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謝若寧想不到的是,木棉第三天就來拜訪紀謝氏了。
她那時候正和幾個丫頭熱火朝天地在廚房忙乎著呢。
一聽說木棉來了,立即整理了一番,便去了紀謝氏的屋子。
知道木棉和她的朋友來,謝若寧特地端了些剛出爐的成品過去。
奶油小攀是還沒成功,但蛋黃酥,福包啥的可是現成的。
說不定,木棉覺得好吃,可以介紹給王妃。
哪怕不介紹給王妃,她見多識廣些,提點建議也好不是?
“師父平日裏是這丫頭陪著你?”
跟著木棉一起來的叫雲英。
她和木棉一樣,平日裏,並不在鎮南王妃身邊侍候。
像木棉負責的是外交,外援方麵。
雲英就負責的是采買這方麵。
紀謝氏聽了的時候,覺得謝若寧的運氣吧是真不錯。
雲英隻要願意,手指縫裏漏那麽一丁點,謝若寧的頭炮就打響了。
還不一定說是供給王妃或者主子們的。
哪怕是下人們平日裏的一些,那也夠了。
“這孩子平日裏不是抄經書,就是喜歡鑽廚房裏做點東西。
小腦袋呀,就愛東想些吃的,西想些吃的。
品種還不算少。
我這兒啊,來的人也不多。
所以,你瞧,她把平日裏做的那些,都獻上來了。
你們嚐嚐,給她點建議。”
紀謝氏一邊慈愛地看著謝若寧,一邊向兩個曾經的徒弟介紹道。
雲英和木棉都是心細的,自然聽出了紀謝氏的題外話。
紀謝氏當年成親之後還進宮當教引,和孩子的感情不咋滴。
孩子長大成了親,承歡膝下這種事,人家做得也不多。
要不然,現在也不會寄居在自己的長兄家了。
一個呢,是沒兒女孫子孫女承歡膝下。
一個呢,失了母親。
也怪不得師父待這師妹這麽好了呢。
雲英本來對吃食也隨便。
她身為鎮南王府的采買管事,啥好東西沒吃過。
隻不過,給自己的師父麵子,便每樣都嚐了口,然後拉著謝若寧的手誇了她心靈手巧,廚藝不錯。
還說大家閨秀就應該如此諸如此類的。
而師徒幾人的話題也扯到了謝若婉的事兒上。
木棉主要負責這方麵,對紀謝氏表示,這事兒吧,她很大程度上是幫不忙的。
不是說推脫關係,而是王妃很鎮怒,當天就暈了過去。
王妃怕張揚出去沒麵子,所以,請的是府裏的常駐大夫。
也是昨兒個晚上,王妃能下chuang了,所以,她今天才和雲英了來看看紀謝氏。
要不然,還真走不開。
哪怕她們不是近身侍候的。
“婉丫頭做錯事,自然是該罰,就是委屈了府裏的另外幾個丫頭,唉!”
哪怕是紀謝氏的侄孫女,到底也都是有血緣關係的。
紀謝氏不由得感慨,幸好自己的孫女嫁得早,要不然……
“師父,這事兒吧,木棉也和我提過。
小師妹年紀小些,倒是無妨,等過幾年這事兒淡了,身體也好些了,總能找著好歸宿的。
至於她姐姐,不知想找哪樣的?
不瞞師父你說,我呢,認識的人是多。
可往來的,全部都是商賈。
那些人家,家境是不錯的,也能找著幾個不錯的孩子出來。
但好像和謝家的門風吧,不是很配。
至於木棉哪兒,往來的又都是……”
謝若寧原本以為有戲的,還想叫秋霜去把謝若敏叫來給兩位看看的。
讓她們看過謝若敏,和謝若敏相處,到時候,做起介紹來,也能言之有物。
不過後來一想,太過急切了,先探探她們口風看。
也幸好緩了緩,要不然……
謝若寧一直乖巧地低著頭,聽著那兩位說。
她聽得出來,她們二人呢,也是認真的。
其實她們說得在理,本來清流和權貴之間,就會有些代溝。
勉強聯姻吧,未必會對謝若敏好。
至於商人之家,她倒是不介意,現在自己也在行商人之事。
但並不代表謝若敏樂意嫁商人。
哪怕謝若敏樂意了,還得過謝彥信那關呢。
謝若寧是覺得,自家老爹也是個比較想太多的。
像她之前,就覺得那孔公子不錯。
所謂克妻這種事,真的是迷信加巧合。
或者再加上一些人的誤傳。
可老爹信了,然後……
不過,聽著聽著,便聽見木棉把話題轉到自己的頭上。
據木棉所說,鎮南王府哪兒常年供奉著幾個大夫。
有個大夫是擅長五官科的。
之前曾經幫一個失眼的老人,恢複了視力。
雖然視力不能恢複像一般人那樣。
可至少生活起居,不用麻煩別人了。
以前那個老人壓根看不見東西,磕磕碰碰的。
現在是看不清遠方,幾米內的東西,那是沒問題的。
一個人獨自生活是沒啥問題了的。
還能去井邊洗衣服啥的。
所以,木棉的意思是,要不要請那個大夫來幫謝若寧診斷一番。
無論如何,總是一個希望。
紀謝氏呢,一聽自然道好。
本來她就在和皇太孫,還有謝若寧商量,找個機會,讓謝若寧能逐步恢複說話。
老假“啞巴”也不是那麽一迴事兒。
現在,有王府的大夫來幫忙診治。
再加上,人家之前有幫失明人士恢複過視力的個案。
那麽,再幫助謝若寧“能說話”,想來別人也會相信此人醫術高明的吧?
那位大夫想來也不介意多“治好”一個“啞巴”的吧?
“寧丫頭,還不趕緊給你木棉姑姑和雲英姑姑磕頭。”
紀謝氏一臉激動的說道。
謝若寧剛要跪下來,木棉便把謝若寧給攔住了。
“師父說哪兒的話,當年倘若不是你的悉心教導,我和雲英哪裏有現在的身份和地位。
難得能幫師父這麽一點小忙。
更何況若寧這丫頭對我脾氣,我一看見就喜歡。”
木棉拉著謝若寧的手對紀謝氏說道。
木棉和雲英又和紀謝氏說了一番,才告辭。
二人也和紀謝氏約定了,倘若沒有意外,五六天之後,木棉就來帶謝若寧去“看病”。
主要是自從那位大夫治好了一個失明人之後,很多上門求醫。
倘若不是木棉和雲英在王府有一定的地位和身份。
半個月之後,也未必能見上那位大夫呢。
二人走後沒多久,謝老太帶著兩個兒媳婦突然到紀謝氏的院子裏來了。
她那時候正和幾個丫頭熱火朝天地在廚房忙乎著呢。
一聽說木棉來了,立即整理了一番,便去了紀謝氏的屋子。
知道木棉和她的朋友來,謝若寧特地端了些剛出爐的成品過去。
奶油小攀是還沒成功,但蛋黃酥,福包啥的可是現成的。
說不定,木棉覺得好吃,可以介紹給王妃。
哪怕不介紹給王妃,她見多識廣些,提點建議也好不是?
“師父平日裏是這丫頭陪著你?”
跟著木棉一起來的叫雲英。
她和木棉一樣,平日裏,並不在鎮南王妃身邊侍候。
像木棉負責的是外交,外援方麵。
雲英就負責的是采買這方麵。
紀謝氏聽了的時候,覺得謝若寧的運氣吧是真不錯。
雲英隻要願意,手指縫裏漏那麽一丁點,謝若寧的頭炮就打響了。
還不一定說是供給王妃或者主子們的。
哪怕是下人們平日裏的一些,那也夠了。
“這孩子平日裏不是抄經書,就是喜歡鑽廚房裏做點東西。
小腦袋呀,就愛東想些吃的,西想些吃的。
品種還不算少。
我這兒啊,來的人也不多。
所以,你瞧,她把平日裏做的那些,都獻上來了。
你們嚐嚐,給她點建議。”
紀謝氏一邊慈愛地看著謝若寧,一邊向兩個曾經的徒弟介紹道。
雲英和木棉都是心細的,自然聽出了紀謝氏的題外話。
紀謝氏當年成親之後還進宮當教引,和孩子的感情不咋滴。
孩子長大成了親,承歡膝下這種事,人家做得也不多。
要不然,現在也不會寄居在自己的長兄家了。
一個呢,是沒兒女孫子孫女承歡膝下。
一個呢,失了母親。
也怪不得師父待這師妹這麽好了呢。
雲英本來對吃食也隨便。
她身為鎮南王府的采買管事,啥好東西沒吃過。
隻不過,給自己的師父麵子,便每樣都嚐了口,然後拉著謝若寧的手誇了她心靈手巧,廚藝不錯。
還說大家閨秀就應該如此諸如此類的。
而師徒幾人的話題也扯到了謝若婉的事兒上。
木棉主要負責這方麵,對紀謝氏表示,這事兒吧,她很大程度上是幫不忙的。
不是說推脫關係,而是王妃很鎮怒,當天就暈了過去。
王妃怕張揚出去沒麵子,所以,請的是府裏的常駐大夫。
也是昨兒個晚上,王妃能下chuang了,所以,她今天才和雲英了來看看紀謝氏。
要不然,還真走不開。
哪怕她們不是近身侍候的。
“婉丫頭做錯事,自然是該罰,就是委屈了府裏的另外幾個丫頭,唉!”
哪怕是紀謝氏的侄孫女,到底也都是有血緣關係的。
紀謝氏不由得感慨,幸好自己的孫女嫁得早,要不然……
“師父,這事兒吧,木棉也和我提過。
小師妹年紀小些,倒是無妨,等過幾年這事兒淡了,身體也好些了,總能找著好歸宿的。
至於她姐姐,不知想找哪樣的?
不瞞師父你說,我呢,認識的人是多。
可往來的,全部都是商賈。
那些人家,家境是不錯的,也能找著幾個不錯的孩子出來。
但好像和謝家的門風吧,不是很配。
至於木棉哪兒,往來的又都是……”
謝若寧原本以為有戲的,還想叫秋霜去把謝若敏叫來給兩位看看的。
讓她們看過謝若敏,和謝若敏相處,到時候,做起介紹來,也能言之有物。
不過後來一想,太過急切了,先探探她們口風看。
也幸好緩了緩,要不然……
謝若寧一直乖巧地低著頭,聽著那兩位說。
她聽得出來,她們二人呢,也是認真的。
其實她們說得在理,本來清流和權貴之間,就會有些代溝。
勉強聯姻吧,未必會對謝若敏好。
至於商人之家,她倒是不介意,現在自己也在行商人之事。
但並不代表謝若敏樂意嫁商人。
哪怕謝若敏樂意了,還得過謝彥信那關呢。
謝若寧是覺得,自家老爹也是個比較想太多的。
像她之前,就覺得那孔公子不錯。
所謂克妻這種事,真的是迷信加巧合。
或者再加上一些人的誤傳。
可老爹信了,然後……
不過,聽著聽著,便聽見木棉把話題轉到自己的頭上。
據木棉所說,鎮南王府哪兒常年供奉著幾個大夫。
有個大夫是擅長五官科的。
之前曾經幫一個失眼的老人,恢複了視力。
雖然視力不能恢複像一般人那樣。
可至少生活起居,不用麻煩別人了。
以前那個老人壓根看不見東西,磕磕碰碰的。
現在是看不清遠方,幾米內的東西,那是沒問題的。
一個人獨自生活是沒啥問題了的。
還能去井邊洗衣服啥的。
所以,木棉的意思是,要不要請那個大夫來幫謝若寧診斷一番。
無論如何,總是一個希望。
紀謝氏呢,一聽自然道好。
本來她就在和皇太孫,還有謝若寧商量,找個機會,讓謝若寧能逐步恢複說話。
老假“啞巴”也不是那麽一迴事兒。
現在,有王府的大夫來幫忙診治。
再加上,人家之前有幫失明人士恢複過視力的個案。
那麽,再幫助謝若寧“能說話”,想來別人也會相信此人醫術高明的吧?
那位大夫想來也不介意多“治好”一個“啞巴”的吧?
“寧丫頭,還不趕緊給你木棉姑姑和雲英姑姑磕頭。”
紀謝氏一臉激動的說道。
謝若寧剛要跪下來,木棉便把謝若寧給攔住了。
“師父說哪兒的話,當年倘若不是你的悉心教導,我和雲英哪裏有現在的身份和地位。
難得能幫師父這麽一點小忙。
更何況若寧這丫頭對我脾氣,我一看見就喜歡。”
木棉拉著謝若寧的手對紀謝氏說道。
木棉和雲英又和紀謝氏說了一番,才告辭。
二人也和紀謝氏約定了,倘若沒有意外,五六天之後,木棉就來帶謝若寧去“看病”。
主要是自從那位大夫治好了一個失明人之後,很多上門求醫。
倘若不是木棉和雲英在王府有一定的地位和身份。
半個月之後,也未必能見上那位大夫呢。
二人走後沒多久,謝老太帶著兩個兒媳婦突然到紀謝氏的院子裏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