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漢州南部,無涯郡。


    清晨,山頂,榕樹下,飯菜香味撲鼻。


    楚玉,石崑,魏桓三人圍坐一桌,桌子上是小籠包,有熟牛肉,還有蜜水,以及從靈域遠道而來的瓜果點心。


    楚玉之所以會成為三人之間的老大,並非是因為楚玉年長於石崑和魏桓,僅僅是因為楚玉有著獨屬於自己的空間法器。


    這般手筆,對年紀更小的石崑和魏桓而言,是難以想象的。


    姑且不提,楚玉更是顧雍與北寒非的關門弟子。


    當然,楚玉是一個很好說話的人,論家世,楚玉在二人之下,石崑與魏桓自幼便可得到父母的疼愛,而楚玉,更像是獨屬於父母的長工,且還是不管死活的那一類長工。


    故而,楚玉是很羨慕石崑和魏桓的。


    唯一的共同點,就是都出自於底層,也都因為宇文君的緣故,而聚在了一起。


    楚玉很有大哥風範,將兩塊熟牛肉遞給了石崑和魏桓兩人,瞥了眼東方天際,說道:“太陽快要出來了,這座山下,便是那五十萬畝良田。”


    “孟懷大人已傳來消息,有四十七萬畝田地屬於地方百姓。”


    “當然,雲漢楊氏的話不能信,不過地契文書是無法作假的。”


    “我們三人的首要任務,就是助力丞相大人,合情合理的將這五十萬畝良田收複,繼而重新分配。”


    “這裏麵會有許多爛賬,不知二位小弟弟的術算能力如何?”


    石崑嘴裏吃的滿嘴是油,笑哈哈道:“我術算能力隻能算是尚可,可惜李春陽去了白鹿書院,李春陽的術算能力在我和魏桓之上,但魏爽的術算能力在我之上。”


    魏桓沒好氣瞥了眼石崑,不屑道:“倒是會撂挑子啊。”


    石崑樂嗬嗬一笑,也沒有反駁。


    也正如石崑所說,魏桓的術算能力,在他之上。


    魏桓向楚玉請教道:“所以,從何處下手,難不成挨家挨戶的尋找四十七萬良田的主人,找出大量的地契文書,與楊氏的地契文書進行仔細對比。”


    “這很麻煩,且楊氏能有如此說法,便意味著,有鐵桶一般的證詞。”


    “即便將賬目細算出來,也奈何不得楊氏。”


    魏桓與石崑二人,在各自師尊的帶領下,進行遊曆,體會不同地界的人文風氣,以及政風,對於百姓與官家之間的矛盾,已有了些許認知。


    兩個小家夥很聰慧,對於官場上一些老套的把戲,一眼就能看破,隻是年紀小罷了。


    楚玉咧嘴一笑道:“此術算,非彼術算。”


    石崑眼睛一亮,道:“大哥此話怎講?”


    楚玉說道:“就真憑實據而言,我們自然是鬥不過雲漢楊氏,而是我們自身要極其仔細的去丈量這五十萬畝良田。”


    “觀地氣之運轉,看看這五十萬畝良田,究竟都種植了什麽,其次,還要看具體收成如何。”


    “至於這大片良田究竟隸屬於多少戶主,這個一點都不重要。”


    “其實我們也很清楚,便是楊氏很大方的將四十七萬畝良田分配給了地方百姓,可雲漢州很大,人口無數,有許多人,都是雲漢楊氏的狗腿子。”


    石崑略有疑惑道:“可即便調查出這大片良田的具體收成,得出戶數疑點重重,那又如何,比如有些戶主死了,名下是無主之地,可名義上卻也不屬於楊氏。”


    “而且,即便我們調查出這麽大的一塊地,稅收有很大問題,可線索早就被楊氏中斷,郡守大人也會向著楊氏,自然能將賬給做平。”


    “意義究竟在何處?”


    魏桓再度不屑的瞥了眼石崑,鄙夷道:“糊塗,隻要調查出戶數不對等,稅務作假,哪怕沒有證據,可我們也能順著田地裏的產物流通向了何處,找到更多不利於楊氏的線索。”


    “明麵上,楊氏穩如磐石,而我們是要給這塊巨大的磐石鬆鬆土,挪挪地方,而不是砸碎這塊磐石。”


    被魏桓如此說教一通,石崑慚愧的摸了摸自己的後腦勺,幹笑了兩聲,不知該說些什麽。


    然後楚玉一臉欣慰的賞給了魏桓一塊糕點,得意一笑道:“我們隻是調查,如何與楊氏鬥法,那就和我們無關了。”


    大日東升,再有數日,便到了北方的春種時節,而南方大地,早已經開始春種。


    三個小家夥抹了抹嘴,說道:“走,去丈量。”


    楚玉走在前方,接連瞬移,晃出道道殘影,石崑與魏桓緊隨其後,其實無論在什麽樣的年紀,能跟一個好大哥,都是福氣。


    三人走遠之後,陳緹與薑謙來了,那位老先生,不知因為上了年紀的緣故,還是其餘的緣由,總之不太喜歡登高望遠,而是選擇了僻靜河邊,於柳樹下垂釣。


    瞥了眼桌子上的殘羹剩飯,薑謙輕聲笑道:“楚玉,其作風,與宗主大人日漸靠攏,很會享受,不知是否會帶偏了石崑和魏桓兩個小家夥?”


    早飯很豐盛,符合大戶人家的早膳。


    陳緹道:“作風一事,其實沒有那麽重要,可以鋪張,但不可以浪費。”


    “我倒是覺得,魏桓太重權術,無論陰謀亦或是陽謀,都頗有造詣,是一個難得一見的好苗子,雖不知當初的李春陽是何等成色,可魏桓令我眼前一亮,讓我覺得,我家石崑有些傻乎乎的。”


    薑謙神色溫和道:“可石崑有一顆赤子之心啊。”


    “假以時日,必能溫養出一股王者之氣。”


    “倒是那楚玉,不知你可看出了幾分深淺?”


    陳緹微微搖頭道:“那是宗主大人親自培養的孩子,深淺豈是我們能看出的。”


    “至於你所說,石崑假以時日可溫養出王者之氣,應該是真話,我也是這麽認為的。”


    薑謙:“……”


    三日後。


    無涯郡內,不知何時起,街頭巷尾開始對北方此次以工代賑有了些說辭,傳言說,這一次要均貧富,將大戶人家的田地強行分配給貧苦百姓。


    還有人說,此次以工代賑,就是變相的挖掘民脂民膏。


    會集中大量土地,修建新的房屋,然後以高價賣給百姓。


    類似於這般說法,正在以颶風之勢,在無涯郡蔓延。


    一家茶館內,二樓,孟懷坐在茶桌上,聽著周圍的議論聲,隻覺得很有意思,雲漢楊氏,散播謠言的速度倒是夠快啊。


    此刻,一位約莫二十來歲身著白衣的年輕男子來到了孟懷身後。


    “已找到散播謠言的那幾位正主,其背後的主人,是楊氏的門客。”年輕男子道。


    孟懷沒有絲毫猶豫,說道:“無涯郡道路四通八達,做成馬匪截殺。”


    “讓他們死狀慘一點兒。”


    “可調查出那位門客究竟是誰?”


    年輕男子道:“那人叫東川,是無涯郡遠近聞名的先生才子,時常接濟貧苦百姓,素有賢名,若是殺了,恐影響不好。”


    孟懷道:“殺的就是這種人,順帶散播一條謠言,就說雲漢楊氏近日將開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盛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明聖之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明聖之君並收藏盛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