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縣令笑笑,剛開始他得知幽王直接去了董家,還有些不快。後來還是馮師爺說出了其中的關節,他也就不在意了。
他擺手道“這事也不是你能左右的,長河安心就是。”
幾人走進,馮縣令跟馮師爺趕忙疾走幾步給幽王見禮。
幽王免了禮道“馮縣令選的這地方不錯,正適合培育土豆跟地瓜。不過要想真的大麵積推廣開來,光靠董家是不夠的。
馮縣令有什麽好的建議?對了本王讓手下給你帶消息,說這片荒地都給董家,地契可辦好了?”
馮縣令趕忙示意馮師爺將地契拿出來,他伸手接過遞給幽王。
“啟稟殿下,地契已經辦好,此處共計四千三百畝的荒地,除去之前已經辦好的一千多畝,這是餘下的三千三百畝的地契,現今都劃歸在董長河的名下。
前幾年可免除賦稅。”馮縣令恭敬的答道。
幽王頷首,展開地契看了一眼,遞給董長河。
董長河雙手接過,趕忙道謝“多謝殿下賞賜。”
又轉向馮縣令跟馮師爺道“學生多謝馮縣令跟馮師爺,給二位添麻煩了。”
馮縣令擺手道“長河,你可有什麽好的建議,如何最短的時間推廣這兩種作物?”
董長河見幽王也看向自己,他才開口道“學生知道這九盤山中植被,與北地山中的很多植被都是差不多的,因而這兩種作物在北地生長是沒有問題的。
即便如可以種植兩季的土豆,在其它地方估計種植兩季也是沒有問題的。
學生私下裏與曹大人也研究過,三年內可以先在長海縣普遍種植,作為示範的基地。
以稍高的價格收購,按照一斤一兩文的價格,也比種植糧食要收入的多。
百姓自然就舍不得自己吃,自然都會賣給官府。
種植土豆要比種植地瓜要合算的多,但是地瓜的藤蔓浪費不了。
因為學生已經試驗了,地瓜的葉子跟地瓜梗也是可以當做菜來吃的。
粗的梗幹的和新鮮的都可以喂養牛馬,所以即便地瓜不如土豆可以產兩季,也是可以推廣開來的。”
曹大人適時地接言道“的確如此,這也是下官親眼所見,並且下官還嚐過地瓜葉跟地瓜梗的味道,那藤蔓牛馬羊都喜歡吃。”
“學生算了一下,就今年秋季可以收獲地瓜十四萬斤,明年可種植四百五十畝地。
學生留下三百畝地的種子。
而土豆這一季就可以種植六百五十畝地,可收獲一百三十萬斤,到了八月份可種植四千三百畝地,可收獲八百六十萬斤。
學生留下一百三十萬斤,餘下的七百萬斤就需要馮縣令安排下去了。
之後每年土豆學生可給馮縣令一千四百萬斤,地瓜可以提供五十萬斤。”
董長河快速的報出一串數據,都不帶停頓的,聽的幾個人一愣一愣的。
不過這數字大家還是記住了,尤其是馮縣令跟曹大人,他們兩個是對此喜聞樂見的。
“如此,下官這裏到年底之前安排好,以村為單位開始推廣,不出三年,殿下那邊就可以在北方各地大麵積推廣了。就是不知殿下可還有別的打算?”馮縣令問道。
軒轅澈想了想道“今年年底這件事本王就會呈報給父皇跟太子,到時候南方種不種,如何種,需不需要推廣?就看父皇如何決定了。
本王的封地是一定要推廣的,先從長海縣開始,三年後在北方的各個州府試驗,長海縣這裏就交給你,其它地方交給曹大人。”
“諾,下官一定不負殿下所托。”兩人齊齊領命。
鳳家軍的糧草每年都是讓鳳老國公跟朝廷頭疼的事情,這裏不是南方,到地裏轉一圈就可以找到吃的,尤其是喂食馬匹的草料,也是一件大事。
地瓜雖然生長期較長,但它渾身都是寶貝,大麵積種植也可以解決草料的問題,這讓軒轅澈很開心。
他不知道的是雪兒還藏了一手,沒有拿出玉米,幾年後,當董家又拿出玉米這種作物的時候,軒轅澈激動的都快哭了,當然這是後話了。
這一日幾人中午並未迴董家用膳,而是在田間地頭烤魚吃,幾個人也吃的津津有味。
半下午的時候,幾人打馬而歸,還未進入董宅就聞得一陣陣悠遠空靈的琴音。
軒轅澈本人是個五音不全的,他學東西都很快,唯獨對於音樂一途毫無建樹,但他懂得欣賞啊!
雪兒以往都是喜歡在晚上操琴吹塤的,如今家中住著貴客,她不想打擾客人晚間休息,就改在白日裏練琴。
有了雲氏這兩年的指導,有了前世的基礎,有奶奶在空間戒指中給她留的琴譜,她學起了容易很多,如今雲氏已經教不了她什麽了,都是她每日裏自己練習。
現在她彈的曲子正是,這個時期還沒有這首古曲,大家都被這曲子的意境吸引,不由自主就連唿吸都變輕了。
曲中訴說的山水、浮雲的景色太過美好,讓人不由自主的就陶醉其中。
望著那掩映在青山綠水與櫻桃林中的宅院,看向遠處的高山浮雲,讓人很容易就產生代入感。
操琴跟彈鋼琴都是一個道理,靠的都是天賦跟勤加練習。
雪兒在這方麵本身就十分的有天賦,加上兩世為人,她的心境自然跟一般人不同,她對生活與人生及人性的了解更為深刻。
她有自己的思維跟定義,即便活了兩世,她仍舊是那個不喜爭鬥,隻愛田園生活的她,這一點從未改變。
若是可以她情願一個人老死在山水之間,過著“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逍遙日子。所以她的曲子表達的更多的是對大自然的熱愛,對田園生活的向往。
讓聞者有種迴歸真我、返璞歸真的寧靜安逸之感。
在這個靜謐的小山村裏,到處是鳥語花香、小橋流水。一處安靜的院落裏,琴音忽遠忽近、忽急忽緩流淌在每個人的心間,讓勞碌了一天的人們身心舒緩,卸下一身的偽裝跟疲憊。
。
他擺手道“這事也不是你能左右的,長河安心就是。”
幾人走進,馮縣令跟馮師爺趕忙疾走幾步給幽王見禮。
幽王免了禮道“馮縣令選的這地方不錯,正適合培育土豆跟地瓜。不過要想真的大麵積推廣開來,光靠董家是不夠的。
馮縣令有什麽好的建議?對了本王讓手下給你帶消息,說這片荒地都給董家,地契可辦好了?”
馮縣令趕忙示意馮師爺將地契拿出來,他伸手接過遞給幽王。
“啟稟殿下,地契已經辦好,此處共計四千三百畝的荒地,除去之前已經辦好的一千多畝,這是餘下的三千三百畝的地契,現今都劃歸在董長河的名下。
前幾年可免除賦稅。”馮縣令恭敬的答道。
幽王頷首,展開地契看了一眼,遞給董長河。
董長河雙手接過,趕忙道謝“多謝殿下賞賜。”
又轉向馮縣令跟馮師爺道“學生多謝馮縣令跟馮師爺,給二位添麻煩了。”
馮縣令擺手道“長河,你可有什麽好的建議,如何最短的時間推廣這兩種作物?”
董長河見幽王也看向自己,他才開口道“學生知道這九盤山中植被,與北地山中的很多植被都是差不多的,因而這兩種作物在北地生長是沒有問題的。
即便如可以種植兩季的土豆,在其它地方估計種植兩季也是沒有問題的。
學生私下裏與曹大人也研究過,三年內可以先在長海縣普遍種植,作為示範的基地。
以稍高的價格收購,按照一斤一兩文的價格,也比種植糧食要收入的多。
百姓自然就舍不得自己吃,自然都會賣給官府。
種植土豆要比種植地瓜要合算的多,但是地瓜的藤蔓浪費不了。
因為學生已經試驗了,地瓜的葉子跟地瓜梗也是可以當做菜來吃的。
粗的梗幹的和新鮮的都可以喂養牛馬,所以即便地瓜不如土豆可以產兩季,也是可以推廣開來的。”
曹大人適時地接言道“的確如此,這也是下官親眼所見,並且下官還嚐過地瓜葉跟地瓜梗的味道,那藤蔓牛馬羊都喜歡吃。”
“學生算了一下,就今年秋季可以收獲地瓜十四萬斤,明年可種植四百五十畝地。
學生留下三百畝地的種子。
而土豆這一季就可以種植六百五十畝地,可收獲一百三十萬斤,到了八月份可種植四千三百畝地,可收獲八百六十萬斤。
學生留下一百三十萬斤,餘下的七百萬斤就需要馮縣令安排下去了。
之後每年土豆學生可給馮縣令一千四百萬斤,地瓜可以提供五十萬斤。”
董長河快速的報出一串數據,都不帶停頓的,聽的幾個人一愣一愣的。
不過這數字大家還是記住了,尤其是馮縣令跟曹大人,他們兩個是對此喜聞樂見的。
“如此,下官這裏到年底之前安排好,以村為單位開始推廣,不出三年,殿下那邊就可以在北方各地大麵積推廣了。就是不知殿下可還有別的打算?”馮縣令問道。
軒轅澈想了想道“今年年底這件事本王就會呈報給父皇跟太子,到時候南方種不種,如何種,需不需要推廣?就看父皇如何決定了。
本王的封地是一定要推廣的,先從長海縣開始,三年後在北方的各個州府試驗,長海縣這裏就交給你,其它地方交給曹大人。”
“諾,下官一定不負殿下所托。”兩人齊齊領命。
鳳家軍的糧草每年都是讓鳳老國公跟朝廷頭疼的事情,這裏不是南方,到地裏轉一圈就可以找到吃的,尤其是喂食馬匹的草料,也是一件大事。
地瓜雖然生長期較長,但它渾身都是寶貝,大麵積種植也可以解決草料的問題,這讓軒轅澈很開心。
他不知道的是雪兒還藏了一手,沒有拿出玉米,幾年後,當董家又拿出玉米這種作物的時候,軒轅澈激動的都快哭了,當然這是後話了。
這一日幾人中午並未迴董家用膳,而是在田間地頭烤魚吃,幾個人也吃的津津有味。
半下午的時候,幾人打馬而歸,還未進入董宅就聞得一陣陣悠遠空靈的琴音。
軒轅澈本人是個五音不全的,他學東西都很快,唯獨對於音樂一途毫無建樹,但他懂得欣賞啊!
雪兒以往都是喜歡在晚上操琴吹塤的,如今家中住著貴客,她不想打擾客人晚間休息,就改在白日裏練琴。
有了雲氏這兩年的指導,有了前世的基礎,有奶奶在空間戒指中給她留的琴譜,她學起了容易很多,如今雲氏已經教不了她什麽了,都是她每日裏自己練習。
現在她彈的曲子正是,這個時期還沒有這首古曲,大家都被這曲子的意境吸引,不由自主就連唿吸都變輕了。
曲中訴說的山水、浮雲的景色太過美好,讓人不由自主的就陶醉其中。
望著那掩映在青山綠水與櫻桃林中的宅院,看向遠處的高山浮雲,讓人很容易就產生代入感。
操琴跟彈鋼琴都是一個道理,靠的都是天賦跟勤加練習。
雪兒在這方麵本身就十分的有天賦,加上兩世為人,她的心境自然跟一般人不同,她對生活與人生及人性的了解更為深刻。
她有自己的思維跟定義,即便活了兩世,她仍舊是那個不喜爭鬥,隻愛田園生活的她,這一點從未改變。
若是可以她情願一個人老死在山水之間,過著“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逍遙日子。所以她的曲子表達的更多的是對大自然的熱愛,對田園生活的向往。
讓聞者有種迴歸真我、返璞歸真的寧靜安逸之感。
在這個靜謐的小山村裏,到處是鳥語花香、小橋流水。一處安靜的院落裏,琴音忽遠忽近、忽急忽緩流淌在每個人的心間,讓勞碌了一天的人們身心舒緩,卸下一身的偽裝跟疲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