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八位薩滿學徒橫空出世後,雲舒又隨手甩出一個深水炸彈。


    “我準備在二月二再舉報一次傳法大會,這次傳法針對的不再是長白村內部,而是給長白村有突出貢獻的外圍人員和出嫁女的獎賞,可以惠及子女。”


    族老們倒是想攔,但誰家沒外嫁的閨女,而且許多長白村的閨女就是嫁的外圍人員,像馬舒和楊國安那樣。


    隻不過雲舒也提出來了包括盟誓、施加神魂禁製等一係列前提條件,要比對待長白村族人更加嚴格。


    包括接受功法傳承的外圍人員,今後與長白村必須是從屬關係,稱之為外門。


    還有他們的行為將不再像以前那麽“自由”,而是必須優先考慮長白村的利益。


    且此次傳法大會,這些人隻能得到《固山訣》的一部分功法,想要後續功法,必須用貢獻點兌換。


    不過這些人表現突出的話,隻要貢獻點超出一定的額度,卻有半數執事的推薦,就能進入內門。


    至於貢獻點,則是雲舒根據中常見的貢獻值想出來的。


    凡是對長白村有貢獻或者完成宗門任務,皆可獲得貢獻點,貢獻點可以兌換功法、戰技、靈藥、武器、戰寵等等。


    而且貢獻點同樣適用於內門。


    也就是說,那些沒有得到《固山訣》修煉功法的族人,在兌換閣對他們開放《固山訣》後,他們就可以用大筆的貢獻點兌換功法。


    這是雲舒早就計劃好的,哪怕有部分人認為“外門”的存在會威脅到“內門”的位置,甚至玷汙“守山人”的身份。


    但雲舒的一力推行,加上超過八成族人的支持,也使得二月二之時,外門傳法大會能夠如期舉行。


    一封封由雲舒親自書寫的邀請函,經過長白村的特殊渠道,交到該交到的人手中。


    之後,族裏也沒有顧前不顧後的跑去修煉,因為二月二沒幾天了,而長白村從來不曾接待過一次性超過五十人的客人。


    更別說對外邀請函一共發出去六十張,如若包括家屬的話,至少也要有二三百人。


    當然,這些不用雲舒保持,不過顯然她也不能閑著。


    因為在十二執事誕生後,雲舒這位長白大薩滿雖然沒有經過“拜神之途”,但經過此事,族人們已經承認了她是名正言順的大薩滿。


    所以在雲舒準備進山逛逛,打幾頭野豬迴來給大家夥加餐的時候,就被六位族老堵在了路上,決定給她好好上了一課。


    別誤會,是真的上課,也可以說是正確認識一個傳承了三百年的“世家”的軟實力。


    這堂課,讓雲舒認識到了她對長白村的了解真的很片麵很膚淺。


    原來胖大廚先前說的都是真的,以前的遊守們,真的很牛(第112章)!


    在雲舒從來沒進去過的族學裏有一個屋子,整個屋子被一排一排書架占滿。


    而所有的書架上也是滿滿當當,隻不過放置的不是名著古籍,甚至都稱不上“書”,而是每代遊守們的隨筆。


    有的遊守甚至因為當時手邊沒有紙,而寫在石頭、樹葉、隨手撕下的衣服一角上;沒有筆,就用石刻或者什麽動物的血液或者草汁代替。


    遊記太多了,哪怕是雲舒也不可能一時半會就看完,佟太爺重點給雲舒指了幾本,紙質有新有舊,但都保存完好。


    而雲舒看完後若有所思,而這時,六位族老開始了他們的授課。


    通過他們的講說,長白村經過三百多年發展,幾經壯大卻在近六十年承受了許多次打擊但都卻不曾覆滅的“朋友圈”,真真正正、完完整整呈現在雲舒眼前。


    她所知道的外圍人員,在長白村的“朋友圈”中,不過是很小的一塊。


    楊國安的履曆很牛了吧,但作為外圍人員,他和長白村不過是互惠互利,為長白村做事,都是給了“酬勞”的。


    重要的是,他們做的事,都是無論明裏暗裏,可以給一些人看的。


    和長白村真正的人脈相比,外圍人員不過是小巫見大巫。


    ……


    在前朝時,長白村的存在並不是秘密。


    畢竟哪怕皇室封禁長白山,但在此處世代生活的滿族人不可能全數遷走。


    且長白村又不是與世無爭之地,半山腰上由皇室修建的山神廟,當時可是有很旺的香火的。


    隻不過長白村的族人保守了“守山人”的秘密,金家和皇室的關係,也隻有皇室少部分人和長白村九姓知道。


    而皇室每年借祭祀秘密送達的“祭品”,更是不為人知。


    哪怕連長白村附有神力的大薩滿,也隻有少數人知道。


    在世人眼裏,長白村就是奉皇命看守山神廟的“廟祝”,就像是每代皇帝陵寢都有守陵人一樣。


    而長白村除遊守外,也的確是“隻問鬼神不言政事”。


    隻不過長白村的人,原本就是貴族,雖然有皇室的賞賜,但他們可是“守山人”,誰還靠著那點施舍過日子!


    所以,自打二代尊主開始,加上那代沒有薩滿,為了製作能殺死妖魔的利器,他們需要大量特殊武器,自然就需要金錢。


    也是從那時候起,長白村開始將北地的蒙古馬、皮子販賣到京城,將南邊的鹽和茶葉販賣到蒙古甚至俄羅斯,還有高麗的人參、海鮮(第96章)……


    他們不用交進出關稅,還不用到處打點,甚至一路同行,無人敢卡。


    不出十年,長白村就成了整個大清最牛的二道販子,積累了大量財富。


    然後長白村開始在整個東北甚至華夏買地置產,名下有無數的良田和鋪子,是北地有名的“皇商”。


    這個“皇商”和跟內務府做生意的“皇商”不是一個意思,而是代表他們是皇上罩著的商人。


    而出了選擇到處跑成為商人的遊守,還有許多遊守從事各行各業,接觸到各種各樣的人。


    因為遊守們大多是不拘小節、豪爽奔放的性子,所以交友的範圍上至豪門世家,下到乞丐綠林,可謂是“八荒有朋、四海為客”。


    對待真正的朋友,長白村也給與了自己的真誠。


    凡是遊守們真正認可的朋友,都能得到半塊月牙佩。


    隻要有人持著這半塊月牙佩來到長白村,無論過去多久,隻要長白村還存在,必定會在不違背道義的情況下,答應此人一個請求。


    哪怕是隨著前朝的覆滅,長白村的逐漸沒落,這個承諾,依舊不會變。


    而也是因為長白村人的一諾千金,再次收獲了因老朋友而延續的友誼,隨著時間的沉澱,就像封存百年的美酒,曆久彌新。


    而也正是這些人,在長白村最艱難的時候,拉了它不止一次。


    第十七代尊主沒了,前朝也靠不住時;抗日戰爭到達白熱化時;建國初期長白村差點四分五裂時……


    。手機版更新最快網址:m.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五零後記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圈地養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圈地養膘並收藏五零後記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