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族大祭要舉行三天,而且在祭祀舉行的前三天,就要準備好祭品和祭器。


    祭品中有黃米和黃豆做成的餑餑,有用黃米或糯米製成的“米兒酒”或“清酒”。


    而祭品中最重要的是用於獻牲的豬,因此又稱大祭為“使喚豬”或“供太平豬”。


    所用豬要求甚嚴,必須是自家飼養、通體黑色無雜毛的公豬。


    祭器主要是供桌、大小盤碗、酒壺酒盅、筷子、刀和盛豬血、豬肉用的槽、盆及煮肉用的大鍋等,事先要收拾幹淨。


    供具中較有特點的是“香碟子”,材質大小都有明文規定。


    而香碟中所燃香俗稱“達子香”,是用山上的達子花葉製成,每年七月七或九月九采摘,陰幹,磨成麵備用。


    而對於雲舒來說,這些都不用她操心,像佟太爺他們那一輩的,因為阿林老祖兒覺醒了血脈靈性成為了薩滿,在他們的人生中,已經經曆過了至少四五次大祭,對大祭的流程已經爛熟於心。


    正月十五這天,天還沒有亮,雲舒已經在八個純潔少女的服飾下,來到了金家祖宅第四進。


    這裏被封禁的竹林溫泉,已經拆去了其上的小木屋,重新啟用。


    四架十六扇大屏風將竹林中的溫泉池圍了起來,溫泉池外圍重新鋪設上青色石板。


    石板連接之處,特意露出條條縫隙,栽種上鬱鬱蔥蔥的蘭草,就仿佛它們原本就生長在這裏一般。


    溫泉範著猶如天空一般的湛藍,雲舒需要在這裏沐浴更衣,潔淨身心。


    說實話,她感覺這溫泉還沒西山頂山洞裏的溫泉泡著舒服,主要是八個少女在一旁服侍什麽的,真是太羞恥了有木有!


    不過等沐浴結束,開始穿滿族的祭祀服飾時,雲舒終於知道這八個少女的作用了。


    薩滿祭祀需要有神帽、神裙、神衣、腰帶、神鞋、神手套這一整套服飾。


    而每一部分都有嚴格規定,任何一個物件都不能隨意處置。


    神帽有很多種類,而長白薩滿的神帽上,在神帽盔沿上雕刻著各式各樣的神鷹海東青,或展翅高飛,或昂首翹立,或飛入雲端,或俯衝觸海。


    這種高級薩滿神帽,以頭飾的多寡代表薩滿的神權、神齡和神力的高低等別。


    雲舒這頂神帽上的神鷹,多達27隻,代表其是能力最高等的大薩滿。


    而除了盔沿上的神鷹,神帽前麵正中還有銅鏡,它代表四月星辰,也起保護作用,稱護心鏡,在薩滿進去下界時,能為其照亮道路。


    神帽上還必須配備飄帶,分別有布帶和皮帶,它象征著神鳥飛翔的雙翅,數量也代表著薩滿品級的高低。


    除了這些,神帽上還要有小鈴鐺。


    神裙和神帽的情況差不多,其上的配飾多少也是根據薩滿的品級而定。


    雲舒作為最高級別的大薩滿,為其製作的神裙重達百於斤。


    這也是為什麽會有八個修行武道的純潔少女在旁服侍的原因。


    這樣的祭服,一個人根本穿不上。


    而雲舒,就即將背負著百十來斤的服飾,主持整整三天的祭祀,從早到晚。


    想來,等祭祀結束,應該再也沒有人懷疑她的實力了。


    而一切準備就緒,大祭也即將開始。


    作為主持大祭的大薩滿,雲舒也需要閃亮登場了。


    金家祖宅後,供奉著九姓祖先的祠堂前,寬闊的廣場上站著老老少少上千口的族人。


    他們皆穿著自己最好的衣服,帶著最昂貴、最有意義的配飾。


    這些族人們皆寂靜無聲,卻伸長了脖子,仿佛在翹首以盼什麽。


    而一些沒有經曆過大祭的孩童,在父母親人的渲染下,也不敢打鬧或者說話,整體的氣氛莊嚴且肅穆。


    太陽慢慢從一座山峰上冒出了一個頭,整個祠堂前的廣場都在陽光的照射範圍之內。


    這時,“叮……鈴鈴鈴……鐺……”清脆的鈴鐺聲由遠及近,這聲音仿佛直達人的心裏,就像突然吃了一塊薄荷糖,使所有人的大腦都前所未有的清醒和振奮。


    而伴隨著玲聲,一個身影背光而來。


    人們看不到她的長相,但那禦風而來的身姿,讓所有人都低下頭,右手撫上左胸,“拜見薩滿大人。”


    若說在雲舒第一次來長白村,還有這一部分人是跟風而為,那麽這次,哪怕是心懷叵測之人,也被雲舒的儀態和能力折服。


    和佟建業的兒子站在一起的大壯緊緊抱著弟弟,他仰著脖子看著從天空上飄散落下的姐姐,心中的激蕩之情久久不能平複。


    雖然以他對姐姐的了解,此刻這樣酷炫的出場方式肯定不符合具體流程,畢竟跟在她身後的阿灰,眼中的哀怨真是太明顯了。


    但不得不說,這樣的出場方式可比騎著驢出來酷炫多了。


    而且,瞧,她身上的白色羽服在陽光下閃閃發,神帽上的神鷹也仿佛活過來一般,都在撲扇著雙翅,這一刻,雲舒就是在大地上的行走的神。


    尼楚賀一臉複雜,在這一瞬間,她甚至都不能完美隱藏住心底的不甘、怨恨和疑惑。


    若“金家人”真像山神說的那樣,是徹頭徹底的瀆神者,那此刻的榮光又代表什麽?


    這個“外來之魂”在短短時間之內,已經成長到這個地步,已經超出了她的預想!


    而且尼楚賀又想到了那天的百獸咆哮和電閃雷鳴(第111章),她情不自禁打了個冷顫,這個變數到底是如何來的!


    ……


    大祭第一天,是祭祖,這在金家祖宅舉行,分別是糕神祭、豬神祭和背燈祭;第二天是祭天,也稱祭索倫杆子;第三天是祭星。


    而在長白村,第一天祭祖過後,還需祭神,祭祀長白山山神。


    而雲舒在經曆了這樣一場真真正正的祭祀大典後,看著雖然累,但卻一臉滿足的族人們,終於明白,這樣的祭祀之所以至今沒有消失,是因為它原本就是給人看的,它將整個部族緊緊凝聚在一起。


    而在長白村,闔族大祭還有另外一層重要含義。


    雲舒看著她識海內一下子猛漲了十倍不止的薩滿巫力和一顆一顆彩色的小光點,也終於知道為什麽每一任薩滿繼位後都要傾全族之力舉行大祭了。


    果然是馬無夜草不肥,人無橫財不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五零後記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圈地養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圈地養膘並收藏五零後記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