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大一個孩子,需要考慮的事情太多了。郭臨心中幾番盤算,望向旁邊的奶娘問道:“你是哪裏人?叫什麽?”
“奴婢乃京城人氏,是城東宣平坊開包子鋪的李家婦俞氏。”
“你丈夫現在還在賣包子嗎?”
俞氏紅著臉答道:“秋姑娘找上奴婢時給了奴婢些銀兩,讓當家的這些天不要出來擺鋪子。”
郭臨搖搖頭:“你迴去收拾收拾,帶上換洗的衣服住到郭府,叫你丈夫繼續擺攤,和往常一樣。”
俞氏趕緊連聲應下。
“仔細照顧小公子,自會有厚賞。”
俞氏心中一喜,趕緊道:“奴婢曉得的。”便匆匆往外走了。
阿秋端著盤子走到拐角處,俞氏經過她身邊,行了個禮,風一樣地去了。阿秋迴頭看著她的背影,心中卻想著郭臨脫口而出的“小公子”,這麽說來,少爺已經定下了這孩子的名分,他是真心要收養這孩子了。
郭臨想起剛剛下朝時,世子似乎找他有事。被七皇子這麽一耽擱她都差點忘了,急忙提了馬鞭準備趕往楚王府。剛剛走到內院門口,突然橫著竄出一個人,郭臨本能地側了側身,那人尖叫一聲“啪”地摔在地上。
郭臨被這聲尖叫嚇了一跳,連忙走上前去攙扶。入手的臂膀觸感圓潤,那人微微抬了抬頭,見是郭臨頃刻變了顏色,柳眉緊蹙,一雙美目蓄滿了淚水。她怯怯地匍匐在地:“奴婢……奴婢不知道是大人,驚擾了大人,奴婢……”說話間,地上已有了滴落的水漬。
郭臨簡直倒吸一口涼氣,眼角餘光掃到了旁邊打翻的木桶和攤在地麵的濕衣物。那婢女仿佛也注意到了,急急忙忙扶正木桶,一雙芊芊素手撿起衣物放迴木桶,傷心的直掉眼淚:“怎麽辦,待會兒秋姐姐又要說我了。”說完不經意地看了郭臨一眼,像是察覺失言一般,捂著嘴重新跪下,輕聲抽噎。
真是好一副梨花帶雨,泣下沾襟的美人落淚圖。動作眼淚一氣嗬成,無論演技段數都比隻會在王妃麵前裝裝賢惠的阿秋高出許多啊。郭臨心中好笑,她握拳放在唇邊裝模作樣地咳嗽一聲,掩住笑意。眯著眼打量了下眼前的婢女,確實生了副好麵容。她伸手拉起她,聲音輕柔:“你叫什麽?”
侍女擦了擦眼淚,溫婉嫵媚道:“奴婢名喚鴛兒。”
“鴛兒?好名字。”鴛兒聞聲偷瞧了郭臨一眼,微微紅了臉。
郭臨放開手,對她說道:“你快去把衣服洗了吧,阿秋不會怪你的。”說完轉身就走。
“大人!”鴛兒連忙迴身大喊。見郭臨停下腳步,情急之間又不知該說什麽,隻能支支吾吾道:“奴婢多謝大人。”
李延正站在內院門口迎接,他跟上郭臨的腳步,低聲道:“鴛兒是慶王送來的婢女之一。”
郭臨腳步不停:“慶王?原來他們打這種主意,那婢子身段窈窕,膚白貌美,放到我這兒真是可惜了。”
李延問道:“可要遣出府?”
“不用,暫時不動,該怎麽樣還是怎麽樣。”
李延點頭應是。二人剛走到正門口,就看到一輛漆紅的馬車穩穩地停在路中,車簾上是熟悉的“楚”字。
郭臨哈哈大笑,一手撐著車轅跳上馬車。車廂內的世子正準備下車,被竄進來的她嚇了一跳,奇道:“怎麽,你知道我要來?”
郭臨故作玄虛:“本天師掐指一算……”
世子“哼”了一聲,問道:“七皇子找你作甚啊?”
郭臨擺擺手:“別提了,拉著我去看鎮國侯遊街,他好像懷疑這件事另有隱情。”她不耐煩糾結這個話題,轉而說道,“現在是去哪個慈幼局?有剛好足月的麽?”
世子道:“楚王府出資的慈幼局有好幾個,肯定能找到,手續一辦,那孩子就是你郭家人了。”郭臨聽了嘿嘿一笑。
世子斜乜她一眼,嘖道:“你說你,還沒滿十六呢,孩子都有了,這以後哪還有姑娘肯嫁給你。”
郭臨攤手道:“那還不好,婆娘都不用討,孩子就有了。”
——————————————————————————————————————————
最近的京城,除了鎮國侯府因私造兵器父子斬首外,還有一個小道消息在悄悄地流傳。
李延聽到門房來報,匆匆迎出:“不知大人要來,有失遠迎。”
來人笑道:“無妨。”
李延皺眉道:“可惜我家大人此時不在府中。”
“不在?”來人頓了頓,複又笑道,“那我就在貴府,等他迴來。”
郭臨和阿秋帶著從人伢子處專門挑好的仆婦和奶娘,浩浩蕩蕩地迴府。養孩子,一個奶娘是不夠的。但楚王府那邊,因為王妃年輕時習武傷了身體,生了世子和郡主後就沒再懷胎,楚王府都十多年不曾見過小孩了,自然是添不了人手,郭臨隻得親自去選人。
剛進府,沒有像往常一樣看見李延候在一邊,郭臨問門房:“管家呢?”
“在前廳接待貴客呢。”
“貴客?”郭臨想了又想,實在想不出有認識哪位可被稱之貴客的大人物,隻能遣阿秋帶著仆婦先迴內院。
她急匆匆地趕到前廳,待看清屋內之人後,不禁扶著門框張大了嘴巴:“少師大人……什麽風又把你給吹來了。”
陳聿修揚眉一笑,眉心一點朱砂隨之而動,絲毫不在意那個刻意拖長的“又”字,說道:“我來自然是要找你的。”
郭臨邁進屋內,候在一旁的李延便行了禮告退。郭臨沒好氣地坐下,掏出娟帕擦拭額上的汗珠,道:“那又是何等大事讓少師大人連帖子都不下就獨自登門呢?”
陳聿修也不看她,隻是轉悠著手中的青瓷茶杯:“近來有個傳聞,不知郭大人可知曉?”
“什麽傳聞?”郭臨漫不經心地問,撚了塊茶點往嘴中送去。
“人說如今大齊最有名的京兆尹,上任前,一把三尺青鋒劍殺退刺客。任職後,不僅矜業親民,而且喜做善事。雖未成家,仍在慈幼局收養了個孩子,還是個才足月的嬰兒。不由讓人猜想,這孩子莫非,與京兆尹有什麽親緣……”
郭臨險些被口裏的茶點噎死,她猛烈地咳嗽幾聲,拍拍胸口,目光直直地盯向陳聿修。而對方卻隻是輕輕抖了抖衣袖,渾若不覺。
確實,如果隻是發了善心要收養個孩子,挑個年紀稍大的就行,何須找個奶娃娃,弄來滿府的仆婦奶娘。更何況她還沒成家,府裏連個女主人都沒有,這不是自討苦吃嗎?郭臨這才意識到,她那自以為的思慮周全,其實滿是漏洞。如若放任那種流言,日後傳出的隻會更加難堪。她盯著眼前的茶水默默出神,額上已經又沁出了密密的汗珠。
陳聿修突然拍了拍手,郭臨詫異地抬頭。幾個小廝抬著個碩大的檀木箱子走進來,輕手輕腳地將箱子放到地上。陳聿修悠然一笑:“恭賀你喜得孩兒,這些是送給小公子的賀禮。”
郭臨怔怔地迴了句:“勞您費心……”見陳聿修起身欲走,便跟上送他出門。一路上有些心不在焉,對方說了三句聽到耳裏的也不過一句。
等送走了人才想起他最後好像說了句“十日後請郭大人過府一敘,不知意下如何?”。郭臨一把抓住李延,急道:“方才少師邀我我是如何答得?”
李延莫名其妙:“您不是點頭稱好,說必會準時抵達嗎?”
——————————————————————————————————————————
幾日後,刑部將關於太子一案定罪的全部案宗呈上。意味著自此次早朝後,□□羽盡皆清理完畢。這一頁,終於能翻過去了。
皇上也好似放寬了心,高坐在禦座之上,神態和煦。待到刑部尚書稟報完,便宣布無事退朝了。
郭臨剛剛邁出宣政殿,攏了攏衣袖,就看見徐公公小碎步地從一邊繞過來,精明的雙眼略微眯起,麵上一派親切溫和:“郭大人留步。”
“徐公公,”郭臨恭敬地拱手,問道:“可是有事?”
禦書房內,皇上伸手接過徐公公遞來的茶水,緩聲道:“聽說愛卿最近,收養了個孩子?”
郭臨一愣,轉而笑道:“陛下連這都知曉了啊,微臣確實收養了一個孩子。”
“愛卿尚未娶妻吧?”
郭臨還未作答,一旁的徐公公淺笑著接道:“陛下,楚世子和郭大人常年在瓊關,都是未成家的少年郎啊。”
“哦?”皇上看向郭臨,“那為何……”
郭臨輕輕歎口氣:“說來話長,微臣得陛下慧眼賞識,破格提官,心中感激不盡。想盡臣之所能,為陛下分憂解難。前幾日沐休,和世子一同去南明山遊玩,偶然拜訪了南明寺的玄弘住持。住持發覺微臣初為官,周身火氣甚重,怕是會受小人幹擾,有損官運。微臣詢問解救之法,住持便命微臣收養個生辰八字中水旺的孩子。”
皇上“哦”了一聲:“這麽說已經找到了合適的孩子?”
郭臨尷尬地笑笑,仿佛很是無奈:“正是如此,微臣在慈幼局中找來的,隻可惜是個奶娃娃,還需請上乳母、仆婦照料。微臣也是頭一次照顧小孩子,正手忙腳亂呢。”
皇上捋捋胡須,朗聲大笑:“那愛卿就好好養著吧,日後成了親也都熟手了。”
一時間君臣盡笑。走出禦書房,郭臨長舒口氣,後背的中衣微微有些汗濕。方才那些話,半假半真,好在事先做足了準備。她探了探衣袖裏的一塊小木牌,就是憑著這件小玩意,說通了南明寺的玄弘住持幫忙。當然,若不是本身她做的就是□□的善事,那和尚也不會輕易點頭。郭臨摸出木牌上刻著的一個“白”字,心中感歎:姓白的,沾了你的光啊,謝了!
——————————————————————————————————————————
“啊……阿嚏!”
運河的水麵上,逆流而行的一艘烏篷小船,隨著盤坐在船頭的襴衫青年一聲脆亮的噴嚏,船身震了震,水麵劃出深淺不一的波紋。他揉揉鼻頭,不滿道:“定有人在議我。”
“詩雲‘寤言不寐,願言則嚏’,白兄,當有人思戀你才是。”低沉中帶了些磁性的嗓音,是另一個坐在艙內的青年公子說的。
那白公子聞言,起了興致,轉頭挑眉道:“不然,《容齋隨筆》有雲‘今人噴嚏不止者,必噀唾祝雲:‘有人說我’,婦人尤甚。’,則,定是有人在說我閑話。”他停了停,小聲噓道,“婦人,長得像婦人的豎子也有可能。”
“《燕北錄》中有記:‘戎主太後噴嚏,近侍臣僚齊聲唿‘治夔離’,猶漢人唿‘萬歲’也。’所以啊白兄,也說不得是有好事將臨呢。”
“好事?”白公子渾身一陣哆嗦,想起此行終點要見的那個人又是一陣哆嗦。他緊了緊領口,轉進艙內。一杯溫好的熱酒適時地遞到了麵前,端著杯子的手,紅潤光滑,細長有力,指甲邊緣修剪得幹淨齊整。白公子聞著那酒裏淡淡的藥香,伸手接過,歎道:“有一大夫隨行,正是上上之選啊。”
那青年公子微微一笑,不再多言。
——————————————————————————————————————————
世子與郭臨連番思考了數日,依然解決不了孩子的取名問題。世子想出的郭臨認為太酸,郭臨取來的世子又覺得太隨便。書房裏,兩人針鋒相對,大吵小吵不斷,連阿秋都懶得理他們。
“你郭家就沒有個族譜輩次嗎?”
“武林中人,不興這個。”
“那要不幹脆到國子監找個學士來吧,真麻煩。”世子厭惡地扔下《北堂書抄》。
“唉,學士?”郭臨愣了愣。
“奴婢乃京城人氏,是城東宣平坊開包子鋪的李家婦俞氏。”
“你丈夫現在還在賣包子嗎?”
俞氏紅著臉答道:“秋姑娘找上奴婢時給了奴婢些銀兩,讓當家的這些天不要出來擺鋪子。”
郭臨搖搖頭:“你迴去收拾收拾,帶上換洗的衣服住到郭府,叫你丈夫繼續擺攤,和往常一樣。”
俞氏趕緊連聲應下。
“仔細照顧小公子,自會有厚賞。”
俞氏心中一喜,趕緊道:“奴婢曉得的。”便匆匆往外走了。
阿秋端著盤子走到拐角處,俞氏經過她身邊,行了個禮,風一樣地去了。阿秋迴頭看著她的背影,心中卻想著郭臨脫口而出的“小公子”,這麽說來,少爺已經定下了這孩子的名分,他是真心要收養這孩子了。
郭臨想起剛剛下朝時,世子似乎找他有事。被七皇子這麽一耽擱她都差點忘了,急忙提了馬鞭準備趕往楚王府。剛剛走到內院門口,突然橫著竄出一個人,郭臨本能地側了側身,那人尖叫一聲“啪”地摔在地上。
郭臨被這聲尖叫嚇了一跳,連忙走上前去攙扶。入手的臂膀觸感圓潤,那人微微抬了抬頭,見是郭臨頃刻變了顏色,柳眉緊蹙,一雙美目蓄滿了淚水。她怯怯地匍匐在地:“奴婢……奴婢不知道是大人,驚擾了大人,奴婢……”說話間,地上已有了滴落的水漬。
郭臨簡直倒吸一口涼氣,眼角餘光掃到了旁邊打翻的木桶和攤在地麵的濕衣物。那婢女仿佛也注意到了,急急忙忙扶正木桶,一雙芊芊素手撿起衣物放迴木桶,傷心的直掉眼淚:“怎麽辦,待會兒秋姐姐又要說我了。”說完不經意地看了郭臨一眼,像是察覺失言一般,捂著嘴重新跪下,輕聲抽噎。
真是好一副梨花帶雨,泣下沾襟的美人落淚圖。動作眼淚一氣嗬成,無論演技段數都比隻會在王妃麵前裝裝賢惠的阿秋高出許多啊。郭臨心中好笑,她握拳放在唇邊裝模作樣地咳嗽一聲,掩住笑意。眯著眼打量了下眼前的婢女,確實生了副好麵容。她伸手拉起她,聲音輕柔:“你叫什麽?”
侍女擦了擦眼淚,溫婉嫵媚道:“奴婢名喚鴛兒。”
“鴛兒?好名字。”鴛兒聞聲偷瞧了郭臨一眼,微微紅了臉。
郭臨放開手,對她說道:“你快去把衣服洗了吧,阿秋不會怪你的。”說完轉身就走。
“大人!”鴛兒連忙迴身大喊。見郭臨停下腳步,情急之間又不知該說什麽,隻能支支吾吾道:“奴婢多謝大人。”
李延正站在內院門口迎接,他跟上郭臨的腳步,低聲道:“鴛兒是慶王送來的婢女之一。”
郭臨腳步不停:“慶王?原來他們打這種主意,那婢子身段窈窕,膚白貌美,放到我這兒真是可惜了。”
李延問道:“可要遣出府?”
“不用,暫時不動,該怎麽樣還是怎麽樣。”
李延點頭應是。二人剛走到正門口,就看到一輛漆紅的馬車穩穩地停在路中,車簾上是熟悉的“楚”字。
郭臨哈哈大笑,一手撐著車轅跳上馬車。車廂內的世子正準備下車,被竄進來的她嚇了一跳,奇道:“怎麽,你知道我要來?”
郭臨故作玄虛:“本天師掐指一算……”
世子“哼”了一聲,問道:“七皇子找你作甚啊?”
郭臨擺擺手:“別提了,拉著我去看鎮國侯遊街,他好像懷疑這件事另有隱情。”她不耐煩糾結這個話題,轉而說道,“現在是去哪個慈幼局?有剛好足月的麽?”
世子道:“楚王府出資的慈幼局有好幾個,肯定能找到,手續一辦,那孩子就是你郭家人了。”郭臨聽了嘿嘿一笑。
世子斜乜她一眼,嘖道:“你說你,還沒滿十六呢,孩子都有了,這以後哪還有姑娘肯嫁給你。”
郭臨攤手道:“那還不好,婆娘都不用討,孩子就有了。”
——————————————————————————————————————————
最近的京城,除了鎮國侯府因私造兵器父子斬首外,還有一個小道消息在悄悄地流傳。
李延聽到門房來報,匆匆迎出:“不知大人要來,有失遠迎。”
來人笑道:“無妨。”
李延皺眉道:“可惜我家大人此時不在府中。”
“不在?”來人頓了頓,複又笑道,“那我就在貴府,等他迴來。”
郭臨和阿秋帶著從人伢子處專門挑好的仆婦和奶娘,浩浩蕩蕩地迴府。養孩子,一個奶娘是不夠的。但楚王府那邊,因為王妃年輕時習武傷了身體,生了世子和郡主後就沒再懷胎,楚王府都十多年不曾見過小孩了,自然是添不了人手,郭臨隻得親自去選人。
剛進府,沒有像往常一樣看見李延候在一邊,郭臨問門房:“管家呢?”
“在前廳接待貴客呢。”
“貴客?”郭臨想了又想,實在想不出有認識哪位可被稱之貴客的大人物,隻能遣阿秋帶著仆婦先迴內院。
她急匆匆地趕到前廳,待看清屋內之人後,不禁扶著門框張大了嘴巴:“少師大人……什麽風又把你給吹來了。”
陳聿修揚眉一笑,眉心一點朱砂隨之而動,絲毫不在意那個刻意拖長的“又”字,說道:“我來自然是要找你的。”
郭臨邁進屋內,候在一旁的李延便行了禮告退。郭臨沒好氣地坐下,掏出娟帕擦拭額上的汗珠,道:“那又是何等大事讓少師大人連帖子都不下就獨自登門呢?”
陳聿修也不看她,隻是轉悠著手中的青瓷茶杯:“近來有個傳聞,不知郭大人可知曉?”
“什麽傳聞?”郭臨漫不經心地問,撚了塊茶點往嘴中送去。
“人說如今大齊最有名的京兆尹,上任前,一把三尺青鋒劍殺退刺客。任職後,不僅矜業親民,而且喜做善事。雖未成家,仍在慈幼局收養了個孩子,還是個才足月的嬰兒。不由讓人猜想,這孩子莫非,與京兆尹有什麽親緣……”
郭臨險些被口裏的茶點噎死,她猛烈地咳嗽幾聲,拍拍胸口,目光直直地盯向陳聿修。而對方卻隻是輕輕抖了抖衣袖,渾若不覺。
確實,如果隻是發了善心要收養個孩子,挑個年紀稍大的就行,何須找個奶娃娃,弄來滿府的仆婦奶娘。更何況她還沒成家,府裏連個女主人都沒有,這不是自討苦吃嗎?郭臨這才意識到,她那自以為的思慮周全,其實滿是漏洞。如若放任那種流言,日後傳出的隻會更加難堪。她盯著眼前的茶水默默出神,額上已經又沁出了密密的汗珠。
陳聿修突然拍了拍手,郭臨詫異地抬頭。幾個小廝抬著個碩大的檀木箱子走進來,輕手輕腳地將箱子放到地上。陳聿修悠然一笑:“恭賀你喜得孩兒,這些是送給小公子的賀禮。”
郭臨怔怔地迴了句:“勞您費心……”見陳聿修起身欲走,便跟上送他出門。一路上有些心不在焉,對方說了三句聽到耳裏的也不過一句。
等送走了人才想起他最後好像說了句“十日後請郭大人過府一敘,不知意下如何?”。郭臨一把抓住李延,急道:“方才少師邀我我是如何答得?”
李延莫名其妙:“您不是點頭稱好,說必會準時抵達嗎?”
——————————————————————————————————————————
幾日後,刑部將關於太子一案定罪的全部案宗呈上。意味著自此次早朝後,□□羽盡皆清理完畢。這一頁,終於能翻過去了。
皇上也好似放寬了心,高坐在禦座之上,神態和煦。待到刑部尚書稟報完,便宣布無事退朝了。
郭臨剛剛邁出宣政殿,攏了攏衣袖,就看見徐公公小碎步地從一邊繞過來,精明的雙眼略微眯起,麵上一派親切溫和:“郭大人留步。”
“徐公公,”郭臨恭敬地拱手,問道:“可是有事?”
禦書房內,皇上伸手接過徐公公遞來的茶水,緩聲道:“聽說愛卿最近,收養了個孩子?”
郭臨一愣,轉而笑道:“陛下連這都知曉了啊,微臣確實收養了一個孩子。”
“愛卿尚未娶妻吧?”
郭臨還未作答,一旁的徐公公淺笑著接道:“陛下,楚世子和郭大人常年在瓊關,都是未成家的少年郎啊。”
“哦?”皇上看向郭臨,“那為何……”
郭臨輕輕歎口氣:“說來話長,微臣得陛下慧眼賞識,破格提官,心中感激不盡。想盡臣之所能,為陛下分憂解難。前幾日沐休,和世子一同去南明山遊玩,偶然拜訪了南明寺的玄弘住持。住持發覺微臣初為官,周身火氣甚重,怕是會受小人幹擾,有損官運。微臣詢問解救之法,住持便命微臣收養個生辰八字中水旺的孩子。”
皇上“哦”了一聲:“這麽說已經找到了合適的孩子?”
郭臨尷尬地笑笑,仿佛很是無奈:“正是如此,微臣在慈幼局中找來的,隻可惜是個奶娃娃,還需請上乳母、仆婦照料。微臣也是頭一次照顧小孩子,正手忙腳亂呢。”
皇上捋捋胡須,朗聲大笑:“那愛卿就好好養著吧,日後成了親也都熟手了。”
一時間君臣盡笑。走出禦書房,郭臨長舒口氣,後背的中衣微微有些汗濕。方才那些話,半假半真,好在事先做足了準備。她探了探衣袖裏的一塊小木牌,就是憑著這件小玩意,說通了南明寺的玄弘住持幫忙。當然,若不是本身她做的就是□□的善事,那和尚也不會輕易點頭。郭臨摸出木牌上刻著的一個“白”字,心中感歎:姓白的,沾了你的光啊,謝了!
——————————————————————————————————————————
“啊……阿嚏!”
運河的水麵上,逆流而行的一艘烏篷小船,隨著盤坐在船頭的襴衫青年一聲脆亮的噴嚏,船身震了震,水麵劃出深淺不一的波紋。他揉揉鼻頭,不滿道:“定有人在議我。”
“詩雲‘寤言不寐,願言則嚏’,白兄,當有人思戀你才是。”低沉中帶了些磁性的嗓音,是另一個坐在艙內的青年公子說的。
那白公子聞言,起了興致,轉頭挑眉道:“不然,《容齋隨筆》有雲‘今人噴嚏不止者,必噀唾祝雲:‘有人說我’,婦人尤甚。’,則,定是有人在說我閑話。”他停了停,小聲噓道,“婦人,長得像婦人的豎子也有可能。”
“《燕北錄》中有記:‘戎主太後噴嚏,近侍臣僚齊聲唿‘治夔離’,猶漢人唿‘萬歲’也。’所以啊白兄,也說不得是有好事將臨呢。”
“好事?”白公子渾身一陣哆嗦,想起此行終點要見的那個人又是一陣哆嗦。他緊了緊領口,轉進艙內。一杯溫好的熱酒適時地遞到了麵前,端著杯子的手,紅潤光滑,細長有力,指甲邊緣修剪得幹淨齊整。白公子聞著那酒裏淡淡的藥香,伸手接過,歎道:“有一大夫隨行,正是上上之選啊。”
那青年公子微微一笑,不再多言。
——————————————————————————————————————————
世子與郭臨連番思考了數日,依然解決不了孩子的取名問題。世子想出的郭臨認為太酸,郭臨取來的世子又覺得太隨便。書房裏,兩人針鋒相對,大吵小吵不斷,連阿秋都懶得理他們。
“你郭家就沒有個族譜輩次嗎?”
“武林中人,不興這個。”
“那要不幹脆到國子監找個學士來吧,真麻煩。”世子厭惡地扔下《北堂書抄》。
“唉,學士?”郭臨愣了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