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強氏、範氏受洪氏請托,襄助迎賓待客諸事。強氏一則有心幫忙親戚, 也為女兒在婆家上下爭臉;二則她原是大家長媳, 京城裏場麵上數得出的人物, 最擅長這些宴飲會樂、待人接物;三則她在神京三十來年, 齊國公太夫人是她嫡親姨媽,京城權貴閥閱家裏走動頗多, 人頭臉麵都熟。此番章家賀喜拜壽的客人雖眾, 真正內眷接到裏頭見禮說話,卻少有強氏不知道好歹來曆的。於是一一告訴洪氏, 指點身份職官、姻親故舊。又每日在吳太君跟前奉承,說話玩耍,逗得人人喜笑顏開。吳太君和章太夫人也愛敬倚重她, 每有貴客, 必命人請她過到跟前, 一並起坐相陪。
轉眼便是九月二十一。因第二日是正經筵席首日, 且請的都是官長誥命之人, 這章霈之妻、大太太李氏實在放不下心,一早又帶領洪氏、周氏、季氏幾個兒媳從頭檢點諸般安排、人手器物調度等等,範舒雯這一輩幾個孫媳也少不得跟隨伺候。強氏和範氏在範舒雯屋裏稍坐片刻,就有章霂之妻、二太太陳氏聞訊趕來,隻管賠禮, 笑道:“可不是都忙瘋了,倒把你兩個閃在這裏。自家親戚常來常往的,難道老太太不先打發人來喊一聲, 就自己不動腳往那院裏去了?快跟我過去,蹭老太太的好粥好點心吃。”扯了兩人就往澄暉堂走,並吩咐這邊房裏伺候灑掃的粗使丫鬟,道:“大奶奶問,就說我拉她兩個到老太太屋裏坐。”
一時就到澄暉堂,吳太君見她幾個,笑道:“我正說今日奇怪,這早晚不見人來。原來是叫二太太黏住了。”
陳氏笑道:“正是呢。由兒媳婦她親娘在京裏時間最久,人麵又熟。難得有這麽個人來,我總得替眉丫頭探問探問恩平侯府,再替自家問問靖昌侯府。”
吳太君嗬嗬笑道:“隻怕替眉丫頭問蔡家是麵上由頭,替你問自己娘家才是真心吧?說起來倒是我的不是了,要不是惦記過來我這邊,怕你問她問得還盡興些。”
陳氏故意嗔道:“怎麽?到老太太跟前,我就問不得自己娘家了?又不是才嫁進門的媳婦,不曉得老祖宗脾氣性情,顧忌這個那個的。您就是裝出一副老虎模樣,也張不開嘴吃人,還嚇唬誰?”說得眾人都笑了。
陳氏這才催強氏和範氏坐了,自己也在吳太君下手坐了,問吳太君身後的臘梅:“有點饑的東西沒有?要有鹹味的,帶葷腥的最好。”一邊就向吳太君笑道:“我帶著魁兒媳婦和鬥兒媳婦替您跪經,這五天可是結結實實沒沾過肉。昨晚上做妥了家來,想開葷,還給二老爺攔住,說慢慢著來。今天早上好丫頭倒是特意讓送了一碗雞茸粥,聞著是像有些雞子味兒,碗底翻得朝天了,硬是沒找見一星星肉沫。思來想去,還是來求老太太發個話,讓我開了齋,才算是個活路呢。”
眾人聽說,又是一個哄堂大笑。恰章太夫人走進來,聽到話頭,忍不住也笑罵道:“六十歲的人,孫子都娶媳婦了,還裝小孩子撒嬌,虧你有臉皮胡扯。”
陳氏道:“在老太太跟前,誰不是晚輩小孩子?我不衝老太太撒嬌,難道每天去賴大姐姐你?”
吳太君笑得直抹眼淚,吩咐臘梅:“去拿肉鬆餅和蛋黃酥給你二太太。還有洪家舅太太送來的牛肉卷子和菊葉蟹粉拖麵盒子,每樣也都炸兩個來。”臘梅應了是。吳太君又道:“我們雖都吃了早飯,一會兒總不能就坐著幹看這個嘴饞的吃。索性多炸幾個,大家都嚐嚐味兒。”
這邊陳氏不免就問:“拖麵盒子是那邊先做好了生胚和醬料送來,還是這邊現調麵漿澆裹?”
吳太君道:“你還不知道好丫頭的娘?是連廚子帶原料器皿一起送過來的。依來人告訴的話,本來隻有我跟你大姐姐的份兒。偏你趕上,正是有口福。”
陳氏笑道:“誰讓大姐姐給她保了門好親?就這般巴結,連口吃的都要顛顛兒捧過來。今天我偏就要沾這個光。還有親家奶奶、姨奶奶,隻管吃著,吃過就結——左右阿好還有兩三個侄子、三四個侄女,我們把眼睛放亮了,還怕沒得吃?下次就讓老太太承我們的情。”說得強氏、範氏都笑,又一起站起來,謝過吳太君。
一時丫鬟們送點心並配的湯茶來。強氏見一個是加了牛乳燉得雪白的鯽魚湯,一個是隻加一樣山藥煒得入味的牛肉清湯,再一樣是大棗濃薑,一樣是三沏的楓露:都是小小的一盅盛著,隻有湯茶,不入原料,總不過兩三口的分量。眾人遂揀喜歡的吃了,又讚一迴,這才洗手。丫鬟們重新奉上香茶來。
便聽有人報說:“河陽王太妃和世子婦車駕到飛雲渡了,關帝廟裏敬了香,就往咱們家來。大老爺命飛馬稟告老太太知道。”眾人都站起來,看吳太君。吳太君就看著陳氏笑道:“才跟親家奶奶打探娘家,娘家人就到了。這個算來也是你舅舅家表嫂,你就代我去迎一迎她。”喚石榴:“速命人請大奶奶家裏換了衣服來。”見強氏和範氏趁空兒就要告退,笑著止住,道:“都是一家子親戚,這會子急巴巴走,等明天再行禮鬧騰,豈不生疏?何況我還指望你們幫著好丫頭待客說話。”兩人這才站住。吳太君和章太夫人遂命人攙迴屋更衣。這邊臘梅也上來引強氏和範氏到側邊廂房,拿鏡奩與她兩個收拾脂粉妝飾,又問:“兩位奶奶倘有衣裳要替換的,告訴小的,即刻家去拿來。”
強氏和範氏彼此看一眼,道:“就眼下這身倒還使得。真個要換,反而白添許多麻煩。”
範氏笑道:“就是沒想到今天還有這貴客,頭上太素淨了些。你去跟你們大奶奶說,就是上個月中秋她新打的花式簪子,揀兩根給我暫戴一戴。再就有新鮮的宮花,也拿兩枝來。”
臘梅應了,立時出去。強氏便問她小姑:“你打發她出去,要問什麽?”
範氏才紅著臉,湊近了她道:“嫂子低聲。隻是方才聽這邊老太太說什麽親戚娘家,又是舅舅表嫂,我一時懵了,竟想不起怎麽個關係來。快告訴我,一會兒別丟了醜。”
強氏這才恍然,肚裏忍不住好笑,但也到底詳細告訴。原來二太太陳氏出身靖昌侯府,嫡親的外祖母便是文昭公的幼妹、河陽郡王穆衠的王妃章灼。灼王妃育有二子一女:二子皆從軍西北,便在吳天官麾下,金城關一戰,世子穆俊以百餘輕騎襲殺酋首,乃潰敵十萬,然而傷勢過重,終究不治;次子穆彥亦累軍功十轉,明帝查之,令其繼任世子,後襲河陽王爵;獨女丹陽郡主,兄弟姊妹中排行最末,嫁到靖昌侯府,便是陳氏的生母。現今這位河陽王太妃,乃是穆彥長子穆觴之妻,從灼王妃算起,正該稱吳太君一句“表嬸母”,二太太陳氏則是她姑表妹。
範氏得她嫂子一番解說,這才盤算得清楚,笑道:“這可是我迷糊了,一時竟忘了靖昌侯府這一節。”想來自己同洪氏十數年交好,洪氏與這位二嬸又素來親近,且常在吳太君跟前伴從,自己與陳氏實在算不得生疏。隻是陳氏為人爽快,會言語能來事,又隨和不拘,對著洪氏這些小輩都半點架子也無,更不用說跟親戚客人說話舉動,身上竟從未見過什麽公侯勳貴人家的驕矜倨傲。是以自己雖知道她的出身,偏是印象寡淡,臨事都要他人提醒才想得起來。一時又想到河陽王府同這邊姻親聯係,點頭道:“怪道二太太不拘何時,在婆婆跟前都這般自在,原來嫁的到底是外祖母的娘家,婆婆論起來先是她表舅母呢。”
強氏笑道:“哪來的孩子話?天下姑做婆、姨做婆的多了,難道媳婦個個都是自在舒坦的?何況是表舅母,又隔了一層。總是各人的福分緣法。”
說話間,臘梅就從屋外頭進來。強氏範氏見呈上的首飾盒子,一齊笑出來:“這個好丫頭,我要兩支,她倒送一盒。知道的是讓我們自家挑揀,不知道的,還當是哪來的鄉下暴發戶土財主,逮到機會就忙不迭顯擺,炫耀自己東西多呢。”話這樣說,到底各自選了可心的簪戴上。臘梅又服侍妝點一番,這才伺候兩人迴去正廳。恰吳太君、章太夫人也換了衣服出來,見她兩個,便點點頭,又催人再去請李氏、洪氏、範舒雯來。少頃,澄暉堂裏齊聚,外頭也報客至:“開大門接了貴客。老爺陪世子清熙堂敘話去了,二太太接了王太妃與世子婦,正往這邊院裏過來。”吳太君便帶領眾人到門上候迎。
一時大家彼此斯見,不過請安問好等事。吳太君因讓河陽王太妃上座,王太妃再三不肯,故仍讓吳太君向上坐了。王太妃又讓章太夫人。章太夫人笑道:“便不論外頭的品階,隻說親戚情分,彼此同輩,太妃又是親戚遠客,豈有坐在下首的道理?”王太妃這才入座。然後章太夫人、李氏、陳氏依次坐了。
王太妃又命世子婦見禮,稱:“老嬸嬸,這是曾侄孫媳,今次特意帶攜了來,與您拜壽。”眾人見世子婦容貌清雅淑婉,看來不過雙十年華,然而一身品級正裝端莊恭肅,又是行禮如儀,倒顯得是二十五六歲的模樣。吳太君笑著受了禮,方命左右攙起,拉著手到近前看一迴,滿口讚好,向王太妃笑道:“果然你是有兒孫福的,這一個就頂了我這兒滿屋子人。”一麵喚人急忙取見麵禮來。王太妃笑道:“可當不得這般誇。嬸嬸身後這幾個,單論模樣,世間也少見呢,其他就更好了。”於是問洪氏、強氏、範氏並範舒雯。不意瞅見強氏,忙多看了兩眼,笑道:“這不是齊國公誥命的外甥女麽?記得是年頭上離京,大半年未見,竟有些不敢認了。沒想到原也是親戚。怎麽先前掖著不說?”
強氏忙上前行禮,又請罪。旁邊吳太君笑道:“親戚聯絡,誰還特意掖著不說?是六月裏才定下的親事,這個月的月初將將進門,便是我家大小子媳婦的親娘,正經親家大奶奶。”
王太妃忙笑道:“是我閉塞寡聞了。”忙請洪氏及範舒雯相見,又命世子婦與她幾個以家禮相見。洪氏等忙攙住,引到一旁溫言笑語敘話。雙方自早有人將禮物打點出來,彼此領受拜謝,不消細說。
吃過茶,又坐一會兒,吳太君等問是否園中略逛一逛,順勢也在花園裏用晝飯。河陽王太妃便告辭說:“還要往府衙安置,明天正日,再來給嬸嬸磕頭。因此竟恕我先要告別了。”吳太君等知道她今朝船行抵常,登岸拜過關帝廟後便徑直到自家來的,連這幾日的下處都還未去看過,因此也不強留。大家又讓一迴,送至轎廳,坐轎而去。河陽王世子卻因有文學公務與章霈、章霂、章霑幾個論述,一直留在顧塘用了晝飯,午後方去。
於是這天洪氏迴到自家院裏,已近亥時。章望等她許久,見她家來,忙上前同了入座,又親手倒了茶端給她喝,嘴裏說:“老爺太太也太巴結。不過也是一等親戚,就緊張鄭重到這樣。且明朝宴請拜壽,凡事的規矩禮數哪個不知道,還要我們操心的。”
洪氏笑道:“奈何也就是大爺這樣想。我看家裏人,除了老太太、二叔二嬸,旁人都著慌的什麽樣。明明先頭擬賓客單子,也不是沒把河陽王府列在上頭;而今果然來了,該怎樣招唿款待,也都有一定的例數。萬沒想到還是慌神。然而這也沒甚奇怪。親家大奶奶為人脾性,咱們總是知道的,京城人家常來常往、平素一向鎮定的人,今朝見了王太妃和世子婦,說話舉止,臉上也多少有些繃不住。她都是這樣,別人如何,也可想而知了。算來到底老太太見的世麵多,輩分又在那裏,二嬸是侯府出來的,他幾個沒事一樣,還是常理。隻怕別人議論咱們混不吝,連個敬畏都沒有的。”
章望笑道:“那就讓人議論好了。我是自覺沒的可畏的。再說潤之、如海也都從容,我早吩咐迴兒、偃兒、僚兒幾個隻管跟著他們。別的人就再慌張裹亂些,亂不到幾個小子,便沒什麽大礙。”
洪氏忍不住吃吃地笑:“都說大爺沒私心,私心都藏在這裏呢。”又說笑兩句,洪氏方問:“隻是河陽王府到底怎麽個情形?真個論親戚,這都隔了幾代過去,又是許多年不曾往來,就是今年年初頭上也不曾聯絡的。若是為著熱鬧,或有求於咱們家的,打著親戚關係重新結交,又不該一直押後到今天才來。且他不比別家,並不能想出有求之事。但上頭幾樣都不是,仍舊公事來的,前頭已經有禮部的頒賜,又有中宮的頒賜,林、黃兩位伯伯也都是奉了明旨拜壽孝親——都說天底下的榮耀已經到了頭,難道真的還能更榮耀招搖些麽?”
章望笑道:“大奶奶也太愛想了。他來了,說是拜壽,那便是拜壽。老太太難道受不起他們的磕頭,接不下他們的賀禮?既然能接受,便安安心心、坦坦蕩蕩接受。真要有別的事,自然有我,還有兄弟們料理,迴兒他們也能幫手。總之不必操心就是。”
洪氏嗔道:“這個話,直說你已經知道了,就是不想告訴我便罷。”
章望笑道:“大好日子,總沒有壞事。我不過靠猜,究竟如何,還得明朝再看。”隨即軟了話頭,哄洪氏安置。洪氏哪裏真的跟他動氣,兩句話說過,便放開心懷,夫妻兩個安置了不提。
作者有話要說: 矮金魚莫明童靴:生日快樂!
轉眼便是九月二十一。因第二日是正經筵席首日, 且請的都是官長誥命之人, 這章霈之妻、大太太李氏實在放不下心,一早又帶領洪氏、周氏、季氏幾個兒媳從頭檢點諸般安排、人手器物調度等等,範舒雯這一輩幾個孫媳也少不得跟隨伺候。強氏和範氏在範舒雯屋裏稍坐片刻,就有章霂之妻、二太太陳氏聞訊趕來,隻管賠禮, 笑道:“可不是都忙瘋了,倒把你兩個閃在這裏。自家親戚常來常往的,難道老太太不先打發人來喊一聲, 就自己不動腳往那院裏去了?快跟我過去,蹭老太太的好粥好點心吃。”扯了兩人就往澄暉堂走,並吩咐這邊房裏伺候灑掃的粗使丫鬟,道:“大奶奶問,就說我拉她兩個到老太太屋裏坐。”
一時就到澄暉堂,吳太君見她幾個,笑道:“我正說今日奇怪,這早晚不見人來。原來是叫二太太黏住了。”
陳氏笑道:“正是呢。由兒媳婦她親娘在京裏時間最久,人麵又熟。難得有這麽個人來,我總得替眉丫頭探問探問恩平侯府,再替自家問問靖昌侯府。”
吳太君嗬嗬笑道:“隻怕替眉丫頭問蔡家是麵上由頭,替你問自己娘家才是真心吧?說起來倒是我的不是了,要不是惦記過來我這邊,怕你問她問得還盡興些。”
陳氏故意嗔道:“怎麽?到老太太跟前,我就問不得自己娘家了?又不是才嫁進門的媳婦,不曉得老祖宗脾氣性情,顧忌這個那個的。您就是裝出一副老虎模樣,也張不開嘴吃人,還嚇唬誰?”說得眾人都笑了。
陳氏這才催強氏和範氏坐了,自己也在吳太君下手坐了,問吳太君身後的臘梅:“有點饑的東西沒有?要有鹹味的,帶葷腥的最好。”一邊就向吳太君笑道:“我帶著魁兒媳婦和鬥兒媳婦替您跪經,這五天可是結結實實沒沾過肉。昨晚上做妥了家來,想開葷,還給二老爺攔住,說慢慢著來。今天早上好丫頭倒是特意讓送了一碗雞茸粥,聞著是像有些雞子味兒,碗底翻得朝天了,硬是沒找見一星星肉沫。思來想去,還是來求老太太發個話,讓我開了齋,才算是個活路呢。”
眾人聽說,又是一個哄堂大笑。恰章太夫人走進來,聽到話頭,忍不住也笑罵道:“六十歲的人,孫子都娶媳婦了,還裝小孩子撒嬌,虧你有臉皮胡扯。”
陳氏道:“在老太太跟前,誰不是晚輩小孩子?我不衝老太太撒嬌,難道每天去賴大姐姐你?”
吳太君笑得直抹眼淚,吩咐臘梅:“去拿肉鬆餅和蛋黃酥給你二太太。還有洪家舅太太送來的牛肉卷子和菊葉蟹粉拖麵盒子,每樣也都炸兩個來。”臘梅應了是。吳太君又道:“我們雖都吃了早飯,一會兒總不能就坐著幹看這個嘴饞的吃。索性多炸幾個,大家都嚐嚐味兒。”
這邊陳氏不免就問:“拖麵盒子是那邊先做好了生胚和醬料送來,還是這邊現調麵漿澆裹?”
吳太君道:“你還不知道好丫頭的娘?是連廚子帶原料器皿一起送過來的。依來人告訴的話,本來隻有我跟你大姐姐的份兒。偏你趕上,正是有口福。”
陳氏笑道:“誰讓大姐姐給她保了門好親?就這般巴結,連口吃的都要顛顛兒捧過來。今天我偏就要沾這個光。還有親家奶奶、姨奶奶,隻管吃著,吃過就結——左右阿好還有兩三個侄子、三四個侄女,我們把眼睛放亮了,還怕沒得吃?下次就讓老太太承我們的情。”說得強氏、範氏都笑,又一起站起來,謝過吳太君。
一時丫鬟們送點心並配的湯茶來。強氏見一個是加了牛乳燉得雪白的鯽魚湯,一個是隻加一樣山藥煒得入味的牛肉清湯,再一樣是大棗濃薑,一樣是三沏的楓露:都是小小的一盅盛著,隻有湯茶,不入原料,總不過兩三口的分量。眾人遂揀喜歡的吃了,又讚一迴,這才洗手。丫鬟們重新奉上香茶來。
便聽有人報說:“河陽王太妃和世子婦車駕到飛雲渡了,關帝廟裏敬了香,就往咱們家來。大老爺命飛馬稟告老太太知道。”眾人都站起來,看吳太君。吳太君就看著陳氏笑道:“才跟親家奶奶打探娘家,娘家人就到了。這個算來也是你舅舅家表嫂,你就代我去迎一迎她。”喚石榴:“速命人請大奶奶家裏換了衣服來。”見強氏和範氏趁空兒就要告退,笑著止住,道:“都是一家子親戚,這會子急巴巴走,等明天再行禮鬧騰,豈不生疏?何況我還指望你們幫著好丫頭待客說話。”兩人這才站住。吳太君和章太夫人遂命人攙迴屋更衣。這邊臘梅也上來引強氏和範氏到側邊廂房,拿鏡奩與她兩個收拾脂粉妝飾,又問:“兩位奶奶倘有衣裳要替換的,告訴小的,即刻家去拿來。”
強氏和範氏彼此看一眼,道:“就眼下這身倒還使得。真個要換,反而白添許多麻煩。”
範氏笑道:“就是沒想到今天還有這貴客,頭上太素淨了些。你去跟你們大奶奶說,就是上個月中秋她新打的花式簪子,揀兩根給我暫戴一戴。再就有新鮮的宮花,也拿兩枝來。”
臘梅應了,立時出去。強氏便問她小姑:“你打發她出去,要問什麽?”
範氏才紅著臉,湊近了她道:“嫂子低聲。隻是方才聽這邊老太太說什麽親戚娘家,又是舅舅表嫂,我一時懵了,竟想不起怎麽個關係來。快告訴我,一會兒別丟了醜。”
強氏這才恍然,肚裏忍不住好笑,但也到底詳細告訴。原來二太太陳氏出身靖昌侯府,嫡親的外祖母便是文昭公的幼妹、河陽郡王穆衠的王妃章灼。灼王妃育有二子一女:二子皆從軍西北,便在吳天官麾下,金城關一戰,世子穆俊以百餘輕騎襲殺酋首,乃潰敵十萬,然而傷勢過重,終究不治;次子穆彥亦累軍功十轉,明帝查之,令其繼任世子,後襲河陽王爵;獨女丹陽郡主,兄弟姊妹中排行最末,嫁到靖昌侯府,便是陳氏的生母。現今這位河陽王太妃,乃是穆彥長子穆觴之妻,從灼王妃算起,正該稱吳太君一句“表嬸母”,二太太陳氏則是她姑表妹。
範氏得她嫂子一番解說,這才盤算得清楚,笑道:“這可是我迷糊了,一時竟忘了靖昌侯府這一節。”想來自己同洪氏十數年交好,洪氏與這位二嬸又素來親近,且常在吳太君跟前伴從,自己與陳氏實在算不得生疏。隻是陳氏為人爽快,會言語能來事,又隨和不拘,對著洪氏這些小輩都半點架子也無,更不用說跟親戚客人說話舉動,身上竟從未見過什麽公侯勳貴人家的驕矜倨傲。是以自己雖知道她的出身,偏是印象寡淡,臨事都要他人提醒才想得起來。一時又想到河陽王府同這邊姻親聯係,點頭道:“怪道二太太不拘何時,在婆婆跟前都這般自在,原來嫁的到底是外祖母的娘家,婆婆論起來先是她表舅母呢。”
強氏笑道:“哪來的孩子話?天下姑做婆、姨做婆的多了,難道媳婦個個都是自在舒坦的?何況是表舅母,又隔了一層。總是各人的福分緣法。”
說話間,臘梅就從屋外頭進來。強氏範氏見呈上的首飾盒子,一齊笑出來:“這個好丫頭,我要兩支,她倒送一盒。知道的是讓我們自家挑揀,不知道的,還當是哪來的鄉下暴發戶土財主,逮到機會就忙不迭顯擺,炫耀自己東西多呢。”話這樣說,到底各自選了可心的簪戴上。臘梅又服侍妝點一番,這才伺候兩人迴去正廳。恰吳太君、章太夫人也換了衣服出來,見她兩個,便點點頭,又催人再去請李氏、洪氏、範舒雯來。少頃,澄暉堂裏齊聚,外頭也報客至:“開大門接了貴客。老爺陪世子清熙堂敘話去了,二太太接了王太妃與世子婦,正往這邊院裏過來。”吳太君便帶領眾人到門上候迎。
一時大家彼此斯見,不過請安問好等事。吳太君因讓河陽王太妃上座,王太妃再三不肯,故仍讓吳太君向上坐了。王太妃又讓章太夫人。章太夫人笑道:“便不論外頭的品階,隻說親戚情分,彼此同輩,太妃又是親戚遠客,豈有坐在下首的道理?”王太妃這才入座。然後章太夫人、李氏、陳氏依次坐了。
王太妃又命世子婦見禮,稱:“老嬸嬸,這是曾侄孫媳,今次特意帶攜了來,與您拜壽。”眾人見世子婦容貌清雅淑婉,看來不過雙十年華,然而一身品級正裝端莊恭肅,又是行禮如儀,倒顯得是二十五六歲的模樣。吳太君笑著受了禮,方命左右攙起,拉著手到近前看一迴,滿口讚好,向王太妃笑道:“果然你是有兒孫福的,這一個就頂了我這兒滿屋子人。”一麵喚人急忙取見麵禮來。王太妃笑道:“可當不得這般誇。嬸嬸身後這幾個,單論模樣,世間也少見呢,其他就更好了。”於是問洪氏、強氏、範氏並範舒雯。不意瞅見強氏,忙多看了兩眼,笑道:“這不是齊國公誥命的外甥女麽?記得是年頭上離京,大半年未見,竟有些不敢認了。沒想到原也是親戚。怎麽先前掖著不說?”
強氏忙上前行禮,又請罪。旁邊吳太君笑道:“親戚聯絡,誰還特意掖著不說?是六月裏才定下的親事,這個月的月初將將進門,便是我家大小子媳婦的親娘,正經親家大奶奶。”
王太妃忙笑道:“是我閉塞寡聞了。”忙請洪氏及範舒雯相見,又命世子婦與她幾個以家禮相見。洪氏等忙攙住,引到一旁溫言笑語敘話。雙方自早有人將禮物打點出來,彼此領受拜謝,不消細說。
吃過茶,又坐一會兒,吳太君等問是否園中略逛一逛,順勢也在花園裏用晝飯。河陽王太妃便告辭說:“還要往府衙安置,明天正日,再來給嬸嬸磕頭。因此竟恕我先要告別了。”吳太君等知道她今朝船行抵常,登岸拜過關帝廟後便徑直到自家來的,連這幾日的下處都還未去看過,因此也不強留。大家又讓一迴,送至轎廳,坐轎而去。河陽王世子卻因有文學公務與章霈、章霂、章霑幾個論述,一直留在顧塘用了晝飯,午後方去。
於是這天洪氏迴到自家院裏,已近亥時。章望等她許久,見她家來,忙上前同了入座,又親手倒了茶端給她喝,嘴裏說:“老爺太太也太巴結。不過也是一等親戚,就緊張鄭重到這樣。且明朝宴請拜壽,凡事的規矩禮數哪個不知道,還要我們操心的。”
洪氏笑道:“奈何也就是大爺這樣想。我看家裏人,除了老太太、二叔二嬸,旁人都著慌的什麽樣。明明先頭擬賓客單子,也不是沒把河陽王府列在上頭;而今果然來了,該怎樣招唿款待,也都有一定的例數。萬沒想到還是慌神。然而這也沒甚奇怪。親家大奶奶為人脾性,咱們總是知道的,京城人家常來常往、平素一向鎮定的人,今朝見了王太妃和世子婦,說話舉止,臉上也多少有些繃不住。她都是這樣,別人如何,也可想而知了。算來到底老太太見的世麵多,輩分又在那裏,二嬸是侯府出來的,他幾個沒事一樣,還是常理。隻怕別人議論咱們混不吝,連個敬畏都沒有的。”
章望笑道:“那就讓人議論好了。我是自覺沒的可畏的。再說潤之、如海也都從容,我早吩咐迴兒、偃兒、僚兒幾個隻管跟著他們。別的人就再慌張裹亂些,亂不到幾個小子,便沒什麽大礙。”
洪氏忍不住吃吃地笑:“都說大爺沒私心,私心都藏在這裏呢。”又說笑兩句,洪氏方問:“隻是河陽王府到底怎麽個情形?真個論親戚,這都隔了幾代過去,又是許多年不曾往來,就是今年年初頭上也不曾聯絡的。若是為著熱鬧,或有求於咱們家的,打著親戚關係重新結交,又不該一直押後到今天才來。且他不比別家,並不能想出有求之事。但上頭幾樣都不是,仍舊公事來的,前頭已經有禮部的頒賜,又有中宮的頒賜,林、黃兩位伯伯也都是奉了明旨拜壽孝親——都說天底下的榮耀已經到了頭,難道真的還能更榮耀招搖些麽?”
章望笑道:“大奶奶也太愛想了。他來了,說是拜壽,那便是拜壽。老太太難道受不起他們的磕頭,接不下他們的賀禮?既然能接受,便安安心心、坦坦蕩蕩接受。真要有別的事,自然有我,還有兄弟們料理,迴兒他們也能幫手。總之不必操心就是。”
洪氏嗔道:“這個話,直說你已經知道了,就是不想告訴我便罷。”
章望笑道:“大好日子,總沒有壞事。我不過靠猜,究竟如何,還得明朝再看。”隨即軟了話頭,哄洪氏安置。洪氏哪裏真的跟他動氣,兩句話說過,便放開心懷,夫妻兩個安置了不提。
作者有話要說: 矮金魚莫明童靴:生日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