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陽搖搖欲墜,忽明忽現,如火般的雲彩布滿天際。</br></br>北邊遠處一個閃電接著一個閃電,把灰暗的天空染成了蒼白色,被驚起的烏鴉展開黑色的翅膀,從枯萎的樹杈上騰飛起來,黑色的詛咒在半空迴蕩。</br></br>幾束刺眼的陽光從鉛色的雲縫中投射落下來,如一把把沾滿鮮血的寶劍直插在大地。</br></br>變幻無常的天空下起瓢潑大雨,白花花的雨點一陣接著一陣落下來,打在布滿鮮血和汙泥的水坑裏,濺起無數的水花。</br></br>一陣狂風吹來,刮得樹枝亂飛,使人顫抖,如祭歌般的悶雷聲轟轟作響。</br></br>風,雨,地,雷混在一起,連成一片,滿眼是灰蒙蒙冷颼颼的雨簾,一切東西都被裹在裏麵,辯不清方向。</br></br>仿佛這個時候,世界就是迷惘的一部分了。</br></br>草枯人亡,硝煙彌漫,狂風吹來,空氣夾帶著一陣陣血腥味,群山動顏,風聲作作,如一首首戰爭的悲歌,曆史的悲歌,人類的悲歌。</br></br>放眼大地,大地之母在哭泣,血流成河,他日象征榮譽和權力的旗幟已經破碎,斜插在地上,已經不成樣的各式各樣的兵器和戰車橫七豎八地停在那裏,似乎依舊等待著昔日主人的召喚,在風中搖擺。</br></br>躺在地上橫七豎八的屍首腐爛,惡臭衝天,留下滿山遍野的屍首。</br></br>光明慢慢變模糊了,東方,天的盡頭突然閃耀出最後的金色,就如迴光返照,仿佛要將那無盡的黑暗照亮似的。</br></br>可是無盡的黑暗沒有消退,反而和光明相互交接,人和在一起,世界沉浸在半明半暗的暈眩的光線中。</br></br>在亂屍中,一個小孩子從屍體中艱難的爬了出來,天真的眼睛裏充滿了迷茫,稚嫩的小手在天空的背景下緊緊握成了拳頭的形狀。</br></br>遠處有人唱道:</br></br>黑暗布滿有光的地方,戰火在田野中漸息,神啊,你在舞台上演出最後一台戲,戲已落幕、落幕。</br></br>時間在座位上沉默,風中有誰的眼淚,人啊,我在你眼裏看不到希望,看到的隻有貪婪和貪婪。</br></br>大地遮蔽了陽光,鮮血還留在複仇上,魔啊,請你停止手中的火焰吧,我會為你舔去腳上的泥。</br></br>誰能聽到我在唱這首止戰之殤,</br></br>誰能聽到我在唱這首止戰之殤,</br></br>誰能聽到我在唱這首止戰之殤,</br></br>誰就能明白命運的旨意。</br></br>——《死神:止戰之殤》</br></br>從此以後每逢隻要是狂風暴雨之夜,方圓百裏的人們還能聽到戰馬嘶鳴,鼓聲大作,兩軍廝殺,兵器碰撞,鬼哭狼嚎的聲音,甚至一些當地人開墾田地的時候,才發現地下的白骨一層壓著一層,連綿數百裏。</br></br>對於這場戰爭有詩曰:</br></br>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br></br>旌蔽日兮敵若雲,矢交墜兮士爭先;</br></br>淩餘陣兮躐餘行,左驂殪兮右刃傷;</br></br>霾兩輪兮縶四馬,援玉枹兮擊鳴鼓;</br></br>天時懟兮威靈怒,嚴殺盡兮棄原野;</br></br>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遙遠;</br></br>帶長劍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br></br>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淩;</br></br>身既死兮神以靈,子魂魄兮為鬼雄。</br></br>——先秦屈原《九歌·國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