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兒似乎對她的答案很讚同似的,笑嗬嗬的呢喃:“你看,幸福就是這麽簡單!隻有貪心的人才感受不到幸福的味道。”
她在心底補充一句:而我就是那個永遠都很貪心的人。
“那郡主覺得什麽是幸福呢?”巧兒順著雪兒的話頭問,她實在不想郡主將心事都藏起來,郡主這半天來的沉默,讓她實在有些難受。
她很想郡主能得到想要的幸福。
“我?我也不知道!幸福與我好像永遠都是那麽的遙遠,我可以說出一大堆冠冕堂皇的話說我很幸福,也可以說出無數的理由勸慰我身邊的人,讓你們珍惜眼前,感受幸福的存在。
可我卻不知道什麽是幸福,不知道自己算不算已經得到了幸福?”
雪兒感覺自己有些醉了,說出的話就連她自己都不明白。
“我不能理解郡主的想法,巧兒是不是很笨?”巧兒總覺得自己是不是說錯話了,為何她在郡主的臉上看到了自嘲的表情?
如此自嘲的笑,讓巧兒心疼萬分。
在她小的時候,她無數次羨慕自己伺候的那些主子,也曾在心裏問過自己,為何她不是那些主子?為何她生下來就要做一個伺候人的丫鬟?
可是沒有人能給她答案。
長大了她才明白人生下來就有三六九等,隻有做好自己的事情,才能更好的活下去。
她不能,也不敢去羨慕那些高高在上的主子了,因為她怕她一旦產生了貪念,就會犯下不可饒恕的錯,連累疼她愛她的親人。
久而久之她很容易就滿足,不再奢求自己永遠也得不到的東西。
“不,巧兒,你狠聰明,你也很了不起,人貴在知曉自己的位置,貴在能正確的稱出自己的斤兩。
不過越是有自知之明的人,越是容易滿足的人,越是會得到你意想不到的幸福與驚喜!
巧兒我可以斷定,你的人生肯定會幸福美滿的!”雪兒將杯中的酒飲盡,斬釘截鐵的肯定。
不知不覺一壇酒被雪兒全部喝完了,這期間雪兒再也沒有跟巧兒說什麽,隻靜靜的看著茫茫的雪夜,想著自己的心事。
直到喝空了酒壇,喝空了手中的酒杯。
“巧兒拿我的琴來,對了你是不是困了?若是困了就不必陪著我了。”
“我不困,我要陪著郡主。”巧兒怎麽可能在這個時候獨自去睡覺?哪怕她的確有些困了。
給雪兒捧來七弦琴,雪兒坐於窗前,如蔥的指尖彈出蒼茫低沉的琴聲,一首《悟》傳入巧兒耳中。
她是第一次聽郡主彈這首歌,她對於郡主要表達的意思有些似懂非懂,到了這一刻巧兒已經敢肯定,這次殿下做的事肯定是傷害了自己家的郡主。
可是兩個相隔千裏的人如何會因為一封信,就讓郡主如此傷情呢?難道是殿下要跟郡主退婚,還是殿下先一步娶了側妃?
無論是哪種猜測,巧兒都在為郡主感到不值。
婚是太上皇後親賜,退婚的可能性不大,可若是趁著郡主守孝,為殿下賜下側妃,這可就有點欺負人了。
畢竟郡主也不想沒了親生母親啊!
雪兒一直都在彈唱這一首歌,臉上是迷離的神色。
巧兒趕忙用筆將這首歌記錄下來,並將曲譜一道寫下。
樓下還在做刺繡的水雲冰四人也被雪兒的琴聲與歌聲吸引,大家不由自主放下手中的活計,仔細聆聽。
因落雪軒既可以從外麵直接順著樓梯上到二樓,也可以從室內的樓梯到樓上,所以隔音的效果不是那麽好,雪兒的琴聲與歌聲幾個人聽得清清楚楚。
直到第三遍的琴聲響起,水雲霜才小聲對另外三人道:“雪兒表姐是不是心情不好?聽著歌聲怎麽覺得有種想要落淚的感覺?”
在幾個表姐妹當中,水雲霜是最心細的一個。
心思較重的吳招娣接話道:“我也有這種感覺。”
“雪兒表姐就是太聰明了,事事都看得明白,這樣的人活得太累!”水雲冰意味深長的懶洋洋的說道。
別看水家兩姐妹歲數不大,但是她們很早就懂事了,都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她們一家跟祖母住在一起的時候,就嚐受過人情冷暖,到了外祖母家居住,更是經常會聽到大舅母的酸言酸語。
這讓水家的兩姐妹很早就學會了察言觀色,加上這些年秦氏的教導,她們更是得益匪淺。
隻有吳盼弟默不作聲,她最小,對人生還沒有那麽多的感悟,所以她說不出來自己是什麽感受。
她隻想將手裏的玩偶做完,二姨已經聯係好買家,她們這段時間做出來的東西都能賣一個好價錢。
娘過來看她們姐妹的時候說了,做這些掙來的銀子,將來都會單獨給她們攢著,好留給她們做嫁妝。
雖然她對嫁妝是什麽也是似懂非懂的,但是見到自己的姐姐聽到那話是那麽的開心,她就本能的覺地此事對她來說,肯定是好事。
“哎,很多人都很羨慕雪兒表姐,可我就不羨慕,人生下來就不能選擇生身父母,可往往越是站在高處的人,就越多煩惱。”水雲冰很現實的分析總結。
“我總感覺雪兒表姐身上背負的東西太多了,這樣又如何能開心呢?
你看我們隻要學學簡單的禮儀,學會認字,做好女紅就行了,可住在表姐這,我才發現,雪兒表姐要學的東西可真多。
琴棋書畫、針織女紅、管家裏事、算賬、打理生意、騎馬、教導表弟……幾乎樣樣都要做、都要學,還要做好、學精。
真的太不容易了!”水雲霜感歎道。
“我若是像雪兒表姐那麽漂亮,若有她的半分容貌與身段,我寧可吃這些苦,也願意,哎,可惜我長得太醜了。”吳招娣一直對自己的樣貌耿耿於懷,不由地跟雪兒對比起來。
“招娣表姐,你長得也不醜啊,這世上像雪兒表姐長得那麽漂亮的有幾個?
羨慕是羨慕不來的,我們隻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了,不必羨慕那麽多!”水雲冰很有誠意的勸說吳招娣。
她在心底補充一句:而我就是那個永遠都很貪心的人。
“那郡主覺得什麽是幸福呢?”巧兒順著雪兒的話頭問,她實在不想郡主將心事都藏起來,郡主這半天來的沉默,讓她實在有些難受。
她很想郡主能得到想要的幸福。
“我?我也不知道!幸福與我好像永遠都是那麽的遙遠,我可以說出一大堆冠冕堂皇的話說我很幸福,也可以說出無數的理由勸慰我身邊的人,讓你們珍惜眼前,感受幸福的存在。
可我卻不知道什麽是幸福,不知道自己算不算已經得到了幸福?”
雪兒感覺自己有些醉了,說出的話就連她自己都不明白。
“我不能理解郡主的想法,巧兒是不是很笨?”巧兒總覺得自己是不是說錯話了,為何她在郡主的臉上看到了自嘲的表情?
如此自嘲的笑,讓巧兒心疼萬分。
在她小的時候,她無數次羨慕自己伺候的那些主子,也曾在心裏問過自己,為何她不是那些主子?為何她生下來就要做一個伺候人的丫鬟?
可是沒有人能給她答案。
長大了她才明白人生下來就有三六九等,隻有做好自己的事情,才能更好的活下去。
她不能,也不敢去羨慕那些高高在上的主子了,因為她怕她一旦產生了貪念,就會犯下不可饒恕的錯,連累疼她愛她的親人。
久而久之她很容易就滿足,不再奢求自己永遠也得不到的東西。
“不,巧兒,你狠聰明,你也很了不起,人貴在知曉自己的位置,貴在能正確的稱出自己的斤兩。
不過越是有自知之明的人,越是容易滿足的人,越是會得到你意想不到的幸福與驚喜!
巧兒我可以斷定,你的人生肯定會幸福美滿的!”雪兒將杯中的酒飲盡,斬釘截鐵的肯定。
不知不覺一壇酒被雪兒全部喝完了,這期間雪兒再也沒有跟巧兒說什麽,隻靜靜的看著茫茫的雪夜,想著自己的心事。
直到喝空了酒壇,喝空了手中的酒杯。
“巧兒拿我的琴來,對了你是不是困了?若是困了就不必陪著我了。”
“我不困,我要陪著郡主。”巧兒怎麽可能在這個時候獨自去睡覺?哪怕她的確有些困了。
給雪兒捧來七弦琴,雪兒坐於窗前,如蔥的指尖彈出蒼茫低沉的琴聲,一首《悟》傳入巧兒耳中。
她是第一次聽郡主彈這首歌,她對於郡主要表達的意思有些似懂非懂,到了這一刻巧兒已經敢肯定,這次殿下做的事肯定是傷害了自己家的郡主。
可是兩個相隔千裏的人如何會因為一封信,就讓郡主如此傷情呢?難道是殿下要跟郡主退婚,還是殿下先一步娶了側妃?
無論是哪種猜測,巧兒都在為郡主感到不值。
婚是太上皇後親賜,退婚的可能性不大,可若是趁著郡主守孝,為殿下賜下側妃,這可就有點欺負人了。
畢竟郡主也不想沒了親生母親啊!
雪兒一直都在彈唱這一首歌,臉上是迷離的神色。
巧兒趕忙用筆將這首歌記錄下來,並將曲譜一道寫下。
樓下還在做刺繡的水雲冰四人也被雪兒的琴聲與歌聲吸引,大家不由自主放下手中的活計,仔細聆聽。
因落雪軒既可以從外麵直接順著樓梯上到二樓,也可以從室內的樓梯到樓上,所以隔音的效果不是那麽好,雪兒的琴聲與歌聲幾個人聽得清清楚楚。
直到第三遍的琴聲響起,水雲霜才小聲對另外三人道:“雪兒表姐是不是心情不好?聽著歌聲怎麽覺得有種想要落淚的感覺?”
在幾個表姐妹當中,水雲霜是最心細的一個。
心思較重的吳招娣接話道:“我也有這種感覺。”
“雪兒表姐就是太聰明了,事事都看得明白,這樣的人活得太累!”水雲冰意味深長的懶洋洋的說道。
別看水家兩姐妹歲數不大,但是她們很早就懂事了,都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她們一家跟祖母住在一起的時候,就嚐受過人情冷暖,到了外祖母家居住,更是經常會聽到大舅母的酸言酸語。
這讓水家的兩姐妹很早就學會了察言觀色,加上這些年秦氏的教導,她們更是得益匪淺。
隻有吳盼弟默不作聲,她最小,對人生還沒有那麽多的感悟,所以她說不出來自己是什麽感受。
她隻想將手裏的玩偶做完,二姨已經聯係好買家,她們這段時間做出來的東西都能賣一個好價錢。
娘過來看她們姐妹的時候說了,做這些掙來的銀子,將來都會單獨給她們攢著,好留給她們做嫁妝。
雖然她對嫁妝是什麽也是似懂非懂的,但是見到自己的姐姐聽到那話是那麽的開心,她就本能的覺地此事對她來說,肯定是好事。
“哎,很多人都很羨慕雪兒表姐,可我就不羨慕,人生下來就不能選擇生身父母,可往往越是站在高處的人,就越多煩惱。”水雲冰很現實的分析總結。
“我總感覺雪兒表姐身上背負的東西太多了,這樣又如何能開心呢?
你看我們隻要學學簡單的禮儀,學會認字,做好女紅就行了,可住在表姐這,我才發現,雪兒表姐要學的東西可真多。
琴棋書畫、針織女紅、管家裏事、算賬、打理生意、騎馬、教導表弟……幾乎樣樣都要做、都要學,還要做好、學精。
真的太不容易了!”水雲霜感歎道。
“我若是像雪兒表姐那麽漂亮,若有她的半分容貌與身段,我寧可吃這些苦,也願意,哎,可惜我長得太醜了。”吳招娣一直對自己的樣貌耿耿於懷,不由地跟雪兒對比起來。
“招娣表姐,你長得也不醜啊,這世上像雪兒表姐長得那麽漂亮的有幾個?
羨慕是羨慕不來的,我們隻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了,不必羨慕那麽多!”水雲冰很有誠意的勸說吳招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