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鬆在采訪李闊之前,覺得自己隻要不把李闊那逗比氣質給調動出來,今天就算是成功。(.mianhuaang好看的小說棉花糖


    尤其是在他看到李闊的青春氣息之後,更是擔心會那樣。


    結果,李闊一句對白水的觀念,就讓他發生了想法上的改變。


    果然之後的李闊對話風格也是四平八穩,看來這是一個很會分辨局勢的人。


    隨著采訪的深入,古鬆開始詢問:“李闊,毫無疑問,現在的武俠小說是正在走下坡路的,甚至已經出現了一個斷層,那你覺得這個時候的幾本小說,成績不錯,甚至可以說是在武俠市場一枝獨秀,是打算寫幾本,還是打算對武俠小說有什麽貢獻?”


    李闊聽到這個問題,沉吟了一下。


    然後,讓古鬆感覺到,李闊在自己心裏形成的印象瞬間就開始被顛覆了!


    “我現在寫武俠小說,其實並不僅僅是幹一票就走還是怎麽的。因為對於我來講,可能這有點不自量力,但我還是希望能夠通過幾本小說,重新讓人看到武俠小說是什麽樣子的,也希望能有更多人會重新被喚醒心中的俠氣,如果能有更多人重新迴來寫武俠小說,那也是一件好事!”


    這句話剛剛開始,古鬆就感覺到了李闊話語裏已經逐漸帶了一點氣勢。


    這種氣勢來自於他的一些堅定。


    心裏有堅信的東西,說出來的話,自然有感染力,自然會讓人感受到他的真誠。


    李闊現在說得這些話,已經有了點野心的味道:讓人重新看到武俠小說是什麽樣子的,就是如此!


    古鬆感覺到,自己之前擔心的沒有爆點,似乎不存在!


    “那你會讓別人看到什麽樣的武俠小說呢?”古鬆詢問。<strong>.</strong>


    “我想寫的武俠小說,包括之前的《俠客行》、《天涯?明月?刀》,如果說要總結的話,那就是要寫與眾不同,和以前那些小說都不太一樣的武俠小說。”


    “不太一樣?與眾不同?這個何解?”


    “就是不同於以往的大部分武俠小說,這點,從《俠客行》裏麵我提出一種點穴的功夫,這應該屬於一種創新,是以前的小說裏沒有見過的!《天涯?明月?刀》裏我采用一種新的寫法,這也是以前小說裏沒有見過的。”


    “但這些更多隻是具體細節上的創新,恕我直言,似乎沒有達到真的與眾不同,不太一樣的程度。”古鬆連忙追問。


    其實他就是想要得到更多李闊的話。


    “我們的武俠小說,傳統時代的武俠小說,更多還是屬於俠情小說的範疇,而近代的武俠小說,大部分關注與個人命運,而且大部分都是描述一種整體層麵上的武林情節。現代的小說,也並沒有脫離出近代武俠小說的軀殼……而我現在在嚐試著,能夠直接打開這個軀殼,看看有沒有新的路子。”


    李闊這話一出來,那就沒法低調了!


    古鬆也是精神一振!


    因為他感覺到了這種話之中包含著的信息量。


    李闊這簡直就是要開宗立派的節奏。


    可是,文壇發展到了現在這個時代,很多東西都已經定格下來,李闊這種說法,簡直就是想要另起爐灶的感覺。


    但是他一個二十歲的年輕人,說這種話,難道不怕風大閃了舌頭?


    可想而知,李闊的這種話出來,肯定會引起關注,而且會讓很多人感覺到李闊是一個妄人……


    很多人估計也會開始批判他。


    當然事情也未必會那麽嚴重,畢竟現在這時代,想要通過口出驚人之語來出名的人也不少,不缺李闊一個,大家也未必真的會關注他。


    這一切還是有概率的。


    反正他還年輕,誰還沒有個年少輕狂的時代?或許說出來也沒有人太當迴事呢?


    而對於李闊來說,他這麽做,並非隻是腦門一熱。


    主要的問題是,李闊發現自己雖然已經寫出了好幾本書,但是現在在整個共和國文壇裏,還是缺乏關注度。


    雖然,嚴格說來李闊的粉絲數也不算少,而且還在持續進步之中,但李闊感覺這還是不夠,尤其是比起那些在作家排行榜收入前十的作者,他就很沒有存在感。


    那樣,也會帶來李闊的係統裏缺少足夠幾分的問題。


    而現在這種話,隻要他說出來了,哪怕沒有那麽大的影響力,好歹也總會帶來一定的關注度,即便現在他們沒有太重視,但隨著《射雕英雄傳》的發布,越來越多人會想起這個事兒,到時候他身上的光環瞬間就會增加一大截。


    這就是李闊的打算。


    反正他有係統,接下來估計還會抽到許多的武俠小說。


    所以這一切都是有可能的。


    “但是,這幾年,一個很明顯的事情就是武俠小說已經沒落了!你有什麽辦法讓大家重新喜歡看武俠小說呢?”古鬆在經過短暫的震驚之後,恢複了平靜,開始詢問這種問題。


    “我認為並不是武俠小說的衰落,隻是說時代使然,沒有特別好看的武俠小說衰落,僅此而已。人類,從擁有智慧開始,就是喜歡聽故事,喜歡挺好故事的。有寫得好的武俠小說,大家依然會喜歡看!所以隻要把故事寫好了,這些都不是問題!《俠客行》就是一個例子,而我現在的《射雕英雄傳》也是如此。”


    李闊這又是一番理論拋了出來。


    這次為了這個專訪,為了搞個大新聞的目標,李闊仔細迴憶過前世的很多東西。


    首先就是一些武俠小說的傳統根源研究以及中國武俠小說的演變。


    其次是孔慶東教授在《百家講壇》上有關於武俠小說的紀錄。


    再次,則是好萊塢一本編劇聖經《故事》上的觀點。


    當然李闊記得很不清楚,隻是能把其中一些大致的觀點,結合這個時空裏的一些文學理論一起演繹出來。他畢竟也不可能事無巨細地記得前世的所有東西,但是有一些大概觀點,再加上他之前通過學習得到的文學常識和文學理論,基本上是夠用了。(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文豪巨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鍾離江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鍾離江河並收藏重生之文豪巨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