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妃歎了一口氣,她隻是一個女子,根本幫不上兒子什麽。
年少時隱藏在心中的國仇家恨也隨著時間的流逝慢慢消散了,但是她唯獨放不下自己的兒子,看著他受到打壓,看著他為情所困,作為母親他怎能不心痛、不動容?
真心愛一個人不是那麽容易就放下的,罷了,她已經對不起這個兒子了,又怎能勉強他去喜歡別的小娘子。
人這一生總有一些東西是放不下的,勉強不來。
人活著也總的有個目標,不然渾渾噩噩的人生還有什麽意義可言?
賢妃的表情盡收軒轅漠的眼中,他拍拍她的手安慰道:“母妃放心,您擔心的事兒子早有打算,隻要雪兒能接受我,兩個側妃好打發。”
賢妃點點頭:“好,你自己的事你自己做主就好,母妃隻是心疼你,也急著抱孫子了,不過母妃相信你的能力,也相信我兒的魅力!”
她心想自己總能等到那一天的,她堅信。
她伸手輕撫兒子的麵頰,就像小時候那樣,眼中的慈愛之色都要溢出來了。
這是一個豁達的女子,不說在這古代了,哪怕是在現代這樣的女子也不多見。
一個執著的人或許能易地而處,理解另外一個同樣執著的人。
人都需要有共同的經曆,才能真正做到感同身受。
一葉落知天下秋,北地的秋天總是走在前頭,雪兒撫摸著已經顯懷的肚子坐在閣樓上品鑒秋色。
這次懷孕她沒上次那麽幸運,到了兩個多月的時候吃什麽吐什麽,哪怕是聞到了味道也要吐個不停,著實將其折磨的不行。
如今顯懷主要也是她瘦的累害,精致的五官看上去就剩一雙大大的眼睛了,單薄的身子就像一張紙片,隨時來一陣風都能將其吹跑。
為了肚子裏的孩子她隻能堅持吃東西,哪怕吃完了不久就要吐掉。
說是在此賞秋,實際上是她什麽也做不了,隻能在此閑坐。
“母妃,母妃……”人未到聲先到,一聽就知是誰來了。
“母妃,辰兒給母妃見禮。”軒轅辰來到雪兒麵前,不忘給其見禮。
雪兒笑笑,雖然不喜皇家這些繁瑣的規矩,但是身處這個環境,她也隻能適應,抬抬手:“辰兒不必多禮,這是提前下課了?”
軒轅辰直起腰杆,來到雪兒身側,握著雪兒的手:“辰兒表現的好,所以老師就提前給兒子放學了。”
這段時間他是親眼鑒證母妃是如何不容易的,心裏後悔極了,隻能每日拚命的完成習武跟功課,多餘處一些時間陪伴母妃,這樣他的愧疚會少一些。
雪兒欣慰的囑咐:“母妃知道我兒聰明,但再聰明,再博聞強記,也不能驕傲,要做到溫故而知新!”
“嗯。”軒轅辰乖巧的點頭,不過卻皺著眉頭擔憂的問:“母妃今天又吐了嗎?”
他瞅到案幾上放著的蔬菜粥,仍有多半碗,根本沒用多少。
“母妃沒關係,這個孩子是鬧騰些,沒有辰兒當初乖巧,但是懷孕就是這樣,妊娠反應千奇百怪,辰兒不要擔心!”看出兒子的擔憂,雪兒笑著安撫。
“辰兒當初是什麽反應?”軒轅辰明顯有些不相信,他以為母妃隻是在安慰自己。
“嗬嗬,懷你的時候母妃隻喜歡吃一些蔬菜,不能吃……”記起第一次懷孕雪兒的臉上都是懷念,那是她兩輩子第一次體會做母親的滋味,印象自是深刻,永遠都不會忘記。
跟隨著她的敘述,軒轅辰能明顯感覺到母妃對他的喜愛,那是一種無法替代的感情。
前幾日典夫人又來山莊看母妃,她的兩個兒子也跟來了。
他還記得那天的談話。
軒轅辰有些羨慕的說:“聽說典夫人也同母妃一般懷孕了,看來不久之後你們就跟我一般,又能添一個弟弟了!”
典子伯是典家兩兄弟的長兄,他今年已經十歲了,是個穩重又不失活潑的少年,他充滿希冀的說:“是的,我們兩兄弟也希望母親能再給我們添一個弟弟。”
典子仲是兩兄弟中的二弟,隻比自己的哥哥小兩歲,是個不喜多言的孩子,但是小小年紀就心思通透,長大了一定是一個善於權謀之人,他隻點點頭表示讚同自己哥哥的話,並未多言。
典子伯好奇的問:“世子也希望王妃能為你添一個弟弟?”
“自然,每次看你們兄弟兩個共同進退,我就羨慕的很,就是不知這個願望能不能成真。”
三個孩子都騎著小馬駒,因為馬兒還小,他們本身也都是孩子,所以不能縱馬馳騁,隻是適應騎馬這一技能。
軒轅辰行在中間,他隻是擔心真的如母妃所說,她肚子裏的是個妹妹,到時候難道要他再求母妃一次?
一直都未曾開口的典子仲打量著軒轅辰問道:“世子不擔心有了弟弟,將來跟您掙些什麽?”
在他眼裏軒轅辰跟他們兄弟是不同的,皇室的孩子不都防著自己的兄弟嗎?
軒轅辰眨眨眼,知道他話中的含義,笑迴:“沒什麽好擔心的,作為本世子的弟弟,他一定不會是一個愚笨的,再說了我會帶著他,教導他,還怕他長歪了不成?
就像你們兄弟這般,難道你長大了會跟你哥哥掙什麽嗎?”
典子仲笑笑,沒有接話。
他們兄弟是一母同胞,他隻會輔助兄長,自是不會做出那種親者痛仇者快的事。
這時候典子伯歎了一口氣:“唉!”
“子伯兄這是怎麽了?”在軒轅辰的印象中典子伯很少歎氣,像是心事重重的樣子。
典子伯搖搖頭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
典子仲眸光微閃,似是想到了什麽,但他仍舊保持沉默。
“子伯兄這是不把我當朋友?”軒轅辰裝作生氣道。
典子仲趕忙解釋:“世子誤會了,隻是想起了家事,有些難以啟齒罷了!”
剛剛他也隻是一時有感,不自覺的表現出來了。
在這位沒有所少架子的世子麵前,他總是不知不覺間就把其當做朋友,而不是君臣。
年少時隱藏在心中的國仇家恨也隨著時間的流逝慢慢消散了,但是她唯獨放不下自己的兒子,看著他受到打壓,看著他為情所困,作為母親他怎能不心痛、不動容?
真心愛一個人不是那麽容易就放下的,罷了,她已經對不起這個兒子了,又怎能勉強他去喜歡別的小娘子。
人這一生總有一些東西是放不下的,勉強不來。
人活著也總的有個目標,不然渾渾噩噩的人生還有什麽意義可言?
賢妃的表情盡收軒轅漠的眼中,他拍拍她的手安慰道:“母妃放心,您擔心的事兒子早有打算,隻要雪兒能接受我,兩個側妃好打發。”
賢妃點點頭:“好,你自己的事你自己做主就好,母妃隻是心疼你,也急著抱孫子了,不過母妃相信你的能力,也相信我兒的魅力!”
她心想自己總能等到那一天的,她堅信。
她伸手輕撫兒子的麵頰,就像小時候那樣,眼中的慈愛之色都要溢出來了。
這是一個豁達的女子,不說在這古代了,哪怕是在現代這樣的女子也不多見。
一個執著的人或許能易地而處,理解另外一個同樣執著的人。
人都需要有共同的經曆,才能真正做到感同身受。
一葉落知天下秋,北地的秋天總是走在前頭,雪兒撫摸著已經顯懷的肚子坐在閣樓上品鑒秋色。
這次懷孕她沒上次那麽幸運,到了兩個多月的時候吃什麽吐什麽,哪怕是聞到了味道也要吐個不停,著實將其折磨的不行。
如今顯懷主要也是她瘦的累害,精致的五官看上去就剩一雙大大的眼睛了,單薄的身子就像一張紙片,隨時來一陣風都能將其吹跑。
為了肚子裏的孩子她隻能堅持吃東西,哪怕吃完了不久就要吐掉。
說是在此賞秋,實際上是她什麽也做不了,隻能在此閑坐。
“母妃,母妃……”人未到聲先到,一聽就知是誰來了。
“母妃,辰兒給母妃見禮。”軒轅辰來到雪兒麵前,不忘給其見禮。
雪兒笑笑,雖然不喜皇家這些繁瑣的規矩,但是身處這個環境,她也隻能適應,抬抬手:“辰兒不必多禮,這是提前下課了?”
軒轅辰直起腰杆,來到雪兒身側,握著雪兒的手:“辰兒表現的好,所以老師就提前給兒子放學了。”
這段時間他是親眼鑒證母妃是如何不容易的,心裏後悔極了,隻能每日拚命的完成習武跟功課,多餘處一些時間陪伴母妃,這樣他的愧疚會少一些。
雪兒欣慰的囑咐:“母妃知道我兒聰明,但再聰明,再博聞強記,也不能驕傲,要做到溫故而知新!”
“嗯。”軒轅辰乖巧的點頭,不過卻皺著眉頭擔憂的問:“母妃今天又吐了嗎?”
他瞅到案幾上放著的蔬菜粥,仍有多半碗,根本沒用多少。
“母妃沒關係,這個孩子是鬧騰些,沒有辰兒當初乖巧,但是懷孕就是這樣,妊娠反應千奇百怪,辰兒不要擔心!”看出兒子的擔憂,雪兒笑著安撫。
“辰兒當初是什麽反應?”軒轅辰明顯有些不相信,他以為母妃隻是在安慰自己。
“嗬嗬,懷你的時候母妃隻喜歡吃一些蔬菜,不能吃……”記起第一次懷孕雪兒的臉上都是懷念,那是她兩輩子第一次體會做母親的滋味,印象自是深刻,永遠都不會忘記。
跟隨著她的敘述,軒轅辰能明顯感覺到母妃對他的喜愛,那是一種無法替代的感情。
前幾日典夫人又來山莊看母妃,她的兩個兒子也跟來了。
他還記得那天的談話。
軒轅辰有些羨慕的說:“聽說典夫人也同母妃一般懷孕了,看來不久之後你們就跟我一般,又能添一個弟弟了!”
典子伯是典家兩兄弟的長兄,他今年已經十歲了,是個穩重又不失活潑的少年,他充滿希冀的說:“是的,我們兩兄弟也希望母親能再給我們添一個弟弟。”
典子仲是兩兄弟中的二弟,隻比自己的哥哥小兩歲,是個不喜多言的孩子,但是小小年紀就心思通透,長大了一定是一個善於權謀之人,他隻點點頭表示讚同自己哥哥的話,並未多言。
典子伯好奇的問:“世子也希望王妃能為你添一個弟弟?”
“自然,每次看你們兄弟兩個共同進退,我就羨慕的很,就是不知這個願望能不能成真。”
三個孩子都騎著小馬駒,因為馬兒還小,他們本身也都是孩子,所以不能縱馬馳騁,隻是適應騎馬這一技能。
軒轅辰行在中間,他隻是擔心真的如母妃所說,她肚子裏的是個妹妹,到時候難道要他再求母妃一次?
一直都未曾開口的典子仲打量著軒轅辰問道:“世子不擔心有了弟弟,將來跟您掙些什麽?”
在他眼裏軒轅辰跟他們兄弟是不同的,皇室的孩子不都防著自己的兄弟嗎?
軒轅辰眨眨眼,知道他話中的含義,笑迴:“沒什麽好擔心的,作為本世子的弟弟,他一定不會是一個愚笨的,再說了我會帶著他,教導他,還怕他長歪了不成?
就像你們兄弟這般,難道你長大了會跟你哥哥掙什麽嗎?”
典子仲笑笑,沒有接話。
他們兄弟是一母同胞,他隻會輔助兄長,自是不會做出那種親者痛仇者快的事。
這時候典子伯歎了一口氣:“唉!”
“子伯兄這是怎麽了?”在軒轅辰的印象中典子伯很少歎氣,像是心事重重的樣子。
典子伯搖搖頭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
典子仲眸光微閃,似是想到了什麽,但他仍舊保持沉默。
“子伯兄這是不把我當朋友?”軒轅辰裝作生氣道。
典子仲趕忙解釋:“世子誤會了,隻是想起了家事,有些難以啟齒罷了!”
剛剛他也隻是一時有感,不自覺的表現出來了。
在這位沒有所少架子的世子麵前,他總是不知不覺間就把其當做朋友,而不是君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