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問,電動汽車都有什麽部件組成?


    那首先要說的,就是電動機了。相當於傳統汽車的發動機和變速箱,堪稱是電動車的“心髒”部位。


    如果把電動機比喻成“心髒”的話,那電池就是“血液”了。“心髒”固然重要,卻也需要新鮮血液來補充能量。


    作為電動車最重要的配件之一,電池保證了電動汽車源源不斷的能源動力,直接決定電動汽的續航能力,和使用壽命。


    所以說,星雲科技的誕生,也相當於給國內電動汽車產業,注入了一股新鮮且又強勁的血液。


    當然,除了電動機和電池,還有相當於“大腦”的電控係統。


    電控係統由電池管理係統,和控製係統構成。管理電池組,和控製電池的能量輸出,以及調節電動機的轉速等等。


    這就是電動汽車的三大核心部件。


    至於其他車身、底盤、輪胎、減震等等,就不一一細說了,大家都知道。


    說到這裏,就有些可惜了。


    目前,除了電池是純國產,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外。電動機、電控裏麵很多技術,依然需要從國外進口。


    比如說電動機吧。


    因為我們的矽或碳化矽,以及一些基礎材料工業方麵不成熟,所以其中一個核心部件igbt,就需要依賴進口。


    當然了,華夏幾大電動機廠家,在電機控製上,不論是平順性,還是其他性能、功能方麵,都已經趕上了國際比較先進的水平。


    電控部件情況好一點,但也沒有完全擺脫對國外技術的依賴。


    至於電池,如果不是星雲科技崛起,這一塊依然被海外企業壓著。


    ……


    劉雲天他們今天約鄭歌前來聚餐,目的就是為了和星雲科技,達成合作,進軍新能源汽車產業。


    這一點,鄭歌接到邀請之前,就猜到了。


    因為劉雲天,已經不止一次隱晦提過這件事。


    星雲科技如今成了香餑餑,對合作對象的選擇,是非常苛刻。


    在國內,星雲科技僅和三大車企簽訂了合作協議。在海外,也僅和雅蘭汽車合作,成立了一家合資品牌。


    劉雲天等人想要和星雲科技達成合作,沒有鄭歌的牽線,很難辦到。


    不過鄭歌覺得,他們的電動汽車……不會有什麽希望。


    一幫外行,隨便收購一家新能源企業,就想做一輛出色的電動汽車?


    想什麽呢。


    還是那句話,一輛電動汽車,除了提供能源的電池外,還需要電動機,電控、車身、底盤等部件。


    特別是電動機、電控,若是做不好這兩項技術,就算擁有強大的電池能源,也是白搭。


    華興電動汽車能夠獲得成功,也是因為收購了北美雷歐公司的先進技術。


    不然,就算有著強大的電池技術,華興也很難和國際上的一流電動汽車比肩。


    就算如此,華興汽車中很多技術,也需要依賴於國外。


    說句不好聽的,如果哪天惹惱了國際上的那些巨頭,直接給你來個技術封殺,就能讓華興電動汽車傷筋動骨。


    星雲科技為何選擇和雅蘭汽車合作?也有這方麵的原因。希望能在西方,結交一個強力的盟友。


    沒辦法,很多技術國內還沒突破,還沒辦法和海外巨頭們硬剛。


    隻能選擇合作,慢慢來了。


    ……


    不管鄭歌怎麽想,總之看到鄭歌答應,劉雲天等人都非常高興。


    就算剛剛和鄭歌抬杠的幾位,也更加熱情起來。這就是利益當頭吧,有了利益,一切都好說。


    如果今天鄭歌沒答應,他們雖然不會直接翻臉,但也會感到不喜的。


    等哪天鄭歌遇到點什麽波折,這些家夥說不好,就要使點絆子了。


    當然了,以鄭歌今天的地位,也不在乎這些。


    不過,劉雲天他們願意進軍新能源汽車產業,也算是好事。萬一成功了,也算是為華夏汽車產業發展,做出一份貢獻了。


    ……


    會所裏,談完正事,用了晚餐,閑聊了一番後,鄭歌便帶著羅新雪,和劉雲天等人告辭,離開了會所。


    坐在車上,羅新雪看了眼旁邊的鄭歌,說道:“鄭總,感覺劉總他們進軍新能源汽車行業,有些草率了。似乎根本沒有多做考慮,就直接決定了。”


    “你的感覺不錯,確實草率了。”


    鄭歌笑笑,“他們根本沒做好準備,隻是看到新能源領域的火爆,所以想要參一腳。這也不奇怪,我們華夏商人不都是這樣嗎?什麽賺錢,就一擁而上。就說網絡小說吧,前段時間火起來後,各方資本紛紛湧入。就連一些巨頭企業,都忍不住想要分一筆羹。可做成功的,又有幾家呢?”


    羅新雪點頭,還真是如此。


    “算了,隨他們玩吧。雖然他們的決定有些草率,但在龐大的資金、資源注入下,或許也能幹出點名堂。若是如此,倒也是好事。畢竟我們華夏的汽車市場,也的確需要注入一些新鮮血液了。不然,前途難料啊!”


    說著話,鄭歌看向窗外。


    一眼看去,滿大街都合資品牌。


    就像曾經地球上,走在大街上,放眼看去都是一汽本田、一汽大眾、一汽馬自達、東風雪鐵龍等等。


    都是合資品牌,很少能看到國產品牌。


    這個世界,情況也差不多。


    到了新能源時代,華夏又掌握著先進的電池技術,沒理由讓那些合資品牌汽車,繼續橫行下去。


    不然,就太丟麵了。


    想想到那時候,人們談起新能源,會說華夏新能源技術一流。可在電動汽車領域,依然一塌糊塗。滿大街跑的,依然是外國品牌汽車,說出去太難聽了。


    這也是星雲科技,沒和那些大型車企合作的原因。


    那些大型車企,放不下合資品牌,放不下每年數百億,乃至數千億的銷售額,隻能一條路走到黑了。


    據鄭歌了解,華夏第一汽車廠,年銷售額700億美元,差不多相當於5000億rmb,如何舍得放棄?


    <ins ss="adsbygoogle" style="disy:block" data-ad-client="ca-pub-4121986937661579" data-ad-slot="1016693305" data-ad-format="auto"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ins>


    <script>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今開始當神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舍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舍莊並收藏從今開始當神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