,如果派他去鎮守安撫,可以不興師動眾而得到安寧,於是最終便派遣劉虞擔任幽州牧,掌控幽州軍政大權。
於是公孫瓚和劉虞的故事就這樣開始了。
注1:《三國誌》中記載為侯太守,但聯係後文可能是筆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