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
這條對聯的開頭,給人一種無與倫比的畫麵感。(.無彈窗廣告)
且不論文筆,或者是其他,但這畫麵感的確在。
讓人剛剛讀到這句話,就仿佛看到了那樣的一幅畫卷:江南水鄉,竹林茂盛,還有一間間青磚白瓦的中國建築。
風吹動竹林,雨水淅淅瀝瀝打在竹葉上,而屋子裏的讀書聲,卻整齊洪亮地響起,不受這天地的阻礙,也越過了一切的聲音。
這畫麵感的確是太強了!
幾個負責審核的人,眼前一亮,都開始盯著李闊。
宋念則是在白紙上寫下了“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這幾個字。
這會兒,圍觀過來的這些嘉賓,包括兩邊正在查看的這畫麵的圍觀群眾,都感覺到了李闊這句對聯裏的力量。
這並不是吹出來的,而是真實存在。
甚至有人的心理會升起幾分慚愧來……
現代社會,明星的地位已經很高了,大部分明星都有著很高的知名度,社會地位也很高,可是在一些人眼裏,明星依然會被稱之為戲子,當然,這有很大原因是一些人吃不著葡萄嫉妒又說葡萄酸。
但的確,明星培養機製很多時候都是用藝考之類的方法來,高考成績很次要,這就帶給人一種“明星都是沒文化的”這種刻板而不公平的印象。
李闊來參加這個節目,其實李闊是一個作家,但依然會有很多人把他在這節目裏也當成明星,更何況,目前李闊最出名的小說是《盜墓筆記》,這又增加了一些人覺得李闊的文化素養也就那樣的印象。[想看的書幾乎都有啊,比一般的小說網站要穩定很多更新還快,全文字的沒有廣告。]
可是現在,他們發現李闊真的有幾把刷子。
圍觀群眾裏有好幾個忍不住喝彩起來,為了剛剛李闊的這個對聯上半部分喝彩。
郭記科他們此時也陷入了嚴重的震驚之中。
他們沒想到李闊真能寫出東西來!
此時,寧軒和顧雨詩兩人都能從對方眼裏看到絕對的驚訝。
“下聯呢?下聯!”
這會兒,圍觀群眾們雖然震驚,但可沒有忘記要把這最重要的事情問出來。
於是,顧雨詩和寧軒也覺得又有了點希望:說不定李闊之前的都隻是胡謅的,接下來下聯一竅不通呢?
李闊現在感覺到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自己的身上,所以他才稍微停頓了一下,也有點兒賣弄的意思。
沒辦法,他也並不是那種天生就對這些東西毫無期待的聖人,他就是一個小青年,對名譽什麽的總歸也有些在乎。
等李闊覺得差不多了,他就微微一笑,然後說對宋念說:“下聯!你寫: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下聯一出,寧軒和顧雨詩的嘴巴快要張成o型了!
雖然他們兩人也不算很有文化,但李闊這對聯的工整,隻要不是傻子就都能看出來,而且,上聯有一種畫麵感撲麵而來,仿佛一切近在眼前,下聯就純粹是另外一種情緒的弘揚,讓人瞬間想起了當年那些熱血青年們,在一個個雨聲淅瀝的時光裏,憂心忡忡,為了國家憂慮……
從景色到大家的動作,再到每一個人的心中所想,不過隻是二十二個字,但是這22字帶來的那種觸動心靈的感受,卻讓在場的人都陷入了靜默之中。
這幾個負責檢驗的人,幾乎要拉著李闊的手流淚了:他們在這邊待了很久了,但平常,幾乎大部分遊客都隻是把他們幾人當成了類似於工作人員一樣的角色,都隻是問他們這邊的具體細節,問他們路之類的。
今天總算來了一個李闊!
本來最開始他們心裏還是挺煩李闊的,覺得他在這麽多攝像機麵前,肯定隻是作秀什麽的,沒想到這家夥真的拿出了這樣一幅對聯!
李闊肯定不可能是抄來的,或者是從古人的東西裏搬運過來,原因很簡單:這對聯實在是太精妙了,如果以前就存在的話,那肯定會名揚四海,他們肯定會聽到過……根本不會和現在一樣。
“好對聯啊!你這是怎麽想到的?”一個人忍不住問李闊。
李闊微微一笑:“其實也沒有什麽,就隻是在這個地方,觸景生情,想到了當年那些士子們的事情,山河破碎,身世浮沉,但依然不忘了要關心國家大事,夜夜讀書,讓明朝在江南站穩了腳跟……”
李闊這些話也就隻是說說而已……
事實上,那些人肯定沒這麽好……
雖然這個時空裏那些文人不會和東林黨一樣誤國害民,可是畢竟是地主階級,能好到哪裏去?留在這兒更多的也並非民族大義啥的,而是擔心自己的統治基礎。
可是大家廣泛的認知中,這些人是高尚的那就行……
娛樂時代,這些東西肯定是會被娛樂化的,更何況人家的確做了對國家和民族有利的事兒。
李闊的這番話出來,郭記科在一邊率先鼓掌起來,眼睛裏滿是對李闊的驚訝和欣賞:“好對聯!”
“好!”
其他幾人,畢竟郭記科都已經發言了,他們自然也開始鼓掌起來,畢竟郭記科可是他們這群人中資曆和實力搭配起來最厲害的,大家自然會跟風他。
顧雨詩和寧軒兩人雖然很不爽,但現在也隻能是鼓掌。
這個沒有辦法的……
誰讓人家李闊那麽厲害?
周圍的所有圍觀群眾,此時也是如夢初醒,紛紛鼓掌起來。
有的人也立刻找到了屬於自己的裝逼機會,連忙對自己身邊的人說:“這幅對聯真的很精妙!上半部分一下子讓人感覺好像他描述的場景都在你旁邊,下半部分,就升華了!家事國事天下事,而且還和之前的場景對上了……所以我隻能說這真是天才的對聯!”
“這個對聯真的太厲害了,真沒想到這樣的對聯會在我們這種現代社會出現,我還以為這種對聯隻會在古代出現呢?那個人是叫李闊吧?年紀輕輕就有這樣的國學修為,真是不多見了!”
攝像機忠實地記錄下來這一切,也紀錄了一些人的討論。(未完待續。)
這條對聯的開頭,給人一種無與倫比的畫麵感。(.無彈窗廣告)
且不論文筆,或者是其他,但這畫麵感的確在。
讓人剛剛讀到這句話,就仿佛看到了那樣的一幅畫卷:江南水鄉,竹林茂盛,還有一間間青磚白瓦的中國建築。
風吹動竹林,雨水淅淅瀝瀝打在竹葉上,而屋子裏的讀書聲,卻整齊洪亮地響起,不受這天地的阻礙,也越過了一切的聲音。
這畫麵感的確是太強了!
幾個負責審核的人,眼前一亮,都開始盯著李闊。
宋念則是在白紙上寫下了“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這幾個字。
這會兒,圍觀過來的這些嘉賓,包括兩邊正在查看的這畫麵的圍觀群眾,都感覺到了李闊這句對聯裏的力量。
這並不是吹出來的,而是真實存在。
甚至有人的心理會升起幾分慚愧來……
現代社會,明星的地位已經很高了,大部分明星都有著很高的知名度,社會地位也很高,可是在一些人眼裏,明星依然會被稱之為戲子,當然,這有很大原因是一些人吃不著葡萄嫉妒又說葡萄酸。
但的確,明星培養機製很多時候都是用藝考之類的方法來,高考成績很次要,這就帶給人一種“明星都是沒文化的”這種刻板而不公平的印象。
李闊來參加這個節目,其實李闊是一個作家,但依然會有很多人把他在這節目裏也當成明星,更何況,目前李闊最出名的小說是《盜墓筆記》,這又增加了一些人覺得李闊的文化素養也就那樣的印象。[想看的書幾乎都有啊,比一般的小說網站要穩定很多更新還快,全文字的沒有廣告。]
可是現在,他們發現李闊真的有幾把刷子。
圍觀群眾裏有好幾個忍不住喝彩起來,為了剛剛李闊的這個對聯上半部分喝彩。
郭記科他們此時也陷入了嚴重的震驚之中。
他們沒想到李闊真能寫出東西來!
此時,寧軒和顧雨詩兩人都能從對方眼裏看到絕對的驚訝。
“下聯呢?下聯!”
這會兒,圍觀群眾們雖然震驚,但可沒有忘記要把這最重要的事情問出來。
於是,顧雨詩和寧軒也覺得又有了點希望:說不定李闊之前的都隻是胡謅的,接下來下聯一竅不通呢?
李闊現在感覺到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自己的身上,所以他才稍微停頓了一下,也有點兒賣弄的意思。
沒辦法,他也並不是那種天生就對這些東西毫無期待的聖人,他就是一個小青年,對名譽什麽的總歸也有些在乎。
等李闊覺得差不多了,他就微微一笑,然後說對宋念說:“下聯!你寫: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下聯一出,寧軒和顧雨詩的嘴巴快要張成o型了!
雖然他們兩人也不算很有文化,但李闊這對聯的工整,隻要不是傻子就都能看出來,而且,上聯有一種畫麵感撲麵而來,仿佛一切近在眼前,下聯就純粹是另外一種情緒的弘揚,讓人瞬間想起了當年那些熱血青年們,在一個個雨聲淅瀝的時光裏,憂心忡忡,為了國家憂慮……
從景色到大家的動作,再到每一個人的心中所想,不過隻是二十二個字,但是這22字帶來的那種觸動心靈的感受,卻讓在場的人都陷入了靜默之中。
這幾個負責檢驗的人,幾乎要拉著李闊的手流淚了:他們在這邊待了很久了,但平常,幾乎大部分遊客都隻是把他們幾人當成了類似於工作人員一樣的角色,都隻是問他們這邊的具體細節,問他們路之類的。
今天總算來了一個李闊!
本來最開始他們心裏還是挺煩李闊的,覺得他在這麽多攝像機麵前,肯定隻是作秀什麽的,沒想到這家夥真的拿出了這樣一幅對聯!
李闊肯定不可能是抄來的,或者是從古人的東西裏搬運過來,原因很簡單:這對聯實在是太精妙了,如果以前就存在的話,那肯定會名揚四海,他們肯定會聽到過……根本不會和現在一樣。
“好對聯啊!你這是怎麽想到的?”一個人忍不住問李闊。
李闊微微一笑:“其實也沒有什麽,就隻是在這個地方,觸景生情,想到了當年那些士子們的事情,山河破碎,身世浮沉,但依然不忘了要關心國家大事,夜夜讀書,讓明朝在江南站穩了腳跟……”
李闊這些話也就隻是說說而已……
事實上,那些人肯定沒這麽好……
雖然這個時空裏那些文人不會和東林黨一樣誤國害民,可是畢竟是地主階級,能好到哪裏去?留在這兒更多的也並非民族大義啥的,而是擔心自己的統治基礎。
可是大家廣泛的認知中,這些人是高尚的那就行……
娛樂時代,這些東西肯定是會被娛樂化的,更何況人家的確做了對國家和民族有利的事兒。
李闊的這番話出來,郭記科在一邊率先鼓掌起來,眼睛裏滿是對李闊的驚訝和欣賞:“好對聯!”
“好!”
其他幾人,畢竟郭記科都已經發言了,他們自然也開始鼓掌起來,畢竟郭記科可是他們這群人中資曆和實力搭配起來最厲害的,大家自然會跟風他。
顧雨詩和寧軒兩人雖然很不爽,但現在也隻能是鼓掌。
這個沒有辦法的……
誰讓人家李闊那麽厲害?
周圍的所有圍觀群眾,此時也是如夢初醒,紛紛鼓掌起來。
有的人也立刻找到了屬於自己的裝逼機會,連忙對自己身邊的人說:“這幅對聯真的很精妙!上半部分一下子讓人感覺好像他描述的場景都在你旁邊,下半部分,就升華了!家事國事天下事,而且還和之前的場景對上了……所以我隻能說這真是天才的對聯!”
“這個對聯真的太厲害了,真沒想到這樣的對聯會在我們這種現代社會出現,我還以為這種對聯隻會在古代出現呢?那個人是叫李闊吧?年紀輕輕就有這樣的國學修為,真是不多見了!”
攝像機忠實地記錄下來這一切,也紀錄了一些人的討論。(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