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嬤嬤一聽惠妃問她這話,整個人頓時就支棱起來了,雙手揮舞、口若懸河的嘩啦啦講了半天。
整個人就像是南風中嘩嘩作響的蘆葦杆子。
末了,那嬤嬤咽了咽口水,說道:“臨了,那玉妃還說她會派人去內務府將以前的多的那些物件用銀子補上。”
惠妃點點頭,眼中閃過一絲忌憚,“妃辦事向來是妥帖的。”
何止是妥帖,簡直就是滴水不漏,明麵上該做的事從來不少做,讓人挑不出一絲兒錯處,就連那幽幽閣也被治的如鐵桶一般,讓人很難插得進手,麻煩啊。
怪不得之前太皇太後都吃了好幾次虧,也怪不得太皇太後不想這樣的人留在宮裏呢。
惠妃按了按太陽穴,對著那嬤嬤說道:“行了,你下去吧,以後幽幽閣的事情多注意點,及時向本宮稟報。”
“是,奴才遵旨。”
當天下午惠妃就接到從內務府奴才傳來的消息,說是玉妃娘娘已經將之前的多拿的器件用銀子補上了。
-------------------------------------
四月八日浴佛節,康熙帶領太皇太後和皇太後以及惠妃去香山寺祈福,其她人則在宮中齋戒沐浴。
其實舒婉原本是可以去的,但是又想到巴特爾和佛爾果那麽小,她不放心,這是其一,另一方麵則是因為太皇太後借著讓她為小阿哥抄經祈福的借口,給她留下了一大堆的經書,她必須在一天之內抄寫完畢。
這事做的雖然不厚道,但是太皇太後的借口倒是很冠冕堂皇,“宮中又有阿哥公主的宮妃都得抄寫,為皇嗣祈福,是為大清的下一代祈福,不認真點、用心點,怎麽能行呢?”
這話一出,就連康熙也沒法反駁。
惠妃自然是不用的,因為大阿哥打了,已經懂事明理,可以隨大隊伍一同去香山寺祈福。
一路上都是侍衛騎著馬在沿途守衛,早就接到皇上要前來祭拜的百姓們在路上翹首以待,為的就是一睹皇家的風采,從山腳到半山腰處的寺廟,共要走過九百九十九階石階,康熙著朝服,下了禦輦,攙扶著太皇太後一步步的走了上去。
過無相、無作和空門三門,寺廟中來自各地的高僧齊聚,一同誦經,整個香山寺籠罩在誦經聲和煙霧之中。
進入大雄寶殿,康熙等人便在大雄寶殿進行跪拜,跪拜完成後便去配殿等候,然後便是聆聽香山寺主持的講經。
據舒婉所知,流程大體上就是這個流程,至於真實的場景,那她就不知道了。
四月八日康熙等人需當天去當天迴,便注定是個忙碌的一天,宮中的嬪妃們早早地送別了康熙,晚上還得守在宮門前等候著康熙一行人的歸來。
雖說已經是四月天,但是晚上還是有些涼意,尤其是陣陣的北風吹來,激的不少人都打了個寒顫。
知行從宮裏拿來披風給舒婉披上,又塞了給她一個香囊,裏麵是熱乎乎軟乎乎但是不膩味的糕點。
沒辦法,她總不能當著這麽多人的麵端著盤子吃,也就隻能吃兩塊糕點解解饞了。
舒婉拿起一塊糕放入口中,這種糕點做的精巧且小,一塊剛好一口,雪白綿軟的糕點被白嫩的纖纖玉指捏住,然後送入口中。
“你先迴去吧,這裏有知秋伺候著,你在幽幽閣可要守好兩位小阿哥,注意點那些不安分的。”
最後一句是舒婉伏在知行耳邊說的。
“是,奴婢遵旨。”
知行知道這些事的重要性,匆匆給知秋交代了幾句後,便趕迴了幽幽閣。
知秋性子活潑,有她陪著,舒婉也不無聊,更別說還有來找她說話的端嬪和敬嬪,她們幾人也算是其樂融融了。
如今在宮門外大家都是一堆兒一堆兒的站著,平時大家談笑風生看不出來,這時候便看出來不同了,自然平日裏誰跟誰有點交情或者是跟誰說的上話,便跟誰站在一起。
當然,也有那例外的,比如烏雅氏,不管在那個堆兒裏她都能說上幾句。
提到了這烏雅氏,就不得不提另外一個人物--文氏,沒想到那文氏竟然真的跟烏雅氏同流合汙了,聽說前幾日她還去求了皇上讓她從鹹福宮搬出來,搬到了如今烏雅氏住的鍾粹宮,如此看來,文氏倒是成了烏雅氏的小妹了。
雖說舒婉不知道烏雅氏到底許了文氏什麽,但是衝文氏那股伏低做小恨不得把烏雅氏捧到天上的黏糊勁兒就不禁讓人浮想聯翩,到底文氏收了烏雅氏多少好處?
這時,一陣馬車的轟隆聲響起,離得老遠就能看見遠處那片被火光照亮的天空,眾人趕緊分開站好,等候康熙的馬車駛來。
康熙專屬的那輛明黃色超大馬車漸行漸近,卻沒有絲毫停下的意思,就這樣明晃晃的從眾人眼前飛馳過去。
這是怎麽迴事?
眾人一時疑惑不解,還是隨後而來的太皇太後身邊的嬤嬤說了句,“今天兒也已經晚了,太皇太後體恤,你們都先迴去吧。”
“是。”
眾人按下心中那份疑惑,又帶著有幾分掃興,迴到了各自宮裏。
第二天一早,舒婉還心心念念著這件事,也不用改她吩咐,小豆子早就準備好消息等著她了。
原來惠妃是因為救駕受了傷,所以昨晚康熙才直接命人將馬車駛進了皇宮裏。
昨天去香山寺祈福的時候,上山和祈福聽經這一環節都很順利,偏偏迴來的時候出了事。
小豆子一臉後怕,“聽說當時有好幾塊大石頭從山上滾落下來,當時差點砸中皇上,還好惠妃就站在旁邊,一把將皇上推開,那塊石頭直接就從惠妃的腿上壓了過去。”
“嘶,”舒婉光是聽著,就能想象出那個場麵有多可怕,忙喝了杯茶壓壓驚,“可是那個地方怎麽會有大石頭呢,京城的官員知道皇上昨日要去香山寺祈福,不應該早就把這些隱患給排除掉嗎?怎麽會發生滾石傷人的事?”
小豆子歎了口氣,“說起來,還真是那些官員倒了黴,那滾石本來是去年地震時留下來的,但是當時天氣寒冷,那些石塊便被凍住了,如今冰消雪化,那些石塊便一股腦的全落下來了。”
舒婉也點點頭,確實是無妄之災,原本她以為是有人蓄意謀害,沒想到又是老天爺的事。
倒是惠妃,能在那個關頭就下了康熙,真是情深義重,更重要的是,這可是救駕之功啊。
“那惠妃那裏怎麽樣了?”
“昨夜皇上就連夜急召骨科聖手前來為惠妃娘娘進行救治,聽說骨頭已經接上,現在的情況也已經穩定了。”
舒婉沉思一會兒,“我記得皇上曾經賞過一支玉如意,等惠妃醒了就給她送去吧。”
“娘娘,那支玉如意是不是有些貴重了,咱們的小庫房裏還有許多可用的藥材呢。”
“玉如意再貴重也不過是件死物,現在在皇上心裏,那惠妃可是寶貝的很呢。”
延禧宮
惠妃自昏迷整整後睡了三天兩夜,一睜眼,就看見康熙坐在床頭看著她,一雙眸子黑漆漆的不知道在想些什麽。
“皇上…”
一聲皇上叫的是千迴百轉如杜鵑啼血般淒涼落寞。
“朕在。”
康熙啞著嗓子,這幾天他睡得並不好,一閉眼就會想起當時惠妃飛身過來推開他的場景,這也是為她生兒育女,一直尊重和愛戴與他的女人啊。
“蘭兒,你放心,朕在,朕一直都在。”
蘭兒,是惠妃納喇氏的名字,一聽康熙這樣叫她的名字,惠妃就忍不住流下淚來。
“皇上,你已經好多年好多年都沒交過臣妾的名字了,如今能聽得皇上再叫臣妾一聲蘭兒,臣妾也算是死而無憾了。”
“胡說,說什麽死不死的,你還有大把的好時光,你現在要做的就是好好休養,早日康複。”
“嗯!”
惠妃抽泣了一聲,“臣妾、臣妾還以為皇上不再關心臣妾了,如今看見皇上,聽見皇上說話,臣妾就覺得身上的病痛已經去了大半,相信不久就會康複的。”
康熙眉心迅速抽搐了一下,臉上的笑意收了幾分,“以前也是朕的不對,有好多話朕應該對你講明白的,你和胤褆都是朕放在心裏的人,朕怎麽會不疼呢?朕保證以後一定會常來這裏,多陪你們說說話。”
惠妃眼含熱淚,一滴滴的滾落下來,激動之間原本想坐起身,一把被康熙給按住,“你腿上有上,現在不能動。”
“嗯,好,”惠妃抿了抿嘴唇,躺迴了床上,望著康熙哽咽的說道:“其實臣妾自那天之後,便一直心緒難安,時刻被良心所糾纏,有時甚至會被噩夢驚醒,如今能夠得到皇上的諒解,臣妾身心都輕鬆了許多,以後一定不會再做出讓皇上失望的事了。
康熙欣慰的點了點頭,替惠妃擦掉臉上的淚水,掖了掖被角,“朕相信你,等會朕讓人把胤褆給抱過來,這幾天他天天纏著朕問你什麽時候會醒,如今你醒了他也就安心了。”
“胤褆是個有孝心的。”
“是啊。”
隨後康熙又在這裏坐了一會兒,陪大阿哥胤褆和惠妃說了說話,大阿哥小眼淚汪汪,十分的為他的額娘擔心,這讓惠妃大為感觸,看到如此母慈子孝的場景,就連康熙的心也不由得軟了幾分。
不過康熙自然是不能一直呆在這裏的,聊了一會兒後,便叮囑惠妃要安心養傷,隨後便帶著人離開了。
剛走出延禧宮大門,就看見奉了舒婉的命令前來送禮物的知行等人,知行走在前麵,後麵兩個宮女小心翼翼的捧著一個錦盒。
“奴婢參見皇上,皇上萬福金安。”
“起來吧,玉妃讓你們送什麽東西?”
“迴皇上,是玉如意,”知行稍一示意,身後兩個宮女便將錦盒打開,康熙一看,是一柄有小臂長色澤瑩潤雕刻精細的玉如意。
康熙點點頭說道:“玉妃有心了,這玉如意的寓意不錯,惠妃定會早日康複!”
等知行迴宮將此事告訴舒婉,舒婉淺淺一笑,“今日你去,可遇上了別的宮裏的人?”
“迴娘娘,今日去的除了奴婢,還有翊坤宮的宜嬪,她送的是一株一百年份的人參,僖嬪送去的是一大盒魚翅。”
舒婉點點頭,半開玩笑道:“恐怕現在滿皇宮的藥材都堆在延禧宮了。”
整個人就像是南風中嘩嘩作響的蘆葦杆子。
末了,那嬤嬤咽了咽口水,說道:“臨了,那玉妃還說她會派人去內務府將以前的多的那些物件用銀子補上。”
惠妃點點頭,眼中閃過一絲忌憚,“妃辦事向來是妥帖的。”
何止是妥帖,簡直就是滴水不漏,明麵上該做的事從來不少做,讓人挑不出一絲兒錯處,就連那幽幽閣也被治的如鐵桶一般,讓人很難插得進手,麻煩啊。
怪不得之前太皇太後都吃了好幾次虧,也怪不得太皇太後不想這樣的人留在宮裏呢。
惠妃按了按太陽穴,對著那嬤嬤說道:“行了,你下去吧,以後幽幽閣的事情多注意點,及時向本宮稟報。”
“是,奴才遵旨。”
當天下午惠妃就接到從內務府奴才傳來的消息,說是玉妃娘娘已經將之前的多拿的器件用銀子補上了。
-------------------------------------
四月八日浴佛節,康熙帶領太皇太後和皇太後以及惠妃去香山寺祈福,其她人則在宮中齋戒沐浴。
其實舒婉原本是可以去的,但是又想到巴特爾和佛爾果那麽小,她不放心,這是其一,另一方麵則是因為太皇太後借著讓她為小阿哥抄經祈福的借口,給她留下了一大堆的經書,她必須在一天之內抄寫完畢。
這事做的雖然不厚道,但是太皇太後的借口倒是很冠冕堂皇,“宮中又有阿哥公主的宮妃都得抄寫,為皇嗣祈福,是為大清的下一代祈福,不認真點、用心點,怎麽能行呢?”
這話一出,就連康熙也沒法反駁。
惠妃自然是不用的,因為大阿哥打了,已經懂事明理,可以隨大隊伍一同去香山寺祈福。
一路上都是侍衛騎著馬在沿途守衛,早就接到皇上要前來祭拜的百姓們在路上翹首以待,為的就是一睹皇家的風采,從山腳到半山腰處的寺廟,共要走過九百九十九階石階,康熙著朝服,下了禦輦,攙扶著太皇太後一步步的走了上去。
過無相、無作和空門三門,寺廟中來自各地的高僧齊聚,一同誦經,整個香山寺籠罩在誦經聲和煙霧之中。
進入大雄寶殿,康熙等人便在大雄寶殿進行跪拜,跪拜完成後便去配殿等候,然後便是聆聽香山寺主持的講經。
據舒婉所知,流程大體上就是這個流程,至於真實的場景,那她就不知道了。
四月八日康熙等人需當天去當天迴,便注定是個忙碌的一天,宮中的嬪妃們早早地送別了康熙,晚上還得守在宮門前等候著康熙一行人的歸來。
雖說已經是四月天,但是晚上還是有些涼意,尤其是陣陣的北風吹來,激的不少人都打了個寒顫。
知行從宮裏拿來披風給舒婉披上,又塞了給她一個香囊,裏麵是熱乎乎軟乎乎但是不膩味的糕點。
沒辦法,她總不能當著這麽多人的麵端著盤子吃,也就隻能吃兩塊糕點解解饞了。
舒婉拿起一塊糕放入口中,這種糕點做的精巧且小,一塊剛好一口,雪白綿軟的糕點被白嫩的纖纖玉指捏住,然後送入口中。
“你先迴去吧,這裏有知秋伺候著,你在幽幽閣可要守好兩位小阿哥,注意點那些不安分的。”
最後一句是舒婉伏在知行耳邊說的。
“是,奴婢遵旨。”
知行知道這些事的重要性,匆匆給知秋交代了幾句後,便趕迴了幽幽閣。
知秋性子活潑,有她陪著,舒婉也不無聊,更別說還有來找她說話的端嬪和敬嬪,她們幾人也算是其樂融融了。
如今在宮門外大家都是一堆兒一堆兒的站著,平時大家談笑風生看不出來,這時候便看出來不同了,自然平日裏誰跟誰有點交情或者是跟誰說的上話,便跟誰站在一起。
當然,也有那例外的,比如烏雅氏,不管在那個堆兒裏她都能說上幾句。
提到了這烏雅氏,就不得不提另外一個人物--文氏,沒想到那文氏竟然真的跟烏雅氏同流合汙了,聽說前幾日她還去求了皇上讓她從鹹福宮搬出來,搬到了如今烏雅氏住的鍾粹宮,如此看來,文氏倒是成了烏雅氏的小妹了。
雖說舒婉不知道烏雅氏到底許了文氏什麽,但是衝文氏那股伏低做小恨不得把烏雅氏捧到天上的黏糊勁兒就不禁讓人浮想聯翩,到底文氏收了烏雅氏多少好處?
這時,一陣馬車的轟隆聲響起,離得老遠就能看見遠處那片被火光照亮的天空,眾人趕緊分開站好,等候康熙的馬車駛來。
康熙專屬的那輛明黃色超大馬車漸行漸近,卻沒有絲毫停下的意思,就這樣明晃晃的從眾人眼前飛馳過去。
這是怎麽迴事?
眾人一時疑惑不解,還是隨後而來的太皇太後身邊的嬤嬤說了句,“今天兒也已經晚了,太皇太後體恤,你們都先迴去吧。”
“是。”
眾人按下心中那份疑惑,又帶著有幾分掃興,迴到了各自宮裏。
第二天一早,舒婉還心心念念著這件事,也不用改她吩咐,小豆子早就準備好消息等著她了。
原來惠妃是因為救駕受了傷,所以昨晚康熙才直接命人將馬車駛進了皇宮裏。
昨天去香山寺祈福的時候,上山和祈福聽經這一環節都很順利,偏偏迴來的時候出了事。
小豆子一臉後怕,“聽說當時有好幾塊大石頭從山上滾落下來,當時差點砸中皇上,還好惠妃就站在旁邊,一把將皇上推開,那塊石頭直接就從惠妃的腿上壓了過去。”
“嘶,”舒婉光是聽著,就能想象出那個場麵有多可怕,忙喝了杯茶壓壓驚,“可是那個地方怎麽會有大石頭呢,京城的官員知道皇上昨日要去香山寺祈福,不應該早就把這些隱患給排除掉嗎?怎麽會發生滾石傷人的事?”
小豆子歎了口氣,“說起來,還真是那些官員倒了黴,那滾石本來是去年地震時留下來的,但是當時天氣寒冷,那些石塊便被凍住了,如今冰消雪化,那些石塊便一股腦的全落下來了。”
舒婉也點點頭,確實是無妄之災,原本她以為是有人蓄意謀害,沒想到又是老天爺的事。
倒是惠妃,能在那個關頭就下了康熙,真是情深義重,更重要的是,這可是救駕之功啊。
“那惠妃那裏怎麽樣了?”
“昨夜皇上就連夜急召骨科聖手前來為惠妃娘娘進行救治,聽說骨頭已經接上,現在的情況也已經穩定了。”
舒婉沉思一會兒,“我記得皇上曾經賞過一支玉如意,等惠妃醒了就給她送去吧。”
“娘娘,那支玉如意是不是有些貴重了,咱們的小庫房裏還有許多可用的藥材呢。”
“玉如意再貴重也不過是件死物,現在在皇上心裏,那惠妃可是寶貝的很呢。”
延禧宮
惠妃自昏迷整整後睡了三天兩夜,一睜眼,就看見康熙坐在床頭看著她,一雙眸子黑漆漆的不知道在想些什麽。
“皇上…”
一聲皇上叫的是千迴百轉如杜鵑啼血般淒涼落寞。
“朕在。”
康熙啞著嗓子,這幾天他睡得並不好,一閉眼就會想起當時惠妃飛身過來推開他的場景,這也是為她生兒育女,一直尊重和愛戴與他的女人啊。
“蘭兒,你放心,朕在,朕一直都在。”
蘭兒,是惠妃納喇氏的名字,一聽康熙這樣叫她的名字,惠妃就忍不住流下淚來。
“皇上,你已經好多年好多年都沒交過臣妾的名字了,如今能聽得皇上再叫臣妾一聲蘭兒,臣妾也算是死而無憾了。”
“胡說,說什麽死不死的,你還有大把的好時光,你現在要做的就是好好休養,早日康複。”
“嗯!”
惠妃抽泣了一聲,“臣妾、臣妾還以為皇上不再關心臣妾了,如今看見皇上,聽見皇上說話,臣妾就覺得身上的病痛已經去了大半,相信不久就會康複的。”
康熙眉心迅速抽搐了一下,臉上的笑意收了幾分,“以前也是朕的不對,有好多話朕應該對你講明白的,你和胤褆都是朕放在心裏的人,朕怎麽會不疼呢?朕保證以後一定會常來這裏,多陪你們說說話。”
惠妃眼含熱淚,一滴滴的滾落下來,激動之間原本想坐起身,一把被康熙給按住,“你腿上有上,現在不能動。”
“嗯,好,”惠妃抿了抿嘴唇,躺迴了床上,望著康熙哽咽的說道:“其實臣妾自那天之後,便一直心緒難安,時刻被良心所糾纏,有時甚至會被噩夢驚醒,如今能夠得到皇上的諒解,臣妾身心都輕鬆了許多,以後一定不會再做出讓皇上失望的事了。
康熙欣慰的點了點頭,替惠妃擦掉臉上的淚水,掖了掖被角,“朕相信你,等會朕讓人把胤褆給抱過來,這幾天他天天纏著朕問你什麽時候會醒,如今你醒了他也就安心了。”
“胤褆是個有孝心的。”
“是啊。”
隨後康熙又在這裏坐了一會兒,陪大阿哥胤褆和惠妃說了說話,大阿哥小眼淚汪汪,十分的為他的額娘擔心,這讓惠妃大為感觸,看到如此母慈子孝的場景,就連康熙的心也不由得軟了幾分。
不過康熙自然是不能一直呆在這裏的,聊了一會兒後,便叮囑惠妃要安心養傷,隨後便帶著人離開了。
剛走出延禧宮大門,就看見奉了舒婉的命令前來送禮物的知行等人,知行走在前麵,後麵兩個宮女小心翼翼的捧著一個錦盒。
“奴婢參見皇上,皇上萬福金安。”
“起來吧,玉妃讓你們送什麽東西?”
“迴皇上,是玉如意,”知行稍一示意,身後兩個宮女便將錦盒打開,康熙一看,是一柄有小臂長色澤瑩潤雕刻精細的玉如意。
康熙點點頭說道:“玉妃有心了,這玉如意的寓意不錯,惠妃定會早日康複!”
等知行迴宮將此事告訴舒婉,舒婉淺淺一笑,“今日你去,可遇上了別的宮裏的人?”
“迴娘娘,今日去的除了奴婢,還有翊坤宮的宜嬪,她送的是一株一百年份的人參,僖嬪送去的是一大盒魚翅。”
舒婉點點頭,半開玩笑道:“恐怕現在滿皇宮的藥材都堆在延禧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