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到長安之後,明夷收到過一封來自時之初的信。寥寥數語,已使得她悉數忘卻紛擾的江湖事,憧憬著即將來臨的長安初雪。
他說已與阿爺相認,正尋一個妥善的地方作為將來再聚之地,待明夷決定歸隱,便一同往此處去。不日即將啟程迴長安,定在大寒之前抵達,迎娶此生摯愛。
明夷喜不自勝,隻覺看這蕭條的季節也如同百花綻放般可愛,連拾靨坊裏麵貌粗陋的仆婦也溫柔可親。世上最美妙的或許並非畢生心願達成之時,那刻萬般好也是一瞬而過,恐怕心中反而百感交集,一片空白。最妙卻是即將完成心願之時,似乎隻要伸出手就能得到無與倫比的幸福,無論坐臥行走,都會莫名笑容洋溢,春風滿麵。
她這副模樣落在承未閣眾人眼裏,倒是令得大家都感染了幾分喜氣。尤其是殷媽媽,像自個兒要嫁女兒一般,照足了規矩準備喜事所需,唯恐有所疏漏,樣樣親力親為。
後來,迴頭想想,明夷總會覺得,除了之初不離左右之時,這些期盼的日子,是她來到這個世界,最幸福的時光。
胤娘被接迴了承未閣,對外說是她自己借了明娘子的銀子贖了身。她本是承未閣出去的,也說得過去。為了防止別有用心的人生出是非,又將胤娘的生母送去了外地表姨家,給了不少銀子贍養。
胤娘此番迴來,瞧著並無甚不同,沉穩了些。明夷留了些心,未讓她插手承未閣的經營,隻在拾靨坊坐鎮,也是做得有模有樣。她熱心,要幫著籌備她師父的大婚,於是也常在承未閣出入,替殷媽媽打些下手。
夏幻楓迴了容異坊,綾羅迴了承未閣,洪奕則安安心心守著行露院,各歸其位,處處都得心應手。明夷也能抽得時間,去行露院看望洪奕,洪奕見她,總帶三分嫌棄,覺著她這滿臉的春情格外暴露智商缺陷。
明夷偏要惹她厭煩,每日去瞧她,直到看到馮桓馮少俠風度翩翩而來,搶走洪奕所有視線。幸而晚晴已不知所蹤,馮桓得以大搖大擺來此。另有一原因,就是要陪伴新晉駙馬來飲酒消愁。飯館打烊早,比起外頭的酒肆,行露院的雅間還是清靜很多。鄭顥已經得了消息,盧氏的孩子沒了,卻苦於與公主新婚,常要陪同入宮,不能去看望。夏幻楓隻說自己去看過,盧氏無礙,他才肯安心在長安守著,不過夜裏常拉著“馮桓”來買醉。
這期間,萬壽公主又來過承未閣一次,為的是讓明夷尋林昭去府中為其繪一張畫像,手執壽桃,作為給她父王的壽禮之一。聖上喜愛公主,如今出嫁不能日日伴在左右,公主有意將自己的畫像送上,以慰聖心。
公主此次來,已換了婦人發髻,但畢竟年少,難脫稚氣。眼中蒙著一層憂愁,眼圈紅腫,還是因為年少,什麽都放在臉上。
明夷大概知道原因,循循問之,公主便說,因為鄭顥這幾日常常飲酒到深夜,醉醺醺迴來,身上還有脂粉香味,便總忍不住與他吵鬧。越是吵鬧,鄭顥便越不肯與她親近。之前所想,鸞鳳和鳴過著神仙眷侶日子,現在看來都是癡人說夢。
明夷自然是好言相勸,說男兒自尊好強,當了駙馬難免為人嫉恨,說些夫憑妻貴的言語。勸解公主不如暫時隱忍,莫問究竟,隻靜靜陪伴,知道端杯熱茶,送盆熱水。鄭顥是知書達理之人,兩三日下來定會不忍冷落公主,予以善待。
公主終究還是癡癡喜愛著鄭顥,立刻應了。
三日之後,果然鄭顥未再日日泡在行露院,隻隔兩天去喝幾杯。
距離小寒還有兩日,明夷已經無法再做任何事。恨不得把自己黏在城門口,站成望夫石。奈何也不知他從哪個城門來,或許會如以往一般,夜半偷偷入城,到她房中給個驚喜。
承未閣中上上下**恤她的心情,從不擾她。
殷媽媽抱了兩件喜服來,上紅下綠,很是紮眼。遞給她的是一套竹青色百鳥銀絲紋蜀錦繡袍,裏頭襯的是金絲繡邊的蔥綠綢衫,下擺是妃紅石榴裙,披帛亦為妃紅。這紅配綠,喜慶熱鬧,色調竟也看得過。
給時之初準備的那一套較為簡單,質料上乘,中規中矩的朱紅色廣袖圓領袍。
明夷隻試了試綢衫:“尺寸剛好,殷媽媽準備的我自然放心。”
殷媽媽笑道:“也好,待後日大婚再穿上,定使得他瞧得移不開眼。”
明夷換下綢衫,撫摸著喜服滑軟的質料,歎了聲:“媽媽,我怎覺得心裏頭不踏實。他還未來,也沒個信。”
“不是前幾日有過消息,說定會迴來嗎?既然決意嫁他,就要信他。”殷媽媽勸道,“快做新娘了,可不許唉聲歎氣,不吉利。”
明夷笑了笑:“好,聽媽媽的。”
殷媽媽走到她身後,拿起桌上的梳子,給她梳理了一下頭發:“隻可惜媽媽無全福,無夫無子,命運不佳,不能在那日給你梳頭。”
明夷拉住她的手,動容道:“媽媽有四個最完美的兒子,有我這個女兒,哪裏無福。我就要你為我梳頭。”
“傻孩子。”殷媽媽笑著,聲音有些微顫。
明夷又看向喜服:“這喜服料子是在哪家買的?”
殷媽媽想了下:“是夏娘子送來的,應當是西市吧。”
“最近未去西市,也不知陶氏蜀錦如何了。待今晚成言他們迴來,我再問吧。”明夷想到此事,再也坐不住了,“不行,我還是現在去看看。”
殷媽媽抱起喜服,小心翼翼收到她的衣箱中,嗔怪道:“都什麽時候了,快是你的大日子,怎麽還想著這些無關緊要的事。”
明夷將頭發簡單挽了個發髻,拾掇下衣衫:“這可不是無關緊要,我去陶氏蜀錦打聽下,或許能知道現在桃七幫境況如何。”
殷媽媽搖了搖頭:“你啊,越發像個江湖中人。”
明夷愣了愣,迴頭微微一笑:“我已經是江湖中人。”
他說已與阿爺相認,正尋一個妥善的地方作為將來再聚之地,待明夷決定歸隱,便一同往此處去。不日即將啟程迴長安,定在大寒之前抵達,迎娶此生摯愛。
明夷喜不自勝,隻覺看這蕭條的季節也如同百花綻放般可愛,連拾靨坊裏麵貌粗陋的仆婦也溫柔可親。世上最美妙的或許並非畢生心願達成之時,那刻萬般好也是一瞬而過,恐怕心中反而百感交集,一片空白。最妙卻是即將完成心願之時,似乎隻要伸出手就能得到無與倫比的幸福,無論坐臥行走,都會莫名笑容洋溢,春風滿麵。
她這副模樣落在承未閣眾人眼裏,倒是令得大家都感染了幾分喜氣。尤其是殷媽媽,像自個兒要嫁女兒一般,照足了規矩準備喜事所需,唯恐有所疏漏,樣樣親力親為。
後來,迴頭想想,明夷總會覺得,除了之初不離左右之時,這些期盼的日子,是她來到這個世界,最幸福的時光。
胤娘被接迴了承未閣,對外說是她自己借了明娘子的銀子贖了身。她本是承未閣出去的,也說得過去。為了防止別有用心的人生出是非,又將胤娘的生母送去了外地表姨家,給了不少銀子贍養。
胤娘此番迴來,瞧著並無甚不同,沉穩了些。明夷留了些心,未讓她插手承未閣的經營,隻在拾靨坊坐鎮,也是做得有模有樣。她熱心,要幫著籌備她師父的大婚,於是也常在承未閣出入,替殷媽媽打些下手。
夏幻楓迴了容異坊,綾羅迴了承未閣,洪奕則安安心心守著行露院,各歸其位,處處都得心應手。明夷也能抽得時間,去行露院看望洪奕,洪奕見她,總帶三分嫌棄,覺著她這滿臉的春情格外暴露智商缺陷。
明夷偏要惹她厭煩,每日去瞧她,直到看到馮桓馮少俠風度翩翩而來,搶走洪奕所有視線。幸而晚晴已不知所蹤,馮桓得以大搖大擺來此。另有一原因,就是要陪伴新晉駙馬來飲酒消愁。飯館打烊早,比起外頭的酒肆,行露院的雅間還是清靜很多。鄭顥已經得了消息,盧氏的孩子沒了,卻苦於與公主新婚,常要陪同入宮,不能去看望。夏幻楓隻說自己去看過,盧氏無礙,他才肯安心在長安守著,不過夜裏常拉著“馮桓”來買醉。
這期間,萬壽公主又來過承未閣一次,為的是讓明夷尋林昭去府中為其繪一張畫像,手執壽桃,作為給她父王的壽禮之一。聖上喜愛公主,如今出嫁不能日日伴在左右,公主有意將自己的畫像送上,以慰聖心。
公主此次來,已換了婦人發髻,但畢竟年少,難脫稚氣。眼中蒙著一層憂愁,眼圈紅腫,還是因為年少,什麽都放在臉上。
明夷大概知道原因,循循問之,公主便說,因為鄭顥這幾日常常飲酒到深夜,醉醺醺迴來,身上還有脂粉香味,便總忍不住與他吵鬧。越是吵鬧,鄭顥便越不肯與她親近。之前所想,鸞鳳和鳴過著神仙眷侶日子,現在看來都是癡人說夢。
明夷自然是好言相勸,說男兒自尊好強,當了駙馬難免為人嫉恨,說些夫憑妻貴的言語。勸解公主不如暫時隱忍,莫問究竟,隻靜靜陪伴,知道端杯熱茶,送盆熱水。鄭顥是知書達理之人,兩三日下來定會不忍冷落公主,予以善待。
公主終究還是癡癡喜愛著鄭顥,立刻應了。
三日之後,果然鄭顥未再日日泡在行露院,隻隔兩天去喝幾杯。
距離小寒還有兩日,明夷已經無法再做任何事。恨不得把自己黏在城門口,站成望夫石。奈何也不知他從哪個城門來,或許會如以往一般,夜半偷偷入城,到她房中給個驚喜。
承未閣中上上下**恤她的心情,從不擾她。
殷媽媽抱了兩件喜服來,上紅下綠,很是紮眼。遞給她的是一套竹青色百鳥銀絲紋蜀錦繡袍,裏頭襯的是金絲繡邊的蔥綠綢衫,下擺是妃紅石榴裙,披帛亦為妃紅。這紅配綠,喜慶熱鬧,色調竟也看得過。
給時之初準備的那一套較為簡單,質料上乘,中規中矩的朱紅色廣袖圓領袍。
明夷隻試了試綢衫:“尺寸剛好,殷媽媽準備的我自然放心。”
殷媽媽笑道:“也好,待後日大婚再穿上,定使得他瞧得移不開眼。”
明夷換下綢衫,撫摸著喜服滑軟的質料,歎了聲:“媽媽,我怎覺得心裏頭不踏實。他還未來,也沒個信。”
“不是前幾日有過消息,說定會迴來嗎?既然決意嫁他,就要信他。”殷媽媽勸道,“快做新娘了,可不許唉聲歎氣,不吉利。”
明夷笑了笑:“好,聽媽媽的。”
殷媽媽走到她身後,拿起桌上的梳子,給她梳理了一下頭發:“隻可惜媽媽無全福,無夫無子,命運不佳,不能在那日給你梳頭。”
明夷拉住她的手,動容道:“媽媽有四個最完美的兒子,有我這個女兒,哪裏無福。我就要你為我梳頭。”
“傻孩子。”殷媽媽笑著,聲音有些微顫。
明夷又看向喜服:“這喜服料子是在哪家買的?”
殷媽媽想了下:“是夏娘子送來的,應當是西市吧。”
“最近未去西市,也不知陶氏蜀錦如何了。待今晚成言他們迴來,我再問吧。”明夷想到此事,再也坐不住了,“不行,我還是現在去看看。”
殷媽媽抱起喜服,小心翼翼收到她的衣箱中,嗔怪道:“都什麽時候了,快是你的大日子,怎麽還想著這些無關緊要的事。”
明夷將頭發簡單挽了個發髻,拾掇下衣衫:“這可不是無關緊要,我去陶氏蜀錦打聽下,或許能知道現在桃七幫境況如何。”
殷媽媽搖了搖頭:“你啊,越發像個江湖中人。”
明夷愣了愣,迴頭微微一笑:“我已經是江湖中人。”